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前英國殖民地遍及全球,為何德國卻能挑戰英國的霸權?

Cherishmily


德軍挑戰的不是英國的霸權,而是維也納體系。類似與針對德國的一戰後的凡爾賽體系,二戰後的雅爾塔體系,維也納體系是針對當時的戰敗國法國的,而這基礎是英、普、奧、俄四國在歐洲的均勢地位。對當時歐洲各國的疆土做了劃分,並劃分了各國的殖民地。

1、維也納體系是保持歐洲英、普、奧、俄四國勢力均等。限制作為戰敗國的法國,但是拒絕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統一,使兩地仍處於分裂狀態。而作為戰敗國的法國,恢復1790年的邊界,只是吐出來侵略的土地,本土絲毫未損;反而作為戰勝國的普魯士,依然處於分裂狀態,引起普魯士的不滿,更傾向推翻維也納體系。

2、德國的統一和意大利的統一雙雙打破了維也納體系,使歐洲格局面臨新變化。

3、德國挑戰維也納體系並不是針對英國,而是針對法國。我之前說了,作為戰敗國的法國,維也納體系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懲罰,只是吐出了部分侵略的歐洲土地。本土甚至殖民地沒有受到太多的損傷。

所以德軍一戰的目的,是西線迅速打敗法國,讓法國求和。然後雙方締結條約,讓法國割讓部分殖民地,這一德國的目的已然達到,維也納體系也徹底打破。然後再揮師東進打敗俄國,讓同盟奧匈帝國吞併巴爾幹;讓俄國把波蘭割給德國。德國從始至終沒有針對當時英國的軍事行動和冒險,英國根本不會因為法國的失敗割讓自己的殖民地。

所以德國的想法大概就是這樣,並沒有想挑戰當時英國的世界霸權。


銫媒體


德國崛起後,殖民地不夠分,就像當年英國挑戰西班牙一樣,我們來看一個東非的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含盟軍)和德國在非洲大打出手。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和德國就在非洲打過一架了。所不同的是,“二戰”時是在北非打的,“一戰”時則是在東非打的。具體戰場,就是著名的坦噶尼喀湖。

德國在非洲東部有很多殖民地,英國早就盯上了。“一戰”一開始,英國和協約國就準備拿下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非常的長,南北長679公里,東西寬只有50公里,面積32900平方公里。坦噶尼喀湖的深度達到1470米,是東非與中非的天然分界線之一。德國控制著從坦噶尼喀湖到印度洋的巨大區域(今坦桑尼亞,不包括桑給巴爾),對協約國在非洲的殖民地構成了巨大威脅。坦噶尼喀湖以西是比屬剛果(今民主剛果),以東是葡屬莫桑比克,以南英屬北羅得西亞(今贊比亞),再往南就是南非。這也就意味著,誰控制著坦噶尼喀湖,誰就能掐住別國的殖民地命門。

德國看出這一點,在坦噶尼喀湖佈置火力很猛的炮艦,比如重800噸的戈岑伯爵號,100噸的魏斯曼號。坦噶尼喀湖水域另一半為比利時控制,可比利時是個小國,在坦噶尼喀湖只有一艘亞歷山大鎮號,僅重90噸。

更要命的是,“一戰”打響後,德軍在1914年月8月23日把亞歷山大鎮號給炸了個半死不活,在岸邊趴了窩。如果坦噶尼喀湖被德國控制,英比葡等國的利益都要受到損害。而作為幾國中的老大,英國當然要承擔更多的救援任務。怎麼救?很簡單,在坦噶尼喀湖裡和德國“湖軍”打“湖戰”。可英國在坦噶尼喀湖上沒有艦船,這個更簡單了,把艦船從英國運到坦噶尼喀湖。為啥不在當地建造艦船?哪來還來得及啊,再說,周邊除了大象獅子,就是犀牛河馬,壓根就沒有條件造船。

1915年6月,中校辛普森帶著一支隊伍,把炮艇的零件,以及大量火藥放在船上,從南安普頓出發,穿越浩瀚的大西洋。一路風吹日曬,抵達南非開普敦。

接下來的問題是,從海邊到坦噶尼喀湖邊,還有上千公里的陸地距離,無法用船運輸。那就開山伐樹,在熱帶森林裡硬生生修出一條大路。比屬剛果方面早有準備,派到四百名非洲壯勞力,以最快的時間開闢出這條路。

