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張鐵林的書法水平如何?

筆尖寫字課堂


張鐵林給人的印象除了“皇阿瑪”可能就是書法了,以我看到的資料來看,可以說書法對他來說已經不是愛好,快成了專業了,快脫離了娛樂圈、成了書法圈裡的人了。

書法報還對他進行專門的報道,他練習書法,舉辦書法展覽,參加書法界的活動,同時還擔任著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的院長,而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就有書法專業,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曹寶麟就在其中任教,我的一個師弟在暨南大學讀書法專業,經常能在書法系見到張鐵林,他儼然就是一個書法圈裡的人。


對於張鐵林的書法,給人的感覺很怪異,它不同於當下的流行書風,也和很多愛好者喜歡的標準楷書不一樣,他的書法善於用冊鋒,結構也喜歡取斜勢,有人形容他的書法為“風吹柳葉”。

但是,更多的人一看到就直接下結論,說這是“醜書”或者說他是在亂畫,我覺得不能夠這麼武斷,得出這樣結論的人本身自己就不懂書法,沒有書法的人基本知識,還不願意深入的去學習,去了解,這樣永遠不會進步,只能夠侷限於自己的認識範圍內。




客觀的評價,張鐵林的書法是有出處的,他的書法主要學習清代的書法家張瑞圖。

張瑞圖在歷史上的名聲也不怎麼好,因為他是明朝官員,後來投降了清朝,被人罵為“二臣”,作為一箇中國傳統的士大夫,讀了那麼多的聖賢書,他自己的內心也是非常痛苦的,他把他的這種矛盾和痛苦都傾訴到了書法上,通過他的書法作品發洩出來。

張瑞圖的書法是非常怪異的,他善於用側鋒,用筆左右擺動,作品中充滿了矛盾和動盪,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感,當今書法家沒有很好的毛筆的駕馭能力,是不敢學習他的書法的。


而張鐵林選擇了張瑞圖的書法,選擇了這種風格並且加以強化,他能夠作出這樣的選擇,並且還進行了誇張,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張鐵林本身已經功成名就,不需要書法來養家餬口獲得名利,而僅僅是一個愛好,所以就敢於寫這種風格的字體。

而我們學習書法,就有太多的外部干擾,參加比賽要考慮當下流行的書體,看評委的眼色,賣字要考慮買家的喜好,選擇通俗的風格,教學生書法考試,也要考慮各個學校的風格和喜好,從這一點上是羨慕張鐵林的那種寫我想寫,“我書意造本無法,信手拈來煩推求”的寫字心態。

你覺得呢?


不二齋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寫書法既能修身養性,書法作品還具有裝飾和美化環境的功能,如果對書法有較高造詣,那足以證明寫書法者是一個有品味的文化人,不再是別人眼中的下巴里人。

因此,許多行業的人在本職工作之餘,都削尖腦袋向書法圈靠攏。尤其在影視圈,明星寫字畫畫更加普遍和流行,許多明星因為書法讓自己贏得了更多粉絲的喜愛。

明星之所以喜歡擺弄書法,除過可以增加文化品位之外,還有其它重要原因,比如,如若把他們的書法作品推向市場,可以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因為明星的書法不論寫得好與不好,都有粉絲願意高價買單和收藏,面對額外的生財之道,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美事。

有“皇阿瑪”之稱的張鐵林,恰恰就是影視明星圈裡踏入書法大軍中的一員。他跟絕大多數明星“書法家”一樣,犯了一個通病,總結起來,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

其一,很少或沒有臨摹過碑帖,字體看不到傳承和根基,筆力飄忽無力。

其二,對筆法、結構、章法等元素,沒有任何概念,書寫完全是隨心所欲,把書寫當做帶有雜耍性質的行為表演。

其三,把書法僅僅當成了寫字,即使拿寫字的標準來衡量,也很難讓觀者滿意。

無論是從書法整體的氣韻和章法,還是單字的結構和筆畫來評判,張鐵林的書法距離及格水平還相當遙遠。

但不少人卻對張鐵林的書法鼓掌叫好,說他的書法個性突出,筆走龍蛇,有一瀉千里的氣勢。實際上,說這些話的人都是礙於情面,不便點破而已,況且,張鐵林是如雷貫耳的大名人,沒有人不想討好他。

名人因為受關注度很高,帶來的社會效應也相當明顯,他們舞文弄墨所帶來的利弊都顯而易見。

利好是推廣和發揚了我國傳統文化,讓書法藝術走進大眾生活越來越容易,利於書法在大眾中的普及和傳播,維護了“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個千古不變的理念。

弊端是他們的書法水平本身不高,若把他們的書法推向社會和市場,會降低大眾的書法美學水平,也會引起書法市場的混亂。因為,名人書法附加值很高,在拍賣市場上往往能賣出高價,卻不能跟藝術價值對等,價格縮水是必然的,到頭來會坑了收藏者。

張鐵林如果還用這樣的書法來辦展,那就沒有自知之明瞭。


鴻鵠迎罡


張鐵林的書法應該是演員中寫得最好的,或者說藝人中寫得最好!

