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芈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


前几年,电视剧《芈月传》一经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立马火遍大江南北,好评也好,恶评也罢,一时霸屏了朋友圈。芈月的原型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秦惠文王的妃子,秦昭襄王的母亲,是赫赫有名的铁娘子。



有不少人抨击《芈月传》没有忠于史实,比如芈月比“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大了好几十岁,剧中却说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纯属瞎编。还有,屈原和芈月年龄相仿,剧中竟成了芈月的师傅……

电视剧嘛,娱乐嘛,看着高兴就好,没必要那么斤斤计较,差不多就行了。起码剧中屈原还是那么刚正不阿,楚怀王还是那么昏庸好色,况且所谓的史实是什么?史料记载也未必就是真真切切的,鬼知道2000多年前发生了什么风花雪月和勾心斗角的事情?我是统治者,你写我的不好,让世人耻笑,你丫的是不是活腻了?

所以古时的史官绝对不是个好差事,轻则丢官,重则丧命,那么怎样的史官是个好史官呢?我认为,在统治者允许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真相,这就算非常有职业素养和良知了。比如司马迁,他把项羽当个帝王来写,单凭这一点,就值得后人尊敬。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男人的历史,至少男人是主角,女人只有配角的戏份。但有那么几个牛逼的女人着实为中国的女人争了一口气,比如吕雉、武则天、再比如芈月,在她主政时期,秦国的国力更上一层楼,成了当时战国当之无愧的头号强国。

宣太后最大的贡献就是灭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她牺牲色相,把那个好色的义渠王迷得神魂颠倒,最后死在温柔乡里。宣太后不用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的化解了秦国的后顾之忧。每每想到此处,不仅令人后脑发凉,女强人太恐怖了,带刺的玫瑰,杀人于无形,要是没有芈月,秦始皇还想统一中国?做梦去吧,自保都困难,自己的后方卧着一只凶悍无比的老虎,随时都会咬你一口,你还有精力和胆量跑出去和别的敌人正面交锋吗?

义渠王和芈月之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互相利用,有的只是阴谋和血腥,那种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只存在于《芈月传》这样的影视剧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所以,秦国在芈月太后主政期间才真正具备了一统天下的雏形。



秦始皇虎吞六国,一统天下,不仅仅因为他本身实力过硬,还因为他的先辈们给他留了一手好牌,几乎为他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扫清了所有的前期障碍。到他手上,秦国的国力达到巅峰,远强于其他六国,灭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当权力达到顶峰之后,欲望便一发泛滥不可收拾,男人如此,女人也不例外。虽然芈月的情人历史有记载的只有一个,但地下情人那可就不是扳着手指头能数见的。她那个有记载的情人叫魏丑夫,单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鸟。芈月死时想要他陪葬,这厮顿时吓破了胆,平时卿卿我我,海誓山盟生死不离的,可一到节骨眼上,保命最要紧。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这里不多说,反正这厮最后保住了小命。


芈月是个女强人,她的一生也极其辉煌,可未必幸福。她老公只不过把她当成了秦楚交好的政治工具,她的儿子记恨他把持朝政,她的情人们没有一个真心爱她,她的亲戚六人一心想着依附于她捞好处,所以她的内心,其实很悲凉。在男权社会中,是最见不得女人出风头的,所以诸如宣太后、吕雉、武则天这样的女强人,名声都不好。

西岳顽石~再强的男人,都是女人生的。


西岳顽石


楚国之女,襄王之母

宣太后,芈姓,出生于楚国丹阳,又称为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继位后,由宣太后主政,在位期间攻灭了义渠国,消除了秦国西部最大的隐患,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根基。


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来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举鼎而死,因为秦武王没有子嗣,因此诸兄弟争夺君位。赵武灵王派遣代郡郡相赵固,护送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稷回国,在宣太后同母异父兄弟魏冉的帮助下,公子稷继位,史称为秦昭襄王。

芈月主政,魏冉辅政

魏冉随后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了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并将秦武王后驱逐到了魏国,彻底肃清了和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由于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的身份主政,魏冉辅政。


前307年,楚怀王派兵攻打韩国的雍氏,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都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人到秦国求援,但秦国的军队一直不出崤山,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著名的辨士靳尚出使秦国,靳尚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试图说服宣太后,但是宣太后由于自己的故乡是楚国,因此不同意派兵。


她召见了靳尚,并对他说:“当初我侍奉秦惠文王的时候,当大王的大腿压在我身上的时候,由于很沉我感到很不舒服,而当他把整个身体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反而不觉得很痛苦,那是因为我自己也会感到很舒服。现在我们如果要出兵救援韩国,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兵力,同时还要有大量物资保障,耗费这么大的国力来救援韩国,我实在看不出对于秦国来讲有什么好处!”



韩襄王又派张翠出使秦国,张翠先找到了秦国的丞相甘茂游说,甘茂认为如果韩国和楚国联合,就会去胁迫魏国,这样一来对于秦国十分不利,因此劝说秦昭襄王立即发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同意了甘茂的说法,于是下令出兵,楚国知道后就主动撤军了。

芈月的见识,襄王的肚量

前287年,齐、楚、韩、赵、魏五国合纵伐秦失败,诸侯在成皋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微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都不同意。



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向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因为成阳君因为秦昭襄王的缘故曾经受困于齐国,在成阳君穷困的时候,没有任用他。而现在成阳君受宠而任用他,他不会满意。况且韩、魏两国都不同意,如果这样做的话,会有损于秦国和两国之间的关系。秦昭襄王听后,便放弃了任用成阳君为相的念头。

芈月的付出,义渠的覆灭

义渠是东周时期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一直与秦国之间,发生摩擦和战争。 前318年,义渠参与了由公孙衍组织的五国伐秦行动,趁着五国与秦军激战,义渠军大败秦军于李帛。秦昭襄王继位,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趁机与义渠王私通,并生下两个孩子。



后宣太后与秦昭襄王日夜加紧密谋,如何攻灭义渠国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并在甘泉宫将他杀死,趁机率领秦军消灭了义渠国,在原义渠国的故地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四贵专权,襄王亲政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自己的弟弟魏冉,芈戎,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的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利,以至于大家只知道有宣太后和四贵,而不知道有秦昭襄王。



范睢从魏国逃到秦国后,针对这一现象,向秦昭襄王提出收回权力的谋划,以避免尾大不掉,造成外戚专权乱政的局面。秦昭襄王于是夺取了宣太后的权力,并将魏冉等四贵驱逐出了秦国。

人死灯灭,丑夫之幸

宣太后十分宠爱自己的情夫魏丑夫,在自己病危即将去世的时候,想让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十分害怕,便找庸芮去替自己说情。庸芮问宣太后,人死之后还会有知觉吗?宣太后说不能。


庸芮又继续说:“既然不能,您为什么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呢?如果死去的人有知觉的话,那先王因为您和魏丑夫之间的私情,早就对你愤恨在心了。太后您连弥补过失的时间都没有,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宣太后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死后葬于骊山。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