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說《大明王朝1566》可能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之一,或者沒有“之一”二字?

伊恩VV


堪稱奢華的全明星老戲骨演出陣容、精心打磨的優秀劇本、業內最頂尖的主創團隊,這樣華麗的形容用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絲毫不為過。然而這部優秀電視劇卻經歷了種種是非,期間被下架雪藏十年之久,最終與觀眾見面贏得一片喝彩。

張黎導演、劉和平編劇,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王慶祥、郭東文、趙立新、閆妮等人主演,在中國電視劇史上能與此陣容相比的劇集恐怕沒有幾部。

這部電視劇作品曾榮獲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美術獎等中國電視劇最高獎,被觀眾稱為“說透了幾千年封建社會權力鬥爭”、“國產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巔峰之作”。

“禁播”疑雲:十年“雪藏”,全賴芒果臺的獨播合同

關於所謂的“禁播”,其實都是捕風捉影的民間傳聞。

2007年1月8日,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首播,因為《大明王朝1566》被那年仍屬一家獨大的湖南衛視買斷了版權,這意味著,這部盛裝上映的電視劇只能在湖南衛視一家電視臺播出。

電視劇播了一段時間後,湖南衛視忽然發現這部被業內盛讚的作品觀眾卻不太買賬,收視率還不如從韓國引進的二流青春偶像片。

為此湖南衛視經過權衡,決定停掉這部片子,由韓國引進的愛情偶像劇《達子的春天》接檔,收視率果然又回來了,只是這麼一部優秀的國產電視劇作品卻遺憾的與觀眾失之交臂。

由於湖南衛視與本片出品公司簽訂了長達十年的獨播合同,因此直到獨播合同到期的2017年,《大明王朝1566》與在線播放平臺優酷網簽約,才得以在優酷平臺播放。

十年後的2017年,觀眾群體更加多元、更有品味,早已不是2007年一窩蜂追偶像劇的水準了,再加上優秀網絡劇帶來的便利性和分眾效應,使得《大明王朝1566》在優酷網一經播出,引發井噴式的口碑效應。

很多觀眾不禁讚歎,原來中國的影視人早在十年前就拍出了這麼優秀、這麼有內涵的電視劇作品。

劇情內涵:朝野政治鬥爭背後的名聲之爭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有一個副標題,叫做《嘉慶與海瑞》,這直接點名了本片的主旨和內涵。

《大明王朝1566》講述了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最後五年的故事:嘉靖年間,皇帝朱厚熜已經練道修玄了二十年,朝政被奸臣嚴嵩及其黨羽嚴密把持,世間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實際上,這個王朝的軍政、經濟大權,始終還把握在嘉慶皇帝手中。

打破這個歷史“均衡”的,是以清官海瑞為代表的忠臣良將們,他們眼見著百姓生活困苦,奸臣權傾朝野,因此誓為百姓討回公道,匡扶朝廷的種種亂象。

本片並沒有侷限於老謀深算、囂張跋扈的奸臣嚴嵩與正義凜然、一臉正氣的清官海瑞之間進行的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殊死搏鬥,跳出了慣常的官場戲、宮鬥戲的範疇,在不漏聲色中把根子挖得更深,給觀眾帶來意外的驚喜。

倒掉了嚴嵩和他的朋黨背後卻浮現出王朝危亡的罪魁禍首,那個看起來始終無為而治、痴迷於得道成仙,卻始終獨掌大權、暗中翻雲覆雨的嘉靖皇帝本人……

劇中成功塑造了正義凜然、公正無私的海瑞,他勇敢揭露封建社會的官場潛規則,試圖打破荒唐與黑暗的舊有制度,直指封建制度的弊端與不足,卻毫無懸念的倒在了時代侷限性的最前沿。

陳寶國飾演的嘉靖皇帝看起來一直是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然而卻是一個獨掌權謀、把持朝政的幕後主腦。直到嚴嵩一黨的倒臺,高高在上的皇帝才真正付出水面。

