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清了,為什麼魚蝦反而少了?

釘頭七箭書一量子詛咒


您好,我是小兮,很榮幸來解答您的問題

咱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水至清則無魚”,說的就是河水太清的話裡面時不會有魚的。可是為什麼呢?河水清了不更好嗎?彆著急,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其實對於魚兒來說,水太清也是一件壞事,首先魚兒們的食物主要就是海藻,浮游生物之類,而如果水太清的話,裡面的浮游生物,海藻之類就會非常少,所以魚兒就沒有了食物來源,魚自然就少了,其次如果河水太清了,魚兒沒辦法在裡面躲避自己天敵,所以魚兒是不會生存在特別清的河水中的。


黃河裡淤泥那麼多魚兒怎麼能生存下來呢?

我們都知道咱們中國的黃河因為淤泥和泥土的積累,而促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那麼為啥這樣的河水裡還會有魚兒呢?原來這是因為黃河的泥土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鹽類物質,而這類物質對於浮游生物來說,這就是最好的養分,有了這些泥土的滋潤,浮游生物自然可以大量的繁殖,也是因為這些浮游生物的存在,魚兒們才得以生存下來,不過還有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水太渾濁的話,魚兒也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太渾濁的水,裡面的有害物質會過多,而且如果魚兒長時間生活在這裡面的話,也會造成缺氧現象。


好了,以上就是小兮為大家做的解答,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兮都會一一的回覆大家的(๑• . •๑)


這個殺手有點冷喲


這個問題隱性把黃河變清和黃河魚類資源減少變成因果關係是不科學的,二者有一定間接的聯繫,並不是完全因果關係,因為造成黃河魚類減少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因素有很多。我回答了很多關於黃河下游的問題,今天來說說黃河中游。

黃河變清,是中游幾代人治理的成果

其實黃河上游至黃河河口鎮,含沙量並不高,至中游的河口鎮時,年均含沙量只有6kg/m3,年輸沙1.46億噸。黃河經過晉陝大峽谷之後,由於峽谷兩岸,特別左岸陝西地區,眾多支流輸送泥沙,到龍門時,年平均含量達到了37kg/m3,年輸沙量也達到了10.64億噸,僅無定河就貢獻了1.63億噸。可見黃河泥沙治理重點在中游,中游治理重點在陝西北部。

目前黃河中游最直接治理泥沙流失問題,有兩種方式,一是增加植被,抵抗地表水的侵蝕。二是直接在小流域內建設淤地壩,攔沙壩。從50年代開始,晉陝峽谷兩岸就開始建設淤地壩,攔沙壩。2012年時,陝西還計劃投資107億,建設8000多座淤地壩。2017年陝西的淤地壩數量佔全國數量一半以上,達到了驚人的3.39萬座,攔沙效果58億噸。下圖是淤地變成良田的景象。

加上三門峽,小浪底水庫等水利工程的蓄渾排清,黃河時至今日有機會變化已是幾代人的努力結果了。

所以單以泥沙角度,是無法解釋黃河上游魚類資源問題。

黃河魚類減少,人為因素居多

回到題目問題,上文大概解釋了黃河變清一些因素,對魚類減少不利因素是小浪底,三門峽水庫的建設,因為這阻斷黃河干流魚類通道連通性,魚類的生存環境破碎化,食物來源被壓縮,對洄游性魚類繁殖造成毀滅打擊。

下圖是小浪底水庫的蓄渾排清。

但是黃河魚類過去幾十年面臨的威脅,遠不止這些,人類上游龍門峽放養外來的虹鱒,及中游放養外來的銀魚現在都是優勢物種。本地物種生存空間也面臨外來戶的競爭,原來極邊扁咽齒魚 、花斑裸鯉 、骨唇黃河魚、厚唇裸重唇魚、北方銅魚、鰻鱺基本消失了。

其次人類過度利用黃河水,黃河在1972年-1999年間,經常斷流,對下游的魚類生存環境是直接影響。

人類黃河兩岸排汙,水體惡化也是造成魚類的死亡因素之一。


希望以上對大家理解黃河變清和魚類減少的認識有幫助




崑崙還東國


觀點:黃河水變清了,河中魚蝦卻少了,誰是“幕後”推手?

