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全名叫什么?

西厢海棠


和珅(1750年7月—1799年2月),钮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自号嘉乐堂,满洲的正红旗人。是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和最著名的贪官,也是后世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满清人物之一。

钮祜禄氏在满族是一个很显赫的姓氏,也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其最早来源于女真族形成时期对于狼的图腾崇拜,起先分布于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和长白山地区。钮祜禄家族,从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时就追随太祖皇帝,在南征北战中屡立战功,之后“从龙入关”,可谓是满清王朝的开国功勋。

虽然和珅的姓氏牛逼,可是他们家的这一支却已开始衰败。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因为生弟弟和琳不幸难产而死,他九岁时,父亲常保又因病去世,只遗下幼弟和琳与他相依为命。

但是呢,如果说和珅出身贫寒,那倒也根本谈不上。毕竟,和珅还承袭了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尽管只是一个虚职,但起码还有工资和奖金可领,绝对没有饿过肚子。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珅被授三等侍卫的职位,终于有机会出现在乾隆的身边,具体负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和警卫。和珅没有松懈,而是积极给自己充电,精读四书五经和各类史集,专研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和语言,成为当时满人中一个难得的文学和语言人才。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非常的好大喜功,为了营造天下大一统的盛世局面,他非常重视各民族间的问题,尤其是西藏问题。乾隆在一次南巡的途中,西藏传来六百里加急奏折,随行官员竟无人能看懂。乾隆非常失望,而和珅此时却能流利地将奏折翻读出来,给乾隆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使得龙心大悦。

在“既用心、又卖力”的付出之后,和珅开始青云直上。乾隆四十年时,和珅擢为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同年又授正蓝旗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授户部侍郎兼领内务府大臣,之后进入军机处,兼任镶黄旗副都统。再然后,任首席大学士,并赐紫禁城骑马。和珅可谓用实力行动诠释了一把什么叫做“官运亨通”。 

据纪连海老师的列举和解释,和珅的主要职务包括有:首席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内务府总管、理藩院尚书、正白旗都统、镶蓝旗都统、步军统领、九门提督……。牛!

有起就有落,有升就有降。和珅的好日子终于在乾隆死后走到了尽头,嘉庆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和珅。

经查,和珅家搜出的珍宝和钱币,总价大约11亿两白银,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说出来怕你都不信。这么形象的说吧,当初小日本靠甲午战争抢走了我国的白银是2亿两,这儿的可是11亿两,11亿两!超出了当时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嘉庆帝直接就以一条白绫赐死了和珅。民间有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死后,本来应该追责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但嘉庆皇帝顾念自己的妹妹,仅将他的爵位罢黜并终身圈禁,之后改为软禁。丰绅殷德一生无子,在嘉庆十五年五月时郁郁而终,这样,和珅一支的血脉就彻底断绝了。

据《清史稿·和珅传》记载,钮钴禄氏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位,嘉庆皇帝准许由和珅的弟弟和琳之后所承袭。





文史不假


和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如果随手一查就会发现和珅并不姓和,而是钮钴禄氏。



和珅,钮钴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是乾隆皇帝的宠臣。



那为什么电视里会称他为和大人呢?因为满洲有着“称名不举姓”的习惯。所谓“称名不举姓”就是满洲人相互称呼时,只以对方的名字相互称呼,在称呼时便隐去了对方的姓氏,因此钮钴禄和珅也就简化成了和珅。

为了参照中原文化在相互称呼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同时不改变满洲人“称名不称姓”的习俗,假姓就诞生出来了。就是在称呼时只用名字的第一个字来称呼他,并不是真实的姓氏,只是作为代号加以使用。

所以电视里称和珅为和大人是没有错的。


酷愛海贼王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

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坤初为官精明强干,乾隆皇帝对和坤那是宠信有加。并且和坤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皇帝的十公主为妻。乾隆朝和坤不光是权臣还是皇亲国戚。和珅的权力越来越大,私欲膨胀,就开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和珅所聚敛钱财钱财,不计其数,大约有八亿两到十一亿两,所拥有的黄金,白银古玩字画,其价值是清朝,超过清朝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继位十五日,后杀死和珅,和珅死时年仅49岁。


