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率幾十萬人與蒙古小王子領的軍隊砍殺一天,為什麼雙方只有幾十人的傷亡?

兵器科技


這注定是史書上最黑的一次行為。

根據《明武宗實錄》的記載,這次發生在應州的大明“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明武宗)與蒙古韃靼小王子之間的戰爭,雙方動員的兵力合計十萬,刨除後勤輔兵之外,大約參與戰役的正兵,也有6萬之數,然而,關於這場戰役的結果,記載的卻是:“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

無論從什麼角度分析,一場大戰無論誰輸誰贏,都不太可能出現這樣一個結果。畢竟戰爭是殘酷的,接近6萬人的近距離冷兵器戰爭,從清晨打到下午,也差不多十多個小時,無論怎麼打,也不可能雙方總計陣亡人數才六十八人呀。

明武宗取得應州大捷回京之後,很是驕傲地表述“我親自消滅了一人!”大部分人認為這是朱厚照在吹牛,但仔細分析一下,他說的有可能是真話。雖然史書上記載的朱厚照是一個荒唐昏聵的皇帝,但就筆者的理解,明武宗是一個堂吉訶德般的皇帝,他一生似乎都在向著那迷夢中的“風車”發起衝擊,他有屬於自己的驕傲,撒謊吹牛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去做的。而且有誰吹牛吹得怎麼樸實?他完全可以把這個數字再增加幾倍,也完全沒有問題啊。

既然武宗都能親自手刃一人,那麼說明雙方在戰爭中短兵相接的景象是十分激烈的。朱厚照雖然是首次指揮戰役,但表現出了一個優秀指揮官應有的素質,在戰場上鎮定自若,加上皇帝的光環,使得明軍的士氣很高,同時他首當其衝發起衝擊與小王子正面對決,雙方大軍在應州城外展開了殊死拼殺,明軍越戰越勇,蒙古大軍喀什頂不住,到了下午,小王子開始撐不住,只能下令退兵,應州之戰就此結束。

而關於戰果,卻幾乎沒有留下參與者的親歷記錄,這種情形十分之令人費解,畢竟參與戰鬥的士兵到將領,都要敘功,而敘功就要呈報戰果,可惜這個數據並沒有留下來,或許,是有人並不希望保存下來吧。

所以在《明武宗實錄》中就出現了那兩個令人哭笑不得的陣亡數字,而在《韃靼列傳》中,卻又在結尾處說出了一句破綻百出的話,即:“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

如果韃靼不是在應州吃了大虧,實力大損,又怎麼會在後來入寇時兵力相對不多的同時還不敢深入?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很難去弄清楚這場“大捷”到底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但有一點卻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明代的文官們對於抹黑自己的皇帝這種事情,還真是下得去手。按照明朝體制,明實錄的編纂,是在嗣君登極後,欽定監修、正副總裁及纂修諸臣,編輯先朝《實錄》。

而明武宗英年早逝,死得還比較蹊蹺,因為沒有子嗣,所以在首輔楊廷和的主持下,迎立興獻王朱厚熜即位,即明世宗嘉靖陛下是也。這位在“大禮儀”事件中搞掉並搞臭楊廷和的皇帝可不是善茬,而因為他並非孝宗一系,並且為他爹入太廟,硬生生給朱棣加了個成祖的廟號,可見明世宗對明武宗,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善意。

明武宗是明朝十分另類的一個皇帝,他很聰明,但在文臣的筆下卻是一個不務正業,不守君道的任性皇帝。在他執政期間,明代宦官參政達到了新的高峰,大太監劉瑾為首的“八虎”權傾一時,但實際上,明武宗又是一個很重孝道和師道的人,他對他的老師們也十分敬重。

在傳統儒家價值體系下,皇帝是不能夠有自己的個人愛好和情感的,他需要以國政事為重,要積極充分“吸納”宰輔大臣們的政見,要嚴格按照聖人所謂之明君之道來實踐自己的人生。而超級另類的武宗,卻用其短暫的一生,跟文臣們對著幹。這樣的皇帝,對於文臣們而言,必定是不合格乃至被詬病的對象。

文臣們一方面忠君,但其實另外一方面又不斷吐槽自己的君主,所以明武宗私自出京帶兵這種沒有得到內閣允許的活動,無論是從程序還是情感上而言,這種活動都是不值得稱讚,乃至於要淡化和消除正面影響的。所以嚮往戎馬生涯的明武宗,他人生唯一指揮的一場大戰,雖然勝利了,但是沒有大捷,沒有可以值得歌頌的戰果,只有寥寥數語,一筆帶過。


朝代說


明武宗親自指揮的戰勝蒙古小王子達延汗的“應州大捷”,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非常奇怪的戰爭。為什麼說這場戰爭很奇怪呢?

