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术家神腿杜心五是徒有虚名吗?他的真实战斗力如何?

风一样的小菇凉


“高手在民间”乃是自古以来被广泛认可的谚语。所谓高手,各行各业凡是竭尽心力,达其巅峰者都有可能成为行业内的翘楚亦或是一代宗师。民国时期说起武术方面颇有建树的民间高人,就不得不提杜心五。也有过不少人质疑,武术一门虚虚实实难以言说,杜心五是否是徒有虚名呢?他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杜心五的武术天赋在幼时便得以显现,他本人也对武术显现出极大兴趣。他在十三岁时就曾挂牌求师,表示若是比试后,可胜过他者,便可用千金聘其为师。此牌一挂,不少人前来应战,但都无功而返。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就能鲜有敌手,可见当时的杜心五在武术上确实小有成就。

后来有一人推荐给杜心五一个武师,说此人是武林奇才,嘱咐杜心五不可与他失之交臂。原来此人就是自然门的创始人徐矮师。几番比试下来,杜心五对其心服口服。同时徐矮师也深觉杜心五是练武的好苗子,便在其十六岁时收他为独传高足,让他担任自然门的第二代掌门。由此可见,杜心五得到徐矮师真传,在传统武术上,综合实力还是挺强的。

杜心五不仅在对战中国传统武术家时有优势,在对付其他国家的武术招数时也能不落下风。杜心五曾经在日本留学期间在柔道比赛中夺得桂冠。当时日本著名的武术大师斋藤一郎曾公开与杜心五比武,但开场仅片刻功夫就被杜心五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至此,杜心五在日本的武术界已经声名远扬。

杜心五归国后先后为孙中山先生和宋教仁做过保镖,期间多次护卫他们周全。由于当时局势复杂,很多人将革命党人视为眼中钉,尤其是一些守旧势力。有一次孙中山先生与宋教仁他们在开会,宋教仁得到消息,清朝驻日使馆将派人暗杀他们。杜心五便赶去护卫,将三个刺客都打倒在地,让会议得以圆满完成。在退场时也是他以一夫当关之势,将众多保皇闹事的学生击退,这才让孙中山一行人安全撤离。后来宋教仁做农林总长时,也是杜心五多次击退刺客,让形式得以转危为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杜心五如此厉害,自然让一些人因嫉妒而心生不满。当时有一名为赵金彪的武林高手,在宴请杜心五时暗算于他,将杜心五肋骨打伤。杜心五在重伤的情况下,仍能将赵金彪打至吐血,不久后身亡,可见杜心五实力了得。

后来日本入侵我国,日本人想拉拢杜心五做华北自治政府的主席,但被杜心五拒绝,并将日本人馈赠的支票撕毁。此举让日本人大为恼怒,对杜五心暗中监视,企图对他不利。其实杜心五并非不知日本人的阴险,但他还是选择了国家,这样的精神实在难得可贵!

杜心五在武术上的成就的确值得人称道!他的风骨同样让人钦佩,他晚年在当地德高望重,受人敬仰,解放后还担任过湖南省政协委员。论近现代中国真正的武术大师,笔者认为杜心五的实力足以排行前三甲!不知你们还认识哪些武林高手?欢迎留言交流。


