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朴正熙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Todosth113


朴正熙是韩国第五届到第九届的总统,如果他没有被杀身亡,也许韩国要远比今天发达的多。

1968年,北朝曾经派出特种兵曲词差的,但没有成功。1974年,北朝又派人次杀朴正熙朴正熙没事儿,他的夫人陆英修遇刺身亡,躲过外国刺杀的朴正熙,最终却死在了自己不下的手中。


随着反对派的崛起,美国和朴正熙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执政的共和党分成两股势力,以正声和为代表的稳健实力和以朴正熙为代表的强硬势力,而车智澈就是坚决支持朴正熙路线的强硬派。


当天,朴正熙在车智澈的陪同下,到达中央情报局的豪华餐厅吃饭,本来想缓和一下车智澈和情报部长金载圭之间的关系,版本气氛融洽的用餐范围,突然被金载圭杀气腾腾的话语打破了:

阁下您搞政治要从全局着眼呀,您带着这样的废物搞政治,能行吗?

从金载圭便拔出枪,向车智澈开了一枪,结果打中车智澈的手腕儿,第二枪他便向朴正熙开了一枪,郑重朴正熙的胸膛,朴正熙倒地身亡。


朴正熙被刺杀身亡后,当时的韩国总理崔圭夏接任了韩国总统的位置,在朴正熙被刺杀的第二天,也就是1979年10月27号,由代总统崔圭夏和国防部长卢载铉策划,金载圭被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及保安司令部司令兼联合搜查部部长全斗焕联合逮捕。

后来全斗焕政变上台,判处金载圭绞刑,1980年5月24号执行。


风云一点通


刺杀朴正熙的人没有得到好下场,在将朴正熙刺杀身亡约半年后,就被判处绞刑,找朴报到去了。


刺杀朴正熙的人名叫金载圭,他是朴正熙的同乡,又同时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成了同学,于1946年同届毕业,在校期间,两人关系挺要好。1950年初,朴正熙出任陆军情报部第一任中校科长,两人又成为了同事。可以说两人的关系非常不一般。

朴正熙在1961年5月14日发动政变推翻李承晚政权前,金载圭和其他一些军事将领还跟着朴正熙一起举杯宣誓:“不成功,便成仁!”充分体现了同生共死的情谊。

由于金载圭和朴正熙的特殊关系,加之他又是朴正熙政变取得成功的元老级功臣,所以很快出任陆军情报局局长。

金载圭也不负朴正熙所望,全心全意辅佐朴正熙,按朴正熙的旨意行事,包括积极协助朴正熙当局对反对者进行打击。因为有功,金载圭晋升为陆军中将军衔。1976年又被朴正熙提拔担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成为“幕后政府”的首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人物。

当时,朴正熙身边还有其他三位心腹,分别是陆军参谋部参谋总长郑升和,总统秘书室秘书长金桂元,中央警卫室总统卫队长车智澈。金载圭和他们一起掌控着四大核心部门,共同支撑着朴正熙的统治。

冯梦龙曾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就在金载圭如鱼得水的时候,车智澈却异军突起,得到朴正熙更大的信任,这个原本不学无术的大老粗随着朴正熙的宠信,越来越膨胀,插手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更可恶的是常利用职务之便,不让金载圭等人和朴正熙接触,还时常在朴正熙面前说金载圭的坏话,致使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有矛盾的两个人,无论对方做什么总是多多少少会看不顺眼。金载圭和车智澈之间就是这样。而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很可能一触即爆,偏偏他们就遇到了这个导火索。

1979年,随着国际油价暴涨,韩国的通货膨胀更趋严重,大量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各类游行也时有发生。这年十月,釜山、马山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朴正熙听从车智澈的主张派金载圭镇压,但金载圭希望以劝诱为主,对车智澈主张的镇压很有想法,因此表现的不积极,导致示威游行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金载圭在厌恶车智澈的同时,还认为朴正熙太偏向车智澈,宁愿听他的谗言,也不接纳自己的意见,所以气量不大的金载圭对朴正熙也产生了不满,有了二心。

