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张学良与于凤至的爱情故事?

风一样的小菇凉


于凤至作为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东北第一夫人”,她的能力在美国的华尔街也被充分的证明了,但她和丈夫的爱情却没有像她在股市中一样顺风顺水。

作为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不仅在容貌上不输分毫,在气质上更是出类拔萃。相信很多读者也看过电视剧中的张学良,张学良一生爱美人,更是风流成性。说到底可怜的还是这位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人了。赵四小姐的登堂入室,于凤至非但没有生气还宽容大度的接纳了这位共享丈夫的好妹妹。

历史上的于凤至非常可怜,她不仅没有受到丈夫的喜爱,还要在心里承受外界对她的质疑。哪怕于凤至再委曲求全的接受赵小姐,为她建一座楼供她居住,陪伴自己的丈夫。就是这样的于凤至,这样的将帅夫人,在他的丈夫张学良入狱之时,还是到处的找关系、四处奔波,只是想救出自己的丈夫。

但事与愿违,这个可怜的女人最终还是失败了,留给官僚太太们的就剩下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女人愿意用千金家产保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呢?最后求人无门又生了重病的于凤至,只能带着她与丈夫的孩子远赴美国避难。没有丈夫的生活,她日日偷偷流泪,久劳成疾。

此时在狱中的张学良只有一个赵四小姐的陪伴,就算是于凤至一直思念着自己的丈夫。但看到赵四小姐对丈夫照顾得如此的无微不至,内心不免也是五味陈杂。

当她收到张学良寄来的离婚协议时,也决然的与张学良解除了婚姻,从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解除了婚约的于凤至依旧的坚强,不断地与病魔抗争,努力的撑起自己的家,丈夫没有了,孩子还是得继续培养着,可谓是多么坚强的女性啊!

笔者看来,于凤至算得上一个传奇女人,但她同时也是一个傻女人,一个一生都没有得到过爱的女人是何其的悲惨。但每个人所拥有的信仰不一样,可能她的一生觉得只有自己爱的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吧。张学良一生滥情,于凤至和赵一荻也是始终给了他自己全部的爱,这两个女人都将自己的一生赠予了张学良。

独自在美国生活50年的她,甚至到死都没有见到张学良一面,固然有时政的限制,但仍然让人感到惋惜。最后就用一段于凤至墓碑上的墓志铭结束吧:这世界上有许多有情人,可却不是每一对都能终成眷属,有许许多多的人等了一生,念了一生,却最终还是没能等到心中那个人。


邓海春


于凤至,等候着一个不该等候的人

我是非著名作家客凌溯。

谈起张学良与于凤至的爱情,使人不禁想起张学良晚年说过的一句话:“此生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张学良此生在国家上负了人民,在爱情上确确实实负了他的原配于凤至。笔者对历史略有了解,也曾浅读过《张学良传》及《张学良口述历史》,今日来浅谈二人爱情。

张、于二人为何成婚?

张学良父亲张作霖在早年间受过富商于文斗的恩惠,后来张作霖发迹,一是为了兑现诺言,报答自己的恩人;二是为了宣传自身,树立形象,让众人看到他守信不忘恩的一面;三是看中于文斗的家境,以图政治发展等需要,这才让长子张学良娶下了于家小姐凤至。张、于二人的婚姻,属于包办婚姻,对于张学良而言,他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公子哥的叛逆,他还是比较反对这个婚姻安排的。

张、于二人的感情发展:

二人成婚后,私下里以姐弟相称,可见张学良并不是很爱自己的妻子,何况一个传统的女人又怎会栓住一个浪荡公子的心呢?无论是从张学良去吉林剿匪带回的“如夫人”还是后来的赵四小姐,许许多多的女人都走进了张学良的生活,他不是专一的人,也不可能是,特殊的家庭环境,特殊的身份,再加上叛逆的性格,注定了婚姻感情的悲惨。

不过,张学良对于自己妻子于凤至还是十分尊敬的。当赵四小姐因为张学良与家人决裂,奔往东北找到张学良时,张学良很想留下赵四小姐,无奈自己顾忌太多,只好去征求夫人于凤至的意见。于凤至也是个大气明事理的女人,她见赵四小姐可怜,遂同意留下赵四小姐,在名义上成为张学良的秘书。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于凤至毅然决然地陪着自己的丈夫,仍像从前那样守候。可不久之后的于凤至因为患病“乳腺癌”不得不去美国治病,也就是这一走,她不会想到,此生再未见过张学良,也结束了她与张学良的婚姻。

去往美国后,于凤至为了自己的生存,游走于美国股市,成为一个商业女强人,同时还游走于美国政坛,希望借助美国政坛来迫使蒋介石释放张学良。



宋美龄为了帮助张学良,劝其改信基督教,同时告诉他基督教徒不允许有多个妻子。张学良迫于种种压力,也不能去明说,就同意了宋美龄的建议,决定与于凤至离婚!

张学良被释放的消息没有等到,于凤至等来的是离婚协议书,于凤至在痛苦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张学良曾和于凤至通过一次电话,笔者深刻地记着那句话:“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也正是这句话,也让这痴傻于爱情的女人为着一个不值得男人熬尽了一生。

无论是当时张学良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于凤至是真心的,她在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张学良,甚至还为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来美国后做了打算,为他们买了房,也把自己的财产留给了张学良。

在于凤至去世前,收到了张学良的生日请帖,可年到九十的她还想跨过大洋去给张学良过生日,一身盛装打扮,可等来的不是分别五十年后的再次重逢,而是生死相隔。

对二人婚姻的评价:

二人的婚姻属于传统的包办婚姻,也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婚姻。可二人不是没有感情,感情是存在的,于凤至对张学良可谓是倾尽所有,一生都献给了张家。无论是生儿育女,还是管理着帅府里的种种,还是照顾着自己的丈夫,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儿媳、妻子,在那个年代里,无可挑剔。也许在当今时代,我们看来有些愚昧,可不得不让人感觉到敬佩。

张学良这个人属于公子哥性格,军事才华上确实有一定实力,在个人担当上缺乏太多。无论是政治军事上其决策失误、拱手送东北,还是爱情的担当上,他都没有直面去面对,留下了太多的争议。“不抵抗将军”张学良不仅在军事政治上失败,在婚姻爱情上也是个失败者,留下太多骂名。

一个用尽一生付出与等候的女人,她以为能换来爱情,殊不知只有单相思;一个幽禁半生与送掉国土的男人,他以为只负了此一人,殊不知还负了天下人。——客凌溯




作家客凌溯


张学良和于凤至是包办婚姻,于凤至长张学良几岁,有大家闺秀风范,处事理性得体。张学良爱玩,尤其喜欢女人,也有很多女人。在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很难说他们是爱情。在生活中于凤至像姐姐照顾弟弟那样,细致周到,对张学良的很多问题能够包容。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软禁之后长达数十年间,于凤至仍经营产业,规划张学良获释后的生活。他们之间应该是像亲人一样的感情,虽与张学良与赵四之间的爱情不同,但也更长久,更经得起风浪。


文竹客666


他们的爱情属于他们自己而已。


心悦静媛


我认为张学良爱信任于凤至,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家都交给了于凤至,那不是一个普通的家,


韩可馨妈妈


等著不應該等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