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攝影最偉大之處就是您不但可以捕捉眼睛所能見到的場景,還可以通過巧妙地調整光圈和快門速度等設置,拍攝出平時肉眼所看不到的世界。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講解慢快門照片是如何拍攝的,慢快門通常是指使用低於1/30秒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通常使用慢快門可以拍攝出背景模糊主體清晰的圖片或者背景清晰主體模糊的圖片。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技巧1:動態模糊

物體移動的速度比相機的快門速度(曝光時間)快,圖像就會顯得模糊,稱為動態模糊。雖然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想要圖像保持清晰的,但有時候我們也會想要故意得到這種模糊效果,例如給人拍照時,對象剛巧在快門關閉時動了一下就會有類似的效果!

技巧不算難,但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適當調慢快門,構圖中的移動主體就顯得模糊,營造出動感。

2、背景要保持清晰。如果移動主體和背景都模糊,看起來就像是照片失焦了。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焦距:35mm/ f/6.3/ 1/8秒/ ISO 125。這裡1/8秒的快門速度,比標準用的1/10秒稍慢。

拍攝動態模糊效果的相機基本設置

拍攝模式:快門優先模式

要創造動態模糊效果,需要控制快門速度。快門優先模式(Tv模式)可讓您自行設定快門速度,光圈則由相機自動設定。

快門速度:從1/10秒開始試拍

快門調多慢,主要還是看拍攝對象的移動速度以及個人喜好。一開始如果不知道從何下手,就先設定1/10秒吧。

經驗顯示,即使拍攝對象的移動速度跟步行相仿,1/10秒也能產生足夠的模糊效果了。同時,快門也不能太慢,好保持背景靜止不變。拍攝時要留意:

1、啟動防抖功能(IS模式);

1、拿穩相機;

3、不要拉到鏡頭長焦端(焦距很重要。稍後再作說明)。

接著,就根據需要調整快門速度。如果覺得效果太模糊,就把快門調快1個檔次(如:1/13秒)。想表現更強的動態模糊效果,就把快門再調慢一點(如:1/8秒)。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ISO感光度:不確定就讓感光度自動設定就好了(ISO Auto)

要在Tv模式拍出合理曝光的效果並不容易。如果把握不夠,或是對ISO感光度用法不熟,建議將ISO感光度設定為「Auto」。要是作手動設定,需要留意不要超過相機的自動曝光限制。

聚焦:預先聚焦,然後鎖定焦點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焦距:24mm/ f/22/ 1/8秒/ ISO 160

聚焦:將對焦點放在背景上,或預先聚焦於拍攝對象將通過的位置上

這裡所用的快門速度是1/8秒(焦距:24毫米)。照片中的地面是靜止的,但路人的腿卻顯得模糊。這裡所用的就是預先聚焦技術:提前預估拍攝對象會經過的地方,將焦點對焦在預估的位置上,然後半按快門鎖定焦點,拍攝對象接近時就釋放快門。聚焦於背景也有類似的效果。拍攝對象會移動,所以顯得模糊。

提示:錯把1/10秒當10秒,這樣差很大!

有些相機型號不會將快門速度表示成分數如1/10秒,而是標成10,而10”才表示10秒(注意雙引號)。千萬不要混淆!

如何拍出更好的動態模糊照片?

設定低速快門,相機就更有可能抖動。這一來,整張照片都模糊不清、完全失焦了!因此,不讓相機抖動,是拍出良好動態模糊效果照片的重要因素。

1、相機要放穩固定。找一個穩定的拍攝位置,必要時使用三腳架。

2、按下快門時要輕柔。定時器或使用快門線也是好辦法,長時間曝光的話更有幫助。

3、焦距也有影響。拍攝時焦距越遠,相機抖動的可能性就越大。要避免這種情況,焦距最好在24至50毫米內(35毫米等效焦距)。

技巧2:追焦

這跟之前介紹的技巧相比,是更進階的技巧,不同點在於,讓背景變得模糊,而主體變得更清晰。這稱為「追焦」(或「平移拍攝」)。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焦距:33mm/ f/2.8/ 1/10秒/ ISO 2500

拍攝追焦效果的相機基本設定

相機設定:使用跟動態模糊相同的設定

就像動態模糊技巧一樣,先從1/10秒著手。上圖中就是設定1/10秒快門(焦距:33毫米)。

追焦的技術要求稍高,得多加練習才能掌握。即使一時半會兒不能上手,也彆氣餒。繼續加油!

技巧關鍵:將相機與拍攝對象同步移動

追焦時,要將相機與移動主體同步移動。說起來簡單,但動作一定要極為穩定和協調才行!

