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军的“D口粮”为什么被称为“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士兵为什么讨厌它?

和风漫谈



著名的美军C类(C ration)野战口粮,凡是知道美军二战期间后勤的军迷都知道它的存在。

其实,美军在二战期间的野战食品配给是分为:B、C、K、D四个品类。

B类是集体伙食(一顿量),通常以班为单位,一次一份,用大盒子装运和分配。

C类是单兵口粮,一份一顿,一个士兵每天有三份供应。

K类口粮是比陆军班级单位人数更少的建制单位的口粮,比如:坦克兵乘组。
D类就是单兵野战高能应急食品。

这种食品是在战场交战激烈,后勤保障上不来或者小股部队渗透到敌后、空降兵或者飞行员伞降…这类紧急状况下随身携带的小包装应急食物。

那么,D类食物里面都有啥内容?这类食物的主要构成物就是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蛋白质、脂肪含量都很高,所以它提供的热量也很高,早在一战期间就有少量供应给部队,到了二战期间,英美法德国等西方军队都将它当做高能应急食品供部队食用。
但军用巧克力和我们在超市里购买的民用巧克力是不一样的,口感大相径庭!而且军用巧克力可可脂含量在70%以上…当然美军的“小卖部”里面还是有民用巧克力出售的,有钱就能买得到。具体到D类食品当中的巧克力为啥被称为“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原因是它口感不好,甚至可以用“难吃”二字来形容!


美国橄榄球大赛的赞助商“好时巧克力”
二战期间也大量生产D类食品。

巧克力这种糖果不是说可可脂含量越高就越好吃,可可脂块进入工厂需要融化、添加奶油、糖、食用凝固剂(琼脂)、食用香兰素…等等添加成分之后将可可脂含量降为20~30%左右,才能获得所谓甜美的丝滑口感,但军用巧克力却不是这样,可可脂含量要在70%以上,里面要加土豆淀粉作为固化剂,盐分要比糖分高一些,里面没有奶油,原因是脂肪容易腐败,形成有害的脂肪酸…这样制作出来的巧克力口感比较粗砺(实际上民用的可可脂要是含量在70%以上也是粗砺的),几乎没啥味道…。


D类食品当中还有一种类似现在“士力架”的能量棒,主要成分也是巧克力和坚果仁制成,当然味道不可能和现代民用品相比。

很早很早以前笔者还问过跨过鸭绿江的老前辈,讨教美军的巧克力到底啥味道?个别吃过美军巧克力的老前辈称:口感像没煮透的土豆比较硬,没啥味道咸味儿大于甜味儿,远不如现在的巧克力好吃。

那么美军为啥将巧克力做的这样难吃?这是因为军用应急食品的营养和所吸收的能量永远排在第一位 ,口感是次要的位置!相对于其它类野战口粮,巧克力制作成本很高并且很受欢迎,要是做的太好吃就会被当成了“休闲零食”…失去了野战食品的意义,咸味儿大于甜味的原因是长途跋涉会流汗,体能的盐分要排除一些所以需要补充,而过甜的食品很容易引起口渴,没有洁净水源的情况下口渴是非常难受的。

美军参战时由于国力强大,给参战士兵所提供的后勤保障是二战参战国当中最好的,充分的贯彻了拿破仑皇帝:军队是靠胃来打仗的!这一后勤保障指导原则,食品供应基本算是“应有尽有”,甚至“阿登战役”时德军缴获过美军的新鲜的奶油蛋糕和啤酒…在这样的全方位后勤保障下,把美国兵的嘴吃馋了,他们当然不爱吃这种难吃的巧克力,讨厌它们的程度就和“斯帕姆”午餐肉一样!但是,这些野战食品在欧洲战火肆虐的国家人民和贫困参战国军队的眼里却是难得的美味,所以我们经常在二战题材的影片当中看见美国兵拿着这些东西…。


皇家橡树1972


希特勒的秘密武器,肯定是巧克力啊

二战中,美国已经把巧克力纳入了正式的军用口粮,美军的几款口粮,可谓是种类丰富,什么都有。而巧克力,是被诟病最多的一个。


美军与好时巧克力

巧克力热量非常高,美军曾很早就把巧克力纳入了军用口粮中,最初的巧克力,就是普通的巧克力,而不是什么军用巧克力。美军花了大价钱采购巧克力,本来打算当做口粮来用的,结果,变成了零食,发下来,美军士兵就给吃光了。美军军需部门气坏了,花了那么多钱和心思,弄来一堆零食,什么作用都没有。

1937年,美军对好时公司巧克力的要求是,热量要高要耐高温还不能好吃,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美军私自吃掉,导致浪费。结果做出来的巧克力,确实很难吃,而且很硬。美军想把巧克力吃了,要用刀切,然后才能吃掉,最主要的是,难吃。巧克力的硬度,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巧克力受高温融化,结果,根本吃不到嘴里。



1943年,美军再次找到好时公司,要求了新的巧克力的标准,这次的要求是好吃点,别太硬,耐高温。估计是投诉太多的结果,美军军需高层也承受不住了。好时公司立马拿出了产品,其实这个巧克力,还是难吃还是硬,不过,美军挺喜欢,比以前的好吃多了。


