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氢弹能够引爆木星吗,为什么?

说莫


题主的意思是不是通过氢弹的爆炸来让木星变成一颗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啊?就像咱们平常说的火药桶那样,距离爆炸就差一根点燃的导火索啊。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而且主要成分是氢元素。这是恒星核聚变反应的主要原材料。因此很多朋友脑洞大开,木星会不会成为一颗能够自身核聚变反应,释放光和热量的恒星呢?

和恒星比较,木星的质量太小了。木星要成为一颗恒星就要使劲的增重。木星的质量如果能够增加70倍,也就是太阳质量的7%的话,它的质量就可以让其内部的氢元素发生聚变反应成为一颗恒星。

遗憾的是,在太阳系中已经没有足够的物质来让木星增加质量了。太阳是太阳系中的绝对老大,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系剩下的0.14%的质量构成了包括木星在内的其它太阳系天体。这点质量的物质即使都给了木星,也无法让木星质量增加79倍。因此木星是不可能成为太阳系第二颗恒星的。

回到问题上来,我们把人类制造的氢弹扔到木星上产生的那点可怜的能量是不足以引爆木星的。木星在太阳系中充当着清道夫的角色。它那强大的引力经常让一些飞到木星轨道附近的小行星和彗星撞向木星。较大的小行星撞击木星产生的能量都不亚于一颗氢弹的威力。

举个例子来说吧。1994年的时候,一颗叫做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撞击了木星。这次撞击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地球上所有人类制造的核武器总和的750倍!这种规模的撞击在木星历史上肯定经历了无数次,但是木星并没有被引爆成为一颗恒星。只是为木星贡献了一点点物质而已。

人类制造的氢弹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把地球上全部的核弹都拿到木星上引爆,还不如苏梅克列维9号的一次撞击猛烈呢!不过这样也好,核武器在木星上引爆了,世界因此和平了。

最后感谢木星,为我们人类出处理了危险的核武器。


我就是兔斯基


地球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实应该感谢木星,木星这个大个子不知道替地球挡住多少次的小行星袭击!

1994年7月17日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与木星相撞,这是人类首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的天体撞击事件,彗星因为木星强大磁场作用碎成了21片,其中最大的一片撞击木星产生六兆亿吨TNT炸弹的威力,相对于地球所有核武器威力总和的750倍,木星什么事都没有!

氢弹是地球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但是不够给木星饶痒痒!木星的大红斑据说存在四百多年了,最大的时候可以装下四个地球,目前这个大红斑还是比地球更大!

因为木星体积大,引力大,在地球外层,又与小行星带距离很近,每年木星都要受到不知多少次小行星撞击,每次撞击产生的能量都不是几枚氢弹可以比拟的!

想让木星产生核聚变都不是氢弹或者原子弹能做到的!

质量是所有恒星产生核聚变的根本,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看似很大了!

太阳的质量是木星的一千倍,木星想成为最低级别的恒星质量需要达到太阳的8%,也就是说木星的质量需要达到现在的八十倍才能进行核聚变!


我意纵横1


木星没有真正的“表面”,被誉是气态巨行星之王。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向木星南半球,撞击释放的能量为6万亿吨TNT当量,相当于全球核武器储备的750倍。7月16号的余后6天,,观察发现了不少于21次的撞击。在最初的撞击产生了火球,掀起的木星大气的高度可达地球半径。但是最后木星都相安无事。

在木星上引爆氢弹,不会引发起表面的氢的失控的核聚变反应。就算有聚变发生,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停止。可持续核聚变的条件十分苛刻,最令人觉得麻烦的是达到聚变的温度条件需达到上亿摄氏度。木星云层顶端最低负148℃的低温,到木星中心大约24,000℃的高温。其表面的温度和压力远远没有达到聚变条件,因此无法可持续地进行聚变。就算在木星的中心区域引发任意一处的核聚变,其也会因为温度和压强达不到而无法持续。

