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的奮鬥者
在輝煌燦爛的中國歷史畫卷裡,有兩個重要王朝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雖然這兩個朝代的存續時間差別很大,但有很多共同點。這個時期就是隋唐,隋朝國運雖然比較短,但隋朝經濟的發展狀況是比較好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最能體現隋朝經濟的莫過於隋朝部署在不同地區的大型糧倉。這些糧倉大部分毀於戰亂,或者因廢棄而荒廢成了黃土瓦礫。由於史書上對糧倉的細節介紹的不夠全面,人們一直沒有認識到隋朝糧倉的技術水平。
直到考古發現,發掘出了大名鼎鼎的回洛倉後,人們才驚歎隋朝的糧倉儲藏技術。 說起古代糧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竹蓆材質包裹起來的圓柱形糧倉。
這個刻板印象是沒有問題的,但這些只是小型糧倉的佈局特點。隋朝的大糧倉可不是這回事,根據發掘的結果來看,隋朝回洛倉的總面積達到了60多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東西長度接近一公里,南北寬度是600米左右,總共400多個糧窖。
去過北京故宮觀展和旅遊的人,會覺得故宮面積很大,細心看下來,一天看不完。回洛大糧倉的面積相當於多半個故宮,當年儲存滿穀物的場景有多壯觀,可想而知。 如此大的糧倉,在管理上就需要多加留意。
在缺乏現代科技設施的古代,怎麼防火,防蟲,防潮,都成了關係到糧食安危的重大課題。但智慧的古人想出了很多好辦法,其中某些方法至今依然在使用。在防火方面,主要是建立合理的巡視管理制度。
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擁有最先進的防火技術,也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好的管理制度是首要因素。 在防蟲方面,則採取火燒的辦法。只要有土壤,難免就會生蟲。
為了解決該問題,在挖好糧倉後,需要在倉內放上柴火,點燃焚燒。焚燒過的糧倉內壁就可以逼退絕大多數的昆蟲。更重要的是,焚燒之後,內壁和糧倉底部的土壤變的更加乾燥,具備良好的防潮特性,一舉兩得。
僅有這些還不夠,緊接著就是塗一層青膏泥,加固糧倉的側壁,然後鋪上乾燥木板和木炭。木炭具有吸收潮溼的特性,是環保且長久的天然除溼物質。
最後一步是鋪上席子,這就可以放糧食了。 為了實時觀測糧倉的情況,除了管理者親自下去查看情況外,還利用了“生物技術”。糧倉入口處會種上長不大的小樹苗,這些樹苗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
如果在特殊季節和天氣裡出現溼氣過大的情況,樹苗會出現異常狀況,管理者可及時對倉庫進行整頓管理。隋朝的存糧儲量,堪稱古代歷代王朝之最。然而隋朝卻很短命,這跟隋朝的內政難題和農業政策有關。
隋朝的內政難題就是針對關隴一帶貴族勢力的運用和壓制。隋唐兩朝建國時,關隴地區的貴族發揮了巨大作用,而王朝一旦建立,如何控制這部分力量就成了難題。
隋朝楊廣沒能很好的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同時隋朝的存糧雖然巨大,但開倉制度極度嚴格。很多地方出現了旱災和饑荒後,地方官需要等到開倉聖旨下達後才能開倉。如果相隔較遠,很多人等不到聖旨就已經死去,不少農民被迫拿起武器起義。強大的隋帝國在內外交困的風雨中最終還是倒下了。
歷史三日談
我一進來就看見不明覺厲的群眾在噴專家言辭誇張,其實這次專家真的被冤枉了,就糧食存儲技術而言,上千年以來還真沒有突飛猛進的變化,這並非厚古薄今。
被發現的隋朝糧倉
所謂的隋朝千年糧倉是指隋煬帝時修築的大型糧倉——回洛倉。
中國是糧食大國,也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安全底線,歷來農民起義基本都是因為鬧饑荒老百姓沒飯吃,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揭竿而起,因此只要思維正常的皇帝都知道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但古代糧食產量不高,天災人禍頻發,為了確保糧食安全,糧食的存儲就成為一個事關國家民生的重要問題。
隋煬帝在歷史上被形容為一個暴君,但其實他做出了很多非凡的事情,最大的貢獻當然是開鑿京杭大運河,以及修建國家糧倉。
隋文帝楊堅在世時,隋朝便已經在黃河沿岸修建過四個大型糧倉,分別是洛州的河陽倉,陝州的常平倉,華州的廣通倉,衛州的黎陽倉,以應對饑荒年份不時之需,但這些糧倉仍不足以滿足糧食安全需要,因此隋煬帝再接再厲,又興建兩個更大的糧倉:洛口倉、回洛倉。
著名的洛口倉,也叫興洛倉,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河洛鎮,隋唐農民起義時,瓦崗軍領袖翟讓、李密曾率軍攻取洛口倉並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使得起義隊伍迅速壯大。