(明武宗畫像)

這場大戰,明軍參戰兵力有五萬餘人,蒙古小王子參戰的兵力也有四五萬人,雙方的兵力加起來,至少有十來萬人。這場戰爭最後以蒙古小王子敗退結束。按照《明史·韃靼列傳》記載:“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也就是說,這場大戰給予了蒙古沉重的打擊,此後蒙古人雖然還是會按照慣例,每年都會到邊關抄掠,但也就是搶一點東西就趕緊逃走,不敢往內地走得太遠。

而且按照《蒙古黃金史》的記載,這個蒙古小王子達延汗,在蒙古歷史上可是個了不起的人,他6歲即位,在位38年,16歲親政以後,就東征西伐,先後征服了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部落,統一漠南蒙古,被稱為蒙古歷史上的“中興之主”。而且,按照《蒙古黃金史》的記載,達延汗恰好也就是在與明朝交戰的這一年去世的,去世時44歲。去世後,統一的漠南蒙古再一次分裂。

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說明,達延汗的去世,是否與應州戰敗有關。但是,本來他還能活蹦亂跳,指揮部隊長途奔襲,攻打明朝,突然就去世了,肯定與這場戰爭不無關係。

可以這麼說,明武宗指揮的這場應州大捷,不僅僅讓蒙古人從此不敢輕易進犯明朝邊關,而且還及時阻止了蒙古統一的進程,避免了蒙古草原上第二個成吉思汗的崛起,其意義是相當深遠的。

(達延汗畫像)

既然這場“應州大捷”參戰人數這麼多,戰鬥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戰鬥所產生的影響那麼深遠,為什麼史書上對這次大捷的記載,會如此奇怪呢?

說史書對這次大捷的記載很奇怪,主要體現在三點:

一是《明史·武宗本紀》記載比較簡略。就一句話:“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二是《明史·韃靼列傳》的記載充滿戲說的味道。“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勳等於應州。帝幸陽和,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敵稍卻。明日復來攻,自辰至酉,戰百餘合,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值大風黑霧,晝晦,帝乃還,命宣捷於朝。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這段記錄,有過程,有結果,但滿滿都是戲說的意味。

三是《明實錄·武宗實錄》對戰果的記載耐人尋味。其中對戰果有一個詳細的說明:“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一場十萬人參與的大戰,戰了五日,竟然只有幾十個人的死亡。這彷彿打的不是冷兵器時代的肉搏戰,而是現代的高科技戰爭。

(應州大捷)

那麼,為什麼正史會有這麼奇怪的記錄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史書把明武宗定性為荒唐皇帝。所謂蓋棺論定,古代皇帝去世後,史官一般都會著手寫這個皇帝的“實錄”。在寫“實錄”的時候,一般都會給他定個性。從為尊者諱的角度出發,一般都不會把皇帝寫得很慘。但是明武宗是個例外。一來,他在世的時候,說話行事都與大臣們格格不入。包括應州之戰,大臣們本來就是反對他親自帶兵參戰的,他卻一定要去。所以就算戰勝了,寫史書的大臣們也對他這場大戰不以為然。二來,明武宗去世後,朱厚熜繼位。朱厚熜在“大禮議”中就表現出來了,他不把明武宗放在眼裡。所以肯定就默許史官們那樣輕描淡寫地寫。

其二,應州大捷的時候沒有文官在場。因為文官們都堅決反對明武宗親自率軍指揮作戰,因此明武宗一賭氣,一個文官也不帶在身邊。後來戰爭打贏以後,明武宗回去向文官們講這件事。但是文官們都不相信,覺得他在吹牛。但是又不敢明說他在吹牛,所以才寫了個很荒唐的數據,通過“微言大義”,表明文官們的態度。但文官們沒想到的是,這個記載一下暴露了他們的無知。一場十多萬人參加的大戰,殘殺五天,怎麼可能才死十幾個人!

其三,清人貶低明朝皇帝的一貫做法。《明史》是清人編寫的。清人在編寫《明史》的時候,本來對明朝皇帝就很不公允。現在他們得到的明朝史料《明實錄》就已經對明武宗不公允了,所以樂得在原先史料上,進一步戲說。

因為這樣原因,我們現在讀到的史書,就成了這個樣子。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蒙古黃金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毫無疑問, (朱厚照)被黑了!

史載應州大捷的這場由朱厚照親自指揮的戰爭,以“蒙古陣亡16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的驕人戰績畫上了一個感嘆號

簡單來說,就是十幾萬明朝大軍和數十萬蒙古大軍在邊界打了一整天,就死了這麼幾個人完事兒了,這不符合常理啊!就算是拿板磚互拍也不止這個數吧!何況是真刀真槍的幹呢!

一生荒唐的朱厚照,好不容易幹了一次漂亮事兒,還給人整的不漂亮了!