從這部劇的字裡行間中,觀眾能深切的感受到嚴嵩之所以如此狂妄而不自知,背後是皇權的縱容甚至默認,嚴嵩的所作所為雖然罄竹難書,然而這一切的因果,卻與明哲保身、追求名聲的嘉靖皇帝總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由此可見,本片站在了歷史的高度,重新審視了一個封建王朝的興衰,從現實的高度,總結了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根源,是一部風格犀利、分析透徹的歷史片佳作。


迷影生活


《大明王朝1566》目前豆瓣評分9.7分,位列國產電視劇的首位,另外一部《走向共和》同樣評分9.7分,已經下降到第二名了。

只是這部劇首播的時候收視率較慘,後來又遭遇了十年冷藏,直到近兩年才再次搬上了網絡,也引起了一股追劇熱。

一直想深度解讀該局,但不同於《雍正王朝》,該部神劇更加燒腦,沒有把握,不敢輕易下筆。

其實兩部劇都是劉和平的編劇,所有也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單從第一集來看:

兩部劇均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那就是國庫沒錢!

《雍正王朝》因為沒錢,康熙帝要選一個能讓國庫充實的皇帝出來,從而引發一輪又一輪的奪嫡鬥爭。而雍正帝即位後,又圍繞沒錢,實行了一系列的新政,這之間又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和爭鬥,一直到最後,這個問題也只是緩解,並沒有解決。

同樣的,《大明王朝1566》也是因為國庫入不敷出,眾臣和嘉靖帝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的鬥爭。大家以為倒了嚴嵩就大功告成,豈不知即使他倒了,官員仍然貪汙腐敗,皇帝仍然揮霍無度。即使最後象徵為民做主的海瑞見到了嘉靖帝,也被一句“無君無父”的話而面露愧色,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劇中一開始就是周雲逸被廷杖而死,原因就在於他認為入冬以來不下雪的原因就是:

“宮內開支無度,閣衙上下貪墨,國庫空虛,民不聊生,這是上天示警!”

而在《雍正王朝》中也有這麼一個人,也是借天氣來說事,那就是孫嘉誠:

“京師久旱乃是朝中有奸臣!”

自古文人喜歡拿天氣說事,總是希望能借天象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兩個人都沒有錯,但是下場都不好,一個被廷杖至死,一個被年羹堯殺害。

在皇權社會,最忌諱的就是拿一些異象來抨擊皇上,嘉靖帝讓周雲逸查一下三代以來盛世無雪的例證來證明,天不下雪跟人事無關,並且行刑前問他是誰指使的,可惜這個周雲逸寧死也說:

“我是大明朝觀天象的官員,傳天意於天子,除了上天,沒有誰能教我。”

同樣《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問孫嘉誠,彈劾年羹堯到底是誰指使的?

孫嘉誠也是乾淨利落:

“是上天!”

那麼他們兩個的死除了惋惜以外,也就沒有什麼懸念了……

比如給皇上報喜,《大明王朝1566》中馮保見到天降大雪,讓其他人禁聲,自己跑去彙報嘉靖帝。在《雍正王朝》中也有一次報喜,當時的老十三胤祥和張廷玉卻是命令張五哥帶人滿紫禁城大喊“西北大捷咯”!

同樣是報喜,方式不同,達到的效果完全不同,甚至小命都可能搭進去。

但這個馮保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好乾爹呂芳,呂芳開篇就有一至理名言,那就是什麼叫三思:

“‘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知道了危險就能躲開危險,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這就叫‘思退’;退了下來就有機會,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兒錯了,往後該怎麼做,這就叫‘思變’!”

同時把他派去裕王府燒冷灶,並指望他以後能救乾爹,這劇情何其相似?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也有一個好六叔,也是告訴他一句至理名言: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

於是隆科多去燒了老四胤禛的冷灶,如果後來他不犯渾跟老八胤禩搞什麼八王議政逼宮的話,他可以跟馮寶一樣,笑到最後!