可控聚变有三种思路,一是惯性束缚、二是磁束缚、三是引力的束缚。聚变需要的条件是高温高压,热胀冷缩的道理相似,高温高压下东西是有强烈的膨胀趋势,如果不用屏障挡住这个趋势,聚变就停止了了。比如氢弹一爆炸能量只是爆发在瞬间,然后就结束了。

太阳是靠自身巨大质量的引力作用把核聚变反应束缚在了它的中心,也就是辐射压力与引力达到了平衡,通过引力束缚核聚变,而木星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21.34倍,平均半径69,911千米,而其质量只是地球质量的317.82倍,不及太阳的千分之一。


思远军事


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的主要成分也是氢和氦,所以一直人想把木星“点燃”从而成为第二个太阳


想用氢弹引爆木星显然是不知道木星的厉害,在太阳系这片儿,除了太阳就木星说了算!而地球只是一个小小岩石星球而已,木星一个大红斑就能把整个地球给装进去。

人类现在手里最厉害的家伙就是氢弹,可是制造过的威力最大的氢弹也不过是5000万吨TNT当量,这个氢弹在地球上的威力范围也就是几百公里,连地球都引爆不了,还谈什么引爆木星?(1994撞击木星的SL9彗星,经过测算其撞击威力达到了40万亿吨TNT当量,这块彗星要是撞到地球上,地球就连渣都不剩了)



可想而知,就是全人类不吃不喝天天造核弹往木星发射,那也只是给木星挠痒痒而已,不可能把木星点燃变成恒星的。

要想让木星像太阳一样变成恒星燃烧起来,就得让木星的质量增加到现在的75倍以上

太阳的主要成分也是氢和氦,全靠太阳巨大的质量才使得内部的氢产生源源不断的聚变反应,木星的质量还是太轻了。(一个天体只要质量足够大,那么它就能发生核反应成为一种恒星)



氢弹是引爆不了木星的,因为它威力太小了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我尝试从另外一个立场来回答,我认为氢弹可以引爆木星。


先来看看什么是氢弹。氢弹是一种热核武器,它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进行核聚变,来释放大量的能量,来实现大规模杀伤和破坏的目的。氢弹的威力来自于核聚变,核聚变的原料,就是氢,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比如高温高压,就会发生核聚变。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就是因为它正在发生核聚变。可以说,太阳就是一颗巨大的氢弹。看到这儿,你不禁会想,我用太阳去炸木星,有点欺负人,好吧,我们把太阳放一边儿。



我们再来看看木星。木星真是一个,又胖又靠谱的家伙。人类能平平安安存活到现在,木星真是功不可没。如果不是为了这道题,我还真不想把它炸掉。他依靠他庞大的身躯和强大的引力,吸引了不少小天体的撞击。包括1994年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和2009年的小行星。我们先来看看木星的构造。木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它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它的大气层非常厚。根据《自然》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表明,木星的大气实际上只占它质量的1%,钻入厚厚的大气层,木星的主体结构主要是液态和固态的氢和氦。木星核心的压力甚至达到了地球的10万倍。


看到没有?发生核聚变的条件,已经具备两个了——大量的氢和高压。我们只需要再给他一个高温,或者一些别的什么,或许就真的能把木星给引爆。

当然要接近木星很困难,它强大的引力会把你在数万公里之外就给撕碎,而木星的表皮也是相当厚实的,纵如小行星和彗星那样的天体碰撞木星,产生数十亿颗氢弹那样威力的爆炸,对木星来说也只是挠痒痒。但毕竟那都只是表面,而且可能爆炸的威力还不够。老石匠在开山时,不会在岩石的表面,乱凿一气,而是会找到岩石的纹理、脉络,从弱点上下手,一击必杀。在上帝的帮助下,如果我们有一颗足够大的氢弹,并且能够把它埋到足够深的位置进行引爆,说不定真的就能把木星给炸掉。银河护卫队二都看过吧,树人格鲁特就是把火箭浣熊制造了一枚非常小的炸弹埋到了星球的核心,从而把整个星球都炸掉了。



