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我的疫苗生涯裡,遇到了第一個因疫苗負面事件而拒絕接種疫苗的中國案例。

家長自述:孩子13年5月出生,大概半歲後就沒有接種疫苗,因當時聽了不少疫苗事故,特別是18年毒疫苗事件發生後,家裡人都認為不打疫苗是對的。

我關注您的微博後,認真學習了科普文,決定還是要為孩子打疫苗。

查看接種記錄,確實只接種了2劑乙肝疫苗、1劑卡介苗和2劑五聯疫苗。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我努力回憶,2013年及以前到底有什麼疫苗負面事件發生,導致了這個孩子的監護人做出拒種疫苗這樣非同尋常的決定呢?

2010年,曝光山西高溫疫苗事件(http://t.cn/EV3A4Oc)。

媒體報導當地數十名兒童接種疫苗後發生嚴重健康損害,同時曝光山西省疾控中心違規在常溫環境下為疫苗貼標籤,暗示高溫疫苗與兒童健康損害存在因果關係。

國家調查組確認,高溫疫苗經檢驗質量合格,可以查實的10名涉事兒童均未接種過高溫疫苗,其中只有一人確認屬於疫苗異常反應,其餘患兒的健康損害與疫苗沒有因果關係。該事件實為巧合。

2013年,爆出多地嬰兒接種乙肝疫苗後死亡事件。

當時乙肝疫苗接種率下降了30%(其他疫苗下降了),該事件最終被縝密的調查證實只是巧合,乙肝疫苗與死亡只是時間上的先後,不存在因果關係。

8個月後乙肝疫苗的接種率回升至90%以上的理想水平(http://t.cn/RPVitw1)。

我猜這件兩件影響廣泛的疫苗負面事件,大概就是這位媽媽所說的【不少疫苗事故】吧。

可惜這兩件事都和疫苗質量無關,媽媽估計是沒有關注後續的闢謠新聞,所以一直被誤導到現在。

這個孩子5歲多了,自4月齡起沒有接種任何疫苗,特別是麻疹疫苗(指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孩子這個年齡,本該至少接種1劑麻風疫苗和1劑麻腮風疫苗)。

目前還沒有感染過麻疹,實在是很幸運了。

最近一年,歐洲、美國、日本麻疹爆發,患兒父母絕大多數是相信了一個從1998年開始流傳、但在2010年被《柳葉刀》雜誌以撤稿方式徹底證實為謠言的說法——麻腮風疫苗導致自閉症(這個謠言完全是一個為了金錢而突破底線的陰謀,詳見:http://t.cn/EfMMntf)。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這些地區其實經常有麻疹爆發。

每次爆發後,當地衛生部門都建議漏種疫苗的孩子補種疫苗。

陶醫生對補種疫苗的建議持完全肯定態度,但那些父母中謠言的毒已深,這種軟性建議效果很難奏效。

所以,實際情況就是漏種者的補種率很低。

每次麻疹爆發,只是感染一部分漏種者,讓他們具有免疫力,但還是有大量漏網之魚在等待下一輪爆發。

可以說,這些國家對付麻疹並沒有好辦法,幾乎只能接受反覆爆發的事實。

美國略積極一些,某些州推出了漏種疫苗不給上學的政策,這確實有助於提高疫苗的接種率。

澳大利亞從2016年執行一項俗稱【No jab, no play】(不打針,不給玩)的強制接種疫苗要求,禁止漏種疫苗的孩子進入早教中心或托幼機構,而且也不對這些兒童發放聯邦育兒補貼。

澳大利亞政府希望藉助這個措施,把麻腮風疫苗的接種率從當前的93%提高到95%以上。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那麼我國的麻疹疫苗接種情況和麻疹疫情如何呢?

我國兒童的麻疹疫苗接種率在95%以上,肯定高於這些麻疹爆發的發達國家,也達到了消除麻疹所需的95%接種率水平。

最近兩年,我國的麻疹病例數在5000人左右,之前在2萬人左右。

造成我國兒童麻疹疫苗接種率高,但並未消滅麻疹的原因。

主要有三個:

第一,我國地區發現不平均,有些地區的接種率偏低;

第二,及時接種率不高,本該8月齡接種的麻風疫苗,因孩子過敏或者生病等原因(這些通常不應該作為禁忌症)推遲接種而感染麻疹的情況很常見;

第三,青少年和成人的麻疹發病佔綜述50%以上,這些人群中的漏種者很難補種疫苗。

總體而言,中國未來的形勢比這些發達國家好很多。

雖然我國疫苗領域的負面事件頻發,但這些負面事件絕大多數並不對公眾健康帶來實質性風險,政府在疫苗領域仍有公信力。

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政府的疫苗管理水平有不滿,但拒絕給自己孩子接種疫苗的父母絕對是少數。

由於文化差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公眾普遍對政府持不信任態度,並且過於強調自由,民間存在很多反疫苗組織。

他們是真的認為政府給孩子接種疫苗是某種陰謀,所以接種率很難提高,麻疹甚至其他疾病反覆爆發會是大概率事件。


這個孩子身體健康,但為何5年沒打疫苗?

隨著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中國與國外的文化與價值觀交流不斷加深,國人是否有一天也會像這些西方國家的公眾一樣,隨著疫苗負面事件的不斷髮生而對政府不信任,導致疫苗接種率下降和疾病爆發?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今天,我遇到了這樣一例拒種疫苗的中國孩子,但還沒有發病,我趕緊給孩子安排了下面這個效率很高的補種方案,希望接種醫生能予以支持。

孩子目前是5歲9月齡,後續接種方案如下:

5歲9月齡:麻腮風(上臂)+免費乙腦(上臂)+白百破(臀部)+脊灰(口服)

5歲10月齡:麻風(上臂)+免費甲肝(上臂)

5歲11月齡:免費乙肝(上臂)+水痘(上臂)

6歲:白破(上臂)+流腦4價多糖(上臂)

6歲3月齡:水痘(上臂)+脊灰(口服)

今年9月份新一季流感疫苗上市後去接種2劑(間隔1個月,優先選擇流感4價疫苗,如果沒有就退而求其次選擇3價疫苗),以後每年上市後去接種1劑。

流感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以任意間隔接種。

成人最好和孩子一起接種,在全家形成無流感的氛圍。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可以作為家庭的一項健康活動,對孩子形成預防為主的健康理念很有好處。

我全家也是年年接種流感疫苗,可以看這篇文章:醫生,請給我全家接種流感疫苗吧。

健康千萬條,預防第一條,拒打疫苗針,親人淚兩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