但朴正熙并未查觉金载圭对自己思想的变化。他对两个亲信之间的不睦也很着急,很想调和。


于是在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安排秘书通知金载圭晚上到宫井洞中央情报部的豪华餐厅共进晚餐。一起参加的还有车智澈、金桂元等人。

三杯酒下肚,车智澈开始傲慢的公开斥责金载圭对于前不久釜山和马山地区学生示威事件处理不力,还冷嘲热讽。真是不识时务,哪壶不开提哪壶,一下子戳到了金载圭的痛点,而朴正熙也忘了自己设宴的目的,连连点头附和,一下子彻底激怒了本就对两人怀恨在心的金载圭。

怒火中烧的金载圭强压住心中的愤懑,借着酒劲走到餐厅二楼他的办公室,取出一支手枪返回席间,先是打伤了车智澈,然后当场射杀了朴正熙,又追上出逃的车智澈将其打死。

很快金载圭被捕,由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负责调查金载圭枪杀朴正熙的案件。

同年12月,亲朴正熙的全斗焕通过政变上台,判处金载圭绞刑。但是在民间却出现了强烈的保金载圭的声音,认为他刺杀朴正熙事件是反抗独裁政权的正义行动,而且很罕见的全国各地还有31位律师愿意免费为他做辩护。


但无论如何,刺杀总统的罪是不可饶恕的,金载圭于1980年5月24日在首尔被送上绞刑台,永远地结束了生命。

有一句话说得好:“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片垮台。”车智澈和金载圭之间不睦,导致两人都没有得到好下场,而信任他们的总统朴正熙,也因为用人失误,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发人深省。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全部被绞死了,包括持枪击毙朴正熙的时任韩国情报部部长、朴正熙一手提拔起来的金载圭。这便是韩国历史上著名的“10.26事件”。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视察韩国电视转播台,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原本在陪同名单上。但是,一向与金载圭不和的总统府侍卫长车智澈将他排除在外。金载圭和车智澈的斗争,早已到了白热化阶段。

虽然更相信车智澈一些,但金载圭毕竟是朴正熙的同乡加陆军士官学校的校友。朴正熙曾经十分赏识他,一手提拔他做了建设部部长,1976年起任情报部部长。所以,朴正熙也想适当地调和一下两人的矛盾。

视察完毕后,朴正熙带着侍卫长车智澈和四名保镖、总统府秘书长金基元、两位年轻的女歌唱演员和一名女大学生,来到金载圭的情报部地下餐厅用晚餐。

席间,车智澈和金载圭就一系列政治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气氛越来越紧张。而朴正熙也指责金载圭的情报有误,导致政府的一系列失误。恼火异常的金载圭,借口出去了一趟,布置安排在警卫室的情报部武装人员,干掉总统的警卫人员。

等他再回到餐厅时,掏枪首先打伤了车智澈和朴正熙。车智澈逃到厕所,金载圭冲上去想补一枪时,子弹卡了壳。他迅速走到外面换了一支枪。这时,情报部的武装人员已让总统带来的警卫人员全部毙命。

换好枪的金载圭回到餐厅,正遇上从厕所逃出来的车智澈,立即向他补了一枪。他来到朴正熙身边,发现总统还在喘气,又朝他的头部开了一枪,彻底结束了他的生命。

随后,金载圭与等候在警卫室的陆军参谋长郑升和、总统府秘书长金基元,乘车前往国防部。韩国立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副总统崔圭夏接任总统。但实权却掌握在郑升和等所谓“稳健派”军人手中,他们实施的是与朴正熙不同的温和政策。

但是很快,只是陆军少将的全斗焕及卢泰愚等激进派军人发动政变夺得了政权,又恢复了朴正熙的方针政策,韩国进入非常时期。全斗焕下令,诱捕了金载圭,并判他死刑,于次年五月绞死。

金载圭在韩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爱国者,结束了朴正熙18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叛国者,是忘恩负义的人。


世界真的很大


历史上,前韩国总统朴正熙曾遭遇过两次暗杀!第一次发生于1974年8月15号。当天,朴正熙携妻子陆英修前往汉城国家剧院参加光复节纪念仪式。图为被捕后的文世光

就在朴正熙发表演讲之际,乔装进去剧院的文世光拔枪朝朴正熙射击。不过,由于朴正熙反应迅速,躲在讲台后面逃过一劫!但妻子陆英修却不幸中弹身亡!