隨著時間推移,當年的洛口倉已不復存在,另一個回洛倉遺址則被成功發掘。
回洛倉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小李村、馬坡村以西,因距離洛陽很近,主要功能是為洛陽城內的皇室、官員和百姓供應糧食。
回洛倉遺址在2004年被首次發現,經過長達十年的考古發掘,2013年,整個回洛倉終於完整浮現在世人面前,而這個結果是令人震驚的。
回洛倉不是一個倉庫,而是一個大型倉庫城,倉城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形象地說,大概相當於50個標準足球場,內部分佈著多達700座倉窖,每個倉窖都是內徑10米,外徑17米,深10米,據估算每個倉窖可存儲約50萬斤糧食,整個倉城可儲糧3.55億斤。
先進的隋朝糧倉技術
整個回洛倉的倉窖都在地下,大家可能認為地下有水,肯定十分潮溼,不利於糧食儲存,但我們的先人用他們獨特的智慧,完美避免了這一問題。
一是選址好。興洛倉和回洛倉都建在山地丘陵上,海拔較高,土質乾燥,土層深厚,不怕水淹,不易受潮,且兩個倉庫都靠近水路,方便糧食轉運。
二是基礎好。回洛倉的建設顯示出古代紮實的土建技術,倉窯的基槽進行了有效夯打,十分堅實,使得水分不宜滲透,利於防潮。
三是技術好。回洛倉的倉窯內部牆壁進行了火烤,烤乾水分,然後塗抹膏泥,再用木釘鋪設木板,木板上再敷席,使得十分乾燥,有利於糧食的長期存儲。
如果直接縱向對比,現代技術肯定高於古代技術,但古代糧倉建築技術仍然充滿了古人智慧和心血,即便放在現代來看也並不過時。正因為如此,回洛倉才能作為“中國大運河”核心組成部分內被成功選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現代糧食存儲技術
數千年以來,影響糧食存儲的三大因素始終未曾變化,即溫度、溼度、防蟲鼠害。
以現代糧食存儲技術為例,目前常用的技術有準低溫儲藏(20度以下)、氣調(充氮)、低劑量燻蒸、電子測溫測水測溼、互聯網監測攝像等等,這些技術確實十分先進、智能和自動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都是圍繞控制適宜的溫度、溼度、防止蟲鼠害滋生的。
圍繞這三大因素來看,古今糧食存儲技術並未有本質區別,而且從實際效果來看,古人存儲糧食的技術一點不比現在差。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因為現代技術帶給人類的往往是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大的規模、更低的成本,但未必是更好的質量。
以建造糧倉為例,回洛倉這種規模的糧倉,在投入同等人力的情況下,隋朝可能需要3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建好,但現代3個月就能建好,這就是先進技術的效果。
然而,就糧食存儲效果而言,兩者並無差別,古代甚至更勝當今,因為影響糧食存儲效果的不僅有技術原因,更關鍵的還是人的因素,即管理因素。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隋朝的千年糧倉——“回洛倉”,其建造技術與技巧的確令人稱奇,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要說“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有點誇大其實了吧。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糧倉到底有哪些令人驚奇的地方:
回洛倉又稱興洛倉,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河洛鎮。據史料記載,此糧倉建於隋煬帝大業二年,倉內有三千糧窖,每窖藏糧超過八千擔,守軍上千人,以此估計,興洛倉共有2400萬擔糧食。
2004年9月,由於洛陽一拖廠區進行修建而被發現,2009年7月,開始初步勘探。為配合2014年“隋唐大運河申遺計劃”,於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對其進行保護性挖掘。回洛倉城東西長達到1000米,南北寬355米,面積達355000平方米,和5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相當。倉城內佈局的整齊有序,有管理區、倉窖區、道路與漕渠,一共有700多座倉窯,每個倉窯口都成橢圓形,內徑約10米,深約10米,倉窯外圍還有基槽。
每個糧倉的建造過程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不僅考慮到了防潮防蟲防火,還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性。
首先來看看倉窖的建造吧!
