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笔下的老豆腐以及马蹄烧饼等

老舍先生是位地道的北京人,他曾经写道:“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买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现在我的心中。”

这位老北京还是位美食家,与“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写《茶馆》,下饭馆,在那里与朋友聊天聚会,品茶吃饭。叶圣陶先生在日记中曾写过老舍爱“下小馆”的喜好:“老舍尝谓盛宴共餐,不如小酒店之有情趣……共谓数十年之老友得以小叙,弥可珍也。”

老舍笔下的老豆腐以及马蹄烧饼等

老舍和人艺演职员讨论《茶馆》剧本

老舍先生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也描写过馄饨、老豆腐、蔬菜水果、马蹄烧饼、烂肉面、羊肉包子、炸酱面、干疙疸、老咸萝卜等民俗小吃。

老舍笔下的老豆腐以及马蹄烧饼等

马蹄烧饼

在小说《骆驼祥子》里,有一段文字,说的是祥子被军阀的队伍抓了壮丁,好不容易逃出来,又累又冷又饿的祥子在一个小吃摊上吃老豆腐,老舍先生这么用笔:

“祥子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老舍笔下的老豆腐以及马蹄烧饼等

一碗老豆腐

您看看,祥子吃的那碗老豆腐,您是否也哈喇子横流地想来上一碗?

老舍先生很善于刻画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以及这些小人物的吃喝。老舍认为,吃在中国是一件大事。不过,在他的作品里,见不到达官贵人的珍馐美味,更多描述的是寻常百姓简单的吃喝和果腹的食物。在他的笔下,街巷里小贩的叫卖、食肆、茶馆、冷摊、铺户都是那么的鲜活生动,多姿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