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吉林首富牛子厚到底有多少钱?

小甜猫喵喵喵


牛子厚是清末民初的东北巨富,他还是有名的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牛家祖籍是山西太原,早年家徒四壁,眼瞅咋都是死,牛子厚曾祖牛金玉被逼无奈闯关东来到吉林市。

牛金玉夫妇勤劳、厚道,种地,刨人参,洗金沙,但凡只要是能赚钱的活都做,汗珠子摔八半,从口里挤着存了俩钱,靠着这点积累开了家大车店,为了多挣点钱,大车店还兼卖杂货,到了这嘉庆二年的时候,有了一定积续。

此时大车店改名为——源升庆,从这里开始,牛家的所有企业名字都含有“升”字,如后来的源升广、源升合、宝升堂、庆升堂。

这牛家的产业,从牛金玉起家,经过牛升云,和牛化麟三代人的经营,传到了牛子厚的手里。

牛子厚11岁出家,当了2年的和尚,然后还俗,15岁就挑起了担子,这牛家的产业这一直持上升状态。

牛家的商业王国经营范围相当广泛,油盐烟麻,高级百货,绫罗绸缎,各种布匹,狐貉貂裘,中药材、瓷器、报刊发行等,后来甚至发展到金融业,开当铺、办钱庄。遍布吉林、长春、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300多处。用牛子厚子女的话说:“我们家除了饭馆和水果铺不经营外,其他的什么都有了。”

总之,牛家在在清末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上,其商业规模、经营范围、富裕程度都是罕有罕见的。据说,当时牛家人去北京,因各处都有买卖,完全是一条龙服务,全部都用自己家的,连别人家的水都不用喝。

后来,牛家主要因为囤积了大量的沙俄的纸币,十月革命,一夜之间牛家手中的沙俄的纸币变成了废纸,元气大伤,从此走向了没落。

牛子厚作为一名超级京剧票友,他从自己三个儿子名字里面各取一字成立了“喜连成”京剧科班,在这里培养出了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代戏剧宗师,上个世纪曾拍成电视剧

牛家富甲一方,但一直秉承着“冬舍棉,夏舍单,穷苦人死了舍薄皮棺”的家训,乐善好施,冬设场赈粥,同时成立了盲人保护组织“三皇会”。经常免费花钱给穷人看病,到宝升堂、庆升堂抓药免费,世人纷纷称赞,清朝的光绪皇帝以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都给他颁发了“乐施好善”的匾额。

1943年3月,牛子厚病逝于北京,终年77岁,这棺椁回到了家乡,当地百姓跪成黑压压一大片,哭声震天,都来送这位老先生最后一程。

现在吉林市博物馆二楼有牛子厚家族专馆展览。


美丽青春您真痘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老梁掐着手指头算算,这挤进来能瞅上两眼的几乎都是冲着首富二字来的,这冲着牛子厚三字撞进来的,应该都是对着这人有所了解的——这就是一乐善好施的主。

也许前面一波人好奇,这牛子厚乐善好施到嘛程度,你就往那“败家子”的程度去想就行(当然人家可不是什么败家子)。

老梁冲着这俩波人,将题主的问题分成俩来回答,第一个简单的聊一聊他到底有多富,第二个咱详细的聊聊他怎么个乐善好施(其实这个小问题也能够从侧面佐证他到底有多富)

第一个到底有多富

开个头大家先体会一下,当年咱大清哪位老佛爷,被小两万来人的八国联军,碾的满九州大地上乱窜。这糟心事结束以后,这八个国家每人在咱老佛爷的大脸蛋子上拍了一张欠条,这顿拍,拍的老佛爷鼻涕泡都出来了,也没几个人心疼——这就是咱大华夏心坎上最深的一道伤痕“庚子赔款”

老佛爷哭着想把这些个账还上,就瞅见咱这主人公,牛子厚一瞅老佛爷那楚楚动人的小可怜样,一张七十万两的汇票就拍在老佛爷的大脸蛋子上:“恶心!堵上!眼不见心不烦!”

这老佛爷也不地道,得了便宜连个谢谢都没有,撅着个腚就给小日本送过去了。

看出来了吗,就是这么阔气,就是这么帅,有钱!

