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王朝、乃蠻部、高昌回鶻和回鶻各有什麼關係?

徐耀燕


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鶻汗國是回鶻―九姓烏古斯人建立的兩個中亞政權。

回鶻人的祖先是鐵勒人(他們自稱是烏古斯人),鐵勒人又跟史料記載的高車、丁零人是同一波人。丁零―鐵勒人分佈在蒙古草原西部到裡海的廣闊北亞中亞草原上。

回鶻汗國和回鶻族的建立

漠北迴鶻汗國是由回鶻部落、葛羅祿部落、拔野古部落等眾多部落聯合推翻後突厥汗國建立了回鶻汗國(漠北),從此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回鶻族。

回鶻原先是個大部落,從回鶻汗國建立開始整合好幾個大部落形成了一個部落聯盟,並以聯盟的領頭部落名回鶻為這個部落聯盟的總名字,從此形成了回鶻族。


回鶻族總體上分兩波人,其一是該民族的核心部落叫十姓回鶻部(十個部落),另一部分是九姓烏古斯(由九個大部落形成)。回鶻部落本身也是九姓烏古斯的一部分,九姓烏古斯人在中國史料裡稱為九姓鐵勒人。

回鶻汗國的版圖包括了蒙古草原和東疆北疆等地,汗國境內的鐵勒諸部被納入回鶻族範圍內,是維吾爾族的正式成為一個獨立民族的開端。

回鶻部落和回鶻族的區別

回鶻部落的歷史很早,漢文史料裡的韋紇袁紇等都是回鶻部落,回鶻族是在第二突厥汗國末期和回鶻汗國時期才形成的。

回鶻部落是由十個(又時是九個)小部落形成的大部落,早期以藥羅葛部為首,也就是漢文史料裡的回鶻內九部:藥羅葛、掘羅勿、貊歌息紇、阿勿嘀、葛薩、斛嗢素、藥勿葛、奚耶勿。

回鶻族是在回鶻部落和其他八個鐵勒部落(九姓烏古斯)形成的大部落聯盟,也就是漢文史料裡的回鶻外九部:回紇,僕固,渾,拔野古,同羅,思結,契苾,拔悉密,葛邏祿。

做個類比。墨西哥國=回鶻族;墨西哥城=回鶻部落;墨西哥城又分好幾個小區 其中一個區是中心,回鶻部內部分九(或10個)個部 其中藥羅葛是中心;墨西哥國還有好幾個省=回鶻族的外九部。

回鶻汗國的滅亡

漠北迴鶻汗國被黠戛斯人和唐朝內外聯合攻打下滅國,部分回鶻人不願臣服黠戛斯人開始西遷和南遷。

回鶻人的一支南下來到華北地區,並駐紮在當地,其後裔被漢化了;另一支西遷到寧甘地區並建立了甘肅回鶻汗國等若干個西北迴鶻政權,該支的大部分早被漢化和蒙古化;還有一支在龐特勤的率領下一直西遷到東疆北疆地區,並投奔到當地的回鶻人中,最後一支遷到更西的楚河七河(內外伊犁)投奔到葛羅祿人。

高昌回鶻汗國

漠北迴鶻汗國時期,回鶻人從吐蕃人手中奪回了北疆的北庭、東疆的哈密吐魯番和南疆的庫車阿克蘇等地,並在當地安置了大量回鶻人。比如,渾部在庫車,拔悉密在北庭等。

龐特勤西遷到新疆後先駐紮在庫車,建立了庫車回鶻汗國,僕古部貴族在高昌建立了高昌回鶻汗國。



不久高昌回鶻汗國出兵滅亡了庫車(龜茲)回鶻汗國,並把龐特勤遷移到北庭並軟禁。龐特勤乘高昌回鶻汗國不備逃到七河地區。

喀喇汗王朝

龐特勤逃到七河地區後率領當地回鶻人和自己從北庭帶來的回鶻人,在樣磨人的支持下,打敗了葛羅祿人並佔領了葛羅祿國,在伊犁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龐特勤改名為卡迪爾汗(萬能的可汗)。

