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画幅的2000万像素和全画幅的4000万像素,理论上画质是一样的对吗?

周周居士


你好,大概来说,两者可以基本划等号。但是,实际上,又有很多不同。我具体解析一下:


尼康D500,正好2000万像素,很贵。但是,有钱人买的还是有,并没有嫌弃是aps啊!


一、全画幅的镜头和APS画幅的镜头,其实不一样

基本的光学原理告诉我们,底片越大,那么,摄影镜头的分辨率就越差。

大画幅胶片相机的摄影镜头,分辨率就很差的了。

小底片胶片相机的摄影镜头,分辨率就很高的了。


这是单独测量摄影镜头的分辨率的一个结论。


因此,专门为APS画幅设计制造的摄影镜头,其分辨率,是高于全画幅的摄影镜头的了。

然后,全画幅的摄影镜头,其分辨率,又要高于中画幅的摄影镜头。


二、以富士APS微单为例

富士经常宣传自己的APS系统,优化的很好,基本上可以和全画幅相机打个平手。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富士的摄影镜头,是专门为APS画幅开发和优化的了。


当然,富士的aps画幅的摄影镜头,价格不算便宜,性价比偏低。

这也是因为富士为了追求优化,不惜用了好材料。


三、以松下GH5S为例

虽然松下是M43系统,但是,松下GH5S的高感也是蛮不错的了,虽然说还是不如索尼A7系列全画幅微单,但确实是可以大概蒙混过关了吧?

举这个案例,是为了说明高感的问题。

也就是说,比如说佳能7D2或者尼康D500,作为体育摄影或者鸟类摄影,也是没有问题的了,有钱人一样会买佳能7D2或者尼康D500,而不会嫌弃这个只是APS半画幅的了。


如果有钱人完全看不上佳能7D2或者尼康D500,那么,这就说明,真的是大有问题的了。

但是很显然,有钱人,以及新闻摄影体育摄影鸟类摄影,还是有很多人买佳能7D2或者尼康D500啊!


综上所述,不能盲目迷信全画幅的了。

APS画幅,还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了。


光线摄影学院


不一样。

假设全幅传感器A原本有3600万像素,同一块晶圆上切下一块APS-C对应为1600万像素,这意味着当你在一台200万像素的显示器上观看拍出来的照片时,全幅状态下拍出来的照片从3600万像素缩图到200万像素,获得4.16档的信噪比增益;APS-C状态下拍出来的照片从1600万像素缩图到200万像素,获得3档的信噪比增益,两者信噪比的差距为1.16档,全幅的画面会更加纯净。APS-C要想获得和全幅相同画质的照片,要么使用更慢的快门,要么使用更大的光圈。如果快门不能变的话,那么假设全幅的光圈是F1.8,则此时APS-C必须使用F1.2才能补偿1.16档的画质差距——相应的,ISO也必须下调以便获得正确的曝光。


其实吧,这个话题跟像素密度没有太大关系,用简单方便计算和理解的全画幅与M43来举例:

假设灵敏度增益设计是完全一致的,固定快门速度,以ISO 100+F2拍摄,输出亮度相同,但全幅信噪比高2档,此时全幅调整为ISO 100+F4,信噪比相同,但全幅输出亮度低了2档,这时候全幅再次调整,ISO 400+F4,这时候信噪比相同,亮度相同,衍射后的分辨率降幅也相同,如果等效焦距和对焦距离相同则此时景深也相同,粗暴假设镜头光学素质一致的话,这两张照片才会是完全相同。


玩机小胖


怎么这么多人连半幅和全幅的关系都没搞清楚就来作答?

半幅是APS-C的俗称,其传感器对角线是标准135胶片的1/1.5至1/1.7的样子,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感光器面积不同,佳能之前还有1/1.3的被称为APS-H。

就常见的索尼产半幅感光器而言,其面积一般是全幅的1/1.5 * 1/1.5=1/2.25,也就是说半幅2000万对应全幅4500万,半幅1600万对应全幅3600万。

就佳能产半幅感光器而言,其面积一般是全幅的1/1.6* 1/1.6=1/2.56,也就是说半幅2000万对应全幅5000万,半幅1600万对应全幅4000万。

就同一时期同一工艺水准同一厂商的感光器而言,只要像素密度相同(2000万对4500万或5000万),半幅感光器就相当于在对应密度全幅感光器中央裁剪了一块出来,所以画质毫无区别。区别只在于使用相同镜头时的成像范围和整个画面的虚化效果。因为虽然半幅是全幅的裁剪,但虚化能力对比是同构图同视角对比,在相同构图下全幅需要离被摄主体更近,这就导致了更浅的景深和更强的背景虚化。


找不到用户名544


不一样!所谓全画幅半画幅都是相对于135规格胶片来讲,135规格胶片的尺寸是36x24mm。在数码单反相机发展的早期,由于技术原因还不能生产出与135胶片同样大小尺寸的感光元器件。于是厂家就采用了一种比135胶片尺寸小的尺寸作为数码单反相机感光元器件的大小,这就是APS-C尺寸(也有采用与之相近的APS-H尺寸)。这种尺寸的画幅要比135尺寸画幅小很多,所以人们又将它称为半画幅。

在同样大小的感光元器件上(例如:135胶片尺寸)像素才有可比性!不同大小的根本没有可比性!


国立军1


我确实没有具体事例具体分析 比如2400万像素的索尼a99肯定画质比2400万的apsc画幅索尼a6000好 因为同样的像素传感器更大 但是相对5000万像素的5dsr就可能差不多了 因为像素密度更大影响了画质 具体这个比值的计算我这数学渣无从研究起 而且不仅仅是单单传感器和像素这么简单的关系 估计会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

谢谢 c胡茬兄c 的指正

以下为原答案

我不这么认为 裁剪成一样的像素 一样的焦距 全画幅能看出画质更细腻 颜色过渡质感尤其是暗部细节是肉眼能看出比apsc好

逻辑上想想吧 如果真的画质一样 那我买全画幅做什么?为了装逼?如果真的画质一样 apsc除了广角有损失 我拿apsc拍人长焦还转赚了 镜头机身还便宜 逻辑上你们觉得说得过去吗?事实上肉眼直接看都知道答案了


用户7721164000142


当然不一样 数学老师都急死了


司大勇


单位面积的像素多少才是决定性的。同样是4000万像素,但在不一样的平方厘米面积上,分辨率大不一样,画质当然不一样了!


重庆之万友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回答,就是拍摄花鸟的照片,都会遇到一个剪裁的问题,4000万像素和2000万像素剪裁出了的画面,绝对画质不一样,所以不伦什么相机都要考虑你是干什么用,不要盲从


游云闲客


简单理解这个问题:同样一个画面,用半幅拍照,画面整体占用了2000万像素;用全幅拍照,画面整体占用了4000万像素,也就是半个画面占用了半幅,当然画质好。全幅4000比半幅2000拍照质量高。


空凳子


仅以半画幅和全画幅的感光元件来区分,全画幅的尺寸是半画幅的2倍多点,面积增大进光量也大,单一像素所接收到的光量也成比例增加,成像的噪点和紫边就越少,画质就最好,而且层次范围区间(动态范围)也与面积成正比,面积越大色彩层次就越丰富,也可以保留更多的暗部细节。

半画幅二千万像素,而全画幅四千万像素,本来全画幅感光元件面积就大,像素还高那么多,画质一定是全画幅高于半画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