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游记之2:兵家必争之地——六堡寨

渠江游记之2:兵家必争之地——六堡寨

山寨临江,悬崖峭壁高出江面数十米,站在寨沿边,用成排的抛石机将无数碗口大的石头抛于江中,在江面航行的船只能有几多可幸免于难?在长达上千年的冷兵器时代,在以水路运输为主的封建社会,这样的山寨一定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四川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六堡村的六堡寨便是如此。

渠江游记之2:兵家必争之地——六堡寨

六堡寨北门。

六堡村就因六堡寨而得名,沿着村里迂回上行的公路,我们来到了寨上。寨上相对平缓,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细雨中劳作的村民,碧绿的菜园以及浓郁的树林,构成了一幅宁静安详、美丽如画的桃源风景。年近九旬的雷姓老人放下手中的锄头,热情主动地为我们当起了解说员。

老人说,六堡寨原名六堡城,又叫六堡台,因四周有六个小山台向外突出而得名。寨上面积约400亩,有两个村民小组,现住有300余人。然而,关于六堡寨的历史,老人说:“我们小时候好像听说过,这个寨子在南宋时期就是一个抗击元军的一个据点。元军部队要是乘船经过,若不夺下六堡寨,很难通行。”

宋元之间是否在六堡寨发生过激烈的战斗?老人说不清楚,但他却讲了一个激烈的战斗故事:“不晓得是哪个朝代,有个叫院虞候(实为宋代级别较低的武官官职名称)的带兵攻打六堡寨,那时叫六堡城,打了半个月,就没有攻下来,死了很多人。从北门下去的寨下面,再走半里路,有个万人坑,说当年打死了很多人,尸体全埋在了那坑里面。”

接着,老人又讲起余大人攻城的事。估计是清代,有个余大人也来攻打六堡城,前后攻了10多天,终于把六堡城攻了下来。占领六堡城之后,余大人进一步扩大规模,修缮城中建筑,并经常邀约渠广两县的英雄豪杰共商大计。第二年,余大人组织修建东西南北4个城门,六堡城正式更名为“六堡寨”。修缮一新的“六堡寨”成为渠广两县群众向往的地方,互通商贸、婚姻往来,两地群众互相融合,生息繁衍。此后的六堡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光景。

“寨子西门下面的石壁上还刻有‘渔落烟辉’4个大字,不过现在已经看不清楚了。”关于4个字的来历,老人说,那是余大人在攻下六堡城后不久刻下的,“听说是一天傍晚,余大人在江边习武练剑,他遥望着天边落日余辉与江中渔船轻舟相映成趣,心中感触良多,于是飞身跃起,用手中宝剑在江边石壁上刻下了‘渔落烟辉’4个大字。”

从老人的讲述中,我们还得知,如今的六堡寨已很少看见当年的一些遗迹了,周边的不少寨墙被村民拆走建了房,原有的4个寨门也只剩下北门。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欣然前往北门。

北门基本完好,位于门拱处的石板上清晰地刻着“北门”二字,另有“渠广二邑领袖健立,咸丰十年五月缮完”字样。

渠江游记之2:兵家必争之地——六堡寨

六堡寨北门。

老人说,六堡寨因为地形险要,以前,渠县、广安县两地的有钱人家纷纷来到六堡寨买地建房安家,以躲避贼匪的侵扰,“就在解放前,六堡寨上面的房子就是密密麻麻的,住满了的人。”

北门下,一条石阶路向寨下蜿蜒远去,被细雨淋湿的石板微微泛着亮光,伴着两侧的崖壁和蓊郁的树林,渐渐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深沉而悠远的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