明武宗朱厚照——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正德十二年,早就“蓄謀已久”的朱厚照,終於在數次奔襲失敗後,成功的跑到了邊境。牢記之前失敗的原因,他這次鼓足了勁兒一口氣甩開了朝中那些古板的老頭子,準備幹一番大事兒

既然要幹大事兒,就得有個響亮的稱號不是,於是乎一封署名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的密函到了大同總兵的手裡。這個叫王勳的人一臉懵逼,反覆研究下他才相信這封信就是朱厚照寫的。作為一國之君給自己起個外號也就算了,還弄個藝名兒,這事兒一時間成為文官口誅筆伐的對象,但時間長了大家也都習慣了,就算是你叫豬頭三,我們也不管了!

一直呆在邊關不走的朱厚照,並不是玩玩而已,他一直在等待著一個人的出現,而這個人恰到好處的在同年十二月出現了,還帶了五萬精銳蒙古騎兵!興奮的朱厚照摩拳擦掌,“機會終於來了!”當年成祖朱棣叱吒大漠的風采仍舊在他腦海迴旋,他發誓要成為這樣的人!

排兵佈陣,調度有方——一個截然不同的朱壽

小王子,是蒙古繼太師也先之後頗具軍事天賦的領袖,他曾數次領兵犯境,搞的大明邊關將領很是頭疼,這一次又趕上朱厚照在這兒,大家更緊張了。萬一再搞出個土木之變,大明公司可真的要關門歇業了!

可朱厚照似乎完全沒有要走的意思,因為他已經決定好了,要在這裡繼承成祖的遺志,再次縱橫大漠,立下赫赫戰功!不顧左右勸阻,他開始調兵遣將“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將軍時春,率軍駐守聚落堡、天城。延綏參將杭雄,副總兵朱巒、遊擊將軍周政,駐守陽和、平虜、威武等地,以上部隊務必於十日內集結完畢,隨時聽候調遣!違令者重罰”

先後集結兵力的朱厚照,開始了第一輪衝鋒,他深知此時的兵力並不足以擊敗小王子,於是故意猛衝以迷惑對方,再通過添油戰術,直至所有部隊集結完畢。終於要正面硬剛一波了!五萬精銳蒙古騎兵,面臨十幾萬明軍的進攻,起初還十分勇猛,但隨著朱厚照親自衝入陣中指揮殺敵,士氣逐漸倒向明軍一方,激戰一天,小王子支撐不住,下令退兵

自此,應州之戰告一段落,以小王子收兵,明軍獲勝告終

本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為何會變成滑稽的搞笑

這場戰爭中,朱厚照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天賦和驚人的勇氣,先不說他親自入陣,單純是排兵佈陣以及用兵調度方面,就足以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事統帥,要知道猛將和名將是有區別的,而朱厚照就是一個擅於用兵的名將!

只可惜,史官的記載中,這是一場傷亡比較高且死亡數較低的戰爭,而朱厚照也曾口述自己親手宰了一個,關於此事很多人認為他是在吹牛,但實際上很有可能他的確是殺掉了一個人,畢竟他親自入陣鼓舞士氣,如果公然吹牛是很掉價的,他也沒有必要這麼做

如果說,真的是如史料記載,這場戰爭僅僅殺退小王子並斃敵十六人,那數十年未敢進犯邊境的小王子是不是徒有虛名?我想,這場戰爭中小王子必然是遭受了重大打擊,自此懼怕明軍實力,故而不敢進犯。所以,應州大捷毫無疑問是被抹黑了,而始作俑者應該就是四朝不倒的楊廷和

朱厚照一直都是荒淫無恥的代表,而他的個人寫照永遠也都應該是荒唐的,那麼這樣驍勇善戰的人設自然不符合他的定位,所以文官集團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抹黑

時至今日,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的稱號早已被世人遺忘,而人們印象中的朱厚照,永遠定格在了游龍戲鳳、荒淫無恥

朱厚照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是自由灑脫的,但這並不代表他一無是處

只是,世人只知豹房之中荒淫無恥,卻不記得大漠之中縱橫捭闔!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這場戰役就是被史書記載的荒唐無比的“應州大捷”。


《武宗實錄》如此描述此戰的戰果:

“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

所謂斬虜首是指上交的敵軍腦袋數量,凡是沒拿到首級的一律不計,這個數字必然是小於實際殺敵數量的。原因有:軍中往往有鼓勵搶己方屍體的慣例;砍下的首級也有可能再丟掉;撤退後因傷而死的情況無法計入;敵軍因爆炸、墜落、溺水等原因死亡而拿不到首級的情況等。因為很多情況下沒辦法統計實際的殲敵數量,為了衡量戰功的公平性,就採用這個數字。而明方的死傷情況來自戰後對己方傷亡情況的統計,統計口徑比斬首數更大。