文世光被捕后交代,自己是在北韩的授意和资助下实施的暗杀活动!1974年12月20号,文世光被南韩执行死刑!

坦白而言,朴正熙第一次遇刺皆因南北两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所致。但第二次惨死枪下却完全是由于身边亲信"争宠"引发。图为朴正熙和女儿朴槿惠

当时,在以朴正熙为中心的青瓦台权利结构中有这样四位"辅臣": 总统秘书长金桂元、陆军总参郑升和、中情部长金载圭以及总统警卫队长车智澈。

在这四人中,金载圭和车智澈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起因主要是由于负责朴正熙安全的车智澈越来越受总统赏识,而且他在受宠后愈发傲慢且经常会有越权行为。

图为朴正熙一家合照

车智澈不仅在大的国家事宜上排挤其他三人,就连一些日常小事也是处处作梗!比如金载圭有时想要面见朴正熙,车智澈也会想尽办法从中阻挠。时间一久,金车两人间的间隙也越来越大……

朴正熙对于两大亲信的矛盾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直想找个时间给两人做回"和事佬"。于是在1979年10月26号傍晚,朴正熙就通知金载圭一起共进晚餐!

作为专门负责总统安全的车智澈,总统赴宴随行跟从也是自己份内的事。而且朴正熙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借此机会缓和一下两人的关系!


图为金载圭射杀朴正熙现场画面

可谁曾想酒过三巡后,车智澈尽显傲慢自大的嘴脸,对于金载圭冷嘲热讽,并且公开批评金载圭对于近期爆发的工人游行处理不力(金载圭属温和派,主张劝导;车智澈属强硬派,主张武力镇压)。

于是,义愤填膺的金载圭借着酒劲从书房里拿出一把手枪,先是打伤了车智澈,随即又当场射杀了朴正熙,紧接着又追上出逃的车智澈将其打死。图为被捕后的金载圭

1979年12月,新上台的韩国总统金斗焕判金载圭死刑,绞刑行刑,次年5月执行。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朴正熙在位总统期间一共遭遇了三次暗杀,第一次是在1968年1月,北方派31名特工穿过三八线,直扑总统府青瓦台。1月21日深夜10时许,这31名北方特工抵达青瓦台,但是他们的行踪被负责警备的守备人员发现,双方爆发激战,最后28名特工被击毙,1名被俘,2名逃跑,这就是著名的“1·21青瓦台袭击事件”。

这一次刺杀事件其实并没有威胁到朴正熙的人身安全,所有刺客并没能真正接近青瓦台,但朴正熙第二次遇刺就十分惊险了。

1974年是韩国光复第29周年,8月15日光复日当天,韩国政府在国立剧场举行纪念活动。上午10点朴正熙登台致贺词,但正当朴正熙发表演讲之时,台下骤然枪声响起,只见有一男子举枪便向朴正熙射击,朴正熙立即躲到讲台下。随后枪手又接连向主讲台射击,在被军警制服之前,枪手共计打出五发子弹。

由于过于紧张,枪手第一枪打中了自己大腿,但没有伤及骨头,仍旧能够行动。之后枪手又射出四法子弹,虽然没有击中朴正熙,可却击中了朴正熙的夫人陆英修,导致总统夫人最后不治身亡。

(朴正熙和家人,照片最最左侧的女人就是朴正熙夫人陆英修)

事后经查明,枪手名叫文世光,是一名朝鲜裔日本人。据他事后交代,此次暗杀活动是受日本的朝鲜总联指使的。

这两次暗杀活动都是由外部策划的,第二次刺杀行动中甚至打死了朴正熙的夫人,不过所幸朴正熙本人都安然无恙。但是在第三次遇刺中,朴正熙没能再金身附体。与前两次遇刺不同是,在第三次遇刺中,行刺者并不是什么外人,而正是朴正熙的亲信,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

(金载圭)

