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陳果,“耄耋”讀錯,大家怎麼看待的?

快樂的窩瓜toby


這年頭,出名確實有出名的好處。

普通老師在課堂上說句話,無論多麼正確多麼精彩,也只是下面那幾十號人聽聽而已,沒有絲毫成就感。

名人不一樣,講節課,說句話,全世界馬上就能知道,鋪天蓋地到哪兒都你的名言金句。

但這年頭,出名也有出名的壞處。

普通老師讀錯個字,現場那幾十個同學一笑了之,家醜不會外揚,揚也揚不了多遠。

名人說句錯話,讀個錯字,卻會傳遍全世界,你說錯話的視頻,會被無數人觀看。

其實客觀地說,漢字博大精深,誰也不可能全都認識。

就算是博士,也是自己專業領域內的學術水平比較高而已,並不代表認識的字多。

畢竟,我們的語文學習和基本的文字學習,在中小學階段就結束了,讀大學、讀研究生,並不學習生字。

我們認識的更多的字,是來自於生活,如果恰巧生活中沒有碰到過,不認識也很正常。

不用說那些徹底的生僻字了,像“耄耋”這樣,我們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也經常見到,但讀的時候卻可能讀錯的字,還有很多。

有網友列舉過一些,不信我們自己可以看看:

覬覦、齟齬、煢煢孑立、踽踽獨行……

誰敢說自己就能讀對?

如果說哲學博士不知道蘇格拉底、黑格爾、康德、叔本華,如果物理學博士不知道牛頓、愛因斯坦,這是不可原諒的低級錯誤,但哲學博士不認識生僻字,這是很正常的事,可以理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博士當然也一樣。

超出了自己研究的領域,大家其實都是普通人。

但即使如此,作為公眾人物在大庭廣眾之下把字讀錯,也是不應該的。

畢竟,上課講的內容是提前可以準備的。

有不認識的字很正常,但沒有把不認識的字消滅在上課之前,這是陳果不嚴謹之處。

名人要比普通人接受更嚴格的審視,這是做名人的代價,也是名人時時要注意的地方。


明珠絮語


耄耋這倆個字,中規中矩吧,知道的人多,不知道的也大有人在。

事情的核心點,陳果是復旦教授,作為一個名牌大學的老師,她實際上是不應該把這倆個字讀錯的!

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本事只是一個小事,有些人非要喜歡湊熱鬧,把事情無限放大!

我個人認為能做到一個名牌大學教授級別的人,本身的修養應該相對來說是很高的,讀錯一倆個字應該是算不得什麼!

就像我當年的高中語文老師,她專教語文的,有時候也會讀錯一倆個字,但是被我們指出後,她反而臉上笑個不行,誇我們聰明!我們也很得意,根本不會說她教書不行!因為她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語文老師!


馮一病


對於"耄耋"二字我有很深印象,以前並不認識,更不解其意,只到有一次因本村一老人去逝,記得當時我在帳桌上上帳,邊上有一老先了生在幫寫輓聯。閒餘時我看了他的書,看到此二字,想起之前看到不認識,便請教老先生。當時老先生叼起我給他的香菸,慢慢的說:不只你一人不認識。這兩個字讀作"mao.die",耄是指一個人的年齡段,耋也是一個人的年齡段。二字聯起來表示人的年齡很大的意思。也不知道老先生講的對不對,反正這些年至少我是這樣讀的,也是這樣理解的。 至於陳果,陳教授讀錯我想並不奇怪。畢竟人非聖賢,只是讀錯的人身份有所不同,若是象我們這些老百姓讀錯的話,最多是一句臨時的笑話。沒有人去計較,也沒時間去計較。更何況每個人都有"幼時不識月〃的經歷。要是和那些整天花言巧語的人,道貌岸然的人。居廟堂之高不憂其民,處江湖之遠不憂其君的人作比較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想陳果教授要到"耄耋"之年的話,沒有人能比她更瞭解耄耋之意,也沒有人能比她更理解當年"耄耋"二字給她帶來的苦與樂。 謝謝


清風度竹


這女孩子,別熬心靈雞湯了,做什麼網紅?踏踏實實的教書吧!普通人讀白字可以諒解,登臺講課的人不可寬恕!身為文科類教授,竟然想當然認為“字不離母”,“耄耋”讀“毛至”,著實搞笑,絕非所有老師的都認得全部漢字,但至少要認得你要講授內容的文字,出了如此低級錯誤,說明你沒有認真備課,不認真備課的老師終究也不是好老師!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上高中時一位體育老師點名:卞(讀成“卡”)潤江,叫了幾次沒人答應,稍後一位同學說:老師,我就是!老師說:怎麼點你名,不喊到?同學說:老師我叫卞潤江,老師愕然,說了聲:好了,這位老師從此認識了“卞”字,同時,同學也得了一個別稱:卡潤江,簡稱:老卡!四十多年來,幾乎所有男同學見了他都叫老卡。🙂



大漠行者


在大眾心目中,教授,博士就知該比別人知道的多,無論什麼專業!這種主觀印象無可厚非,我直到大學畢業前也有這種想法。後來我的室友開始讀研,讀博,他們除了在自己的專業上很精通以外,其他的和我們沒啥區別,所以不要太強人所難!讀錯了下次注意改了就得了,不是什麼大事~就這兩個字,你去任何一所大學找一堆博士來,讓他寫出來,我猜測能有一半寫不對,難道他們就該被批評麼,我覺得沒必要~