首先,需要闡明的是原題主混淆了黃河水清了與黃河水中魚蝦少了的因果關係。黃河水變清了只能說明黃河的生態環境變好了,更適合魚類生存了,黃河多年的汙染治理出成效了,但黃河水中魚蝦增多並不是黃河水變清的必然結果。

其次,黃河水中魚類資源的變化是多種因素影響與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工業排放及汙染、過度捕撈以及電魚、炸魚、毒魚和使用絕戶網進行非法捕撈等。黃河水清了說明工業排放及汙染減少了,因此而導致水中魚類死亡和減少的可能減少或排除了,但是,由於過度捕撈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為了個人利益採用電魚、炸魚、毒魚和絕戶網等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甚至給漁業資源造成毀滅性影響的方式進行非法捕撈,也是導致我國許多漁業水域漁業資源迅速減少與嚴重枯竭的重要原因。

因此,想要恢復我國黃河等江河及自然水域水清澈、魚蝦多的盛景,必須在加強工業排放及汙染治理的同時,強化漁業捕撈監管,重拳打擊電魚、炸魚、毒魚和使用絕戶網進行非法捕撈的漁業違法行為,從根本上斬斷伸向我國江河湖水生態系統的黑手。

您說是嗎?歡迎閱讀!轉發!點贊!交流!分享知識!🙏🙏🙏🙏



暖冬絲語G


水清了魚少了,魚蝦驟然不適應也不奇怪。

但少釣到兩條魚少撈到幾斤蝦與黃河水變清這大局相比僅是件很細微的枝節。

還是黃河水清了好,說明了沿岸人民為綠化水土保持付出了大力氣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情況改善了許多,如仍像過去千百年那樣任由黃河水卷著濁浪把兩岸泥沙沖刷帶走,把河床淤積到都高過地面,經常氾濫成災,堤岸唯有越築越高,這對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就越來越沒保障!

致於往日長期生活在濁水中的魚蝦不適可能是事實。我估計在黃河水變清之前,早有水產養殖的科研機構立項研究,並牽頭重新馴養些逐漸適應了清水的魚蝦每年定期放進黃河裡。這應不是難事。中國人嘛,有困難就有辦法,別急連門外漢都想得到的事,相信這向題很快就能得到完滿的解決。


小笙常談


別的不知道,小浪底水庫這幾年是放水放的太狠了,魚少了,08年以前釣魚,隨便一下午釣個七八斤十來斤鯽魚給玩似的,我用雙鉤,有時候掛上蚯蚓試杆都能掛上來兩條。最近幾年不行了,魚不好釣


過好每一天211997415


提這問題的是腦子進水嗎?

還是太賤?

水至清則無魚,與黃河清兩碼事。

河水有礦物有腐殖質溶入水中才有利魚業,但黃河更多是泥沙,

清點兒不好嗎?清點兒之後,兩岸有了樹,有了草,可以有飛蟲,有落葉,有草碎這也養魚,

目前就算魚少了,也是過分捕撈電魚造成的。


AUTUYT


適應了幾千年的渾水,現在突然變清澈透明瞭,對於黃河的水族當然不適應。一是清水中無法隱藏起來,被眼睛好的天敵幹吃了。二是渾水裡在習慣了,突然玩清水,身體內部代謝出問題,生病死了。三是渾水中生活的其他水族少了,沒吃的,餓死了。所以關鍵是環境問題引起的黃河水清而無🐠。


西風烈31306171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水庫攔住了魚的洄游路線,不利於繁殖。二是農藥化肥汙染了水體,導致魚類減少。


天目散人203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深厚的知識。


貽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12a1d6771818ebc7272b0e22b8ea2d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