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去当营业员拿2000块,也不愿意去厂里打工拿5000块?

QQ湖北佬


人们选择一个工作,首先看收入的综合性价比,其次看发展前途,再次看稳定性和安全感。具体问题一定要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流水线一线岗位,吸引力大幅下降,这种的趋势还将继续,导致一些加工厂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一些工厂正要向更穷的东南亚国家迁移。

第一,现在的人们找工作,首先注重综合性价比。举例说明,在家门口的2000元,说不定比远离家庭的5000元要合算。体力精力与回报的性价比,轻轻松松的2000元,比加班加点累的半死甚至有职业病的5000元,更受欢迎。在流水线上每天一动不动坐10.5小时5000元,不如可以随时走动的服务员2000元,不如可以请假的坐办公室的文员。

第二,年轻人找工作,还要考虑成长性和发展前途。这个故事很流行,就是一个女孩宁愿4000元的星巴克,不选5000元的流水线。这就是选择了成长性。在流水线上干一辈子,也就会加工那个零件的某个动作,人都呆傻了。在星巴克工作,可以接触许多商务精英,说不定能遇到真爱,另外学习咖啡技术,也可以转行做咖啡师,升级为管理者。

第三,再看稳定性和安全感。我们单位以前就是,许多职工子女宁愿在国企里挣2000元,也不愿意去大城市打工。不要怪孩子们不吃苦,有许多企业不稳定,今天好好的,明天就倒闭了。还有一些女孩子到小私企工作,总说老板色眯眯的,家长能放心吗?

总之,越来越多的企业找不到合格的一线工人了。主要还是因为钱没有给到位。年轻人的择业观念也变化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甚至今年招聘季喊出了“没有咖啡室健生房”的公司不去的口号。人才市场也是市场经济,工资的具体数字,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对比因素,人们也要综合考虑岗位的收入、稳定、安全、长久等各种因素了。


职场火锅


刚好我营业员也干过,厂工也干过,来分享下自己小小的心得。

做营业员的经历。

大二的暑假,我在超市兼职,做促销卖糖果,一天120。我们先开一些散装的糖放试吃盒里,拉着来来往往的人过来品尝,再费劲口舌地让大家拿上一两包放进自己的购物车里。一开始还以为卖的挺多的,但后来发现很多人只是来试吃并没有购买行为,即使放进了购物车转个角又仍了出去。

站了一天,腿酸得不行,隔壁档的大妈掀开帘子,招呼我过去坐一会。那里是个小小的库存堆放间,很黑,没有监控。大妈说她们平时不忙的时候,会进来休息一下(其实就是偷下懒),顺便玩下手机,喝个水,聊会天。污浊的空气,密闭的空间,昏暗的光线,我一刻也不想待着,但对大妈来说却是一种忙里偷闲的享受。

在超一个星期的兼职经历,大妈们都很照顾我这个学生妹。有什么试吃的或者促销大实惠的东西都会塞点给我,让我好好学习。从和她们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超市有为他们购买社保,两班倒,一个班一般是8个钟。一个月工资看促销提成,一般也就三四千。但是工作强度不大,一个月休息4天,按排班走,法定假日加班有三薪。

做厂工的体验

也是大学的某个暑假,我去一家工厂做暑期工。任务很简单,就是给产品外包装贴胶条,时薪13元,每天干10个钟,坐班,长白班,每周休一天,要赶交期没有休息的时候,按2倍工资算。法定假期按3倍。因为我是暑期工,自然没有买社保,只买了意外险。不过据我了解,其他正式员工是有给买五险的。

我在那里做了一天,就受不了了。机械式的重复性简单操作,我好像不是我,更像一个没有情感没有血肉的机器人,没有交流,不用移位,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天,只有手不停地撕出标签,拿起产品,贴上标签,扔到一边,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心情几度烦躁。做了一个上午,我就明显目光呆滞,眼神涣散,反应迟钝,不爱说话,心情低沉。

但我还是坚持做了一个月,双手磨出了茧,满目疮痍,累觉不爱。结算工资,拿了差不多4000块,不禁感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血汗钱。

两者比较

1、趣味性:工厂工作明显单调乏味,比较死板,只能盯着手头上的工作重复性的操作。而营业员上班可以聊聊天唠唠嗑,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累了可以休息休息,弹性教强。