曉曉德running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想陳果發現讀錯了字音之後是很自責的,面對這麼多人的指責,諷刺,挖苦,她一定很後悔自己在拿不準某個字的讀音時沒有查查字典,以至於惹來這麼大的麻煩。陳女士算吃一塹長一智吧,錯了就錯了,下次注意就是,又沒有搶劫,偷盜,至於這麼多人群起而攻之嗎?我想這也算網絡暴力吧!就是有人認為我這定義有點激進,偏頗,過份還是有的。我反對芝麻大一點事放大來無休止地議論,畢竟只不過讀錯了讀音而已,我小時候還把慚愧讀成斬鬼呢,現在還記得同學鬨堂大笑,我恨不得鑽進地縫裡那種感覺,我的班主任老師只是說了句中國的漢字有些可以讀一半,有些卻不見得一半就是這個字的讀音,形聲字確實有,但不是全部可以讀一半的,你下次一定不會讀錯這個詞語了。願網絡多一分包容,理解,少一些諷刺,挖苦!


8615576827460老帥哥


陳果教授火了,不是因為學術上有什麼重大突破,而是因為把“耄耋”讀錯了,個人覺得,作為一個大學的教授,確實是有點說不過去。

現在是網絡時代,看熱鬧的人不嫌事多,有的網友開始上綱上線,口誅筆伐進行聲討,也有網友們在聲援陳果老師,表示讀錯生僻字在所難免,就是連電臺、電視臺的專業播音員,也會偶爾出現類似的錯誤。

我老家村裡以前也有這樣一個老師,從部隊退伍回家之後,因為親戚在村裡當主任,就安排到本村小學當老師,由於只有小學畢業,文化基礎差,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其中一次最好笑的是:一個同學在自習時,卡車的卡字不會讀,就拿著課書去問老師,當時,全校的老師正在開會,這個老師接過書一看,自言自語道:“媽呀,這個字上不像上,下又不像下,應該可以讀上,也可以讀下,你暫時讀上下吧,等下我開完會之後,馬上查書典告訴你”。頓時把所有的老師笑翻了,從此以後,這個老師不管去哪裡,都會隨身帶字典岀門,對文化基礎進行惡補。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個人覺得,對陳果老師所出現的輕微失誤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廣大網友不要過多的指責,也希望陳果老師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工作,爭取不再發生類似的低級差錯。


平小古


“耄耋”這倆字對於大學教授來說確實不應該讀錯,這倆字並不生僻,如果多讀書,經常會遇見,再如果勤快點,別猜,多查字典,不會鬧這樣低級的笑話,漢語中經常會遇見,“花甲”,“古稀之年”,“耄耋之年”這樣的表達年齡方式。肯定是自以為是了,在漢語中形聲字多,就讀成別的了。

記得我上學那時候,一個初中老師在班上點名的時候把“王禕”叫成了“王偉”,全班鬨堂大笑。老師也覺得不好意思,就講課了,下節課就叫正確了,肯定是查字典了,這樣的老師還是應該給點個讚的,畢竟能知錯就改。


風的感覺109


陳果教授彷彿正在驗證現時流行的一句話,叫做“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陳果的“毛至之年”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北大校長的“洪浩之至”來。復旦大學、北京大學,這些大學的名稱在國人的心目中那是如雷貫耳的。一個是聲名鵲起的名教授、一個是“德高望重”的校長,竟然張口就讀錯,比當年韓復渠主席鬧得笑話還厲害。韓主席是個大粗人,人們不過笑笑了事,而且很多故事也是人們杜撰出來的。而兩位德高望重的大教授卻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口而出。真的讓人大跌眼鏡。

這樣的錯誤並不是特例,我記得當年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孔子三千弟子誦讀《論語》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讀的是“不亦說(yue)乎?\

愛河北人


復旦大學陳果教授,在幾年前,就將自己講課的小視頻傳到網上,也成了"網紅老師",如今把"耄耋"二字讀錯,我認為有情可願,我們不能對一個人讀錯兩個字,就進行挖苦、指責和人身攻擊。畢竟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偏僻字也時有出現,誰能保證都能將這些字認識呢?


陳果教授,當發現把字讀錯了時,內心也會自責,畢竟自己也是有影響力的人物,只要認識到錯誤,並能改正錯誤,相信大家還是會支持你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記得我們小學語文老師,是一位代課老師,我們讀小學三年級時,在教我們認字過程中,也經常讀錯字。印象深刻的就是把拖拉機錯誤地讀成SI拉機,並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都是這樣教的我們,到現在為止,我看到拖拉機,潛意識裡還會念成"死拉機",有一次在馬路上和別人交談的過程中,看見拖拉機過路,我說這個是……,差點兒說成"死拉機",我忍不住打了自己一個嘴巴。



還有一次,老師在教育我們,不要私自下河堰洗澡時,說到"溺水事件",他一直說的"弱水事件",雖然我們懂得起是什麼意思,但不好當面指出老師的錯誤,就把新華字典翻到有"溺"字注音和解釋的頁面,放在了老師的辦公桌上,老師知道錯誤後,並表揚了我們,做得好。

前幾年,遇到原來小學的語文老師,把沒有完成學業的"肄業生",一直說成是"肆業生",由於他的年齡偏大,我們也不好當面指出,只是在重複著他說的話,給予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