其次,正德十二年的應州戰役,在明方角度來看可以說是獲勝了。因為韃靼部的首要目的是劫掠,但明軍始終與之保持纏鬥,最終把韃靼壓迫出邊,戰後也沒什麼被大量劫掠的報道。


韃靼軍的目的,從他們的行動上就可以看出來:

“十月甲辰,王勳遇虜於繡女村,督軍步戰。虜南循應州而去。

明日,輗、鎮、鈺與勳復遇虜於應州城北五里寨,戰數十合,頗有殺傷。薄暮,虜傍東山而退,仍分兵圍勳等北。

曉,大霧,圍乃解。……

又明日,勳等出城,遇於澗子村,大戰。”


可以看到韃靼軍在戰役初期總是在試圖擺脫明軍、以分兵拖住明軍,而明軍則主動索敵求戰。只有到了和武宗接戰後的第二天,韃靼軍才主動“來攻”。或許是覺察到了什麼異樣。(對手不是邊軍?好欺負!)鑑於韃靼軍並沒有搞出什麼迂迴包抄的大動作,可以認為他們是急著去劫掠的。明白了這個前提,就不必拘泥於一場戰鬥中的數字大小。

至於打死小王子之類,因為並無直接證據,倒沒什麼好說的了。當時除了朵顏三衛及與達延汗敵對的永謝布首領亦卜剌、鄂爾多斯首領滿都賚啊哈剌忽所部之外,凡是東蒙古人都被明朝稱為小王子部,正德十二年侵入大同的這支韃靼軍中到底有沒有達延汗本人,甚至交戰之時達延汗是否還在世,都是未知的。



順便一說,無論《武宗實錄》對這一仗的記述還是其它材料所見武宗對此戰的自我頌揚,都沒提打敗小王子本人。

最後,有人認為明軍和韃靼軍“從清晨砍到日落”,然而真的是這樣不停手的肉搏嗎?恐怕並不是。


十月戊申那天“戰百餘合”,說明戰鬥是間斷進行的。恐怕這是對傳統的蒙古戰法的描述,韃靼軍不斷派出騎兵分隊來放箭騷擾,但是明軍並沒有在騷擾下崩潰,韃靼軍佔不到便宜,就撤了。如果明軍陣型崩潰,恐怕就要被韃靼軍縱騎蹂躪,產生大量傷亡了。當然這沒有實際憑證,但考慮到明軍的重傷人數超出陣亡人數十倍,高的嚇人,恐怕大量的箭傷是可信的解釋。

那麼正德時期明軍和韃靼軍交戰的烈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這裡可以舉正德十一年宣府賈家灣、雞鳴山之戰為例。《武宗實錄》卷146正德十二年二月庚戌條:初,虜七萬騎分道入寇,副總兵陶傑、遊擊將軍靳英、都指揮朱彬等屯宋家營,廵撫都御史王純、監槍少監汪鳳、都指揮王本等以七千人城守。總兵潘浩統都指揮朱春、太監於喜統指揮王唐、參將楊玉、左欽統都指揮易章等九千人,合英兵擊虜於賈家灣,敗績。春、唐皆死,浩走還。虜至鷄鳴山,敗指揮張楫兵,進抵保安燕尾河。浩益調龍門城遊擊將軍餘震、北路參將江桓兵,復率傑等出戰,亦敗,退保保安新城。是時,參將張永、太監劉寶遇虜於老營坡,被創而走。


居庸分守指揮孫璽、太監李嵩閉関為自守計,虜遂犯宣府,遣輕騎薄演武廳。純募兵出戰,虜還趨鷄鳴山,浩追襲之,及花園,我軍復潰,虜於是自青邊口出。凡攻破城砦二十處、殺虜三千七百四十九人、掠頭畜二萬三千五百有奇,陣亡及被傷官軍三百八十一人,所獲虜首僅九級。

按正德《宣府鎮志》,宣府鎮實有備操官軍(戰兵)50759人,其中的機動兵力對戰被明方宣傳為“七萬人”的韃靼軍,屢戰屢敗,戰死中高級武將兩員,損失民眾3700餘人,總兵被降三級,可以說是完敗了。



傷亡數據是怎樣的呢?總共加起來381,那麼陣亡數可能也只有幾十、一百人吧。斬首9。算一下比例,貌似和應州之戰也差不多。迴歸到事實,只能說當時的明蒙戰爭就是這麼個程度。畢竟蒙古人是奔著劫掠發財來的,不是和明軍決戰的。


當然,另一個可能就是:大臣們聯合起來黑朱厚照,因為從後來的歷史來看,從此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蒙古韃靼部再也沒有敢侵犯明朝,這得給蒙古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才不敢來犯呢? 如果僅僅只是死了幾十個人,就不敢侵犯,這也太不符合蒙古的血統了。 顯而易見,應州之戰,蒙古軍很有可能傷亡是慘重的,被打怕了。