周雲逸死了,嘉靖帝該出來表態了,什麼叫權謀,這就是榜樣: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隨後嘉靖帝開始在宮內齋戒祈雪,第七天雪下來了……

至此,整部大劇正式拉開序幕,嘉靖帝的權謀之術確實牛,一方面他利用嚴黨一派給他搜刮錢財,另一方面又啟用清流一派用於制衡嚴派,同時他又有司禮監及其掌握的特務機構用來監視群臣,他就利用各方的矛盾,維繫這其中的平衡。他們鬥得越兇,對於皇權來講,就越穩固,幾千年以來,一直遵循這個道理。

尤其是嘉靖帝的敲鐘執法,大臣們就要猜測他敲還是不敲,具體政令都由大臣說出,他不會說任何一句話,只會敲或者不敲。一旦政令出錯,那就是底下臣子妄度天意,理解錯了天子的意思,如果對了,那麼就是皇上英明。

總之皇帝永遠不會犯錯,犯錯的只能是大臣,當然,天不下雪這種事情,不屬於這一類。

劇情最後,嘉靖帝審問海瑞:

“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諺雲“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是啊,這個世界上誰是清官,誰是貪官?誰能說得清?

尤其是嘉靖帝那句:

“雲在青天水在瓶。”

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你可以理解成讓人們保持初心,不管是雲還是水,總是那麼純潔,而他們都是水的不同狀態而已;也可以理解成,雲就是雲,水就是水,雲自然高高在上,水卻是可以裝進瓶子裡;在劇中就可以理解成,無論忠奸,本質是一樣的,一個離不開天,一個可以裝進瓶,暗指皇權才是最終制衡的器具。

這部劇也給我們一個不同視角思考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們仍然寄希望於某一個特定的人,寄希望於這個人聖明,把本屬於自己的希望交給他人。那麼證明這部劇,算是白看了,而中國人,這個觀念,千百年來,一直沒有扭轉。

換種視角看世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系列,即將開始,不同於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該系列將更注重劇情的分析上面,朋友們,敬請期待吧!


楊角風發作


另類君斗膽開講^_^

《大明王朝1566》作為神劇,一直是國產劇在豆瓣口碑的顏面。

除去口碑這個硬實力外,我想從兩個方面闡述《大明王朝1566》的神走位!

一、存在感和影響力。

通常《大明王朝1566》都會和《走向共和》被人共同提及,兩部劇的編劇都是劉和平,這是其一,而且這兩部劇豆瓣評分都是9.7。

另類君說大家都不知道的第三點:這兩部劇都是中紀委內部教育視頻節目。

該劇由中央紀委監察部電教中心、北京天風海煦影視文化傳媒公司聯合攝製。談及為何參與聯合攝製,中紀委監察部電教中心主任王萍說,除了查處官員的腐敗大案要案外,廉政文化建設也是中紀委的一項重要職能。《大明王朝》的題材正好與這一職能吻合,所以中紀委就參與攝製並提供許多幫助。

遺憾的是,《大明王朝1566》播出不久即被雪藏,而《走向共和》更是被禁播,令人不勝唏噓。

二、演員實力。

海瑞的演員黃志忠算是男一號,他在劇中有非常出彩的演出,該劇殺青後,黃志忠還參與演出了《亮劍2》,但他在該劇中飾演的李雲龍卻飽受詬病,畢竟,李幼斌的演技無可超越,而黃志忠一味因襲李幼斌的戲路,邯鄲學不了。

但,熟悉《大明王朝1566》的觀眾都知道,劇中主要人物,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和李幼斌飾演的李雲龍比劃比劃。

這裡舉兩個栗子:

先說反一號嚴世藩

他是內閣首輔嚴嵩的兒子,自己也是內閣成員,他的囂張一出場就氣焰滔天不可一世,大家看他這個造型,是不是和《人民的名義》中的高玉良書記一個樣啊,對比高育良的深沉內斂,《大明王朝1566》中,張志堅老師是真的演技炸裂了!