2、工作环境:工厂是封闭的环境,大部分工厂位置偏远,员工大多住宿,所以厂工每天的生活一般就是厂房、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往往一埋头就是干一天。而营业员工作的环境是开放式的,见到的人每天都不一样,更加新奇。

3、工资待遇:工厂虽然工资待遇比较好,但是那都是血汗钱,辛苦钱,花都舍不得花。而营业员的工资虽然没有工厂高,但近年来也并不会比工厂低多少,甚至有的还超过工厂的薪资水平。

4、劳动强度:工厂的活很多都是计件制的,你不拼命干你就拿不到高工资,而且你一偷懒还有人在你屁股后面追着骂,一下班倒头就睡。而营业员,在补货或者客人少的时候还可以休息休息,不用紧赶慢赶的,一天下来也比较轻松,还有精力去逛逛街。

5、体面度:虽然说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也不得不承认,在社会认可度上,营业员比厂工更加体面。如果三姑六婆给介绍婚恋对象,职业是营业员的人比做厂工的人成功率更高。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更愿意当营业员,而非进厂。


锅盖头HR


来说说我的感想吧 本人今年32岁 小孩7岁 生了小孩之后 在家带小孩直到读幼儿园 家里条件也不允许我在家继续玩 正好离家不远有个编织袋加工厂 做计件的 刚进去学的时候 早上送小孩读书去 然后去工厂 下午4.30接小孩,第一个月就1400多,还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直到现在我还在那厂上班,工资也才4000多,5000都没到过,工人是换了又换,每天都要低头坐在那,手一直动,也接触不到什么新朋友,没办法,小孩没人带,工资没有每个月发 ,老板不会管你,也自由, 年底也没年夜饭 奖金也没有,在农村小孩带带 自己上班赚个3000多点 别人都说好,殊不知每天上班有多累,小孩有人帮忙带,谁会跑工厂上班 又累又脏 夏天还热死 冬天衣服穿多还不好做事 ,还不如在超市上班来的自在


那年冬天45031451


这个问题应该是不难理解的,案例别的答友已经列举了很多,我来做一下总结:

一:营业员这份工作能学到一些技能,职场上升空间要比工厂相对更大。

二:工厂5000完全是没日没夜加出来的,工作量比营业员大很多。工厂流水线作业上班时间几乎没有一点偷懒的可能性,而营业员工作量弹性很多。相对也就轻松很多。

三:工厂上班肯定是蓝领,营业员是算得上白领的。这一点在年轻人心中非常重要!前都叫打工妹,后者可能叫美容师。在别人眼中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

四:年轻人更在乎自由自在随心被尊重,不是70后80后被现实压垮的一代,现在农民工比工厂上班的赚得多多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工厂上班不去做农民工呢?

五:营业员上班可能也要穿工作服,但是营业员的工作服可以叫制服,职业装,是很好看的,工装呢?与囚服有多少区别?让现在的90后95后穿得难看,这比不发工资还难受吧!

图二还是卖家秀的效果,想想这样的衣服穿成买家秀的效果。


春哥聊电商


工厂工资看着很高,仔细一算是很不划算的。我就以我的亲身经历,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工厂工作枯燥乏味,劳动强度大,加班是常有的事情,每天身体酸痛,睡眠质量非常差,每天都是晕乎乎的。前几年在一个电子厂实习,长白班,早7晚9,这个时间还是一个官方的说法,实际上我们晚上12点前很少下班,因为当时是计件的,每天都在拼命赶货。干了一段时间,手腕一直肿着,我一个同学负责用酒精清洗产品表面的油渍,一周左右,手被酒精泡的溃烂。

第二,工资待遇。我们当时干了两个月,第一个月工资发了4500,高温补贴和餐补发了240,第二个月工资4200,但因为提前离职,餐补只发了100,高温补贴没有。在这两个月里面,吃饭花费了1200左右,水费电费房费300,还扣除了一些税,净赚7000块钱。两个月因为工厂在赶货,只休息了三天,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这样算下来,实际上工资是很低的。

第三,晋升机制狭隘,看不到未来。在工厂里面,一个车间主任管理几十个小组长,一个小组长管理一二十个员工,就以我们当时的生产线为例,有两位员工工作十几年,还是一个流水线的装配员工,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机械的动作,闭着眼睛都能干活。在工厂时间长了,人都是麻木的,眼神也会变得呆滞。