说到影视作品,七龙珠里的弗利萨也是用能量球破坏了行星的核心,从而使它发生爆炸。
其实以上回答都是想象之言,因为题目那样问题也是不可能发生的,我只是不想闭塞思路,多想几种可能性,欢迎大家来讨论。


蛋圈一科


看看地球和木星的对比图,题主就知道在地球上的氢弹。都没把地球“引爆”,怎么可能把木星“引爆”呢?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本身云层内的风暴(我们看到的大红斑)就可以放下2-3个地球。虽然目前正在变小,就是这样我们在风暴顶层投下氢弹,估计在近地面时就会被压扁!W君没打错,是压扁!木星巨大的质量,其内部引力使木星内部温度的温度是太阳吸收热量的2.5倍。氢弹投下去引起的波动,对于木星来讲,屁都不是。好比蚂蚁在人面前打了一个喷嚏。。。。。

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向木星,在距离4万公里时因为木星巨大的引力,被撕裂成21个“小碎块”,其中一块标号“碎块G”的在撞击中产生的能量是6万亿吨TNT当量。W君解释一下,这是全球所有核武器储备当量的750倍!仅仅在木星的大气层制造了一个比地球长一点的“疤痕”,两年后就消失了。。。。。。

木星在太阳系中扮演的是“太空吸尘器”的角色,强大的引力保卫了内层卫星的安全。有科学家认为,没有木星,地球基本不会孕育出生命。拜托题主就不要拿氢弹去给木星挠痒痒了,人类在没有掌握星际武器前,核子武器只是地球上“过家家”的玩具而已。


军武数据库


木星又不是炸药包,何来引爆一说?虽然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但并不代表它容易爆炸。。。况且核聚变的要求是很高的,就连氢弹本身也不能将其100%的核材料引爆。

以太阳为例,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只是一个小质量的恒星),从这也可以看出一颗星球想要成为恒星(自身能进行核聚变反应),质量(引力)是关键,以木星来说,它的质量如果增大80倍左右,才能实现自发核聚变反应,跨入恒星的门槛,要注意了,这些过程并不要什么氢弹去引爆。

但即便质量大如太阳,也不是说它的全身上下都在进行核聚变反应。太阳的反应区域仅仅局限在它的日核部分,只占整个体积的1.6%。

因此氢弹、、引爆木星这二者没有任何关联,反倒是人类一直在想着如何把核聚变掌控在手中,因为那样几乎等于掌握了无限能源。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答:不行!氢弹在木星上爆炸,并不会引发木星核聚变的连锁反应。


木星质量是地球318倍,半径是地球的11倍,木星内部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绝大部分以金属氢和液态氢的形式存在。



相对于恒星来说,木星的质量太小,不能点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恒星形成与演化理论认为,一个天体要点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形成恒星,至少需要近80倍木星质量才行。


所以木星是达不到要求的,就算把人类能制造的最大氢弹,放到木星上引爆,也就在木星表面闪过一丝星光而已,并不会引发木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也不会对木星造成太大影响。

因为木星实在是太大了,光是木星上的大红斑,就超过两个地球大小。



就拿地球来说,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的核试验有数百次,甚至有前苏联5000万吨TNT当量的超级核弹——沙皇炸弹,也没有对地球造成明显影响。



所以把氢弹放到木星上引爆,对木星来说,更是不值一提。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不能。人类氢弹在木星上连个屁都不是,木星上一场风暴都比若干氢弹能量大多了,地球上所有的氢弹原子弹拉七杂八的所有炸药都弄到木星上去,也不会起一个泡泡。

木星的大红斑风暴有4万多公里长,1万多公里宽,可以并排塞进三四个地球。风暴每秒风速几百公里,什么氢弹有这个威力大?由于木星的体积和引力都很大,经常有经过的彗星小行星被木星引力俘获,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撞击木星,随便一个小行星的撞击都比氢弹的威力大。