喀喇汗王朝建立後,向東出兵佔領了喀什和阿克蘇等地,向西出兵佔領了西葛羅祿國(塔什干鹹海地區),並吧部分葛羅祿人趕到鹹海以西,南下佔領了河中和費爾干納等地。


薩滿王朝強盛佔領了喀喇汗王朝西部核心地區,喀喇汗王朝遷都到南疆西部的喀什地區,從此喀喇汗王朝的核心地區從中亞遷移到現新疆喀什地區。

後來喀喇汗王朝消滅了薩滿王朝並收回了西部領土,並佔領了原先屬於薩滿王朝的赫拉特等地。向東出兵佔領了于闐國,與高昌回鶻汗國形成了對持。

乃曼人

乃曼人原先是回鶻人,由原漠北迴鶻汗國西部的幾個部落聯合形成,契丹撅起柯爾克孜人衰落。原留在蒙古草原的回鶻人東部部分被契丹人同化,西部形成了乃曼人。也有專家認為乃曼人是屬於黠戛斯人。

所以,乃曼人的屬性還沒有特別明確的說法,可能是回鶻人和黠戛斯人等的融合。


無名小透明


首先,四者之間按時間順序排列依次為:回鶻-高昌回鶻,喀喇汗王朝-乃蠻部。總的來說後面這些政權都出自回鶻——唐朝時期一個控制漠北草原和西域部分地區的強大遊牧政權。

(敦煌莫高窟中的回鶻人畫像)


回鶻本名回紇,唐貞觀二十一年酋長吐迷度建立回鶻汗國,唐太宗徵東突厥各汗國的戰爭中,回紇部選擇投靠後稱臣於大唐。安史之亂時曾受邀助唐平亂,公元788年,回紇向唐朝上表請改“回紇”為“回鶻”,即回鶻汗國。

(唐肅宗嫁公主與回紇和親)


公元840年,回鶻汗國被所屬部葉尼塞吉爾吉斯人擊敗,之後回鶻人分兩批遷移:西遷和南下。其中西遷的又分兩支,一部分人西遷到吐魯番盆地,稱為高昌回鶻,一部分人西遷到帕米爾高原西部至楚河的廣大地區,建立了喀喇汗王朝,這兩部分西遷的回鶻人就是現在維吾爾人的祖先。南下的回鶻人先以武力侵犯大唐,企圖奪取唐朝土地重建家園,被大唐擊敗之後歸降,民族慢慢的也就被同化了。

(維吾爾人)

乃蠻同為回鶻汗國一部分,只不過一直處於漠北,當回鶻汗國被所屬部葉尼塞吉爾吉斯人擊敗後歸降了尼塞吉爾吉斯,高昌回鶻建立並強大之後又逐漸脫離尼塞吉爾吉斯而臣屬高昌回鶻,公元924年,契丹遼國征服高昌回鶻使其臣服,這部分人自然也就歸遼所有,再之後金朝和蒙古崛起,這一批漠北迴鶻人就被成為“乃蠻部”。最後的回鶻部族也不可避免地被蒙古人同化,至此,回鶻人退出歷史舞臺。


西部執法者


這一切首先從回鶻西遷說起,公元840年,強大一時的回鶻汗國瓦解,原本居住在漠北的回鶻部落中有至少27個部落三十餘萬人南下華北,這些人一大部分被唐軍殺死或俘虜,一部分發配江淮地區,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一部分回鶻部落留在原地,依附了控制鄂爾渾河流域的轄戛斯。此外,還有一部分分三路西遷。一路遷往吐魯番盆地,形成高昌回鶻。一路遷往蔥嶺西楚河、七河流域一帶,這批人中還包括樣磨人和葛邏祿人,最終建立喀喇汗王朝。一路遷往河西走廊,稱為河西回鶻或甘州回鶻。

而乃蠻部的形成可能是與回鶻依附轄戛斯之事有關,包含了一部分回鶻人的轄戛斯部落逐漸在蒙古高原西部、阿爾泰山一帶站穩腳跟。在遼金時代稱為“粘八葛”、“粘拔恩”,在契丹語、蒙古語中表示數字“八”。

喀喇汗王朝的君主是樣磨人的可能性比較大,其治下的葛邏祿人、回鶻人等均受到突厥文化的薰陶,故而可以泛泛稱其為突厥人。他們後來改宗伊斯蘭教,將信奉佛教的高昌回鶻視作“異教徒”。

高昌回鶻、喀喇汗王朝、乃蠻部都與西遼王朝存在一定的聯繫。高昌回鶻曾經為耶律大石提供過一定的便利,而喀喇汗王朝後來分裂為東西兩部,東喀喇汗國由於君主衰弱,輕易被耶律大石取代,成為西遼發家的基礎地盤。而乃蠻部長期依附於西遼。在成吉思汗崛起之時,乃蠻部首領屈出律逃亡西遼王朝,奪取了西遼的政權,引來蒙古人攻打西遼,最終導致西遼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