再說劇終男神胡宗憲。

充滿磁性的男中音,老成謀國的人設,兼濟天下的胸懷,提拔任用戚繼光的識人者明,這些光環集聚於一身,也只有王慶祥老師能夠完美演繹。

試舉兩個最精彩的橋段

①、抗倭台州大捷戰場。

胡宗憲居高臨下,身邊眾副將相伴左右。

一群倭寇眼見大勢已去,拿著槍銃攢射胡部堂,部屬勸胡部堂暫時躲避,胡宗憲不為所動,任憑矢石搭載自己的甲冑上,凜然不懼。暴雨如注,在暴雨中,胡宗憲滿臉雨水,面對倭寇最後的瘋狂,巍然屹立的形象,尋常演員絕不可能演繹其萬一。

以當時的場面,不難想象,胡宗祥為了維持東南抗倭大局,為了籌集糧餉,啟用戚繼光俞大猷這樣的良將,不得不與嚴嵩嚴世藩虛與委蛇(後來還是和嚴世藩鬧掰了),他矛盾的心情在這一幕場景中刻畫的淋漓盡致!


另類文史


我感覺《大明王朝1566》確實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是唯一一部電視劇裡每個人都演成主角的歷史劇。整個電視劇的敘事基調比較平穩,周圍很多人看不進去,代入感很慢,但相信喜歡歷史的人會很快陷入其中。

演職人員全部老戲骨,演技派,人物刻畫細膩入微,栩栩如生,將每個角色表現的很立體,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同時這部劇中有很多官場生態的描寫,中國能播出來,是電視劇文化的進步,感興趣的真心推薦去觀看。

下面就電視劇中我最喜歡的幾個演員角色摘出,會發現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卻完全不會出戲。不像現在很多電視劇,很多演員演每個角色都感覺是同一個人。

嘉靖皇帝,飾演者陳寶國,我認為嘉靖皇帝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卻能將各方勢力平衡的很好。看看他的對手,嚴嵩,徐階,胡宗憲等等。但其個人確實過於揮霍,玩弄權術。

胡宗憲,飾演者王慶祥,將胡宗憲的圓滑老成,一心為民,不結黨營私,甘做孤臣刻畫的淋漓盡致。

楊公公,飾演者王勁松,他的演技一直很受歡迎,亦正亦邪,混跡於勾心鬥角的權謀中,卻也有心裡的一片感情的淨土。

沈一石,飾演者趙立新,將製造局及商人之間的關係演繹的出神入化,最終卻逃不過權謀的利害,詳細的此處不做過多贅述。

嚴嵩,飾演者倪大紅,大奸似忠彷彿是最貼切的評價了,嚴嵩和胡宗憲之間的師徒關係及各種無奈也是劇中一大看點。


Shirley西蘭花


《大明王朝1566》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一批大叔全爆發的演技,特別是陳寶國演的皇帝,每個動作、眼神,都把皇帝這個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這部劇的演員都帶著純藝術的的心態來演繹這部作品。

大明王朝,除了演員高超的演技,還有裡面一句句經典的臺詞最是讓我難忘。因為這些讓人拍案叫絕的臺詞成為了這部劇的點睛之筆,讓這部劇更加的藝術化現實化,讓其成了排行第一的電視劇。

  1. 做人做官,都要懂得“三思”,思危、思退、思變。知道危險就要避開危險,這叫思危;躲到別人不注意你的地方,叫思退;退了才有機會再來,慢慢看、慢慢想,哪出錯了,以後怎麼改,這叫思變。(呂芳)