大羅言酒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應州大戰,王子伯顏帶兵五萬,明軍參戰人數也是五萬,朱厚照親征。

據史料記載,朱厚照這一仗,明軍傷五百多,死二十五,韃靼死十六。而且朱厚照還親手殺了一個人。

十萬人的戰鬥,雙方一共就死了四十一個人,就算是幾千人的踩踏事件,也不會就死四十一個。況且這十萬人是真刀真槍在戰場上搏殺。而且朱厚照居然還殺了一個。這朱厚照的運氣簡直可以去買彩票了。十萬人一共死四十一,朱厚照居然還能殺一個,運氣絕對比中大獎高。

所以,那段史料記載絕對是瞎扯,就是用來黑明朱厚照的。

朱厚照是有點可惜的。他非常聰敏,有很好的軍事天賦,而且做事果斷,明辯是非。可惜就是他爹是明孝宗。

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勤政君王。我不是明粉,但是每次遇見有故意黑明朝的我就會把明孝宗朱佑堂拿出來說一說事。朱佑堂此人和後來的萬曆,嘉靖皇帝截然相反,他天天上朝,不僅上早朝,還有午朝。天天在國家大事上忙來忙去,自然就沒什麼時間管朱厚照了。(關於朱佑堂以後再說,或許我會在頭條上發一篇朱佑堂的文章)

朱厚照被他爹忽視,然後他就被一群太監帶跑偏了。變得貪圖享樂,玩世不恭。如果朱佑堂能好好管管這個接班人,朱厚照或許會成為第二個永樂大帝。

朱厚照貪圖享樂不假,他建豹房供其享樂,偷摸溜出皇宮去玩耍。南下親征寧王,結果一路瞎玩。到了地方還下旨把王陽明好不容易抓住的寧王又放了,他要親手抓一遍。聽起來覺得這皇帝又好笑,又荒唐。

其實朱厚照也算不上昏君

雖然貪圖玩樂,但是每次都是個大臣們捉迷藏,換名字,喬裝易服屢出奇招。但是從來沒有用自己皇帝的權威去打擊一個大臣。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錯的,每次大臣發現他的荒唐行為他也不會惱羞成怒,就是屢教不改罷了。

劉瑾堂堂八虎之首,把持朝政多年,王陽明都被他害得假死脫身。朱厚照平時對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當劉瑾有了一絲絲謀反嫌疑之後,一頓飯的功夫,劉瑾就被凌遲了。在對待大事上,朱厚照總是有那種有為之君果斷。

朱厚照算不上是昏君,更不是名君。我認為他就是不適合當皇帝。


守仁讀仁


明史是滿清進行編纂的。

劉月哲三代單傳。祖上一直是明朝的史官,北京城被滿清攻佔的時候,他的爺爺劉明理詐病自殺殉國。

劉明理臨死的時候對兒子劉致寧、孫子劉月哲交待遺言道:“劉家打宋朝起就是史官。做史官就是要遵重歷史,記錄真實的歷史!當年蒙古人入主中原,逼著咱們四世祖劉應墉改宋史。咱們四祖只因說了一句‘頭可掉,宋史一字不能改!’蒙古人就連殺咱們劉家二十七口,四祖也不為所動,沒改宋史一字。蒙古人欽佩不以。封咱四祖為二品史官,繼續負責編纂元史。如今這滿清入關,逼我改明史。說是不按給的草略改,就滅我們劉家九族。如今之計,只有等我死了。你們就對外發喪,說我是病重不治。興許能保我劉家香火不斷。”

劉老爺子交待遺言之前早已服毒,說完話片刻工夫就駕鶴西去。劉家人依言報於朝廷說是病重不治。不想朝廷不等老爺子過完頭七,就派人將劉致寧抓了去,逼著繼續編史。

劉致寧被抓到史館當天晚上,咬破手指在牆壁上寫了‘頭可斷,血可流,明史一字不能改!’然後就解下腰帶上吊自盡在屋樑上。

滿清朝廷知道劉家在史官中的口碑,仍是不死心。沒幾天又讓史館四品編修紀老夫子帶人去拿劉月哲。紀老夫子捧著聖旨跪在地上連叩響頭道:“我與劉明理同事多年。劉家三代單傳。如今世侄劉致寧已經身故。想那月哲才剛滿十歲,字都識不全如何修史?還乞大人稟明皇上收回上命!”來人冷哼道:“我是奉旨行事。莫說這劉月哲是十歲小童,那怕是尚在襁褓,也要給我抱到史館來!”