那他咋这么有钱,咱呀从这根上先说起。

早年间这牛家其实是在山西太原,那时候家徒四壁要啥没啥,眼瞅着一家人就要饿死了,家主一狠心就敲碎了一口小铁锅,每人兜里装一块,这就加入到了180万的人流中去闯关东。

得!这“砸锅牛”的名号就落了他牛家里了。有人说了,为嘛要敲一口锅呀,这是防止万一在路上走丢了,日后相见的一个凭证,那个时候闯关东死了的有多少?咱不知道,但绝不会少,可活下来的人那都是让人伸大拇哥的人。

这牛家到了牛金玉手里,这俩口子身上就刻了俩字勤奋,遗传祖辈的基因那叫厚道,种地,刨人参,洗金沙,但凡只要是能赚个几毛钱的事都做,这日积月累牛家口袋里总算是有了俩钱。

这牛家第一个企业——大车店,在这种前提下就开了张,为了让生意多样化,这大车店还兼职杂货店的功能,到了这嘉庆二年的时候,小店的生意那叫个红红火火,也就越做越大。

这大车店也不叫大车店了,起了个名——源升庆,从这里开始,牛家的所有企业这名字都和这升有了关系,慢慢的人们也不叫这牛家为“砸锅牛”喽,开始叫他们“船厂牛家”成为了和山西亢家,沈阳郎家以及河北刘家成为咱北方“四大家”

这牛家的产业,从牛金玉的手里,经过牛升云,和牛化麟三代人的经营,这就到了牛子厚的手里。

牛子厚十一岁出家,当了2年的和尚,然后还俗,15岁就挑起了担子,这牛家的产业这一直就是上升状态。这么说吧,这企业在牛子厚手里这么一转,这吉林一条2.5公里的商业街的两侧,很多都是牛家的了。

这如果还没有啥感觉,老梁给各位列一数据,当年吉林市二十万人口,每二十个家庭就有一个是他老牛家的雇员。

老牛家的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到哪都不用住大旅店,因为都有自己个的买卖。

当然这钱一多,这人啊,就喜欢将钱投入到银行和金融中去,理所当然的牛子厚也走上了这一步,那个时候咱大华夏的地头上,是个牛鬼蛇神占几块地,就喜欢自己印刷毛毛钱。

这市场上,就拿银子来说,各种大银、小银,洋银成色不一,还有印刷厂印的各种票据,当时叫贴,一个屯一种贴,一个钱铺一种贴,还有各种票钱,那个军阀缺钱了,他也不按照金融秩序干,随便印发的钱币那叫海了去了。

这牛子厚开始囤积这种东西,他囤积最多的是,老毛子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羌贴”,可这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个十月革命,老毛子的天可就变了,沙皇那点家当被丢到了垃圾堆里了,这羌贴也变成了废纸,牛子厚损失惨重,跟着后面又有几庄大买卖泡了汤,这牛子厚的家族也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那么牛子厚在实力雄厚的时候,又做了什么乐善好施的事情呢?

乐善好施

牛家有家训:“冬舍棉,夏舍单,穷苦人死了舍薄皮棺”,人家老牛家舍粥就能舍一百年都不带停的。看到这里,有人说了舍粥那都是骗人玩的,一勺子下去除了清汤水,就剩下刷锅毛了。

你呀别不服,那是别人,人家牛子厚这粥锅里可没那东西,人家踏踏实实的舍粥,要是这粥里有沙子硌牙,负责直接就撸喽!这家族企业都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挂着升字号的企业关了,还用剩下的家财支撑这口粥锅,得到实惠的人,你拿手指头可是数不过来的。

这直到七七事变,小日本来了,牛子厚不愿意在这东北待了,去了北京城这口粥锅这才停了下来,你就说你服不服吧!

关于这粥锅的事,那可忒多了,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这牛子厚去了北京城一趟,看到了无家可归的孩子,那叫个心酸,开了一口粥锅接济百姓,到了后来干脆收了小500个孤儿,为了这些孤儿有个出路,开办了京剧班子。大家知道梅兰芳吧,这大师就是从牛子厚的这京剧班子走出来的。

这不做了这么多好事,还得了光绪帝一个牌匾表示嘉奖,到了民国的时候,又得了一块这样的牌匾。

这事多了去了,给人看病一瞅是穷人,得开一方子直接拿药,连钱都不用给。

以上说的有点子空,咱举个实际点的例子瞅瞅:有一年,这牛子厚家里办喜事,一帮子乞丐就瞅门前讨个洗钱啥的,又是唱又是跳。

这牛家人看着烦,想要轰走了事,牛子厚知道了将家里人踹了回去,将这帮乞丐请进去,设了席面,该吃吃该喝喝,这故事到这里似乎也没啥,但这后边的你可要看清楚了。

这事没多久,吉林发生了一场大火,这火借着风可就烧了起来,眼看着就要烧到老牛家的大院了,一条街的商铺眼看着也要遭殃,老牛家也傻了眼,老牛家人是多,但这么多商铺他也忙不过来呀。

可这时候,不知道从哪里窜出几百个乞丐,拿着破铺盖卷,烂棉袄沾了水就盖在了老牛家的房子边上,一帮子乞丐跪地上:“苍天要有眼啊,你烧谁家的,可不能烧他老牛家的,没了老牛家,俺们可就没饭吃,没衣穿了!”