现在的电视剧上面叫和珅和大人是错误的,要么叫官名(比如叫中堂大人或叫善保大人)和珅的和不是姓,和珅是名字。


zhouma730


和坤(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州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和坤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去世,临终下生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偏房保护和坤、和琳两兄弟才免于赶出家门。和坤最后考上咸安宫,和坤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

和坤十八岁娶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和坤一生仕途顺风,从刚开始的三等侍卫做起,最后做到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

电视剧里称和坤为和大人也正确,因为和是姓。


好歌天天送



和坤,满姓钮祜禄氏,肃属满洲正红旗,原名善保,字致斋。和珅的九世祖辈就归投太祖努尔哈赤,五世祖高祖父在太宗时从征,行伍出身,被赐巴图鲁,授三等轻车都尉,相当于正三品。和珅之父常保,袭曾祖父的三等轻车都尉,在八旗军内任职副都统,官阶是正二品。常保堂叔跟随康熙帝征准噶时阵亡,追叙军功,常保受赐一等去骑尉,直至乾隆时兼任福建都统。由此可见,和珅出身不低,是有世职的官宦之家。只是和珅父亲多年征战戍边在外,在京待的时间极少,家中在京没有什么产业。乾隆二十五年常保在福建病逝后,和珅家境陷入窘迫中。和珅有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叫和琳。和珅和弟弟和琳在父母病逝后过了几年漂泊悽凉的苦日子,直到十八岁娶了正二品内务府总管英廉的孙女后又在二十岁时袭了高祖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生活处境才逐渐好转。更重要的是这个世职为和珅提供了一条接近皇帝的捷径。和珅在他二十二岁时,当上了正五品的三等侍卫,随后充任粘杆处侍卫,经常随侍皇帝出巡,有了极多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乾隆四十年,和珅随皇帝出宫,偶然的机会,御前奏对得体,受到乾隆皇帝关注,同年十月迁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升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满洲都统。从此后,一路青云直上,身兼数职,为皇帝宠信之极臣。后乾隆皇帝把自己的十公主赐婚于和珅的儿子丰坤殷德,他更成了皇帝的亲家。

和珅擅长揣摩帝意,迎合君旨,极会玩弄权术。最大的特长是善于理财揽钱,为皇帝聚敛了很多银钱供皇帝用于不便支取国库的开销,因此很得乾隆皇帝欢心,时刻离不开和珅的伺候。到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归西,嘉庆帝下旨罢除和珅所有官职,并下大狱,抄没家产。到最后清算完和珅所有财产后,和珅当政二十五年间,所贪银两竟是清朝廷十五年的国库收入,简直让人嗔目结舌。


陈晨孕育育儿专栏


和珅姓钮祜禄,小时候取名善保,经常追剧的都知道,钮祜禄氏对于大清皇室来说,可是非比寻常。经常见到某位皇后或者妃子会说我们钮祜禄氏怎么怎么的,可见这个钮祜禄一族是有很大的势力的。事实上,钮祜禄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从女真时代就有了,在满语里钮祜禄是英雄的意思。

和珅是后来读书的时候先生给改的名字。后人为了称呼方便,就直接称其为和珅或者和大人了。


YM朵朵


和珅,原名和田玉,生于新疆,清朝时人。其玉色泽温...啊,不,其人鬼蜮善谋,八面玲珑,多有才气。据传,恰其豆蔻时,沽酒而归过一桥,酒坠于河不得见,遂刻桥墩以记,徐后图之。有贵气华服少年见其径,问之故,答曰:“习刻舟求剑之良计耳。”少年异其谋,另寻一人共结拜,和田玉年纪居中,遂为老二,取名“坤”,贵气少年取“乾”,因姓龙,叫“乾隆”,乾隆觉得“坤”为土,于和田玉的才气不符,遂添一笔于“土”上,变为“珅”,“和珅”之名由此而来...


杂谈歪论


和珅,那可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大人物,当然留下的都是骂名与臭名。
和珅不姓和,别被电视剧忽悠了。和珅,乾隆十五年生人,原名善保,字致斋,钮钴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


所以和珅全名是“钮钴禄·善保”。后来上学时又改为“钮钴禄·和珅”。因满族人习惯“称名不举姓”,所以相互之间称呼就免去了姓氏,直接称名,所以叫和珅。


0十三生肖0


和珅全名是:爱新觉罗.扭轱辘.默罕默德.禾口土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