金载圭原本是朴正熙的得力亲信,他即是朴正熙的同乡,也是朴正熙的校友,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军人。1964年正在担任陆军第6师长的金载圭出色地镇压了六三运动,因此获得了朴正熙的赏识,于是很快将他提拔为陆军第6军区司令官,1968年他又出任保安司令官。

到1976年12月,金载圭被朴正熙任命为中央情报部部长,成为朴正熙核心决策圈成员。金载圭虽然是名军人,但却属于朴正熙政府内部的温和派,他在国内许多问题上都主张与民众对话,和平解决事件,可金载圭的政见似乎总是不对朴正熙的胃口。

当时朴正熙身边有四大心腹,分别是:陆军参谋部参谋总长郑升和,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总统秘书室秘书长金桂元,中央警卫室总统卫队长车智澈。其中车智澈的政治主张最为强硬,也最受朴正熙器重。车智澈极力反对金载圭的怀柔政策,主张铁腕治国,他为此经常给金载圭穿小鞋,导致二人关系势同水火。

1979年受石油危机影响,韩国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多地接连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对此,金载圭希望政府能与示威者谈判,尽力安抚民众。但朴正熙并没有听从金载圭的意见,镇压了釜山等地的示威活动,并斥责他应对不力,这让金载圭对朴正熙越发地不满。

1949年10月26日金载圭突然接到朴正熙电话,朴正熙表示晚上将要去金载圭的官邸与他一起共进晚餐。朴正熙的本意是想弥合一下金载圭和车智澈之间的关系,而就在几天前,朴正熙刚刚训斥了金载圭,因此朴正熙也想借此机会安抚下金载圭,可是电话这头的金载圭却感到了阵阵杀气。

金载圭明白,车智澈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如今车智澈风头正劲,已成为韩国二号人物,而自己与车智澈不和,朴正熙又偏袒车智澈,若日后车智澈掌权,那么自己的前途就算交代了。为此,金载圭决定在宴会中刺杀朴正熙和车智澈。

下午4时30分,金载圭在办公室准备一把西德制造的“尤尔塔”连发32毫米大口径手枪,作为行刺时的武器。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总统府秘书长金桂元先行来到情报部大楼。

金载圭和金桂元两人是好友,金桂元作为朴正熙的四大亲信之一,同样非常讨厌车智澈。于是金载圭便积极拉拢金桂元,表示要干掉车智澈,金桂元听后表示支持。然而金桂元并不知道,金载圭不仅想干掉车智澈,还想干掉朴正熙。

随后,金载圭又打电话邀请陆军参谋部参谋总长郑升和前来官邸吃饭,至此朴正熙的四大亲信就全部到齐了。

晚上,郑升和如约而知,而金载圭则借口朴正熙突然驾到,让情报部次长金正燮代替自己陪同郑升和用餐。

18点整,朴正熙一行离开青瓦台前往情报部大楼宫井洞,除了车智澈外,还有五名警卫跟随。随后在金载圭陪同下,朴正熙、车智澈和金桂元进入餐厅入座,宴会很快开始。

宴会的气氛最初还是比较和谐的,但寒暄过后,车智澈就率先向金载圭发难,指责金载圭对国内暴民镇压不力,而朴正熙并未制止车智澈。金载圭则强压怒火,没有发作。

18点55分,金载圭借口去洗手间,第一次离开座席,观察周围情况。

19点10分,金载圭第二次借故离开餐厅,跑到另一个办公室内找到郑升和,他对郑升和抱歉到:“总统突然驾到,我陪总统用晚餐就下来”。而不明就里的郑升和随即点头应允。

金载圭在返回餐厅的途中,召见了他的两名亲信,情报部礼宾处处长朴善浩和秘书朴兴柱,金载圭对他们说道:“国家沦丧,我们也无法生存,不知你们是怎么想的?今天我要除掉朴正熙和车智澈。你们只要听见枪响,就立即解决门外的警卫,明白吗?”