如果拍攝對象的速度與您平移相機的速度完美匹配,移動主體就顯得靜止而清楚,而靜止的背景將顯得模糊。

聚焦:把焦點放在拍攝對象。使用預先對焦或自動對焦追蹤模式

追焦跟動態模糊不同,拍攝對象應該看起來更清楚。因此,焦點必須放在拍攝對象上。

要快速聚焦於移動拍攝對象可不容易,其中的方法有兩種。

方法1:使用跟動態模糊效果相同的預先對焦技術。

步驟1:預測拍攝對象將通過的位置,然後聚焦到那個位置。

步驟2:等待拍攝對象接近時,先半按快門按鈕。如果這不好辦,可將相機切換到MF(手動對焦)。這就能鎖定焦點,不會改變。

步驟3:拍攝對象來到聚焦的位置時,就按下快門。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方法2:使用相機的自動對焦追蹤功能(Canon相機上的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或伺服自動對焦)。

這種方法的效果,還得看相機和場景。較新型的高級相機可以有自動追蹤功能,以便更有效地因拍攝對象和場景而制宜。有的相機型號較舊,其追蹤功能在某些場景可能達不到所要的效果。如果方法2沒辦法聚焦,請嘗試方法1。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焦距:47mm/ f/13/ 1/10秒/ ISO 1250

金槍魚等洄游魚類以固定速度在固定路線暢遊。知道了這一點,預先聚焦和拍攝就輕鬆多了!

連拍圖像

不少追焦高手常常也無法一次就拍攝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設定連拍模式,連續拍攝多張照片。

小建議:構圖不妨寬一點,拍攝後再將邊緣裁剪掉。這一來,追焦時就會有額外的空間。

如何改進追焦效果?

1.不要用手移動相機。

握著相機轉動上半身,雙手和頭部不動,使用腰部轉動,拍攝起來就更穩定一些。

2.練習讓追焦動作與拍攝對象同步。

這是追焦效果好壞的關鍵,但一定要勤加練習!先別為構圖分心,儘量讓拍攝對象留在構圖中間。多練習,肯定有進步。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焦距:105mm/ f/22/ 1/10秒/ ISO 50

上圖中,追焦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想法,但即使如此,追焦一隻烏鴉,效果也很吸引人。這張照片使用1/10秒(105毫米)快門速度拍攝的。

常見問題:慢速快門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1、f值指示閃爍不停

在Tv 模式下,這代表所設定的快門速度很接近限值,相機無法達到正確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值。

無論在哪種環境,設定Tv 模式後,就能隨意設置快門速度,只要不超出相機的規格範圍(大多數相機為1/4000秒至30秒)即可。換句話說,不管將快門設得多慢,相機都不會阻止或自行調整,這就導致光線進入過多,導致曝光過度甚至整張照片一片白花花的。

您或會問:「相機不是會自行設好f值來控制曝光嗎?」一般來說是這樣沒錯,但是隻要進入鏡頭的光線太多,相機即使設成最小的f值也無法挽救。這時候,取景器內和液晶屏上的f值就會閃爍警示了。

注意:如果將快門速度設得很快,即使以最大的光圈輔助也只能拍出一片漆黑,f值也會不停閃爍哦。

解決辦法:

先降低ISO感光度看看效果如何。然而在某些環境下,這麼做可能仍然無效。另外,也可以試試使用合適的中灰密度鏡。這樣可以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從而可以把快門設得慢一些。

慢快門攝影教程:追焦與動態模糊拍攝技術詳解!

2、不管我怎麼調,快門速度都不變慢

晴天時使用Tv 模式常常發生這種情況。因為進入鏡頭的光線太多,相機的快門速度最多就只能調到某個數值,無法再低了。相機如此設定,是為了防止相片過度曝光。

解決辦法:

如上所述,可以接上中密度濾鏡。秘訣:留意中密度濾鏡的直徑,選擇適合自己的鏡頭濾鏡。

中密度濾鏡小知識

中密度濾鏡又叫減光鏡,分為很多種,其區別在於光線減弱的程度。菜鳥的話,推薦使用ND8減光鏡。這款減光鏡能將光線減弱達3檔的快門速度,意思是,不安裝減光鏡時快門速度可以達1/60秒,安裝後就能減至1/8秒。對於大多數日常場景,3檔應該足夠了。

所選的減光鏡直徑一定要與您使用的鏡頭相匹配。您可以買一個能安裝到您手頭最大鏡頭直徑的減光鏡,然後再用轉接環來轉接到較小的鏡頭上,但這當然就沒那麼方便,也會有些小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