第一步是按照事先的設計挖好倉窖;第二步是點燃乾草烘乾整個倉窯;第三步是用燃燒後的草木灰混合泥土塗在第一層;第四步是鋪設木板席子等防潮,最後放入糧食封存。這種倉窖因為經過了火燒,不僅防潮,而且土壤內的蟲卵也被燒死,還能防蟲害,而且密封性極好。
最能體現古人智慧的是:他們居然是通過在糧倉入口處種植的小樹苗來判斷糧倉的存儲情況。倉窖裡的糧食一旦受潮黴變,就會影響到小樹苗的生長,進而達到控制糧倉情況的作用。
由於戰亂,其中一個倉窯裡的糧食竟然保存到了現代,考古人員從中取出了部分糧食,種子居然還發芽了,種下去以後竟然還結出果實了,經過了千餘年,這不得不讓我們佩服古人的智慧。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實際上,此種保存糧食的方法在農村地區依然廣泛應用,所以,並不存在現代科技無法超越的可能。無論是古代技術還是現代的科學技術,都是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更多的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只不過是我們更驚歎於古人的智慧而已。
悟空八卦歷史
對於古代的帝王來說,修建儲存糧食的糧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但是對於我們後人來說,糧倉的考古價值確實不比王侯將相的陵墓那樣有吸引力,既沒有讓人驚詫的奇珍異寶,也沒有大量的碑文材料供史學家考據歷史人物或者大事件。但是隋朝的這座千年糧倉回洛倉的確十分出名,而下令修建它的正是一直被黑的隋煬帝楊廣。
很多人提到隋煬帝就想到荒淫無度和殘忍暴虐,其實他是一位文武兼備軍政全能的帝王,一手打下了隋唐盛世的基業。比如他完善了科舉制度,開鑿了大運河,開拓絲綢之路,親率將士征討吐谷渾等等功績,只是他本人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弄得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最後弄得個慘死的下場。隋煬帝好戰,為了保證自己軍隊的軍餉,確保國家穩定,他修建了諸多十分雄偉的天下糧倉。
回洛倉有多大呢?根據考古專家測量,這座糧倉的平面面積有50個足球場那樣大,隋煬帝在遷都洛陽之後就立刻開始修建這座糧倉,主要還是為洛陽城的正常運行提供糧食,畢竟諸多王親貴族跟著一同來到洛陽,生活總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回洛倉之所以讓考古學家們驚歎,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規模之大。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回洛倉擁有倉窖三百多個,文獻通考之中的記載則是三千三百個倉窖,根據專家的考證,回洛倉的倉窖竟然有700個之多,的確讓人震撼。
不僅僅是數量多,每一個倉窖的儲存量也是極大的。據科學家計算,一座倉窖所能存儲的糧食可達到50萬斤以上,整座糧倉可儲存的糧食高達3.85億斤,十分讓人驚歎。倉窖的修建不僅僅是圖一個“大”字,其存儲糧食的實用性也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
倉窖整體是圓形的,建造之時,首先先挖出一個外徑16米左右,內經10米左右,寬3米,深1.5到2米的環形基槽,然後就在這基槽之中夯打,以形成足夠堅實的倉窖口。這樣的倉窖口不僅僅可以防水還可以防止坍塌。之後,倉窖的挖掘工作才正式開始,倉窖深10米,挖完之後先將倉窖的牆壁用火烤一遍,隨即塗抹一層青膏泥,鋪上一層木板,最後再鋪上一層席才算是最終完工。
以這樣的技術製造出來的倉窖能夠最大程度地保存糧食,據說隋朝糧倉裡的糧食一直吃到了隋朝滅亡後的唐朝貞觀年間。回洛倉是隋唐大運河的附屬配置,是大運河沿途最為重要的糧倉。通過今天對回洛倉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出當年大運河的繁榮盛況。