你说也奇怪,这火势快要烧到房子的时候,得,停了,这好人有好报啊!

再说一件,这人那是有感情的动物,当年牛子厚在北京去世了,这棺椁就回到了家乡,你都不知道,这火车进了站,跪在站台上的人黑压压一大片,哭声震天啊。这回灵的路上,更加的壮观,人山人海,都哭着来瞧这位老先生最后一面。

牛家人准备了饭食招待一下这些人,可没人动筷子的,想要分给大家一点银元表示感谢,没一个去接的。

就丢下一句话,咱这些人都吃他老家人的饭长大的,送老人家最后一程应该的,这要是拿了东西,咱就不是人了。大家这才散了。

当年小日本夺了东三省,义勇军攻进吉林都有一条纪律,看到牛家的铺子躲着走,不能进。

一个厚道乐善好施的人,我们凭什么不记住他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加个关注,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来答一下。牛子厚不仅是清末民初的吉林首富,还是东北巨富,他的故事对于吉林人都比较熟悉了,不仅创造了商业奇迹,还有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出名了的乐善好施。1943年3月,牛子厚病逝于北京,终年77岁,安葬在吉林市沙河子牛家祖坟。


后来随着战乱,牛家大部分产业都倒闭了。那么牛家具体的资产是多少?吉林文士李荫棠说,牛子厚子女说,就连他父亲也说不清楚钱财的具体数目。但我们可以来看看牛家的商业王国的范围,遍布吉林、长春、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300多处,所以说,牛子厚是中国东北大富商。

牛家“升字”号买卖经营范围相当广泛,油盐烟麻外,高级百货,绫罗绸缎,各种布匹,狐貉貂裘,中药材、瓷器、报刊发行等,后来甚至发展到金融业,开当铺、办钱庄。


还在在黄泥河子设人参种植园,在桦甸境内老牛沟开金矿每天可得黄金32两。用牛子厚子女的话说:“我们家除了饭馆和水果铺不经营外,其他的什么都有了”。

牛家在吉林城经营的主要商号,约占了吉林城北大街的半条街。牛家五代经商,对吉林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牛子厚作为船厂牛家的第四代传人,当时在吉林城拥有几十家商号,并在东北各主要城镇都有买卖。源升庆是总号,其余的有恒升庆以及分号、支柜在吉林市就有23处之多。



清朝嘉庆年间,牛子厚曾祖牛金玉闯关东来到吉林市。牛子厚从小10多岁就到庙里出家了,在庙里呆了一年多。牛子厚15岁接替父亲牛化麟经营家业。


和龙街在清朝时期地处吉林市二道码头(当年叫牛宅胡同),就是牛子厚的大宅,有数百间房子。有栋古宅叫熙公馆保存完好,多次拆迁没拆掉。有个姓熙的官员的儿子熙弘毅看中了牛子厚家的女儿,后来两人结婚了,这个小区叫牛家花园,牛家花园街里盖的这个房子,被牛子厚陪送给女儿。

下面这张图片中的老人是牛子厚的重孙牛绍飞。

(xtm)


新文化报


能和慈禧做了生意,你说该有多有钱?


如果评论一个人到底有多少钱,如果单单用一个数字很难形象化,除非这个数字大到几百亿。但是古代银子与现在兑换比较复杂,就从他的经营范围来讲他到底多少钱。

Δ牛子厚

牛子厚祖上很穷,一直到乾隆五十八年他爷爷牛金玉把家搬到了船厂(今吉林)开了一家客栈,通过几年的努力才开始发家。

因为所处地位重要,来往客流量多。牛家又把生意范围扩大到:淘金、伐木、药材行业。经过几年的资本积累,又买下一座金矿。同时还在沈阳苏杭等地区倒卖药材、丝绸。

到了嘉庆四年,牛家开了一家商号――源升广。过了两年又增开了两家店――源升庆、源升合。牛子厚不仅家里面有钱,而且乐善好施。

Δ施粥

牛子厚凭借家产丰厚,向穷人开设了很多粥棚,同时成立了盲人保护组织“三皇会”。经常免费花钱给穷人看病,到宝升堂、庆升堂抓药免费。而牛子厚的乐善好施,其实从他父亲牛化麟就已经开始。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牛子厚不仅给穷人施舍衣物、粥饭,而且还收留孤儿,并且开设了一家孤儿院。牛子厚做的这些事情,不仅被当地老百姓感激,而且也受到了朝廷、民国的嘉奖。

