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说《东征演义》第十九章 八将破阵 十令建功

第十九章 八将破阵 十令建功

八门断魂丧彼苍,

马革裹尸为安康。

周公十令功勋建,

留得青名万古香。

且说周公升帐议事,得人暗中赠书,周公道:“有书如此,破阵何难?”,众人皆对暗中赠书之事有所疑虑,唯有周公微微一笑,内心已备知前事。

那暗中赠书之人并非旁人,正是洪晔。那洪晔自烈焰山收得义子崔赞,又荣获老英雄韦真赠书《星阵策》,倍感欣喜,夜间欲开卷细读,然开竹简视之,竟无一字半句,洪晔甚疑之。倏然转念之间,内心浮现师傅一清道人曾言:“名书宝卷,从不轻易视人。”洪晔即刻香汤沐浴、摆案焚香,复开宝卷视之,字迹方现。只见《星阵策》中,行军布兵之法,立法破阵之策尽收眼底,首阵便为八门断魂阵,阵中兵力配置、险境要害一目了然。然洪晔观后,只知其意,未知其神。思忖道:“想我洪晔,自跟随师傅,朝习兵法,暮习武功,学艺二十又三年,方下缥缈峰,历尽艰辛方投入军营,欲见立功业以平冤屈,战猛虎、斗鄂荣、遇杨通、收三将、取猇关,自恃己能,今读《星阵策》,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吾不明破阵之策,如之奈何?”倏然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周公学识渊博,贯通古今,必晓其意,寻得破阵之法,故手自笔录于竹帛,暗中潜入中军大帐,趁众人不备,置于桌案而出。”

周公自得书,欣喜异常,自忖道:“真乃天助我大周,有书如此,破阵何难?”便升帐派兵。

只见周公手拿一枚令箭道:

“杨通何在?”

“末将在。”

“开门居西北乾宫,五行属金。尔为火命,火克金,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开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只见周公手拿第二枚令箭道:

“赵影何在?”

“末将在。”

“休门居北方坎宫,五行属水。尔为土命,土克水,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休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只见周公手拿第三枚令箭道:

“鄂荣何在?”

“末将在。”

“生门居东北方艮宫,五行属土,尔为木命,木克土,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生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只见周公手拿第四枚令箭道:

“梅铣何在?”

“末将在。”

“伤门居东方震宫,五行属木。尔为金命,金克木,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伤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只见周公手拿第五枚令箭道:

“夏骏何在?”

“末将在。”

“杜门居东南巽宫,五行属木。尔为金命,金克木,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杜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只见周公手拿第六枚令箭道:

“崔平何在?”

“末将在。”

“景门居南方离宫,五行属火。尔为水命,水克火,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景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只见周公手拿第七枚令箭道:

“哈利哥何在?”

“末将在。”

“死门居中西南坤宫,属土。将军为木命,木克土,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死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只见周公手拿第八枚令箭道:

“赫思摩何在?”

“末将在。”

“惊门居西方兑位,属金。尔为火命,火克金,故本帅令汝持此令率三千士卒攻打惊门,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汝等八名破阵之将当慎之,届时吾于阵前,手持赤、橙、黄、绿、青、蓝、紫、白八面大旗,各为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诸公需听吾号令,吾举何色之旗,对应之门便行进,一旦大旗落下,万不可轻进,以免增加我军不必要的伤亡,切记。八门断魂阵阵中有一木制高台,名曰入云台,羌军军师达尔滑于台上指挥全阵,台上另有八十名弓箭手,共九九八十一人,汝等八将同时攻打八门,八门必相互救援,但有一门破,入阵中,砍倒入云台,羌兵无人指挥,耳聋眼盲,必不战自乱,此阵必破。

诸公领令而去。

只见周公拿起第九枚令箭,道:“南宫彧、孙信、邓灵听令。”

三人道:“末将在。”

“此去囚龙关有两条路,一条为平坦大路名曰阳谷道,一条为崎岖小路名曰狼牙口,汝等持此令与狼牙口狭窄之处埋伏,待羌兵败阵,必走此路,汝等多备滚木擂石以袭羌军,不得有误。”

只见孙信不忿言道:“启禀元帅,我等皆为大将,为何不令我等前去破阵,反令压粮运草之辈前去,岂非送死耶?”

周公理正词严道:“吾自有妙策,汝既自知为大将,岂可不从军令耶?速速执行,再勿复言。”

三将只得依令而去,未敢复言。

此刻有探马报曰:“启禀元帅得知,那擅自闯阵之将刘愿单人独骑归营而来,现在帐外跪候请罪。”

周公怒道:“带进营来。”

只见刘愿自缚其身,跪倒在地。

周公正襟危坐于帐中,拍案道:“下跪者何人?”

刘愿道:“末将刘愿,特来领罪。”

“汝何罪之有?”

“末将违反军令,私闯八门断魂阵,致使吾弟刘恋,身遭万箭穿心,副将辛玄被万马踏为肉泥,三千士卒全军覆没,末将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阵营,自知罪孽深重,特来领死。”

“汝不听吾号令,自恃己能,私闯陷阵,陷大军安危于不顾,百死难销其罪,汝既知罪孽深重,还有何面目前来,”周公怒道:“左右,速与本帅推出帐外,斩讫报来。”

“且慢动手,”身旁监军常寂跪下道:“如今正当用人之际,请元帅手下留情,令刘愿戴罪立功。”

副监军袁绪道:“刘愿骁勇善战,末将请求饶他性命,戴罪立功,况刘愿乃刘后之兄,元帅若斩刘愿,大王王后岂肯干休。”

周公谓洪晔道:“汝意若何?”

洪晔跪下道:“刘愿不遵元帅将令,致使我大周三千士卒全军覆没,不杀之,愤怒难销;不杀之,亡魂难安;不杀之,外患难平。”

周公遂下令斩杀刘愿,以慰众将,因刘愿之死,王后刘氏愤恨周公、洪晔,此乃后话,不提。

且说周公斩杀刘愿,屏退众人,留洪晔一人在帐,拿起第十枚令箭道:“洪晔听令。”

洪晔大惊道:“吾并非洪晔,而是共华。”

“汝之前事,吾早已尽知。此间并无旁人,汝大可不必隐瞒,有吾在朝,必有汝返本还原之日。”

洪晔涕泣无言。

周公道:“狼牙口以西有一地,名曰凌日风,乃回囚龙关必经之路,汝与崔赞速持此令箭前往,点起烟火,引败退羌军前来,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洪晔领令而去,不知此战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