邓海春


祖上习武并且从他们口中了解不少关于功夫把式的一些真实故事和威力。所以在这里说下我自己的看法。杜心五应该是真正的实战功夫厉害的人。我没称他为武术家是因为他的经历和江湖地位。很多人其实对他并不了解,他有个外号叫南北大侠。这外号可不是白来的,在清末的时候是武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处于乱世而白莲教义和拳失败以后一些真正有功夫的人认识到热兵器的时代到来了。有功夫的人为了留下传承已久的功夫并且民智开化,便没有了以前很多的禁忌于是广收门徒,还可以养活自己。一些民间武术也开始改变名字和系统化了。这提升了武术的档次同时也让武术走向了花架子的末路。比如八极拳以前就叫巴子拳等,很多功夫都起了高大上的名字,不怕高手很强大就怕高手有文化。清末热兵器的兴起也让实战武术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传统武术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于是出现了各种漂亮的花架子,把实战的快速击打动作变成缓慢舒展的漂亮动作,京剧武生为了舞台效果对武术的改编等等。这一切让实战武术慢慢的只存在于亲传弟子和父子相传的范围了。 再说杜心五的功夫,他家是地主家庭条件比较好能请得起好师傅。湘军的辉煌也造就了一批民间武术实战的高手,当时杜心五的请到的师傅肯定不止一个,所以他的功夫才比较厉害。湖南人一向恰的苦、耐得烦、非常蛮,杜心五骨子里也有那股不服输的蛮劲经常招人比武把人打伤,实战功夫当然没的说了,以至于后来在家把人打伤结仇太多于是跑出去走江湖刷经验去了。在经过徐矮子的倾心教授功夫后自然就更厉害了。关于徐矮子这个人连杜心五都不是很清楚他的来历,但是从徐矮子的武器,灌水银的棍子和教杜心五走簸箕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徐矮子的功夫其实就来自于一种刺客功夫,一击致命。并不是那种江湖卖艺、开馆收徒的花架子。杜心五为了提高自身功夫水平和检验所学功夫的实战性开始走江湖,在这期间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从他口述的故事中也没有过多的说。但是死在他手里的土匪山贼并不少,南方的江湖提起杜心五就只要佩服和害怕。杀了人是要犯法的,下手的方法肯定是能用的阴损招式都会用上,那时候叫做江湖经验。他不说也情有可原。这是杜心五心狠手辣的一面,但是他也只是对那些作恶人下手狠。我所说的看法是来自于他的外号南北大侠,这个侠字在那时候是很难有人当得起这个字的,好像除了大刀王五以外也就杜心五了。打遍南北的杜心五其实那时候就是一个黑社会的盟主性质也就是南方的黑社会老大,他不同于北派那些只光明正大切磋的大师不同。他是杀人杀出来的实战经验,切磋永远比不上直接拿人命来实践。后期同盟会之所以请杜心五当孙中山的保镖,原因就来自于此。借助他的江湖地位和本身就是刺客功夫,熟悉江湖暗杀的方式和技能这些优势。而杜心五的确也是一个爱国的人,很佩服孙中山的同盟会。 在清末的时候黑社会组织是很多的,只要是叫XX会的都是基本都是江湖帮会性质的组织。同盟会开始的时候黄兴也干过暗杀这一类的事,与杜心五认识发生交集也很正常了。杜心五本人形象也有照片形象瘦弱矮小,完全不像一个武术高手,拿现在的眼光看身材就是一个弱鸡。这就说明了武术的本质,也是我不称他为武术家的原因,他的功夫就是真正的实战功夫一切就是为了杀人没有多余的花架子。这么一个矮小瘦弱的人杀了不少人,还到处吃的开的人没真功夫那是不可能的。过去是有一种说法拳怕少壮,也符合现代人的观点,强壮的人是很难对付的。杜心五肯定对付了不少此类的人并且战而胜之。我记得祖辈们说出师以后的弱鸡必须找不会功夫但是力气大的人或者武疯子(那种暴力精神病患者)打斗,首先保证人家的乱拳打不死你这个老师傅,你还能用学到的功夫冷静的打倒对方你就可以走江湖了。额。。。这方法好像有点不地道。不过我听说某短时间有些军队需要用到搏击术的部门经常放学员便衣出去跟混混打斗练习实战经验这种说法,不知道是真是假,哈哈哈 。。。。。。。。。。。江湖中并不缺少橫练的门派,我的祖上就属于这种功夫。但是那时候的橫练功夫非常的伤身体,就像现在的运动员一样各种伤病,这是代价。所以就有了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说法,年轻时候你厉害老了一身伤病死得快。我的那位祖先力气惊人一身橫练功夫还是当地的武状元,但是寿命是很短的。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进行艰苦的训练对身体是非常大的伤害。橫练这种功夫需要配合内家修身养性功夫和中草药的调理才能减少这种伤害,就像现代运动员训练后必须进行肌肉放松按摩及时补充营养是一个道理。过去橫练的功夫一般都是师傅传有草药配方,在练习以后中草药浸泡才能避免关节变形和内伤一类的疾病。看过李小龙的电影的人都知道,李小龙在空手疯狂打沙袋后都要用药水浸泡。这类药水在很多门派都有,特别是女人练武更需要,不然长期练武手指变形还怎么做家务和农活。话说远了了。。。。上面我说的这些也是侧面证明了杜心五的功夫特色,后来杜心五应邀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武术比赛,当评委的他应邀表演了一套拳术,当时的描述是看不出路数只看见一团人影到转,当然记者的说法一向是夸大的。他的徒弟也上场参加了比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名次,这也是必然的。生死搏杀术上擂台比赛不能下死手那就等着挨揍。他的徒弟是后来拜了其他门派的师傅才功夫更加全面,参加以后的擂台比赛还不错。杜心五的传人不多其实也跟他的功夫本质是有原因的,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所以现在很多人总是拿传统武术跟擂台技比较等于是关公战秦琼。擂台赛的话就拿中国式摔跤就行了,拿住你就把你摔的七荤八素。肯定有人说国际自由搏击比赛怎么没见摔跤摔出个冠军,我说对不起请先拿掉那个戴着的限制手指的手套并穿上衣服。你再跟摔跤高手来一场比赛看下。如果杠精一定要说为什么要穿衣服我就不穿怎么滴?那我就说,对不起要是生死搏斗你这样我不会跟你空手打斗我直接拿块搬砖来拍你。中国也不是没有跟周边国家发生过战争,跟泰国和缅甸都发生或战争,黑旗军也在越南那边跟法国人打过。也不是没见识过缅甸拳和泰拳的厉害,但是怎么没见中国武术里面他们的影子?黑旗军的主将刘永福本身就是一个武术高手,肯定接触过。总有人把泰拳吹上天,现在很多拳种要是参加无限制格斗,直接就秒了泰拳手。何况泰拳一直都是被缅甸拳揍得抬不起头。人家缅甸拳才是真正的格斗,因为太过血腥才没有推广和广为人知。中国武术之所以讲究武德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武术的本质就是生死搏击。要是不讲武德的话打起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太过血腥,不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也会让武术被官府禁止。其实武术一直就被官府禁止民间练习。练练乡下把式强壮身体后,过年耍个狮子图个热闹还是可以的。说了这么多还有点跑题了,总之杜心五的功夫是真的而且是非常的厉害,不是那些假大师和一些大门派的花架子可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