  2. 文官的衣服繡的是禽,武官衣服繡的獸。穿上這身衣服,咱們哪個不是衣冠禽獸?(鄭泌昌)
  3. 你這點道行,都降服不,朕也不要做這個天子了。(嘉靖)
  4. 呂公公,奸臣都一個個跳出來了,高拱一個,還有張居正(嚴世蕃)
  5. 小閣老,奸字怎麼寫知道嗎?一個女一個幹,就在昨天,你都取了第九個姨太太了。(高拱)
  6. 讀書就是為了明理,明瞭理才有主張,明白該怎麼做。但理一直在變化,不能死守。
  7. 做事情,不問能不能做成,要問該不該做。
  8.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壞就壞在這裡。(胡宗憲)
  9. 只有架起鍋煮白米,沒有架起鍋子煮道理吧。(高拱)
  10. 什麼封疆大吏,永定河的綠毛龜都他稀罕。(錦衣衛)
  11. 歷來造反的都是種田的人,沒有聽過商人還能鬧翻天。(嚴嵩)
  12. 大明不能沒有東南,東南沒有胡宗憲。倭寇不能不剿,也不能全剿,胡宗憲在東南一天,我就倒不了。(嚴嵩)
  13. 有些事情看起來不到半兩,但放上秤就是千金也扛不住。(楊公公)
  14.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胡宗憲)
  15. 大明能呼風喚雨的只有一人,就是皇帝,但能遮風擋雨的也只有一人,就是我。(嚴嵩)
  16. 裕王:“誰是大明朝的賢臣?”嘉靖:“沒有真正的賢臣,賢時用之,不賢黜之。”
  17. 我大明朝沒有造反之臣,只有死諫之臣。文官諫死,武將戰死。
  18. 我大明王朝還有利劍嗎?放在你們手裡,再利的劍也要生鏽。
  19. 你的頭昂的好高啊,是不是想看天上的星星?(高拱)
  20. 朝廷不查你,我不查你,但上天會收你。
  21. 不需要你有多大的本事,懂規矩就是最大的本事。
  22. 黃河氾濫,我要治理,這就是朕為何罷嚴嵩父子等人的道理;反之長江一旦氾濫,朕也要治理,這就是朕為何罷黜楊廷和、夏言、沈鏈等人的道理。比方這個海瑞,自以為清流,將君父比作山,但水淹沒了山頭,這便是氾濫。(嘉靖)
  23. 吃蛋莫忘下蛋雞,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些雞吧,呸,這些“下蛋的雞”。(嘉靖)

一場人生一場戲,一部電視劇演的是人生百態。官場的爾虞我詐、陰奉陽違,跟我們所處的環境不會相差太多。

看了這些臺詞,確實句句經典,我也學到了很多,其中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不要你有多大的本身,懂規矩及時最大的本事。這些臺詞真實高級補品。


大國布衣


《大明王朝1566》,最好的電視劇,評分高,估計是看的人少。

比較起來,前半部,好於後半部。

前半部,著力於多方的鬥智。謀劃,看起來,算無遺策,而每每底牌翻開,結果出人意料。

而後半部,主角變成海瑞,就只有死扛的份了。

不滿意的地方:

1、 嘉靖,演的用力過度,尤其是,最後與海瑞的面對面,不可能。嘉靖,應該是,陰。

2、 嚴世蕃,演的太蠢。

3、 呂方,前後,判若兩人。

4、 李時珍,打醬油似的角色,看起來太奇怪,不如沒有。

5、 李妃,每至關鍵時刻,總是一錘定音。這是將來萬曆朝的李太后,與張居正、馮保,構成鐵三角,助張居正全面改革執政,僅此推定李妃的政治能力,太簡單了。

6、 海瑞,展示清官海瑞的一面,而對於海瑞執政手段的另一面,沒有表現。當然,可以理解。

7、 劇中人物的對話,引用了不少前人詩、話。這部分有點難,既要貼合劇情,更顯睿智,畢竟是大明頂尖人物的對話,最後還要讓觀眾理解,就算了吧。

最後,做為安徽人,劇中多次出現安徽。當時應該是南直隸,至大清朝,安徽才從江南省分出,取安慶、徽州各一字成省。


合肥2371143


  

  《大明王朝1566》拍得確實不錯,是大陸最好的電視劇之一,但若說是最好的,卻未必如此。

  為什麼呢?

  因為豆瓣評分不能作為唯一標準!

  如果真搞一個普調,讓大家選出最好的電視劇,答案肯定五花八門,然而,在最終的評定結果中,《大明王朝1566》極有可能連前10名都進入不了。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大明王朝1566》在普通民眾中的影響力還不夠大。至少不如《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名氣大,就連《雍正王朝》的影響力,也比《大明王朝1566》也要大得多。

  比如在悟空問答中,大家隨便搜索下就可以發現,有關《西遊記》的問答多得不要不要的,就算同為歷史劇,《雍正王朝》也有數以千條的問答,並且每個回答都會獲得很高的閱讀量,點贊率。

  反觀《大明王朝1566》提問者聊聊,回答問題者不多,閱讀量更是一般,至少遠不如《雍正王朝》。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明王朝1566》只是在互聯網上被也小部分人瞭解。