回洛倉的壯觀我們是十分驚歎的,但和今天的糧食儲存技術相比還是很落後的。我國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建設了倉容高達1000多億斤中央直屬儲備庫,和這樣宏偉的現代化糧倉相比,回洛倉實在不值一提,只是現在很多人還是喜歡以這種現代人比不上古代人的噱頭吸引大眾視線罷了。
木劍溫不勝
看題主的描述,隋代直接建在洛陽的糧倉,應該指的就是 回洛倉。
回洛倉位於現在的河南省洛陽市小李村和馬坡村一帶,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
史書中記載隋煬帝即位之後,就開始營造東都,並且把天下各地的富家大族多達上萬家都遷到新修的東都,洛陽來以充實人口。這也是封建社會中常用的對地方豪強的控制辦法。
這時候就有問題了,遷來了大量的人口,糧食不夠吃怎麼辦?於是就需要修建龐大的糧倉來儲存數量龐大的糧草以共足夠的人口日常所需。
2004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帶鑽探時發現了倉窖和古代道路古代墓葬的存在。於是長達十數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就此展開。當真正的考古發掘工作展開之後,整個考古學界都震驚了,發現這裡不只是單個的倉窖,而是可以被稱之為倉城!初步推測整個倉城中大概包含倉窖有700座。可能您對這個數字還不太感冒,那我們就寫拿出一倉窖就來說。
比如回洛倉中有一個被編號為3號的倉窖,它的體積達到了400多立方米,能夠儲存糧食達到55萬斤,按照這個數量來算,如果整座倉城全部裝滿,總的糧食儲量可以達到3.85億斤!
不僅儲量大,回洛倉的技術含量也是相當高的。2012年到2014年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回洛倉遺址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古發掘,這也是境內考古工作者們共清理出來了四座倉窖。這四座倉窖的開口大概在地表以下1.1到1.3米,艙底距地面6米到9.3米不等,倉的形制都是口大底小的圓缸形。
在修築的時候,首先要對倉窖的口部進行加固,先在外圍挖出基槽,然後分層夯築加固倉窖口部的強度。之後才能向下開挖倉窖。
挖好成形之後,需要修整、夯打倉窖的壁和底,也是起到加固作用,之後還要在周圍壁上塗抹一層青膏泥。
最後用火將整個倉窖烘乾。
另外在儲存糧食之前還需要鋪設其他防護鋪墊。比如周圍壁上和底部在青膏泥之上還要鋪設木板、葦蓆,以防止糧食受潮。
當然整個倉窖並不只有地下部分,倉窖上方還需要修建地上建築頂蓋,防止下雨和揚塵等影響。
但是回洛倉並沒有使用多長時間,唐朝以後,回洛倉就不見於史料記載,同時考古發掘工作也證實了,回洛倉使用時間較短,有些倉窖甚至是空的,大概在隋朝滅亡之後回洛倉這處龐大的,昔日輝煌的國家糧倉就被廢棄。
至於技術水平很高,那是沒問題,但是說現在都無法超越,一味厚古薄今,純屬扯淡。
元芳,你怎麼看,看完加個關注可好~
於史他說
說起古代的糧倉修建,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被黑化嚴重的隋煬帝。隋煬帝的功績,可以用四點來概括。興建兩都,廣設倉庫,開通大運河,修築馳道。在隋煬帝修建的這些糧倉中以洛陽的含嘉倉最具代表性。
那麼他修建的這個糧倉有何奇特之處呢,其一規模大,據史書記載,在當年,含嘉倉儲存了數以萬石的糧食,其儲存量足以存儲唐朝一年糧食產量的一半。
其二在於他的修建十分科學,首先他的選址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這裡水位較低。修建的時候每一道步驟都很細膩,當時人們封存糧食時,採用的是席子夾糠法,(將窖壁挖好後用火烤乾,把草木灰順勢攤在窖底,上面鋪上木板,木板之上再鋪上席子,席子上墊穀糠上面在鋪席子),使糧窖隔溫保溼。
糧倉建成之後整個洞穴都被火烤乾了,這就導致了糧倉內十分乾燥,不會產生寄生蟲和水分,為糧食存儲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儲存環境。據說在專家挖掘的過程中,發現了糧倉下面還有糧食穀物,神奇的是,沒過幾天種子意外的發芽了。
這麼大規模的糧倉,考古人員也是第一次見,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
古今譚
哪個專家說的?報上名來!