對於書法,他還是很下功夫。他做得好的地方:

一,確實在書法的路上,而不是趙本山一樣在江湖的路上!

二,他確實是與北京的很多大書法家接觸多,得到很多高人指點!

三,他舉辦過好多次個人書法展……也有很多的影響……對書法的發展還是有推動作用的!

美中不足的是:

一,他的功力與書法本身的技法,與專業的書法家而言,差距很大!功利一點說,他的書法與現在入中書協國展的作者而言,差很遠,他也入不了!

二,他受劉正成影響太大!書法理念上受影響是好事……可偏偏是風格本身受影響,是壞事!這樣難免積重難返,再也很難向傳統打進去了……




陳天哲


張鐵林因為在多部電視劇裡飾演皇阿瑪,特別是《還珠格格》,更是讓大家記憶深刻,於是人們都稱他為“皇阿瑪”!

張鐵林和很多演藝界人士一樣,也喜歡寫點書法,據說張鐵林還是國際書法家協會的副主席,名頭就大了!但我們還是來看看他的“書法作品”吧!


這些就是張鐵林的“書法”
!該怎麼說呢?有些人認為他的字是演藝界裡最好的,在這一點上我不敢苟同,簡單來說,張鐵林也許有他自己的想法吧!

第一幅字叫做“紫氣東來”認了半天才認出來,第二幅字的筆畫結構就完全沒有講究了,可以說是任意揮灑啊!


再來看這些字,
這是“狂草”吧!他這種枯筆倒是有點像某位“書法大師”。

我常常覺得,我們不一定對所有寫字的人都用書法的眼光去看待,但是,書法首先就是不要做作,在古代,書法家寫字一般人是不讓人看的,都是在書房裡靜靜地書寫,現在有些寫字的人把書法當做了表演和雜耍,唯恐別人不知道,看不見似的!

記得田蘊章老師曾經在節目裡評價過張鐵林的書法,田蘊章老師可能出於禮貌和客氣,對張鐵林的書法沒有多少批評,但是有些許肯定,但是也僅僅是說練習過而已,而練習過的人就太多了!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張鐵林在演藝圈也算是個人物,他不僅以《還珠格格》裡的“皇阿瑪”一演成名,而且從此也享有了“皇阿瑪”的“尊號”。每每舉手投足間似乎也多了些“皇阿瑪”的霸氣。張鐵林的字據說在圈子裡也是為人稱道的,那字裡行間似乎也透著些許的霸氣。

上面這幅字就是皇阿瑪張鐵林的“御筆”,給人看了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我以為,狂草能寫成這樣,應該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據說,張鐵林很喜歡臨帖張旭的草書,也是修練了多少個年頭。我想這個說法不是空穴來風。

再看上面這幅字,於樸拙中顯其自然,而又不失俊雅,仔細看,這字還真透著幾分功力。看來皇阿瑪的字也是名不虛傳的了。

但是上面這四個字似乎就差強人意了。這是“皇阿瑪”寫的嗎?可是落款上端端地寫著張鐵林三個字,可以確定是“皇阿瑪”寫的。感覺這字是不是有點太隨意了。

看了張鐵林的一些字幅,總的印象還是不錯的。第一,他是真的練過,而且悟出了書法的真諦。可以看出他的字在遵循著“道法自然”,在追求一種“返樸歸真的古拙風格”,從他的字裡能找到一些意思。但又不能不說,他的字還差著些火候,而且發揮不是很穩定,甚至有時候似乎很隨意。不知這是不是皇阿瑪的“霸氣”使然?但願他的字越來越好。


燈影書畫


書法真正的魅力並不是在於其神奇的“墨韻”,而在於適用的人群廣泛,男女老少學習書法都是同一個起點,不一樣的終點,任何人都要經歷熟悉“筆法”的過程,這可是千年不變、萬人共用的“筆法”,稍微瞭解古代書法大家的學習過程,你就會明白為何他們都習慣臨摹名家的作品了,