就算是在觀眾的心目中,《大明王朝1566》也未必能排第一。至少小編在看了一遍之後就不想再看,而《雍正王朝》小說至少看了三五遍,電視劇也看了一遍。小編唯一看了兩遍的歷史劇是韓國的《女人天下》。


葉之秋


《大明王朝1566》確實可以稱作是大陸的優秀電視劇之一;但如果說是第一,確實還有待商榷。



《大明王朝1566》裡面塑造了幾個很棒的角色,比如嘉靖皇帝、嚴嵩父子、裕王、張居正、海瑞,以及大太監楊金水、絲綢商人沈一石等等各具特色的形象,反映了那一段波瀾壯闊又有點兒詭異的歷史。這部電視劇是劉和平創作的,他的功力確實讓我佩服。導演張黎是個大腕兒,另外劇裡邊的幾個角色都是老戲骨,把人物刻畫得絲絲入扣,確實當成翹楚。

另外,我覺得近幾年國產電視劇還有幾部經典之作:



《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也是張黎導演的。劇中有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孫中山等等, 反映了清末戊戌變法到武昌首義那一段歷史。這部電視劇比《大明王朝1566》更加寫實,虛構的成分更少,反映歷史更為深刻,是一部近年少見的精品。



《北平無戰事》。這部電視劇也是劉和平的編劇。它表現了北平和平解放之前,國共兩黨的地上和地下的鬥爭。裡邊的銀行行長和銀行襄理是最精彩的角色,遺憾的是劉燁的演技略微誇張,甚至有點無道理的囂張,破壞了整部電視劇的品質。



《潛伏》。我看過這部電視劇的原作小說,很短,只有萬把字。電視劇的導演姜偉同時也是劇作改編者,他花了大功夫,改編的劇本超越原小說一萬倍。這部電視劇的特點是,每一集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精彩紛呈、環環相扣,讓人慾罷不能。裡邊的很多諜報劇的扣子,是我以前沒見到過的,刷新了諜報劇的高度,值得重重地記上一筆。


迷樓




個人是非常贊成這個觀點的,這部電視劇劇本內容非常深刻,演員基本上也是清一色的老戲骨。不管是劇本還是演技方面都是沒有什麼好挑剔的。

《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上能得到9.7的評分,這在近些年的電視劇裡邊是沒有能超越的。這本身就是對它最大的肯定,也反映了張黎導演的精湛功底。


這部電視劇劇本有劉和平編寫的,第一次把中國皇權專制時代的問題給找了出來。站在一個非常公正的立場上,對皇帝的本質做了剖析。

透過這個電視劇,我們就能看到皇權專制時代的弊端,皇帝的自私無恥暴露無遺。他直接告訴我們皇帝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毒瘤,讓那些謳歌皇帝的作家無地自容。



陳寶國扮演的嘉靖皇帝把皇權專制時代的皇帝的特徵活靈活現的給表現了出來。作為半個皇帝專業戶,陳寶國從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扮演皇帝,到了中年在演技方面更是爐火純青。

嘉靖是中國歷史上皇帝的一個標準樣本,既自私又聰明,聰明全在於玩弄權謀,操縱政治,服務於自己的貪慾。

尤其是在電視劇最後,關於長江與黃河的論斷。嘉靖皇帝把清官比成長江,把貪官比成黃河。清官可以幫助皇帝做那些明面上的事,貪官可以幫助皇帝做那些見不得光的事。

清官太多了,皇帝的日子就不好過,沒有辦法貪圖享樂。貪官太多了,國家就會出現危機,分分鐘停擺。清官和貪官都要用,讓他們相互牽制,相互鬥爭,最後為皇帝所利用。



扮演嚴嵩的倪大虹同樣是一個老戲骨,他扮演的嚴嵩更加立體化,更加豐富多彩。嚴嵩之所以能夠在明朝擔任內閣首輔20年,個人能力和用人的手腕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嚴嵩的貪腐和自私就巧妙的被掩蓋了起來,他利用嘉靖皇帝的貪為自己的貪汙做掩蓋。他還悄悄給自己的學生胡宗憲寫信,讓他不要把浙江的倭寇給消滅光。這樣一來就能保全自己一黨的性命和安危。



