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如果坚持每天练习,大约多久能写到得心应手?

书法艾月A


题主所问“学习书法,如果坚持每天学习,大约多久能写到得心应手?”这可以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了,有人三年,有人十年,甚至更久,但不管怎么样,学习书法要具备“有爱美之心、审美的能力与熟练的技术”这三方面,而且缺一不可,这三方面决定了学习书法要多长时间才能得心应手,



对书法的“爱美之心”,

为什么一定要有爱美之心呢?因为只有从心里喜欢美好的事物,喜欢美丽的汉字、美妙的书法,才会对书法感兴趣,有兴趣了才会去学习,又由于人们审美能力的不同,艺术素养的差异,导致在区别美丑上也有差别,比如,有些人写书法,字体肥瘦都不好看,那是因为临习的字帖没选好,


对书法的审美能力,

所谓的审美能力,就是可以分辨出怎样的字帖是好字帖,怎样的字帖适合自己,当然了,古代每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是学习古代名家的书法,人无论学什么都要取法乎上,从最好的、最经典的、最规范的学起,临摹古代大家的书法,从来都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是历来学书者的必由之路,

熟练的书写技术,

当书学者有了爱美之心、审美能力之后,还要进一步提高书写技术,学习书法就是在审美和练习技术反复进行之中前进的,仅仅俱有审美能力是不够的,因为只会欣赏而不会正确执笔,虽然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手不熟练,所以在临摹时,眼睛要看着字帖,同时要揣摩书体的性情体势,铭刻于心,这是印象,然后把得到的印象通过笔墨展现到纸上,

综上所述,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将书法写到得心应手,也就是写出风格,除与自身师承、家学、名家影响,及继承传统技巧有关之外,又与自身的个性、气质、胆识、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立意,以至人品等各方面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没办法确切的说明多久时间能将书法写到得心应手,但坚持每天学习,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诗夜城主


学习书法十几年,说说我个人的感觉吧。

个人觉得我的进步算是比较的,从我高一学习书法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这七年里,除了寒暑假放松、过年回家、准备一些考试以及面试以外,我几乎每天都会练习书法,高中所在的书法艺术班以及大学时的书法专业,也决定了必须每天练习书法,一年365天,最少要有两百天以上是练字的,而且还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切磋、参加比赛、举办展览等等。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直到大学毕业,我学习书法已经7年了,仍然没有做到题主所说的得心应手,学习了七年都没有开窍,加上学校排课较多天天写,没有时间思考,整体感觉学的是稀里糊涂的,然后就毕业了。

真正感觉写字顺手了,不那么生硬了,是毕业3年以后的事情了,在这三年工作期间,我一直也没有闲着,参加了三四个书法高研班,得到了不少老师的指导,有一年突然感觉有点明白了,然后感觉能够驾驭自如,那一年参加了好几个比赛,还获了几个奖,书法水平算是上了一个台阶,这个时候已经学习书法10年了。

回过头来想想,学习书法前几年的那种自视清高或者狂妄自大简直太幼稚了,其实自己那时候啥都不会,能写像两个字就尾巴上天了。

我觉得不管你是否天天练习,学习书法除了需要大量训练,还需要时间的跨度,我个人觉得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也不笨,算是一个普通人,我用了10年,聪明的人或许5年就够了。


不二斋


谚语说:“书无百日之工”。每天坚持练习,只是学习书法的一个条件。学好书法,还有许多因素。

正确的学习方法,个人的悟解能力,用功的多少,有无师授,师傅的执教能力等等。若是都按好的来,那么三个月能够掌握好基本的笔法,一年能有小成。三年可以独运。这得没有一个环节上的差错。书无百日之工,说的是书法不可能是短期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工书的。得心应手,是学书人毕生的追求。


为什么得心应手会无期?书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以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除非甘于现状,不思进取。但满足于所起得的成绩的人,实际上并不能保持现有水平,而是在向后倒退。宋代四家之一的米芾,他的书法有“刷字”之称。八面出锋,不可谓不得心应手。即便是如此高手,在练习时也要反复多次进行推敲。要得心应手,岂能有时限!


子衿书法


想要写书法写到得心应手,其实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我们看这个要求中的最关键的两个要素,一个是“心”,一个是“手”。

汉代扬雄曾经说:

书,心画也。

虽然杨雄在这里说的“书”,可能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书法”,但是基板上和我们后来的书法艺术理论有相同之处。

“心”,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心中的想法是什么,情感诉求是什么,当我们心中更有了想法,有了诉求的时候,自然就会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表达、表现我们的心中所想的事物。

“画”,其实可以理解为动词,即书写的动作,理解为描绘、表现也可以。我们可以看到,扬雄的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对情感诉求的表达和人们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探讨。而一个书法家最高、最好的创作状态,也不过就是如此罢了。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创作《祭侄文稿》的时候,其实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种效果。他当时见到侄子的遗骸,悲痛万分,老泪纵横,在内心极度痛苦的情况下写出来了这篇千古名作。

这幅书法作品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他的“真”。他表达的是真情感、真状态,不做作,不掩饰,是很直接的情感宣泄。

而我们说通过这幅书法作品,我们几乎就可以想见颜真卿当时的状态、心情,其实这就是“得心应手”的水平啊,这就是书法家最高的境界。

我心携我手,我手写我心。

但是对于普通书法学习者来说,得心应手其实更多意义上是指我们在技术上、在书法技能、技巧上的训练度、熟练度。

此时,心就不是指的心情,而是说我们对于技巧的掌握、对于技巧的熟悉。当我们心中对于某一个书法技巧做到了心中有数,心中有杆秤,那么自然书写起来,就会更加自然流畅,有准备而万无一失。

但是书法技巧特殊性的地方也在于,它有时候需要学习者进行反复的训练,进行反复的学习才能掌握,比如某一个笔画的书写技巧,你光从心中知道他的路数是没有用的,要真正可以写出来,写的熟练才算可以。而这样的训练到底多久可以获得呢?