沒奈何,紀老夫子只好命人把尚在學堂的劉月哲給領到了史館。

劉月哲被軟禁在史館,每天學著紀老夫子他們的樣子,也裝模作樣的編起明史來。

本來史官們沒人拿他當回事,整天只顧著哀聲嘆氣,為怎樣下筆編排前朝皇帝犯愁。

這天紀老夫子見劉月哲一本正經的在要上交的正本上面寫寫畫畫大驚失色。

原來這正本是要交給朝廷驗收的。平時都由紀老夫子親自拿其他史官改好的史書抄錄。也不知道怎麼被劉月哲摸到手上亂塗亂劃。

紀老夫子訓斥完劉月哲之後,拿起正本翻看他寫的啥。劉月哲拿的這本是明武宗朱厚照篇。這小子居然寫武宗的應州大捷只殺了蒙古士兵十六人,還親自上陣砍殺了一人。這豈不是笑話?雙方軍隊十多萬,打了一天,皇帝都親自上陣殺敵了,只殺了十來人?真是小孩子家胡鬧!想武宗是何等勇武,當年御駕親征應州大捷。殺的蒙古小王子丟盔卸甲,數萬蒙古士兵命喪應州,從此蒙古人五十年不敢犯境。這樣寫不是讓後世看客笑話麼?

紀老夫子訓斥了劉月哲一通後,讓他伸手來挨板子。小月哲把手背在身後,仰著脖子對紀老夫子道:“紀爺爺,我知道你們為了編史頭疼。若是照草略上說的寫應州大捷。武宗率七萬大軍親征,殺敵兩千勞民傷財,後世人看了史書肯定罵武宗頑劣,不顧民生社稷,枉生刀兵戰禍;但要是如我這般小兒戲言,後世人觀明史定然知道有假。待細細考證也能有機會重新給武宗正名。”

紀老夫子聽完劉月哲一番話茅塞頓開。他和史館的一眾前朝史官為了如何斟酌詞語,既不惹怒滿人,又要維護先朝皇帝尊嚴,不使記錄與史實偏差過大。每日都要絞盡腦汁頭疼不已。如果依這小兒所寫,恰恰能讓後世人觀史生疑,待仔細考證,自會恢復諸位前朝先皇的名譽。

有了劉月哲的這個方法,明史的編纂工作進展的很迅速。順治十五年七月,明史初版編輯完成。劉月哲因功被授任史館從六品編修。已經在史館中度過十四個年頭的劉月哲終於恢復了自由。


難得浮生閒半日


大家好,我是白齊光一個熱愛歷史的學生。下面由我來回答


明武宗皇帝,可以說是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原創。明武宗喜歡微服私訪,也喜歡帶兵打仗,但是朝臣極力反對。最後更是故意抹黑。當時的實際情況差不出來了,但是絕對不可能是死傷幾十個人,現代的很多學者認為敵方死傷應該在萬人以上,甚至更多。

這場戰爭叫做應州大捷,1517年蒙古韃靼部落首領小王子率軍五萬攻打明朝邊境,明武宗朱厚照自封鎮國公、威武大將軍朱壽,然後帶兵抵抗蒙古韃靼人,在應州展開了殊死大戰。

在到達前線戰場後第一天;27歲的武宗皇帝一改昔日嬉笑玩鬧的性格,親自指揮。由於土木堡之變後,明朝一直處於守勢,所以多年以來根本就不敢出戰。而這一次,明武宗下令軍隊出城攻打小王子的部隊。小王子措不及防。第一天吃了一個大虧。

第二天小王子決定攻城,可是還沒有集結完畢,武宗故技重施,又一次出城攻打蒙古部隊,這一次雖然蒙古部隊猝不及防,但是由於兵力佔據優勢,包圍了明軍將領,但是這竟然是武宗拋磚引玉之計。武宗調集的人馬,親上戰場指揮,大有包圍蒙古部隊之勢。最終小王子不敵撤退回防。第三天,大霧瀰漫,正當蒙古人集結列陣的時候,大霧逐漸消退。明軍已經向蒙古部隊發起了進攻。潮水般的攻勢,蒙古部隊無法阻擋。武宗親臨戰場,士氣大振。在激戰之中,武宗親自斬殺蒙古軍官一名。

這三天完美的體現了明武宗的軍事指揮能力,第一天試探攻擊,第二天拋磚引玉,第三天全線總攻。明武宗回朝廷後,親自對當朝首輔楊廷和說斬殺一名蒙古軍官,並說出了明軍大勝的事情。但是隨後民間傳言武宗吹牛,並且此次明軍又失敗了。為此武宗生氣,多日不朝。三年後武宗去世。明史上赫然寫到;明軍和蒙古韃靼人激戰一天,蒙古部隊死傷16人,明軍死傷52人。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雙方共計十萬人,就算是互相踩也得踩死幾千人。怎麼可能只有幾十人。再說此戰之後韃靼人多年不敢南下,足以說明韃靼人被打怕了。抹黑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宗之前不服這些文官集團的管理。畢竟年少,多有叛逆的心理,當時文官集團有一定話語權,所以就對明武宗進行了大量抹黑。到了清朝修明史更是如此,所以會看到武宗率5萬大軍對戰蒙古5萬大軍只有幾十人傷亡的事情。