朴善浩和朴兴柱听后非常震惊,略显迟疑。见对方摇摆不定,金载圭马上谎称正在用餐的郑升和参谋长也支持此事,于是朴善浩和朴兴柱便不再反对。

19点33分,金载圭第三次离席,他出门找到朴善浩,得知以前准备就绪后便返回办公室取出手枪,准备行动。

19点40分金载圭回道餐厅,在谈笑了几句后他突然脸色大变,金载圭厉声质问朴正熙道:“阁下搞政治要顾全大局呀!”接着又指着车智澈讥讽说:“您带着这种废物,能搞好政治吗?”说罢,他便从腰间拔出手枪向车智澈开了一枪,然后转身向朴正熙开了一枪。

车智澈也是军人出身,见状连忙用手当了下子弹,随后立刻负伤逃跑,而朴正熙则被击中胸膛,当即倒地不起。

在听到枪声后,正在门外负责警界的总统警卫迅速被朴善浩和朴兴柱用机关枪除掉,因此金载圭得以从容追赶车智澈,并在楼道中将他枪杀。

随后金载圭返回餐厅,他发现朴正熙尚未咽气,便又朝着朴正熙的脑袋开了一枪,终结了这位韩国近代化之父。而此时正在一旁的金桂元被吓得是面如土色,他万万没有想到金载圭敢枪杀总统!

(金载圭事后在军警的监视下,还原刺杀现场)

事后金载圭拉上正在另一个房间的郑升和,两人于当晚一起赶到陆军本部。

当晚8点35分,金载圭召集所有政府高级官员,宣布朴正熙遇难,要求全国立即戒严。然而此时大家都不知道总统是怎么死的?于是在总理崔圭夏和国防部长卢载弦逼问下,金载圭承认了是自己射杀的朴正熙,但他表示自己有美国人支持,并要求崔圭夏和卢载弦拥戴他掌权。不过崔圭夏和卢载弦并没有支持金载圭,而是将他看管起来,崔圭夏则出任代总统。

眼见金载圭没有得势,郑升和也放弃了对他的支持,此时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已将陆军本部团团包围,随后全斗焕设计引诱金载圭走出本部大楼并将其逮捕。

(照片中央之人就是全斗焕)

当年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双十二政变”掌握韩国政权,成为韩国新一任独裁者。而金载圭则被判处死刑,于1980年5月24日在汉城被绞死。


千佛山车神


朴正熙做梦都想不到,刺杀他的不是他的政敌,而是他最为信赖的心腹——金载圭,而且给了金载圭下手机会的也正是朴正熙本人。

金载圭是朴正熙的同乡,也是韩国陆军士官学校的校友,两人是老相识。不过两人真正结缘是在1957年,当时金载圭任职韩国陆军大学副校长,而朴正熙正是那年的毕业生。毕业后的朴正熙一路飞黄腾达,而金载圭却搞起了肥料生意。1961年朴正熙夺权后,金载圭得到了朴正熙的重用,历任保安司令官、陆军第三军长等职。1973年从政,担任第9届国会议员,被任命为中央情报部次长,1974年,被任命为建设部长官。金载圭也用行动回报了朴正熙的信任,是朴正熙清除政敌、复兴经济的得力干将,成为其心腹。

但就在金载圭如日中天的时候,危机也随之而来。朴正熙的卫队长车智澈看金载圭受到朴正熙的重用心怀不满,于是经常在朴正熙耳边说金载圭的坏话,并限制金载圭和朴正熙的接触。金载圭和车智澈的关系势同水火,而且金载圭愈发感觉到自己受到朴正熙的冷遇,于是对朴正熙偏信车智澈感到非常不满。

朴正熙也为自己的两个心腹心存芥蒂感到担忧,他想通过一次饭局,让两人当面把心结解开。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带车智澈、秘书和5名警卫人员去金载圭那里吃饭,没想到这次饭局却成了“鸿门宴”。金载圭在席间用手枪向车智澈和朴正熙开枪,两人当场死亡。次日凌晨,金载圭被逮捕。1980年,金载圭被处以绞刑。

朴正熙遇刺是因为没有处理好金载圭和车智澈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酿成惨剧。这个故事情节有点像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例子,两人的悲剧同样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及时处理下属矛盾,最终造成内讧。