Δ梅兰芳

牛子厚还是一名戏迷,对于听戏唱戏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自己可以更好的观看戏剧,他从自己三个儿子名字里面各取一字成立了“喜连成”京剧科班,在这之后培养出了“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戏剧大师。

因为牛子厚家财雄厚,培养了特别多的业余兴趣爱好,包括了:园艺、拍照、医药等。吉林在宣统年间发生发生过一起大火,几乎毁灭了整条街。他曾经就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画面,如今很多珍贵素材都是他留下的。

Δ火灾之后

牛子厚的母亲喜欢看皮影戏,但是当时在吉林没有。牛子厚花了大价钱,请来了北京的“四喜班”专门给母亲演戏。

总而言之牛子厚的家产包括了:钱庄、当铺、杂货铺、批发部、米铺、药材铺、客栈、茶庄、油坊。生意范围已经从吉林扩展到:沈阳、大连、秦皇岛、唐山、天津、北京、太原、济南、杭州等地。


清朝末年的生意可以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有钱了。


史之策


壮年富可敌国,晚年寄居穷困潦倒

巅峰期的牛子厚到底有多少钱,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从吉林市到北京,吃穿用度,都自己家的产业,不过是把钱财从左手交到右手罢了,有牛家人出门不喝别人水之说

实业总值真心统计不出来,他们家总号源升庆,从东四省到北京上海,升字号旗下店铺三百多家。在老家吉林,开有最大的当铺恒升当、最大的绸缎庄恒升庆,最大的金店庆升厚,最大的药店宝升厚,最大的货栈车马行永升店……

吉林每二十户人家,就有一家拿他家的薪水养家

牛子厚在北京开了家钱庄恒升源,是华北最大钱庄,不仅经营国内各大军阀印刷发行的钞票,还经营美元,英镑、日元、法郎等主要国家货币,民国许多政要以及军阀物资,都需要通过牛子厚筹集……

可以说没了牛家钱庄,这些军阀都打不起一场像样的仗

顺带说一下,梅兰芳以及他的喜连成班,就是牛子厚捧起来的,老牛曾经说过,要让中国没了喜连成就唱不了像样的戏……

他真做到了

生意做的很大,老牛家也不是为富不仁的那种,而是慈善家

他们家有祖训,夏施单衣冬施棉,对于穷困孤寡,都有救济,他们家的施粥场一直开到了鬼子进东北……

不过老牛家还是开倒了,苏联的十月革命让钱庄的沙皇票子成了废纸,鬼子进村让老牛家的实业遭到重创,自家在北京的房子也让族人分了……

晚年的牛子厚穷困潦倒,寄居的朋友家中,后来梅兰芳听说后,组织义演三天,用门票收入给牛子厚置办了宅院,安度晚年

1943年病逝后,数万人自发送葬……


灵石蕴珠宝


牛子厚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吉林牛家老宅,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子弟。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他的曾祖父已经为他创下了一番基业。

牛子厚的曾祖父叫牛金玉,是从山西逃到吉林谋生的乡下人,当初以开荒、种菜、卖菜为生,据说有一次开垦荒地时他刨到了一块“狗头金”,重约一斤七、八两,牛金玉这才有了经商的资本。

手头有了钱就想到了投资,恰好此时清朝打算把吉林建设成遏制“老毛子”南侵的桥头堡。

牛子厚的曾祖父眼光独到,毫不犹豫的开办了“大车店”。“吉林成了重镇,客流量大了肯定要发展交通,我要做到别人前头”,牛金玉是这样想的。

老天不负有心人,牛金玉果然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接着发展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油、米、面”商号,这种生意稳赚不赔。说实话,牛子厚的曾祖父是“完美解读”朝廷政策而起家的,朝廷想让你挣钱其实很容易。



简单皆说,后来经过牛子厚的爷爷和父亲的守业经营,到牛子厚是第四代家族传人了。

牛子厚的父亲48岁就死了,牛子厚15岁接过了牛家的产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牛家成了吉林的首富,当时号称“船厂牛家”(清朝时称吉林为船厂)那么,当时的牛子厚到底有多少钱呢?