白齊光


有網友問:為什麼正德皇帝與蒙古小王子幾十萬大軍砍殺一天,雙方才傷亡幾十人?有人說清朝在黑明朝,都是清朝的錯誤。其實,這還真怪不到清朝哪裡,這是明朝的明實錄記載的。

是明朝自己的官方記錄,而且這個戰鬥也沒有那麼簡單。清朝修的明史對這個戰鬥的記載是:冬十月癸卯,駐蹕順聖川。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這5天的戰鬥過程是這樣的,第一天發生了一次遭遇戰,第二天,在應州城外,雙方爆發了一場大戰,來回衝鋒數十次。第三天的時候,蒙古軍主力到底,明軍與蒙古軍再次在應州城外爆發戰鬥,一直打到了天黑。

第4天,明軍與蒙古軍又爆發了一次戰鬥。第5天,這次戰鬥,才是我們都知道的這次正德皇帝與蒙古小王子戰鬥。雙方初戰,明軍想合圍蒙古軍,但是被蒙古軍衝出來,進行了反擊。

這時,正德皇帝帶領明軍精銳增援,雙方交戰數個小時,乘輿幾陷。這一天的戰鬥,還是比較激烈的。根據記載這次戰鬥,並不是只有幾十人傷亡,而是斬首蒙古人16人,明軍陣亡52人,重傷563人。

由於,蒙古軍沒有全面失敗,是遇到了硬釘子,自己撤退的。所以明軍只搶到了16顆首級,其他陣亡者被蒙古人帶走了,而且,明軍也不清楚蒙古軍的具體傷亡人數。因為,明實錄記載,明軍疲憊,並沒有進行追擊。

明軍自己是陣亡52人,還有十倍的人數,也就是563人重傷,那麼,我們可以想象還有更多的明軍負了輕傷。可以看出,明軍傷亡至少在上千人,甚至更多一點。蒙古軍的真實損失肯定不止被斬首16人,只是蒙古小王子自己的記錄現在已經沒有了。

一天交戰,雙方陣亡,重傷和輕鬆大概1000-2000人,也是差不多的。正德當天出戰的是自己的親軍,蒙古小王子率領南下的所謂5萬人,其實大部分也都是家屬,當天在戰場上的明軍和蒙古軍人數並沒有幾十萬人那麼誇張,有個幾萬人就不錯了。


深度軍事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歷史上關於應州大捷的說法不一,這裡邊產生的矛盾和前後難以自圓其說的方面真是有點啼笑皆非。其實主要原因就出在朱厚照身上。

明武宗朱厚照,又名朱壽,明正德年間威武大將軍,鎮國公,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聽著名字是不是就夠了鬧騰的?然後這哥們建立豹房,寵信劉瑾等八虎,信任錢寧,江彬等人,將正德一朝鬧的烏煙瘴氣,但同時,他北征蒙古小王子,南平寧王叛亂,對內減免百姓賦稅,對外整頓邊關,任內各種折騰,但國家並不亂。還出了個王陽明,王大聖人。自己不但是“游龍戲鳳”的主角,甚至還親自上戰場殺死了蒙古兵一人。這就是朱厚照的應州大捷。

1517年十月,自認為過不去冬天的蒙古小王子伯顏就合計來鄰居正德家裡打秋風。按他的想法,也就像劉姥姥進榮國府一樣,撈一點就走好了。不想劉姥姥只帶了孫子板兒一人,伯顏小王子卻帶了五萬人。


明朝宣府官員嚇壞了。這可要了命了,因為皇帝在他們這呢。這要再像“土木堡之變”一般被人包了餃子,正德可是既沒有兒子,也沒有弟弟,沒辦法“北京保衛戰”。

正德皇帝卻恰恰相反。聽到鄰居要來自己家裡撈錢,就想起祖宗朱重八和朱老四的豐功偉績,不僅熱血沸騰,不顧群臣勸阻,自己排兵佈陣,甚至親自上陣殺敵。結果是混戰幾天之後小王子屁都沒撈著,收拾人馬回老家了,等待他的是漫長的冬季,一家幾萬人一起啃草根的命運。

正德皇帝取得了應州大捷,按理應該大書特書才對,畢竟正德皇帝自己都吹噓殺了一個蒙古兵。可正史記載卻讓人瞠目結舌。


《明史》[韃靼列傳]記載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勳等於應引。帝幸陽和,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敵稍卻。明日復來攻,自辰至酉,戰百餘合,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引,值大風黑霧,晝晦,帝乃還,命宣捷於朝。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