1994年一颗叫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撞击了木星,可谓惊天动地。

在距离木星4万公里时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就被木星引力撕裂成20多个碎块,这些碎块从7月17日4时15分到22日8时12分的5天多时间内,接二连三地撞向木星,在这130多个小时里,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在木星上空不间断地爆炸了20亿颗原子弹,释放出了约40万亿吨“TNT”烈性炸药爆炸时的能量,比人类拥有的全部核弹加起来还大数千倍,木星也只是留下一点疤痕,而且很快消失了。2009年,一颗小行星撞击木星,在木星上留下一个地球大小的空洞,也很快也消失了。



木星虽然几乎每天都经历着这些剧烈的活动,但一直这么运行着,并没有点燃也没有爆炸,所以人类一点微弱的活动在木星面前真的连个屁都不是。

木星之所以不能燃烧和爆炸,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它没有达到恒星级别,核心的压力和温度都达不到激发核融合的条件,所以不能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二是它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氢,约占90%,其次是氦,约占10%,里面只有为数极少的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我们知道氢没有助燃剂比如氧,是无法燃烧的,因此不管电闪雷鸣还是撞击的巨大威力都无法使木星点燃。这正是木星存在的理由,如果能够点燃,在它形成时就烧掉了,就没有木星了。



木星虽然没有被点燃,但由于其巨大的身躯,里面的压力和温度还是很高的,以至于氢在木星大气层下面变成了液态金属氢。

木星有一个石质地核,那里的温度达到30000摄氏度,压力达到了3亿个地球大气压。但这点温度和压力远远不够点燃核聚变,木星的质量还要大80-100倍才具备一个最小恒星的要求。

这就是时空通讯的观点,欢迎讨论点评发表高见。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关注和理解。


时空通讯


当然引爆不了。

解读题主的原意,是在木星上爆炸一颗氢弹,然后希望引爆木星,导致木星进入持续性的核聚变反应,变得发光发热,这才是题主的原意。

但核聚变反应是需要极其苛刻的条件才能发生,又需要更加苛刻的条件才能持续发生,这个条件就是难以想象的、持续的高温与高压才可能产生核聚变。

核聚变需要高温高压的原因很简单,核聚变是原子核的融合,而原子核都带正电,相互排斥力很大,而要克服这种核排斥力,原子核只有在极高速的情况下利用运动惯性可以克服排斥力而撞进原子核来实现核融合,这就是核聚变。而对于原子核来说,热运动速度实际上就是温度,因为需要极高的温度导致原子核具备极高的运动速度,这是核聚变的基础条件。而压力则是显著的提高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核密度,从而增加核碰撞几率,提高核聚变速度。

核聚变所需高温是上千万度的温度,压力则最少需要数百万个大气压以上,而且高温与高压是两个互补的条件,温度特别高则压力可以下降,或者压力特别大则温度可以下降。比如太阳内部也只有核心区发生核聚变,那里的温度是1500万度,压力数千万个大气压,导致核心的氢等离子体的密度达到了150g/ cm³,在地球上最轻的氢气在太阳核心却比黄金重多少倍了,这就是高压所致。

但用氢弹去引爆木星时,你提供不了持续的高温与高压,核聚变反应根本就无法发生,更谈不上持续发生了。

而在氢弹爆炸时,也只是在其精心设计的核心区域,在数十个微秒(us)的时间内可以达到这个核聚变条件,就是在这短短的数十微秒内,迅速的把聚变条件门槛较低的氢同位素(氚或者氘)聚变为氦,释放大量的能量,数十微秒后,这个条件就不再具备,因此对于氢弹而言,只是一瞬间的核聚变过程,而且也有个核材料的利用效率问题,人类第一颗氢弹的核效率1%都不到,到了今天美国最先进的W88氢弹据说可以接近90%的核材料利用效率。

实际上,即便是在木星内核,核聚变需要的这个苛刻条件也无法达到,依据理论计算,木星还需要再增大10-20倍,才可能在内核产生可持续的核聚变反应,木星还需要增大50倍才能变成一个矮恒星,发出暗红色的光芒。

实际上,上述假设是经过实际验证的,94年苏梅克彗星撞击木星时,其总能量大约相当于数百万颗氢弹同时爆炸的威力,但木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