领导不好当啊。


石头说历史




朴正熙是韩国的第二任总统,他出生并成长于日本殖民时期,因此他对日本人有很深的感情,甚至比对他爸妈都亲。

大概在朴正熙的心中,他把自己当成了日本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朴正熙在东北担任低级军官,他所在的第8步兵联队拒不投降,并枪杀苏军联络员。事后受到苏军的围歼,朴正熙无奈逃到了国民党中央军中,后来被军统给查了出来,遣送回国。

回国后,朴正熙加入了军界。历经朝鲜战争的考验,因为他曾经在抗战时参加过日本军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成长为军界的新星。

当时的韩国第一任总统李承晚是朝鲜王室之后,长期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李承晚的政府也是在美国支持下的政府,这与朴正熙的亲日立场是不同的。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独裁政权,受到美国的指责,他根本不理会美国人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建国原则。他的建国原则就是:独裁为公,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朴正熙在任期间,以身作则,清廉治国,推动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能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他打击一切有可能引发社会动乱的势力,为韩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朴正熙是一个强烈的独裁主义者,他和其它国家的关系也不是非常的友好,因此外国势力对他都不是特别有兴趣,其中就包括朝鲜和美国。

1968年,金日成派出特工到韩国来刺杀朴正熙,结果没有成功。31名特工中,有28人被击毙,1名被俘,2名逃跑。

1974年8月15日,在庆祝韩国光复29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朴正熙再次碰上枪击。他的妻子也就是前任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被朝鲜人文世光开枪射杀。



伴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反对独裁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然而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韩国成为了东亚强国,亚洲四小龙之一。

在韩国国内反对妻子朴正熙的政界人士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金泳三,一个是金大中,他们后来都成了韩国总统。

因为朴正熙对美国人不是很感冒,美国政府也不喜欢他,暗地里为金泳三和金大中提供方便和资金,让他们在韩国国内建立政党,对抗朴正熙独裁政权。



朴正熙对反对他的人,虽然也不喜欢搞暗杀,但一般手下并不太多留情,大多把他们驱逐到海外。金泳三和金大中就只能长期在美国和日本流亡,很难左右国内形式。

美国政府就决定从内部分化朴正熙的势力,除了派出大量特工进驻韩国以外,也非常注意加强对韩国政要的收买。

这时,担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就进入了美国人的视线。



在朴正熙的政治班底中,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相对是一个另类。他和其它人格格不入,其它人基本上都是强硬派,对外表现出强硬作风;而金载圭则是一个温和派,他主张对国内出现的民主浪潮保持温和态度,不要过于强硬。

因为这个政治立场,在韩国中央的领导班子中,金载圭经常被孤立,经常受到朴正熙的指责,甚至其它人也会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对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强力镇压。



美国情报局发展朴正熙成了反对朴正熙的势力,在经过相关培训后,安排了他对朴正熙的刺杀计划。

1979年10月26日晚,朴正熙总统在保镖车智澈的陪同下,来到宫井洞中央情报部的豪华休闲餐厅。在宴会上,金载圭开枪枪杀了车智澈和朴正熙;他的嫡系听到枪声后,同时开枪杀死朴正熙的其它随从。



在枪杀朴正熙事件爆发后,韩国总理崔圭夏以总理身份代行总统权限,并于12月6日大选胜出后正式接任韩国总统。

因为这次刺杀事件不是暗杀活动,因此崔圭夏和国防部长卢载铉下令逮捕。

但如何处理他,在韩国国内就有很大争议。金载圭自称是为了结束韩国的独裁统治状态,让韩国早一天进入民主国家行列,才组织的刺杀。

1979年12月底,朴正熙的铁杆部下发动政变,结束了温和派对韩国的统治;到了第二年的8月,全斗焕更是以唯一候选人的身份成为韩国总统,韩国再次进入了独裁统治时期。


但不管是全斗焕还是后来的卢泰愚,对韩国国家权力的控制力都远不如朴正熙厉害。在韩国国内日益强烈的民主浪潮冲击下,韩国在卢泰愚和金泳三的推动下,以不流血的方式成为了民主国家。

