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劉大媽

為改善居住環境,也為了父母能常來北京小住,小雪和宋凱建幾經周折才從地下室搬到了一箇舊社區某棟的二樓二室一廳,這裡住著很多退了休的老人。老人們喜歡聚集在樓下的小花園裡,或聊天,或下棋,或帶著孫輩玩耍。小雪羨慕的說:“什麼時候才能退休,不用上班,沒有壓力才好”。

新搬過來,對門劉大媽非常熱情的幫助她們,借他們工具打掃房間、給小雪介紹周邊各類便利服務的位置,甚至還親自帶小雪去了一趟菜市場,告訴小雪,哪個攤位的菜新鮮、哪個攤位缺斤短兩。兩個人買了菜一路走一路聊天,劉大媽問了小雪和宋凱建結婚了沒有,小雪說:剛剛領了結婚證。大媽:“領了結婚證才能住在一起呀,同居是非法的,我最看不慣那些小年輕們還沒結婚,就住在一起,大著個肚子才急著結婚。”小雪內心惴惴不安了一下,因為她和宋凱建是同居了四年才剛剛結婚的。

回到家中,小雪向宋凱建述說了劉大媽的看法,凱建說:“這不挺好的,這些大媽像道德的衛士一樣,隨時提點年輕人。現在我們是夫妻,這個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了。像大媽這樣熱情的鄰居不多了,遠親不如近鄰,難道你希望對門鄰居見面都不認識嗎?”小雪點點頭:“那也是,我們公司張豔家被小偷抬走電視機,鄰居還以為他們要搬家,問都沒有問呢。”

週日的清晨七點,樓下傳來了大聲貝的樂曲聲,想睡懶覺的兩個人感嘆一聲:“廣場舞無處不在”。“我擔心以後的每個週末都不能睡懶覺了,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呢”。兩個小時後,樂曲聲終於停止,兩人互看一眼相視一笑,各自蒙上被子繼續睡。還沒睡半個小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他們想裝沒聽到,可敲門聲繼續。無可奈何的宋凱建起身套了件襯衣去開門:“劉大媽早”。大媽:“還早呢,現在都幾點了,你們還沒起床呢。我呀今早蒸了包子,送幾個給你們嚐嚐。” “謝謝大媽,您蒸的包子真漂亮,剛好我們還沒吃早點。”年青人別整天就顧著睡懶覺,要多運動才健康”大媽說完轉身走了。宋凱建受了數落拿著包子關上門。“小雪起床吧,要不等會包子涼了不好吃了”。劉大媽的包子真的好吃,兩個人吃完了包子感嘆到,雖然是一頓數落換來的幾個包子,但包子好吃還是值得的。

劉大媽對小兩口很關心,關心他們兩個人的工作、收入、朋友、人際關係,各自父母的職業、健康狀況、退休金、房子。詢問他們什麼時候生孩子,太晚生孩子對大人孩子都不好,又鼓勵他們要節儉,不能亂花錢,以後在北京買房子安家。小雪覺得劉大媽的審查工作太到位苦不堪言。

小雪的父母要來北京旅遊,小兩口從機場接了父母回家便回去工作。遇上了劉大媽,劉大媽非常熱情,帶著老兩口到小區周圍轉了轉,還介紹了北京旅遊的攻略,如何坐車、搭地鐵。父母兩人對小兩口有這樣的鄰居感到放心。假期間,小雪和宋凱建帶父母去登上了長城、參觀了故宮,遊覽了頤和園,他們上班的時候,父母就跟著劉大媽去買菜,在花園裡聊天。

這天晚上,媽媽單獨的把小雪叫到了臥室。“小雪,你實話告訴我,你和凱建之間感情如何”。“媽,我們挺好呀”媽媽將信將疑“真的嗎?”“媽,你為什麼這麼問?”“我聽鄰居說,你倆常常因做家務吵架呢,凱建對你如何?”

“媽,我倆特別好,我做飯他洗碗,我拖地洗衣服,他買早點、買菜,挺好的呀。”“我怎麼聽說你們經常吵架”“媽,我們之間真的沒問題”。因為這事,小雪和凱建想了很久才想起來,某天某夜,凱建要抽菸,小雪討厭煙味,打開門開玩笑的踢了凱建一腳:“滾滾滾,別在家裡讓我看著煩”,讓他到外面抽,正好被劉大媽看到了。後來凱建經常在小花園裡抽菸。

小雪某個月工作特別忙加夜班,有兩次主管開車順路送她到小區的門口。某天,凱建被劉大媽拉住:“凱建呀,你可要對小雪好點呀,小雪那麼漂亮,萬一被什麼有錢人看上了,你可就得不償失了”。凱建問清原因,哭笑不得。小雪和凱建像躲瘟神一樣開始躲著劉大媽,就連劉大媽提醒他們天冷多穿衣服,都覺得像一個炸彈,指不定有什麼是非在樓下的大媽群裡被議論。

凱建出差去南方十天半個月回不來,小雪偶然聽樓下其他大媽議論自己,才知道劉大媽說凱建和小雪之間有裂縫,一定是分居了,遲早要離婚。

某天,劉大媽在樓道里遇到他們下樓,隨口問了一句:“上班了,吃了早點沒有”,小雪忍無可忍:“吃不吃早點,和您沒什麼關係”。“哎呀,現在的年青人真沒教養,一點禮貌都沒有”。後來樓下的議論聲更強烈。“那小兩口一開始不是挺有禮貌的嗎?可真能裝”

小區住著挺舒適,可小兩口寧願搬回地下室去住,過沒人影響的小世界。搬家那天,小雪聽到劉大媽在樓道里說:“這兩個人太沒教養,搬得越遠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