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蘇X1D到富士50R中畫幅一路高歌,是否秒殺了尼康D850和5DSR?

伴隨科技的發展,2016年哈蘇X1D-50C首次進入中畫幅無反數碼相機領域。憑藉優秀的圖像質量與精湛的製造工藝,X1D震動江湖,緊隨其後其他品牌也推出了中畫幅無反數碼相機。2018年富士發佈了不到3萬元的GFX 50R,中畫幅終於可以走進普通攝影愛好者的世界了。更大的傳感器意味著照片色彩更飽滿,更純淨,層次更豐富,中畫幅對玩家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從哈蘇X1D到富士50R中畫幅一路高歌,是否秒殺了尼康D850和5DSR?

當然,真正意義上的645中畫幅圖像感應器尺寸是54mm X 41mm左右,無論是X1D還是50R的CMOS尺寸都是44mm X 33mm左右,算是中畫幅中的APS-C。但是仍然比135全幅高1.68倍左右,同時擁有5000萬高像素,其照片品質不言而喻。那面對當今135領軍的D850、A7RIII和5DSR,是否能像一些玩家所說的"秒殺"呢?

從哈蘇X1D到富士50R中畫幅一路高歌,是否秒殺了尼康D850和5DSR?

概述

在成像質量上,如果不考慮鏡頭和相機的其他硬件、軟件的影響,一般是像素數大的比像素數小的更先進;在像素數相同的情況下,感光元件面積大的比面積小的好。這是因為,更大的傳感器面積意味著每個像素能獲得更多的光子,從而具有更多的信息層次和厚度。同時,較大的面積也會給電路減少壓力,避免高密度電路間干擾。

以往中畫幅主打商業人像、廣告、或者風光,所以在鏡頭方面,2.8基本是最大光圈了,如果長焦的話,最大光圈一般是5.6。但隨著富士110/2的發佈和將要發佈的80/1.4,按4433與135等效0.78左右的換算係數,相當於135規格下的85.8/F1.56和62/1.09 。這意味著中畫幅將完全可以達到夢幻般的虛化效果。

自採用背照式CMOS,中畫幅的高感表現已經大幅提高,ISO不上800已經成為歷史。當然,它更顧及的是低感畫質純淨度,所以與135的CMOS相比,可能最高感還是要差一些。

對於一臺相機的畫質來說,關鍵點就是三樣:解析力、高感光度表現、寬容度。根據各專業網站、玩家的評測和使用(尼康D850、索尼A7RIII、佳能5DSR、富士50S和哈蘇X1D),結論如下:

從哈蘇X1D到富士50R中畫幅一路高歌,是否秒殺了尼康D850和5DSR?

大光比風光拍攝時:

1. 大光比下高光區域,幾款相機都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全部成功地通過後期恢復了高光部分的細節。總的來說,5臺相機的差距不大,中畫幅的表現相對更好。全畫幅組裡D850畫面純淨度表現最好。

2. 在暗部畫面還原上,X1D和50S則基本打了個平手,暗部的細節的清晰度和豐富程度略高於135全幅。

在風光拍攝環境下,幾款高像素機型間並沒有出現什麼想象中的巨大差距。從寬容度方面的表現來看,大家都非常優秀。中畫幅相機因為畫幅大,還是佔有優勢:或是在畫面清晰度,或是在畫面純淨度上保持一些領先。

靜物拍攝時

從哈蘇X1D到富士50R中畫幅一路高歌,是否秒殺了尼康D850和5DSR?

靜物拍攝,最重要的就是成像銳度,色彩還原以及解析力。在本輪中畫幅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哈蘇X1D-50C和富士GFX 50S成像紮實,畫面細膩且細節量驚人。緊隨其後的是佳能EOS 5DSR。

結論:更大的傳感器,在畫質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說明更大的傳感器尺寸仍然是解決畫質問題的好手段,"小尺寸4433"中畫幅機型在畫質表現上的確領先於135的全畫幅。然而,領軍的幾款高像素135相機在實際的成像表現上並沒有多麼明顯的誰輸誰贏 。

所以”秒殺“一說目前可能誇張了一些,或許當藉助中畫幅更大的感應器,賦予它更高的有效像素,才能真正的一招致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