什麼叫隋朝的糧倉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這種話也敢說,服了。
首先,不可否認隋朝大糧倉確實很厲害,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洛陽發現的回洛倉遺址,屬於隋朝的國家級糧倉,整個倉城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65米,相當於50個國際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其內部存糧數量驚人。
隋朝糧倉的智慧到底體現在哪裡呢?
要說到存糧,必須要保證三大問題:防火、防潮、防蟲。
防火主要是糧倉管理,暫且不細說了。至於防潮和防蟲,回洛倉選擇在洛陽,有著很大的地理優勢。
黃河的衝擊沉澱,導致黃土特別的厚實,可以挖掘出很深的儲糧倉窖。
古人在挖好大型倉窖之後,會在裡面用柴草進行燃燒,燃燒之後倉窖的壁面含水量更低,而且也更加結實。
此後,再塗一層青膏泥,然後鋪設木板和木炭,木炭層可以有效的防潮,上面再鋪設很多層席子,最後再放入糧食。
此時的倉窖不僅十分乾燥,而且經過火燒之後也降低了土壤內蟲卵滋生病蟲害的可能性。
最後,在糧倉入口處種植了小樹苗,一旦裡面的糧食受潮黴變就會影響樹苗的長勢,可以隨時控制糧倉的存儲情況。
所以,隋朝糧倉可以長時間存儲糧食,確實很厲害。
但是,但是,再牛的技術也只是利用了當時的材料,真能和現代化的倉儲技術相比?這讓我國的科研人員臉往哪擱啊……
所以,讚歎可以,別太誇張了。
七追風
2004年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陽一帶進行考古挖掘,當時一路發現了許多的倉窖和古代地下通道,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於是長達10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就從此展開了。
在考古學家不斷深入的發掘之後,發現這裡不只是一個單一的倉窖,這裡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倉城。
一開始挖掘到一個倉窖,它的體積就達到了400多立方米,足以讓考古學者感覺到震驚。而經過後來的不斷挖掘發現,專家學者們推測,這一帶大概應該會有700多個這樣的倉窖!
700多個這樣的倉窖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意思也就是說其中一個單一的倉窖,按它能夠大概儲存糧食達到55萬斤來算。如果整個倉城都裝滿糧食的話,那麼它的糧食總儲蓄量可以達到3.85億斤以上。也就是說這樣一座倉城能夠養活一座城市達到500年之久。
而經過一番研究之後,這個倉庫就是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的回洛倉,也就是位於如今河南省洛陽市小李村和馬坡村一帶的大型糧倉。
據隋史記載,隋煬帝在登機之後就開始營經營京都洛陽,並且計劃著將天下所有的富貴大族人家都遷到新修的東都洛陽來。以充實洛陽的人口,帶動洛陽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其實也是封建統治者常常用來對付地方勢力的一種方法。
而洛陽從一片虛無到繁華似錦,人口大量增多。那麼接踵而來的就是需要解決人口需要的糧食問題。所以隋煬帝就開始著手修建龐大的糧倉,來提供洛陽人民的糧食。
而這個隋朝洛陽回洛倉,到底技術先進在哪些地方呢?