這裡邊記載的戰鬥很激烈,卻並沒有記載殺敵十幾人,自損幾十人的搞笑描寫,而且[武宗本紀]也沒有記載。有這個記載的反倒是《明實錄》。

《明實錄 武宗》記載【是役也,殺滷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


這就很搞笑了。到底那麼激烈的戰鬥打了幾天為何只死傷那麼幾個人?隨後蒙古再犯邊還不敢大入?我個人認為《明史》更嚴謹一些。《明實錄》之所以如此記載,主要是對正德皇帝胡鬧和親征得不滿。認為正德皇帝沒有帝王樣子太丟人,刻意淡化戰果。我認為應州大捷既不可能如《明實錄》記載那麼差,當然也沒有那麼輝煌。不過雙方短刀相接,誰也討不到便宜是真的。所以小王子以後再來打秋風才可能淺嘗輒止。

綜上,應州大捷成也正德,敗也正德。正德要是靠譜一點,也不會出現這樣搞笑的一幕。但現在看來,並不重要了。就這樣吧。

君箋雅聊歷史,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非常感謝!


君箋雅侃紅樓


明武宗一生最大的武功--應州大捷,打了半天才死傷不足百人。根本原因就在於這本身就是一場規模不大還組織混亂的戰役。參戰雙方都沒有將這次接觸視為重要的作戰,更沒有強大的軍事能力來支撐他們打出高水平的戰鬥。

明朝歷史上遭到的最強勢蒙古勢力,是比明武宗時代早半個世紀的瓦剌人。在著名的土木堡戰役之後,瓦剌的勢力逐步退回了草原西北地區。這樣,和明朝接觸的蒙古部落,主要就是那些戰鬥力不強的東南蒙古人。這些蒙古部落本身實力有限,力量非常分散,還同時面臨著南北兩路威脅。


在西面和北面,瓦剌這樣的強大部落,隨時可能來打劫他們,甚至吞併他們。而且西部蒙古勢力也在實際上卡主了東部蒙古同中亞等地進行正常貿易的路線。


在南面和東面,明朝一貫採取緊急封鎖策略,希望通過貿易阻隔來削弱邊境部落的實力。這種做法雖然從長期上看是非常愚蠢的事情。但在短期內,能給人以一種立竿見影的錯覺。

但這種政策卻苦了需要軍功才能升遷致富的邊境軍人。尤其是那些需要用戰功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的儒將和軍中大員,都會經常對蒙古的邊境部落發起突襲。隨著他們奪取的敵方人頭增多,蒙古部落被迫依附於他們能找到的任何強人麾下。結果是蒙古東南部在15世紀後期開始,出現了比以前強大很多的韃靼霸權。


這個韃靼強權,在根本上沒有進入中原的野心和慾望。他們所希望做到的事情,僅僅是以較強的實力,爭取明朝朝廷的政策改變。包括開放邊境貿易,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免於連綿不絕的兵患等等。當然,在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定期劫掠明朝邊境,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僅為了謀生,更可以對明朝方面施加壓力。

應州大捷,就是這種大背景下產生的衝突。但絕不是此類衝突的最高點。因為在明朝意欲封鎖的邊境,很多走私貿易是禁止不了的。尤其是在後來的嘉靖皇帝之前,邊區的官員也知道貿易存在的合理性,對走私貿易網開一面。甚至個人都參與進去,給自己在微薄的俸祿之外,再謀得一份補貼。


只是在明武宗朱厚照看來,這卻是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作為最後一位身上帶有蒙古遺風的明朝皇帝,朱厚照對於戰爭和軍功有自己的執著。於是,親臨前線的鬧劇就這樣發生了。原本只是邊境日常衝突的小規模戰鬥,一下子被他的亂入而搞成了大規模戰役。

因為事發突然,明武宗調動出來的部隊其實非常有限。所謂的幾十萬人大戰,根本不可能出現。就是京城部隊與分佈在邊境的衛所力量,也只能抽調出非常有限的野戰兵力。所以,整場戰鬥的組織是非常紊亂不堪。各地的部隊,幾乎都是在突然之間收到了命令,然後各自趕往戰場。期間既沒有很好的協調,也沒有統一的指揮。


蒙古人一邊呢?部隊的數量規模也不會多於明軍。因為這本身就是一次例行公事的劫掠。如果部隊人數眾多,就無法迅速機動,完成搶了就跑的任務。而且為了儘可能的製造聲勢,分散明軍的注意力,有限的兵力也是鋪開使用。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最大單位面積上,搜索和捕捉自己的目標。


當他們發現有大量明軍正在朝自己主力所在位置集中後,必然選擇迅速撤退。各部落的兵員,分頭撤離,有快有慢。部分斷後的部隊或來不及撤走的兵力,同一些前出的明軍部隊遭遇。期間還遇到的大風和沙塵暴天氣,讓明軍不敢在天黑後繼續追擊。這場所謂的幾十萬人大戰,就此匆匆落幕。只有幾十人的死傷,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