工厂里面的产品,本身技术含量很低,导致他们的产品利润也低,他们盈利的方式就是靠量赚钱。看着很高的工资,实际上是自己牺牲了很多东西换来的,是得不偿失的。营业员工资看着低,但是他们工作时间短,自己对于时间有着更多的掌握权,离家近的话,还能方便照顾家人,这些优势都是工厂所无法比拟的。个人意见,如果只为钱的话,可以选择去进工厂,如果想要兼顾家庭和工作的话,进工厂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西瓜二哥


工厂和商店是两种工作模式。

看似一样,都是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但从工作期间,就决定了两种人的生存状况。

工厂:封闭式的工作环境,每天重复不断的做着一种工作,上下班时间都在厂区哪也去不了,如果干的慢会被还不如你的人骂你,如果稍微休息一下,就会有人过来对你不停的骂,每天见到的人都几本一样,聊个天都会被人叼。

商场:开放式的工作环境,每天的工作内容重复但不固定,上下班随心所欲的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如果干的慢也没人骂你,如果干的累了还可以休息,每天可以见到不一样的人。

更重要的是,工厂的工作气氛是压抑的,要像一个机器人一样的干到死。

商场与其相反,可以说为所欲为。



我是三十岁的小哥哥


做为一个从业经历超过10年以上,且有用人企业和自主创业经历的HR,我也通过个人的工作经验总结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楼主说的这个问题,现在在很多制造型企业普遍存在,大家都感叹现在的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了,不单体现在招聘上、还是培训、薪酬、人员流失等方面。

我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关键主要与目前上社会的就业价值观、人力资源存量和国家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说说目前社会上就业价值观的问题。薪酬水平的高低不是求职者选择工作岗位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很多求职者在选择一份工作岗位时,特别是80后等劳动力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后,他们往往会多方面的考虑,比如:薪酬、上班时长、休息安排、工作内容、发展空间等等,总结起来就是企业方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三个维度方面给求职者带来的吸引力,即:岗位薪酬水平、岗位职业发展空间、岗位工作时间与个人生活安排的匹配度等,只有在这三个方面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求职者的心理平衡,求职者才会选择,并长期在该岗位工作下去。

其次,国家人力资源存量的问题。随着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进行转移,转移的渠道不外乎通过“教育、进城务工”等方式,大部分的80后都接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培养(包括:高中、职高、中专、师范等等)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他们往往会更倾向于从事具备知识性、思想性及与人保持密切交流与沟通的工作。而80后之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该转移的基本都转移得差不多了,另外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劳动力数量在呈下降的趋势。

再次,国家教育体制的问题。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扩招,国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极其迅速,导致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形成了教育体制上的发展不均衡,人才培养体制上给人力资源市场造成供求关系不平衡,有些岗位已经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状态,比如:财务类岗位、市场营销类岗位、行政文职类岗位等等,而有些岗位却人才极度匮乏,导致技术型工种人才储备越来越少。

综上原因,工厂提供的岗位工作内容重复化严重,工作时间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程式化,这些都是工厂提供岗位不利于吸引求职者选择的因素。而营业员岗位虽然工资低,但工作内容与经常与人打交道,显得不是那么的枯燥,更何况还有更多的时间能与自己的生活、家庭想匹配,对部分求职者而言想对于工厂纯物质价值交换式的工作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最后,要解决楼主所提问题,更好、更快的招聘到甲方所要的工作人员,关键还是要从招聘渠道、招聘流程设计及执行、岗位优势梳理及宣讲等方面入手,找准招聘工作突破点,至于具体怎么执行可以保持后续的交流与沟通。

纯原创分享、全手打、望采纳!祝楼主工作顺利!


人力资源Jack


工作是拿来养家的,我想很少有人会说我出来工作,就是热爱这份工作,无私奉献吧,所以工资是一定的,现在应该也很少有老板会让给员工讲奉献精神了吧,一般都会讲点实际的,多少钱多少个小时吧。