嚴嵩明白自己的靠山就是嘉靖皇帝,他警告自己的兒子:大明朝只有一個人可以呼風喚雨,那就是皇上。皇上呼喚的風雨,我遮擋了20年了,你們招惹的風雨沒有人能替你們遮擋。

倪大虹把嚴嵩用另一種方式活靈活現的表演了出來,更接近歷史上真正的顏色,避免了簡單化和臉譜化。



黃志忠扮演的海瑞更是把這個無君無父錚錚鐵骨的漢子表現的更加人性化。海瑞作為這部電視劇的重要人物,也正是通過他,把嘉靖皇帝身上的惡給表現了出來。

海瑞的這個角色既忠實於歷史書中的描寫,又從細節上對人性進行了刻畫。海瑞對母親的極孝和對皇帝的極忠,對朋友的極誠,在電視劇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海瑞是一個畫龍點睛的人物,通過他在浙江的審案,才把皇帝的自私和嚴嵩的貪腐給深深的挖掘了出來。也才有了千古流傳的《治安疏》。

“嘉靖嘉靖,家家淨也(嘉靖皇帝把天下老百姓的家底都給掏空了)。蓋天下人不值陛下久矣(像你這樣的皇帝,天下的老百姓,早就不想鳥你了)。”



一部上乘的電視劇,一定先要有一個好的劇本,再有一個好的導演,找出一批老戲骨,才能夠把它給最準確的表達出來。

《大明王朝1566》的劇本由知名編劇劉和平執筆,就是單獨拿出來當小說看也是極品。在張黎導演的呈現下,更是精彩紛呈。



最讓人稱道的就是這部電視劇中的大部分演員都是國家話劇團和各地方話劇團的演員。話劇不像電視劇,只可以現場直播。能把話劇演好的人演電視劇一點問題都沒有。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在整體層面上超越了《走向共和》的電視劇,說他是中國大陸最好的電視劇絲毫不為過。


新知傳習閣


《大明王朝1566》確實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但是它只能算是之一,並非獨一無二不可動搖!我認為《大秦帝國黑色裂變》就完全可以媲美大明王朝,《康熙王朝》也可以與之比肩,《漢武大帝》亦可與之爭輝!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喜好,和而不同才是王道!



《大明王朝1566》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黨羽密佈、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剛愎自用、練道修玄二十載,以一己之私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貪官、清官、皇帝三權對立的故事屢見不鮮,民眾也喜聞樂見,電視劇本身也拍攝得跌宕起伏,劇本、服裝、道具、演員、歷史都選得較好,可以說是一部優秀的歷史電視劇!但是官場鬥爭的電視劇不免有從俗之感,也無震撼的歷史使命感!



筆者認為《大秦帝國黑色裂變》是最優秀的一部歷史電視劇,他給人的啟示與震撼遠遠超過《大明王朝1566》!中華民族的原生文明成熟於戰國時代,那時群雄逐鹿戰亂紛爭,在凡有血性,皆有爭心的翻天覆地時代,諸子百家並起,文化藝術齊放,是一個精彩紛呈的時代。法家就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法家衛鞅隻身入秦變法強秦,奠定了之後兩千年的政治基礎!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講述了一段秦國浴火重生脫胎換骨的大變法事件!公元前362年,秦魏少梁之戰後,秦獻公中箭身亡,傳位嬴渠梁。21歲的秦孝公嬴渠梁臨危受命,繼任國君,忍辱負重的與強魏苟合。其時六國鄙秦,不與會盟,且六國圖謀分秦。秦孝公血書國恥石並向列國求賢。青年法家士子衛鞅入秦,以法家強國之論說服了秦孝公。衛鞅徙木立信、變法強秦,刑及公室,秦國變法震驚天下,各家稱之為暴政。政俠墨家欲誅暴君強臣,秦孝公親臨神農大山辯說國政。列國混戰,強鄰魏國驟然衰弱,秦國趁勢收復河西。衛鞅受封商君,最終秦孝公積勞成疾而逝,老世族趁機反擊,商鞅選擇極心護法,為國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