要想保存糧食不壞,要解決三個大的問題,一是防火,二是防潮,三是防蟲。
防火問題對於糧倉來說,主要是選好優勢的地理位置和隱蔽的地方,儘量的遠離可能發生火災的地方。回洛倉選在了洛陽的郊區。並且常年有人把守,而且回洛倉的倉窖是挖掘成一個橢圓,並且循環下降。
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直接向下的通道,而是彎曲盤旋的,這樣有利於減少火災的發生,並且便於人們第一眼看到火災,及時的進行撲滅。
第二個問題就是防潮。在南方基本上糧食存儲的最大問題就是防潮了。而在北方防潮可能做得比南方更好,因為北方氣候條件相對乾燥,而且土地裡面的溼度不高。要是在南方往下挖十米就已經成了井,更別說進行糧食儲存。
在回洛倉的建設過程中,聰明的隋朝人在倉窖周圍的峭壁上用大火進行燃燒。而燃燒過後的倉窖,其周圍近百米地方的含水量都烤乾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黃河以北的土地本來就含水少,再大火燒完峭壁之後又在窖壁上塗上一層青膏泥。然後再鋪上木板和木炭。
木板是乾燥的木板,吸水能力極強,而且木炭的防潮能力也是非常好。就像如今我們現代技術中所用的活性炭一樣,不得不歎服隋朝人的智慧。如此一番,防潮問題就得到了根本的解決。
最後一個問題是防蟲。在倉窖當中,不僅環境十分乾燥,而且經過火燒之後,土壤中那些蟲子的卵和自身的病害蟲都已經被殺死了。再加上木板之間的密封性特別好,木火碳又能夠消耗掉木架當中的氧氣。
所以蟲子幾乎不能生存,這個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不僅如此,還在糧倉的入口處種上一些花草樹木,一旦其中的糧食受潮發黴,其內的氧氣就會影響到樹苗的生長,能夠及時的提醒人們。
隋朝回洛倉的防潮防蟲技術,確實相當高明,但是說要比現代技術高,那還是太過了。
史之策
只能感嘆古人的智慧,要說現在的技術造不出來這樣的糧倉那是假的,古今建築的區別在於,古人的建築可以千年不倒,如今的建築也就幾十年面臨倒塌。言歸正傳,根據描述,這個糧倉應該就是你著名的“回洛倉”,回洛倉的面積如何?儲存量有多大?竟然到唐朝還沒有吃完,裡面的構造又怎樣?
01
隋煬帝登基之後,先是開鑿了貫穿南北的隋唐大運河,運河的開通,使得南北距離縮短,南糧北運也是極其便利,但是隋煬帝細想,總不能每次北方需要糧食都要南方運過來,這樣成本太高,於是決定建立糧倉,儲存糧食,於是在洛陽城外建立了“回洛倉”,用來儲存天下糧食。
回洛倉在洛陽城北邊一公里的地方,也就是現如今的瀍河區小李村西,屬於國家糧倉,隋朝對糧倉的建設比較看重,《隋書》裡面提到,全國有6座大型糧倉,其中回洛倉是隋朝的根本,也是國家的命脈所在。
02
回洛倉的倉城是長方形,由管理區、倉窖區、道路和漕渠組成,通過數據得出大約有50個足球場那麼大,之所以能夠儲存大量的糧食,根據考古發掘來看,倉城中有700多個倉窖,每個倉窖可以儲存50萬斤糧食,整個倉城可以儲存3.55億斤糧食,完全夠洛陽城中的百姓生活所需。
如此大的儲存量,糧食如此之多,這也意味著需要長時間的保存這些糧食,一是放火而是防潮,考古學家確實被古人的智慧驚到了,因為倉窖全部都在地底下,呈口大底小缸,最主要的就是防潮,一旦環境潮溼,稻穀很容易發芽。
03
所以這700多個倉窖,每一個都是先用火烤乾,之後再塗抹上一層青膏泥,最後還要鋪上木板,木板上還要鋪葦蓆,考古人員看完之後也只能感慨隋朝時期儲糧食的技術的確發達。隋煬帝之所以如此重視糧倉的建設,和當時關中地區有關,當時關中地區人多地少,糧食供應長期出現困難,也時不時出現旱災導致人民饑荒,自從有了回洛倉,隋煬帝再也不用擔心這些問題。
隋煬帝每次等到南方糧食成熟之後,就開始通過大運河,最後運往回洛倉,年復一年,回洛倉的糧食越來越多,裡面取糧食也是先進先出,不會存放太久,糧食從不短缺。回洛倉的發展,一度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目標。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瓦崗寨就曾奪取回洛倉,之後李世民也率軍攻取回洛倉,據說隋朝滅亡時,回洛倉內還有糧食,唐朝時期的百姓還能吃到前朝儲存的糧食,從另一方面來講,唐朝的繁榮,隋朝可以說是為其奠定了基礎。後來回洛倉被廢棄,又經歷風吹雨打,尤其是雨水的沖刷和淤積,在金元時期又遭到破壞,大部分失去了原來的模樣。