楼主说的营业员2000块钱,不去工厂5000块,我给楼主讲一下工厂的实际情况吧,我在港资跟台资工厂做过,招人的时候都会说多少多少钱,但是你不加班,是根本不可能拿到那么多钱的,在厂里我最多一次,连续上了六个月夜班,人走路都是飘着走的,根本感觉不到外界的声音的感觉,行尸走肉的感觉,而且有活的时候,就对你好点,没活的时候就使劲骂人,什么难听骂什么,就是为了逼你走,最好你自己还不要当月的几天工资的那种,哎,说多了就是眼泪,每天最少都是12小时,然后再培训两小时,回到家洗完头发,根本等不及干,那时候也没有买吹风筒,就直接这么睡,等不及呀,困。我在流水线跟无尘室都干过,PCB线路板,蚀刻线上都是雾蒙蒙的,雾气不是普通的水,而且是蚀刻液,那东西有一种成份是硫酸,大家想一下,我就不形容了。

再说说营业员,起码营业员不用像工厂一样那么辛苦,时间还是比较固定的,而且环境也好很多,不用接触一些腐蚀性的东西,干净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离家近,可以照顾家庭,这点很重要,强调一下,很重要,夫妻之间距离就真的会产生距离,时间久了,也就散了,家庭成员,还是在一起的好,家庭很重要。

纯手打,望采纳,谢谢!


世界树


这个道理不难解释。

营业员相比较厂里打工,有很多优势:

1、营业员工作时间相对固定,不会经常加班;

2、营业员每天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而厂里每天对着机器,相处的人比较单一;

3、营业员的工作环境,相比较工厂,不会那么吵杂、单调;

4、营业员的工作地点大部分在市区,比较热闹,下班可以有地方逛,而厂房大部分在市郊,每天活动范围固定,厂房--食堂--宿舍;

5、营业员激励的方式比较多,有表场、晋升、庆生等等,相比较而言,工厂的就是多劳多得,多劳多得,多劳多得;

6、营业员可以打扮比较得体现代,大部分需要化妆,而厂里工作就是朴素的工作服,不必太在意妆容;

7、营业员听起来不错,打工仔、打工妹听起来比较... ...

8、... ...

是的,工厂里的绝对收入比营业员高,但不少年轻人并不十分缺钱啊!更重要的,相比较自由、交友、成就感、成长、外人评价,哪个更重要呢?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作为工厂一方,除了用高收入吸引人,其它激励因素,也是要多考虑的:

1、有的工厂,在厂区有咖啡厅,有健身房,有乒乓球桌,工作工作累了,可以在这些地方休息一会儿;

2、有的工厂,定期举办相亲会,把年轻人个人问题列入管理者的考核指标;

3、有的工厂,每天都有舞会,定期举办运动会;

4、有的工厂,还设有“情绪发泄室”,对压力大的员工,提供情绪舒缓的工具,专门有心理干预师全天候工作;

5、有的工厂,定期有请模特空姐来上礼仪、彩妆的培训,学走模特步,还有选美比赛;

6、... ...

我说这些,并不是用来“拉仇恨”的,然而,这却是实实在在工人在关注的。谁关注的早,关注的多,或许就能招到更多、更优秀、更敬业的工人。


冷暖职场


原来我姑妈就是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后来感觉工资低,就跑到珠海做了两年回去了

回去之后就去做营业员了,又做了两年营业员,就自己贷款开了一家小店做生意。从她这个事情上,我感觉到做营业员,也是有三种的,那看你属于那一种啦


第一种营业员,她在做的过程中,虽然工资低,但是她的目的就是为了积累销售的经验和所在行业的行情做一个细致的了解,只有自己什么都干过,以后自己做老板的时候,才更加好管理和了解行情


第二种是家里要照顾,不能跑太远,可以接孩子上学放学的,做营业员,又兼顾照顾家庭总是要比全职太太日子过的更加充实,也有一部分是身兼多职的。一边做着营业员,一边打着零工。

第三类就是纯属,不太想太累去做营业员的。

总结一下,无论是做营业员,还是打工都不重要,重要的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只不过社会分工不同。没有什么拿来比较的

大家好,俺是小玲珑寻匠心,俺是80后,及时行乐的射手座,目前任职TWS蓝牙耳机模具厂网络营销,喜欢读书,运动,自媒体写作,现代诗爱好者,影视局爱看谍战片,工作中的女汉子,生活中的软妹子。热情奔放不是俺的正确标签,但是乐于奉献是俺的打开方式。希望遇到拥有有趣灵魂的朋友们和我一起在头条的路上,共同成长!来吧,来吧,来撩吧

一根蜡烛可以点燃一千根蜡烛,而它的生命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幸福是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弱的。 ——Tal Ben-Shahar 幸福的方法 我愿意做这根蜡烛,你愿意 靠近我,温暖你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