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往往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因为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们就说我现在吧。据说他创作《兰亭序》,在酒醉微醺的状态下写了《兰亭序》,等到他酒醒吗,再写就没有那个状态了,你说王羲之书法水平高不高,那自然很高。但是在这则案例中,王羲之并没有做到得心应手,他只是在兰亭宴会上,第一次写《兰亭序》的时候得心应手,等到酒醒了。第三次第四次再写,就没有那种感觉了,也不能说他完全不得心应手,只能说,状态不是最佳。

而我们说,既然王羲之都不能做到时时刻刻处在最佳状态,得心应手,我们还苛责自己干什么呢?学习书法,就是修心,就是帮助我们修正自己行为,让自己不浮躁的,而这,是靠短时间的速成所达不到的。

因此,你如果问我,学习书法,如果坚持每天练习,大约多久能写到得心应手?我认为,答案是一辈子。


松风阁书法日讲


一个字的得心应手用不了多长时间,如果要想如真正的书法大师那样的得心应手,至少要四五十年的打磨,然后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会之际,人书具老,随意挥洒,任笔成行而无一笔不在规矩之内。如果说一个字或三五个字做到得心应手,大约需要几个月吧甚至一年以上。我的意思是说作为初学者在临摹练习阶段,能够做到背临书法中的字达到惟妙惟肖,如出己心的书写。而不是比葫芦画瓢式的背临,是无我无帖状态下的背临,书写状态犹如出于自己心内。



以翰墨书道的体验,学书法数十年,至今能够让我感到有一些得心应手意味的书写,就是那种背临下来以后的书写,至少三五年以后,才有可能。

比如上面这几个字,就是如此,从《集王圣教序》中学会背临这几个字到完全忘记原帖范字,然后有感而发,书写成上面这几个字的模样就 不知三五年,并且还是每年都会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一番或数遍的几个字,到今天晚上,才写出这一幅模样,自我感觉有些得心应手了吧。亦或许是翰墨书道拙愚,才如此。但仔细想想古人学习书法,也都是一样的有类似的状况。如欧阳询的止戈为武的戈画,在李世民那里就是如此,这里有典故呢。

真正做到书法的得心应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一个饮尽八缸水的功夫何谈得心应手。


翰墨书道


您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儿急了哈。

首先,书法 如果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它可以修炼心性,让人沉静自持。如果是专业系统的学习书法那就是一辈子的修为了,可以说是身后事,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来说说书法的练习,基本的临写练习最低当以三年为限,并且是用正确的方法日日勤加琢磨。如果是业余爱好者也要日日动笔不得少于一小时;

再者,书写时神要松弛,沉浸于帖中,不能夹杂任何目的与杂念(譬如:1.我要写成如何高超的水平,2.再过不久我就能得心应手了 .3.再写几年说不定我也能青史留名了耶……等等诸如此类不切实际的想法);

最后,习字是非常吃功夫,入门须尚帖日日悟法,年年练功或许到老方成,绝非易事!还是我曾说过的那句话,“对待书法必须是真心热爱并沉浸其中,达到忘我状态,切莫做枝叶花实之想,而重在栽培之功!于书法当怀敬畏之心,如此天长日久下来,方能如醉如痴,气贯长虹,天意入笔矣~!故须常问己心,每日检省己身。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您有所助益。


澄心書畫


没有固定时间要求。但我认为,书法一路,要有所成,把基础打牢、打扎实这个阶段,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另外,我觉得写到“得心应手”与“写好、写出一定水准”是两个概念。写好、写出一定水准,是在掌握正确练习方法前提下,一要勤练习,二要名师名家指点,三要靠个人的悟性,第四,也是很重要的一条,需要人生阅历、文化沉淀、审美情趣、艺术修养。至于写到“得心应手”,得看是持什么“心”、应谁的“手”?如果是不讲规矩的心,毫无章法的手,倒也不难,因为那是信手涂鸦、随心所欲。


阿郎


"得心应手“四个字,并不能代表水平高低。一个水平很低但自视甚高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得心应手“了。反之,众多高水平名家写了一辈子,也罕见自称"得心应手”者。学习书法是一辈子的事业,是一场不断攀登高峰的艰难旅程。古人所谓学书天分第一,多见其次,功夫第三。三者兼备,才可以有所成。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把学书做为一生的爱好玩玩,有何不可?要确定学多长时间可以达到什么水平?这不好说。正如要问如果天天练习乒兵球,几年可以达省级或市级水平?答案是多数人练到老,还是业余水平。学习书法,也一样。


春雨如酥596


如果想达到得心应手的话,我看没有十年八年是下不来的,因为一个书写者,能达到得身应手的地步,那应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书法爱好者了,也就是说应该是个成手啦,要想达到得心应手,楷书这一关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基础打好了,学其他的书体就应该快点,其实书法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如果有个好老师带着你应该是最好的了,能学的快点儿,如果你想把书法达到像书法家一样的程度,我看30年也是他,40年也是他,这就看你的标准了,如果只是想把字写的好点,你就照20年来练习吧,但你要真能做到20年如一日的练习,我看你离书法家也不远了。



沙漠战车1


学书法一般很难单一以时间来衡量什么时候能达到得心应手。因为不仅涉及你的勤奋,而且还需要你的模仿能力、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涉及到你的天资。

当然,如果你的天赋比较好,学习又得法,坚持勤练多悟,三个月到半年,应当是有所突破的。如身边有好的老师指点,进步会更快些。以我个人体会,学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地在否定自己中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