全斗焕作为朴正熙的铁杆,在1979年12月发动政变后,直接判处金载圭死刑,并于1980年5月正式执行。


新知传习阁


一国之总统,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政务官,也是个人的“最高荣耀”。但也许韩国的总统被下了诅咒,韩国历任总统无善终,没有一个好下场,而其中下场最惨的就是创造了韩国经济奇迹的第3任、第5届至第9届总统朴正熙。他是遇刺而亡,死于政变。朴正熙,日本名叫高木正雄。(1917年-----1979年)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朴正熙自己也是在1961年政变方式推翻张勉政权,成为韩国总统。执政长达18年。但在1979年10月26日遇刺身亡。

刺杀朴正熙的人是金载圭,金载圭(1926年-1980年),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在1979年10月26日把参加酒席的朴正熙刺杀。随后被捕,在80年被全斗焕政府处决。刺杀原因?目的?他为何要刺杀朴正熙?,能够做到一个国家的情报部长,不仅个人能力,智商,情商都必须出类拔萃。而且必须是总统心腹。金载圭却实受朴正熙信任。二人都是韩国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交情可谓不浅。在刺杀的第二天,也就是27日凌晨,代理总统崔圭夏和国防部长卢载铉命令下,金载圭被韩国陆军参谋长郑升和和保安司令部司令全斗焕联手逮捕。 后被处死。由此可以证明两点,金载圭没有政变上台的意图,最终得利是保安司令部司令全斗焕。应该说全斗焕和刺杀没有任何关系,金载圭不是受任何人指派,应该是个人行为。而至于他自己所说的:是为了“除掉独裁者”“恢复民主”“国家利益”。则彻底是胡说八道。

对于最真实原因,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就目前已经解密的文件和其他信息来分析。金载圭刺杀朴正熙原因只能是私怨。是和朴正熙总统的卫队长车智澈分歧和私怨,更为严重的是。对于二人的分歧朴正熙不以为然,在言语上明显偏向于车智澈。朴正熙虽然数次调和,但收效甚微。而且金载圭的刺杀完全是临时起意。而非刻意谋划。

在1979年10月26日晚6点左右,朴正熙在车智澈护卫下。前往中央情报部的餐厅用餐。在餐厅吃饭的是:朴正熙,车智澈,金载圭,以及金桂元(总统府秘书长)还有一个女歌星陪同,朴正熙、车智澈二人对先后对金载圭的工作表示不满,车智澈与金载圭在当时已经吵的不可开交,一肚子气金载圭被比自己级别低的人如此斥责,已经是怒不可遏了。在自己办公室被当着下属面批评,脸色阴沉,十分不爽。当晚7点左右,金载圭离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着手枪,返回宴厅,金载圭对朴正熙说“阁下,您搞政治要从全局着眼呀!您带着这样的废物搞政治能行吗?”说完他拔出手枪射向车智澈,车智澈的右手腕被子弹打穿,金载圭又向朴正熙开枪,射中了朴正熙的胸膛,朴正熙随即倒掉。车智澈拼命逃进厕所,金载圭发现子弹卡壳,换枪朝车智澈连开两枪将其击毙,已经啥红眼的金载圭返回餐厅,给已经倒在地下的朴正熙又补了一枪,62岁的朴正熙就此身亡。

应该说,金载圭是激愤之下的冲动杀人,他杀车智澈是为了表达不满,而杀朴正熙则已经是魔怔了,他也知道,杀了车智澈他肯定也活不成,完全是应了那句话,冲动是魔鬼。至今,韩国各界对于当年金载圭行为表示了难以理解。更是传出了许多版本的传说。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刺杀朴正熙是金载圭的个人意志,但凶手涉及(牵连)了12个人。

金载圭是朴正熙的同乡,战友,朴正熙18年前发动军事政变上台的功臣,一直是朴正熙的心腹。案发时担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要职。

(朴正熙生前与女儿朴槿惠合影)

金载圭为何要杀朴正熙?源于他仇恨总统侍从室侍卫长车智澈。这个“看门人”凭借与朴正熙近身的便利,居然成为“大管家”,把朴正熙的其它三大心腹部门中央情报部、陆军参谋部、总统府秘书室不放在眼里,极尽挑拨诽谤之能,而朴正熙偏言偏信,逐渐冷落了金载圭,惹得怒不可遏的他动了杀机。