炮艇都是鐵將軍,靠人力肯定不行,英國調來兩臺蒸汽式的拖拉機,拖著炮艇零件,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拖著前進。這還只是拖炮艇零件,火藥和其他物資都由非洲人來扛活。如果遇到河流,還要搭橋,順便還要防止獅子鱷魚,以及巨蚊的偷襲。10月底,這支特殊的運輸隊才灰頭土臉地到達坦噶尼喀湖邊。

英國的這次跨大洲的萬里運船計劃是絕密的,德國方面對此一無所知。不過,即使德國知道了,也應該不在乎,在3艘德國戰艦面前,英國的這兩艘炮艇簡直就是大象面前的老鼠,個頭都對不上號。

英國面對強敵,只能智取,首先要拿下只有20噸的德艦金加尼號。英國炮艇藏在不輕易能發現的地方,等金加尼號一過來,炮艇立刻向金加尼號“送溫暖”,只用3顆炮彈,就打掉金加尼號的反擊能力。沒多久,金加尼號向英方投降。英國把金加尼號修補好後,改名菲菲號,成了反擊德國的利器。

更離奇的在於,德方竟不知道金加尼已被俘獲,甚至都不知道他們的對手是英國還是比利時。1916年的2月初,德軍主將齊默帶著另兩艘大船去金加尼號出事的水域打探情況。

這一天是2月9日,英國艦艇發現了魏斯曼號。剛從金加尼號變身的菲菲號對魏斯曼號進行炮擊。100噸的魏斯曼號竟打不過20噸的菲菲號,落荒而逃,菲菲號緊追不捨。加上英軍其他艦艇的協助,菲菲號最終擊沉了魏斯曼號。

剩下的就是最大的戈岑伯爵號了。

德國沒想到會敗到這麼慘,士氣低落。而英國為速戰速決,調來4架水上飛機,準備擊沉戈岑伯爵號。齊默還算有自知之明,把船上的零件拆掉,把船自己給炸沉了。

德國賴以控制坦噶尼喀湖的武力全部覆滅,從此再無力控制坦噶尼喀湖,英軍向東非腹地挺進。“一戰”結束後,在東非的德軍向英軍投降,地點就在坦噶尼喀湖南岸。

有意思的是,英國在1921年把炸沉的戈岑伯爵打撈上來,一番改造後,成了一艘民船,承載坦噶尼喀湖的水運業務……


地圖帝


此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在於,殖民地必然是一種資產或者資源嗎?

答案是否定的。

的確,殖民地遍佈全球造就了大不列顛成為“日不落帝國”, 殖民地為英國等殖民主義國家提供了無數的原材料資源,也為它們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市場。(地圖源自網絡)

殖民地也確實是建構英國治下和平或者無敵模樣的重要象徵,比如說印度曾經被人比作是英國女王王冠上的寶石。

但是,殖民地更是讓英國四處結緣、遍佈衝突、疲於奔命的負擔、累贅或者是雞肋。在特定情形之下,這種資產會變成一種負債。開拓和守護殖民地都需要國家大量的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爭奪殖民地更是會造成不同國家之間的和平局面,可以說,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的若干紛爭都是因為殖民地而起。

此提問的第二個問題在於,德國的“能”。

德國挑戰英國並不僅僅是為了殖民地問題。除了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外,德國能夠挑戰英國更多的是因為其自身實力的發展,這才是“能”的表現。在1870年之後,美國和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陸續超過英國,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了英國的偉大,那麼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成就了美德的崛起。需要說明的是,儘管德國在實力方面“能”,但是德國最終是挑戰失敗,也造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崩潰。

除了能之外,還有個意願的問題。

在殖民地方面,當時的德國為此展開了劇烈的爭論。德國帝國主義者強調海外擴張和殖民地攫取的正要性,也鼓吹這是國家之間生存競爭和適者生存原則的要求。獲得了殖民地,便可以吸收德國剩餘產品、輸出資本、轉移國內矛盾、獲取廉價勞動力、與其他大國競爭以及傳播德意志文化等。不過,相對於社會對海外殖民地的渴望,俾斯麥及其政府一直認為,殖民地“不但沒用,而且是個累贅”,其幕僚甚至認為殖民地促進工業生產是一種“幻覺”,到頭來會“得不償失”。當然,為了應付國內的氣氛,德國的確開啟了爭奪殖民地的實際步伐,如1884年便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此外,俾斯麥也支持私人方式去爭奪殖民地。特別是到了威廉二世推行世界計劃後,其更是四處點火,接連與英法美西等國產生矛盾,國際環境急速惡化。俾斯麥時代的從容和平靜氣氛從此一去不復發了,對此,殖民地成為了大國爭奪的標的。不過,是藥三分毒,殖民地便是如此,並且對於過敏者可能會是完全的毒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