我們現在要談論的就是“皇阿瑪”張鐵林的書法水平如何?張鐵林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扮演的乾隆皇帝形象,我們暫且不說他的演技怎樣,至少把一個帝王的“親和力”展現的完美到位了,“表演”也是張鐵林的藝術作品,為什麼我要這樣強調呢?我是想說明“藝術與藝術之間是存在銜接的”,



由於張鐵林在表演中的那份“親和力”,這是相由心生,可以肯定他在書法創作時內心氣息都是清淨平穩的,這就是良好的心境,也是書法創作者最為重要的條件,所以可以這麼認為張鐵林的書法水平絕對不會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有一定好的書法造詣,


稍微瞭解張鐵林的書法作品,發現他擅長“草書”,一說到草書,就容易想起被稱之為“草聖”的唐代書法大家張旭,其狂草作品筆畫豐滿,線條飽滿含蓄、柔中見剛,張鐵林的草書也有類似於這樣的形態,筆鋒出之有力,筋強骨健,雖然張鐵林不能和張旭相提並論,但至少可以斷定他很熱衷於學習張旭的書法,

有時候人們習慣性會認為演藝界人士的書法只是為了“耍酷”或者說“借用原本的名氣來宣傳自己的其它才華”,其實這樣的認為是很膚淺的,難道藝術表演的人就不能學習書法嗎?就不能把書法練好嗎?對吧,況且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多才多藝,而且書法對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我們在評價某個人的書法水平時,要忘記對方的身份,專注於對其書法作品進行表達自身的觀點看法和感覺,再仔細留意張鐵林的書法作品,你會發現他的書法“墨韻味”是存在的,而不是濃縮在一起的“墨塊”,也體現了張鐵林學習書法的時間並不是只有三年五載了,憑心而論他的書法作品是“對得起”欣賞者的視覺效果了,



詩夜城主


張鐵林的書法和馮小剛不分伯仲,在娛樂圈這兩人書法是赫赫有名,有文化和藝術收藏價值。他們兩人共同的特點都帶有顏真卿做肉,柳公權做骨之書法風格,還帶有"書聖"王羲之的神采。張鐵林在電視劇《文房四寶》已露過一手神筆風采了,令人目不暇級,萬人囑目。可惜無緣與張鐵林相識,否則我會出重金買他的墨寶了。

綜上所述,張鐵林是當代書法大師,也開辦過展覽會無數,願張鐵林大師書法臻於完美,爭取早日與書聖王羲之齊名!最後用法國思想啟蒙家伏爾泰一句話作結束語:幻覺是所有樂趣之首。


張文禪


名人玩兒書法,也就是湊個熱鬧。

漢字書法中國獨有,世界聞名。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喜歡中國書法。因喜歡而生愛,因為愛而去專修翰墨。在中國古代,書法是文人雅士們的必修之課,書法寫不好,都覺得沒臉見人。

現在就不一樣了。

像張鐵林,張國立,趙本山等知名演員,他們要錢有錢,要名有名,他們就是想要修身養性。修身養性,並不是去炫耀,而是必須能夠坐住冷板凳,專心修行書法。

作為龍的傳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中就有那種愛書法的情結。喜歡書法沒有錯誤,要命的是去四處炫耀,而且去開書法展覽,純粹是虛榮心在作怪。
書法的終極目標就是要繼承傳統,繼往開來。沒有繼承傳統的書法,還要寫出自己的特色


,其結果可想而知。上一幅書法作品,還不是一無是處。有欹側,有飛白,但是筆法卻是一塌糊塗。
張鐵林的書法已經有了自己的特色,字體的結構都是向右側傾斜,向左側伸展,給人飄飄然的感覺。但最要命的就是沒有筆法,沒有了筆法的書法,就等於一個人沒有了骨架,一堆爛肉而已。
寫的不好並不丟人,把寫的不好的書法拿出來示人,這才是丟人。

但是世間萬物,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許喜歡他們書法的人還大有人在呢。


京東千里行書法


看看古代皇上寫的字!



江陰老梅


張鐵林書法沒有系統的臨摹學習古代名家碑帖,入古不深,有幾成當代劉正成的影子 ,結體誇張做作 、筆法“幼滑” 稚嫩 ,個人習氣較重 如果能靜下心來 重新臨摹 矯正筆法 改掉習氣 當有可觀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