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犹古国,春秋名城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西盂县(上)

盂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山西省阳泉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太行山西侧,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 63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2013年)。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

【县名由来】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原仇县,因有原仇山故名。大业二年(606年)改名盂县,因县城附近四周高,中间低,其状如盂,故名。又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盂丙为盂大夫。”“盂丙”,《汉书·地理志》作“盂丙”。汉盂县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大孟镇。以春秋时为晋大夫盂丙之邑,故以为名。

仇犹古国,春秋名城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西盂县(上)

盂县

【历史沿革】

夏、商时代,传说分天下为九州。按地域区划,盂属冀州。

西周初年,州治变更,盂属并州。实行分封制后,盂属晋国。春秋时期,盂仍属晋国。

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灭仇犹。赵襄了五年(公元前453年),智伯又为赵氏所灭,仇犹属赵。

秦置郡县。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灭赵国。置太原郡盂县,治在盂丙邑(阳曲大盂)。

汉分天下为30郡,郡上设州,郡下隶县,盂县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汉以前,盂县仇犹分治,这时始将盂和仇犹全交为盂县。

三国时期,盂县属并州新兴郡。西晋,盂仍属并州新兴郡。

晋以后,盂县为汉、赵、后赵、燕、魏、后燕等国所属。

北魏建议元年(公无528年)将盂县东部并入石艾(今平定县),属乐平郡(今昔阳县);盂县西北部(兴道村以北)置抚城县,属定襄郡。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原仇县(以城北有原仇山故名),治在今盂县城,属辽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原仇复名盂县,属太原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盂县西部置乌河县,治在今凌井镇。贞观元年(公元62年)将乌河县并为盂县,属河东道、太原的府太原郡。在北魏、隋唐以前,盂县西部之乌河中、上游一带为汉以前的盂县,与阳曲大盂一带为列国之盂邑,县城以东以南一带,为隋朝之原仇县(即春秋战国时代的仇犹国)。兴道以北一带为北魏之定襄郡属地,至唐初始统为盂县。

五代时期,盂县为梁、后唐、北汉所属。

宋神宗时,分天下为33路,太原避河东路,盂属太原府。

金兴定年间升为州,受绛州元帅府节制并置刺史,盂县属太原武勇军。

元代因袭金制,盂仍为州,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盂州为盂县,属山西省太原。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平定为直隶州,盂县与寿阳、昔阳均属平定,至清亡未改。

【近代变迁】

民国成立以后,废州制,山西设雁门、冀宁、河东三道,盂县属冀宁道。后道撤消。盂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四分区领导。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军占领盂县城。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将盂县划分为盂平(山)、盂阳(曲)、寿(阳)东三个县,并将城东的二,三两个区(1939年划分的)划归平定县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一专区,二分区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盂县城解放(8月25日),盂阳、盂平两县的原盂县地区复归盂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原划给寿东县的地区仍划归盂县,属冀晋区二专区领导。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又将原划给平定县的两个区亦归回盂县。至此,盂县辖境复原。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属晋中一专区领导。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至20日归阳泉地区领导。后复归晋中地区。

1949年10月1日,盂县属山西省晋中地区。

1952年5月,将县东南之山底、牵牛镇以东、东村、苏家泉、大小西庄、大小河北、东西南舁、上下章召等20个村庄划归阳泉市;同年年底,又把县西部划归东西郭秋、大小方山、东西汉湖、东西黄龙头等26个村庄划归为阳曲县。盂县辖境有所变化。

【行政建制】

截至2014年,盂县辖8个镇: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6个乡: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共有453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6年,盂县总人口307939人。当年出生人口3375人,出生率为10.96‰,比上年降低0.03‰;死亡人口1199人,死亡率3.89‰,比上年降低4.37‰;全县净增人口217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82‰,比上年提高6.1‰。

盂县以汉族人口为主。

【地理地貌】

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盆地,地处太行山西侧,东经112.55°至113.49°,北纬37.57°至38.31°。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2013年)。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山西省平定县接壤,西临山西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

盂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盂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境内最高峰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气候概况】

盂县地理位置偏北,处太行山之巅。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

【主要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14年,盂县水资源总量为11.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达4160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3.2毫米,折成水体为14.2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10.09亿立方米,其中本地河川径流1.44亿立方米,而入境流量高达8.6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89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量为1.18亿立方米,不包括外地入境地下水资源。

矿产资源——

盂县矿藏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煤、铁、铜、铀、磷、铝矾土、石棉、水晶、云母、长石、硅石、大理石、白云岩、耐火粘土等二十余种。其中尤以煤、铁储量丰富且分布范围较广。煤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北部边缘,煤炭储藏量37亿吨,分布面积340余平方公里。主要开采有:3#煤层,保有储量1800万吨,可采储量1200万吨;8#煤层,保有储量0.9亿吨,可采储量0.54亿吨;9#煤层,保有储量2.5亿吨,可采储量0.9亿吨;15#煤层,保有储量为9亿吨,可采储量为5.4亿吨。铝土矿是盂县第二矿产资源,盂县已探明大、中、小型矿床八个,共计探明储量1.85亿吨。铜矿主要分布在梁家寨乡的部分村庄,探明储量为3万吨。铜矿品位含硫酸铜0.5~3.68%之间。

【经济发展】

2016年,盂县生产总值据初步测算完成128224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19万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79811万元,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464117万元,同比增长5.2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2%。

【名胜概览】

藏山——

仇犹古国,春秋名城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西盂县(上)

藏山

藏山古名盂山。坐落在太行山西麓,盂县城北18公里处长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障中,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婴舍去已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藏山祠由文子祠、寝宫、藏孤洞、梳洗楼、八义祠、报恩祠、启忠祠组成。

千佛寺——

千佛寺位于兴道村的千佛寺山下,距城三十里,寺庙原有殿堂五间,为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五三二年)所建。在高丈许、宽三丈的寺内石壁上,刻有摩崖佛象一千一百余樽,大者尺余,小者寸许,为北魏、东魏、隋、唐各代所造。

龙堂瀑布——

龙堂瀑布在距县城东北87公里处,梁家寨乡赵家岔村东北4公里的龙堂村。瀑布源头为山西五台县、盂县和河北省平山县三县的交界处。约莫2公里即到达瀑布边缘—黑龙池,水从高24.5米的黑龙池进入大龙池。

仇犹古国,春秋名城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西盂县(上)

龙堂瀑布

水出池平流12米,即泻入二龙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圆形。水出二龙池再平流10米,泻入三龙池,高32米。此池呈坛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约7米,到山脚下积成一个大水滩,顺峪流去。

寺平安温泉——

寺平安温泉其水质独特,资源丰富,适应症广,疗效显著,是一个闻名海内外的医疗矿泉。它位于盂县北部,距县城北66公里处滹沱河畔的寺平安村。此处有一南北约400米、东西约200米、深约70米的温水层带,河流两岸有温水滩,古时建有浴疾亭。寺平安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六十度左右,水质特异,内含有钠、钙、镁等矿物质和适量放射性元素铀、镭、氡,沐浴可治疗多种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