机会终于来临,10月26日当天,车智澈电话通知金载圭,朴正熙要来情报部官邸与他共进晚餐。金载圭则调度他的手下朴善浩(情报部礼宾处处长)朴兴柱(情报部部长秘书)等10人,部署了这次暗杀行动。

后来结局,朴正熙、车智澈被金载圭亲手杀死,随行的5名总统侍卫四死一重伤,随行的总统府秘书长金桂元幸免于难,他成为了现场目击者。

闻讯赶来的汉城保安司令全斗焕(他也是朴正熙的亲信),得知金载圭杀车智澈时“误杀”了总统朴正熙,不由分说将其逮捕。

韩国军事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金载圭辩解他刺杀朴正熙的动机是为了民主铲除独裁,赢得了韩国社会的积极呼应,还爆发了骚乱,被全斗焕武力镇压并顺势接管了韩国政权。

直接参与暗杀的11人中,金载圭、朴善浩等6人被判绞刑,1人(朴兴柱)被判枪决,目击者金桂元被判终生监禁(后被释放)。


(金载圭受审)

绞死金载圭时,他提了一个请求,不要给他戴上头套,刽子手满足了他。他从容的就死。


谌人


提起朴正熙,也许您还比较陌生,但提起他的女儿,您一定知道,那就是韩国前总统,正在坐牢的朴谨惠。

朴正熙是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他是个对日死忠分子,曾在东北伪满州国服役,手上也沾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朴夫妻:


1950年,他参加了朝鲜战争,开始崭露头角,用十年时间升至作战部参谋次长和第二军副司令。1961年发动政变推翻李承晚政府,任议会议长。次年代理总统,1963年当选大韩民国总统。

朴正熙很会在人民面前做秀的,他打着反腐的旗帜,在公众面前装做一幅清廉的模样,实际上在国内实行独裁统治。但客观上说,韩国经济起飞是从他手上开始的,虽然独裁,但也算是有点政绩的总统了。

他一生经历过三次暗杀。一次是68年,朝鲜派特殊部队的暗杀,被他成功躲过了。第二次是74年,他虽然侥幸生还,但夫人被杀。 俗话说,事不过三。1979年10月26日,被亲信金载圭于晚餐时刺杀。

朴夫妻:


金载圭和朴正熙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人关系挺要好。他也参加了朴的政变,所以政变成功后,他得到了中央情报局长的位子,从那时起就被朴当作心腹。但这个人性格冲动,有一点神经质。

严格来说,现在我们已没有办法知道这次刺杀的原因或者动机是什么了。这一点至今还是个谜。虽然后来在法庭上,金载圭说是为了“除掉独裁者”“恢复民主”“国家利益”,这个理由相信的人很少。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金载圭和车智澈的矛盾,是引发这件事的导火索。总统府卫队长车智澈因为会来事,朴正熙越来越欣赏他,他的地位也不断攀升,还常常抢金载圭的权力地盘,又多次在总统面前说金的坏话,致使两人成为冤家对头。

1979年10月26日晚6点左右,朴正熙,车智澈,金载圭等人在中央情报部的餐厅吃饭。吃饭时,车智澈对金载圭的工作表示不满,两人大吵起来。

金载圭

要命的是,此时的朴正熙是站在金的一边的。当众被下属如此羞辱,让性格暴燥的金载圭怒不可遏。他上楼拿了手枪,向车智澈开了枪,紧接着又向总统开枪,此时车智澈站起来逃跑,金载圭追到厕所将其击毙。

车智澈死后,金又返回来朝朴的头上补了一枪。就这样,两人当场毙命。 刺杀发生后,很快韩国立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副总统崔圭夏立即接任总统。第二天凌晨,代总统崔圭夏和国防部长卢载铉下令,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和保安司令部司令全斗焕联手逮捕了金载圭。

指认现场:

1979年12月,法庭判处金载圭绞刑, 1980年5月24日在首尔执行。 金载圭在韩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爱国者。也有人认为他是叛国者。这一切,只能让后人评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