据说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钱,反正钱的概念对于牛子厚来说就是一串串数字。

你现在问马云他有多少钱他自己也未必知道,就如问比尔盖茨有多少钱一样,反正脚下有100美元比尔盖茨不会捡,因为弯腰的功夫他能挣1000美元。

我不知道牛子厚到底有多少钱,但我知道甲午战争失败后,慈禧曾经以清政府的名义向牛子厚借了70万两白银赔偿日本。

70万两是什么概念呢?有比较就有鉴别,当年慈禧在八国联军进北京西逃时,曾经借了晋商首富乔致庸10万两白银,慈禧借牛子厚的银子是乔致庸的7倍,慈禧借钱向来不还的,大家脑补一下牛子厚多有钱吧!



如果还不能说明他很富有,咱们看看具体数字吧!

牛子厚主要产业是吉林的“元升庆”总号。这个元升庆是个商业网。它在吉林就有二三十家分号。这就好比现在的连锁店,在全国有三百来家。可以这样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牛家的商号。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牛子厚从吉林上北京,“不喝别人家的水,不吃别人家的饭”,为何?这一路都是他自己开的商号。你说牛子厚多有钱吧?

前文交代了,牛子厚曾祖父牛金玉是靠解读清政府政策而起家的,当时清政府把宁古塔将军府移驻吉林,吉林将成为重镇,牛金玉抓住了这次机会赚取了第一桶金。

“牛家起家于政治,败家同样终于政治。”

1917年,牛子厚的儿子牛翰章为了赚取高额利润,购买老毛子在东北发行的“羌贴”,即“卢布”。



当时“羌贴”的利息比地方军阀发行的纸币利息高。牛子厚不看好这种生意,但他把家族产业经营权交给了儿子,又不便强烈反对。

结果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宣布废除卢布,牛家之前储备了大量的“羌贴”,到最后变成了一张废纸。

这次投资失败让牛家损失了折合黄金7吨左右,不过牛子厚家大业大还能扛得住。这从侧面也说明了牛子厚很有钱,经得起儿子的败家。

(脑补一下7吨黄金什么概念?一克黄金350元,7吨等于7000000克×350元=24亿5千万)。

牛子厚的儿子牛翰章像个赌徒,赌徒的特点是越赌越输,越输越赌,赌输了就用家族企业填窟窿。

1929年至1930年期间,牛翰章想赌次大的,毕其功于一役,来个咸鱼翻身。这次做的是“买空卖空”的期货生意——倒卖黄豆,用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透支作为后盾。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牛翰章的点太低了,这次投资恰好赶上了西方世界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黄豆价格大跌,牛翰章这次赔的底裤都没了。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限期收回贷款,牛家无力偿还,永衡官银钱号要查封牛家“升”字号“买卖”。面对这个灭顶之灾,牛子厚气愤异常。

此时,正赶上吉林公署参谋长的熙洽向牛家求婚。于是,牛子厚以求熙洽出面向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通融为条件,答应将他最小的女儿牛淑章嫁给熙洽为儿媳。

通过熙洽的斡旋,牛子厚总算保住了自家的住宅和个别企业。此后,经商100多年的牛家退出了商界舞台,赫赫有名的牛子厚也退出了吉林商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牛子厚的三个儿子分家,家人各散东西。

结语:好家业赶不上败家儿,牛子厚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家族偌大的产业应该雇一个职业经理,而不应该让其儿子胡作非为。家业败光了,牛子厚伤心的离开了吉林到北京定居,1943年病逝于北京,终年77岁。


秉烛读春秋


牛子是厚晚清到民国时期算是东北最著名的巨商了,梅兰芳相信大家都听过,中国近代京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梅兰芳和牛子厚也有关系吗?