二战中,不得不说,美国足够强大,单兵口粮几乎做到了品种齐全,完全满足了战场上的需要。


军武文斋


但真正讲到我们正文之前,要给大家先科普一项内容:二战时美军口粮如何分类?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四大种类:

有钱的美国大兵

A类:新鲜的粮食。一般打仗都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活着都不错了,哪有这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因此也被认为最为珍贵。

B类:罐头类冷食。这种食物是美军最常用的方式,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半成品,稍微相对来说新鲜一点,需要再进行加工。

C类:罐头类即食。这种一般都是做好的东西,打开就可以吃了,但是相对来说不是很新鲜。

D类:巧克力。它也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也是二战美军的D口粮,被称作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一般情况下D口粮主要是巧克力糖,由于含有非常高的热量,再加上比较符合人们的口味,曾经是深受人们的喜欢。他曾经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卷起了一股浪潮,甚至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美国军队一直被外人称作是二线队伍,他们也自嘲自讽道为二线球队。不是说他们的战斗力不强,只是说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和法西斯硬碰硬。再加上美国超然的地位,因此美国军队上下人员都显示着一种富贵。

美国大兵一般都是随身携带巧克力、口香糖、可口可乐等即时高热量食物。比如说美军在1944年大规模出兵的时候,四百万的军人在一年时间里面喝掉了十亿瓶的可乐。基本上是走到哪吃到哪,高兴了还可以发给当地的一些孩童。有些比较有钱,随身还携带着各种香烟。


美国D口粮的来龙去脉

早在二战开始之前,巧克力已经是风靡整个美国上下。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在二战正式开打之前, 美国军需部上校前往当时最大的巧克力生产商——好时,希望他们可以给部队提供一种军用巧克力。要求:重量在100克左右,含有高热量,可以耐高温,味道只要比煮熟的土豆好点就行。

好时巧克力公司不愧是一家大企业,仅仅用了90天的时间,就造出了将近十万条的巧克力棒。美军刚开始将这些巧克力棒试用在菲律宾等相对来说战争冲突比较薄弱的地区,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普通士兵只需要吃三根,就可以满足一天绝大部分的热量需求。

虽然相对于一般巧克力来言,他的口味有点比不上。但是对于一些冷硬难以下咽的罐头而言,美国大兵更喜欢吃这些短棒棒。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本来用于紧急时使用的口粮,结果还没有到时候,就被这些美国大兵当做零食吃掉。所以美国军需部又加了一条,味道尽量的不是很可口。


于是又经过了几个月的修改,好时公司往巧克力棒里面加入玉米粉,让巧克力棒的口味不是很可口,但是仍然满足之前的很多要求。然而这可苦了美国大军,因为有的实在是难以下咽,所以把这些东西戏称作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当然这种戏称还是在后来战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当时美军和希特勒打的正酣。本来双方筋疲力尽的打了一仗,回头来吃饭的时候甚至难以下咽。吃不饱肚子,怎么可以拿的起武器,因此也被称作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了。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美国陆军曾经大批进入60万根的巧克力棒,立即投入到了全世界的战场当中。单独就在1942年一年时间,好时巧克力公司就生产超过了1.1亿根的巧克力。正是这些巧克力源源不断的送往世界各地,才阻止了法西斯的脚步。


史之策


“D口粮”其实就是美军在二战爆发前开始配发给士兵的“添加了玉米粉和燕麦粉的巧克力”,作为野战食品二战时开始大量进入美军作战部队,但是其坚硬的口感和几乎不带甜味的味道与传统的巧克力相差甚远,“难吃的味道”令士兵们不满,于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和“狗粮”成为了“D口粮”的绰号。



小男孩手中拿的就是美军士兵给的D口粮

1937年,美军为了解决野战单兵口粮过于好吃而成为“士兵零食”以及野战口粮真正能发挥出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为士兵提供较大热量的情况,美军军需部门找到了当时美国国内最大的巧克力生产商“好时代巧克力公司”。美军方对于好时代公司提出的要求非常的简单“重量轻、好携带、能量高”,但对于口感并未提出什么过多的要求,只要味道略胜过煮土豆就好。


之所以美军方对于这款野战口粮的味道做了“略胜过土豆就好”的要求,是出于防止士兵将关键时刻使用的野战口粮当成“零食”而随意消耗。作为好时代公司来说,研制野战巧克力口粮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不让巧克力由于受热而变软或者融化”,于是加入“燕麦粉和玉米粉”成为了关键、也是最好的办法。


终于美国陆军迎来了由好时代公司生产的添加有“玉米粉”的巧克力野战干粮“D口粮”,美军方非常的满意,不论是味道还是重量。二战爆发,美军开始大量的采购这款野战干粮,享受惯了的美军士兵吃着坚硬到30分钟才能啃完的没有甜味的巧克力加玉米粉干粮,心中非常不满,于是将这款口粮起了个“希特勒的秘密武器”的绰号,有的更直接将其成为“狗粮”。

1943年在一线作战部队大量投诉的情况下,美军需部门不得不再次找到好时代公司,要求快速研制出新的野战口粮来取代“D口粮”,主要提出了两点“一是增加甜度、适当变软,二是更要耐高温”,于是“K口粮”出现了,而且大受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