回洛倉遺址
2014年,回洛倉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6月22日,也成了中國申報的“中國大運河”核心組成部分內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羽評郡主
答:這所謂的“隋朝千年糧倉”指的是洛陽的回洛倉。
根據《隋書•食貨志》記載:隋朝的大糧倉主要圍繞著長安、洛陽兩座都城進行興建。隋文帝時代在衛州置黎陽倉,在洛州置河陽倉,在陝州置常平倉,在華州置廣通倉。而到了隋煬帝時代,鑑於關中物資貧乏、漕運不暢,隋煬帝要把都城遷往洛陽,命宇文愷主持東都洛陽的營建工作,開鑿大運河,並在洛河邊建三座大型倉城:含嘉倉城、洛口倉城、回洛倉城。含嘉倉城在洛陽城內,規模較小(唐朝時進行擴建,成為最大的倉城)。洛口倉城因位於東都鞏縣洛河入黃河之口處,故名,是把城外糧倉糧食運入城內含嘉倉的中轉倉。這城外糧倉指的就是回洛倉。回洛倉城位洛陽城外7裡的邙山上。
含嘉倉、洛口倉、回洛倉三座糧倉,儲存了當時全國一半以上的稅糧,被統稱為“國家糧倉”。
其中的回洛倉共有倉窖710座,各倉窖的大小基本一致,窖口內徑10米,外徑17米,深10米,單個倉窖可儲存糧食50萬斤,710座倉窖,可儲糧總數高達3.55億斤!
2013年1月,整個回洛倉城被髮掘露出地面,其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相當於50個國際標準的足球場,氣勢磅礴,氣象恢宏!
也因為這個回洛倉的出土,隋代被定義為我國古代大型國家糧倉建設的頂峰時期,也是我國古代地下儲糧技術發展最完備的時期。
隋朝的滅亡,與回洛倉的丟失息息相關。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李密率瓦崗軍長襲洛口倉,建立政權,國號魏,李密自稱魏公,分封百官。緊接著,移師邙山,攻取回洛倉城。
鎮守洛陽的隋煬帝子越王楊侗募7萬“東都義兵”,以慘重代價爭奪回了回洛倉。
李密不甘心失敗,率10萬兵重來,大破7萬東都義兵,再次奪取了回洛倉,並圍攻東都洛陽。
該年六月,隋江都通守王世充等人率領10萬援軍擊潰圍城的瓦崗軍,拉鋸式地佔領回洛倉城。
大業十四年(618年)正月,李密攻佔洛陽東面的金墉城以為都城,四月,又拉鋸式地奪取回洛倉,使東都缺糧而陷入困境。
原本,李密佔領了回洛倉,有糧食,佔據了主動權。但他的軍備供應也不行,有倉沒庫。
倉和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倉是存糧食的,庫是存錢帛的。沒有錢帛就沒法犒賞將士,
當時的情況是:“(王)世充乏食,(李)密少帛”。
瓦崗軍元帥府右長史邴元真給李密出了個餿主意:和王世充做糧食買賣,用賣糧食得到的錢和衣物犒賞將士。
李密同意,洛陽城內的隋軍得到了休整。
五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弒的消息傳到洛陽,城中官民擁立越王楊侗為帝,向瓦崗軍全面反攻,李密大敗,後投李淵招致死亡。
改年,李淵以李世民為統帥,大舉東征從楊侗手中篡奪了政權的王世充鄭王朝。
李世民的取洛陽的策略非常明確:佔領回洛倉城,截斷大運河,斷其糧道。
李世民的策略得到手下將士的有力貫徹,王世充軍最終糧盡崩潰,全面敗亡。
李世民殺鄭王朝文武於洛河邊,毀其都城的標誌性建築乾陽殿、則天門等,棄用回洛倉城,擴建城內的含嘉倉城。
雖說後來的含嘉倉城規模超越回洛倉城,到現在還可以發現儲存在那兒的炭化糧食,但“隋朝千年糧倉”的名號只屬於回洛倉。
有人說,有專家稱隋朝修建這個“千年糧倉”,連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
這絕對是謠言,誇大了的謠言,不是事實。
不用說,回洛倉的規模是非常之大,但唐朝人民在原本的小糧倉含嘉倉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就已經超越了回洛倉了,有什麼理由說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