现在的很多人想到牛子厚,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很有钱,而是他创办了“喜连成”京剧科班,在这里培养了中国近代一大批的京剧大师,其中梅兰芳就是其中一员。还有周信芳,马连良等等。可以说牛子厚为中国的京剧事业的发展和继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牛家当时到底有多少钱呢?估计没有人知道,牛子厚算是牛家事业第四代的传人了,所以牛家的发家并不是在牛子厚的时候,在康熙年间牛家的牛金玉当时在吉林开始发家,宁古塔相信很多人看过清宫廷剧的都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清朝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后来的宁古塔将军移到了吉林,牛金玉就是看到了吉林的重要的位置,开起了大车店,从此牛家就开始发家致富。

牛金玉在世的时候,牛家就已经是中国北方四大家族之一了,被称为船厂牛家。当时牛家的产业可以说遍布整个东北,而且涉及到各个产业,具体有多少店铺还有产业牛子厚自己都很难统计出来了,牛子厚15岁就开始经商,牛家到他手里更是发展的迅速。据说当时牛家的产业请的工人就达到了上万人。整个吉林也就二三十万的人口,平均每十几个家庭就有一家在给牛家做事。这样的企业放在现在来说都是一等一的企业,更何况在当时商业不发达的近代来说,那就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但是牛家的衰败也是在牛子厚的时候,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有很多的百年老店都倒在了洋企面前,牛家也不例外。牛子厚自己最后甚至退出了商界。但是牛子厚是一个非常友善,乐善好施的人。也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牛子厚真正的贡献不是在商界,而是在京剧,中国的国粹上,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对于京剧的贡献可以说牛子厚算是第一人。在上个世纪的时候牛子厚就被拍成了电视剧。可见牛子厚在历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在京剧界的地位。


中国历史研究所


他创建了“喜连成科班”,他是清末吉林的首富,连慈禧太后都要向他借钱。除此之外,他更是一个大善人,清朝的光绪皇帝以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都给他颁发了“乐施好善”的匾额。那么,他到底是谁,到底有多少好钱,还有就是他有着怎样的传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番。

他就是清末吉林首富牛子厚,1866年出生于吉林,是著名巨商“船厂牛家”的第四代掌门人。牛家本是甘肃人,闯关东到了吉林,先是种地开菜园子、采人参、淘金,历经磨难。据说,牛家因为得到了一块狗头金而走上了商业发展道路。牛家起初是开大车店,兼营油盐烟麻。然后,牛家涉足商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牛家进军钱庄后,一举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四大家”之一。



牛子厚作为牛家第四代掌门人,15岁就接受牛家家业,当时牛家的经济正处于鼎盛时期。虽然当时牛子厚是大东家,但是他却是一个甩手掌柜,并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由牛家的职业经理人(大掌柜)负责管理。你要问牛家到底多有钱,没有人能够具体说清楚的,但是看一看牛家的产业就可见一斑。

到了牛子厚后当家时,牛家的经营范围凡是居民生活所需、官绅享乐所用的物品几乎无所不涉及。牛家除了在大本营吉林城开设众多企业外,还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太原、济南等地都有生意。总之,牛家在在清末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上,其商业规模、经营范围、富裕程度都是罕有罕见的。据说,当时牛家人去北京,因各处都有买卖,完全是一条龙服务,全部都用自己家的,连别人家的水都不用喝。还传说,连慈禧太后都要向牛家借款,并且一次就借了70万两白银,真可谓大手笔呀!

牛家不仅富甲一方,而且一直秉承着“富二好行其德”的家训,乐善好施。特别是牛子厚夏施单舍衣,冬设场赈粥,世人纷纷称赞,清朝的光绪皇帝以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都给他颁发了“乐施好善”的匾额。牛子厚的另一个成就就是创建了“喜连成科班”,培养了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大批京剧大师,为我国的京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牛家主要因为囤积了大量的沙俄的纸币,十月革命,一夜之间牛家手中的沙俄的纸币变成了废纸,元气大伤,从此走向了没落。1943年,一代吉林首富牛子厚在北京病故,终年77岁。


密探零零发


他的他的祖坟让人开发旅游区了。以前我二姨夫在那买的是牛叶扇。我家是吉林市沙河子小光三队


赵士伟872


牛子厚是山西太原人,出身在吉林。

(牛子厚)

刚刚开始因为他的吉林商业帝国被誉为“牛半城”,我们来看看2017年的吉林市gdp:1943亿元。我们简单粗暴的估计一下,那么牛子厚当时的身价就是971.5亿元。

这身价在现在可以排的上胡润财富榜前10了。但是这还不是牛子厚的巅峰。

牛子厚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向外扩张,商业领域由原来的旅馆业金融业扩张到茶庄油坊药店等。他开的店遍布东北三省和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可以说中国的北方几乎都有牛子厚的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在简单粗暴的估计一下将牛子厚的资产乘以10倍,就是9715亿元。

现在中国的富豪呢?许家印马化腾马云三位加在一起为7400亿元,还达不到牛子厚的身价。

牛子厚的富可敌国可见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