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立春与除夕重合,而雨水与元宵节相重合,这是为什么呢?

地理那些事


2019的己亥猪年是较为特殊的一年,因为今年恰好是个“无春年”。

这也就是说,2019猪年的全年都没有立春日,立春那天恰好落在了狗年的末尾。

这种无春的现象与古代阴阳合历的传统有密切关系。

古代有置闰的传统,就是在某一年是13个月,因此农历闰年的天数要比平年多30天,农历闰年就有25个节气,而平年就会缺少一个节气。

由于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就有可能跑到上一年的岁尾,或跨越为下一年的岁首,这就导致无春年、两春年的出现。

2019年的立春在2月4日,这一天仍然是狗年;2020年的立春还是在2月4日,但是这一天早已是鼠年了。

以此类推,雨水和元宵重合就可以理解了。

雨水是24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通常都在立春后的15天,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撞上,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不过,我想大家不必担心雨水元宵会泼灭节日的喜庆。虽说是“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但春天总是来了。

最后,今天是2019年的元宵佳节,祝愿朋友们节日快乐!


HuiNanHistory


十年难遇金满斗,百年不逢岁末春。今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十一时十四分交立春节。依照干支纪年法,交立春前属戉戌管,交立春后就属己亥管辖了。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为分界线的,立春前算上一年管辖,立春后算下一年管辖,无论是月初,月中,月末,一切以立春作为分界线。如今年十二月三十日交春后十分生人,纪时八字便是己亥,丙寅,壬申,丙午,差十分未交春生,所纪时八字就是戉戌,己丑,壬申,丙午,八字已变一半,年月都不同了,且仅是差二十分钟而已,严格说交春前春后一秒便不同了。

交立春时间,不在除夕日子丑寅酉戌亥时,那雨水气就必在正月十五元宵日,己亥元宵日是辰时,严格点七点四分变雨水气。

就历法上,我们既讲公历,也用农历,既用阳历,也用阴历。应懂点历法常识。太阳回归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时间为三百六十五天五时五十八分四十六秒,这就是公历阳历一年所要时间。而月亮绕地球一周所要时间二十九天十二小时四十四分,所以农历阴历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阳历月大三十一,月小三十,二月除外。我们农历阴历还讲究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立春是节,雨水是气,一年十二月,一月都有一节一气。但阳历阴历一年相差十多天,要调和就得置闰了,一般五年三闰,十九年七闰。节气与阳历配,时间都较固定,上半年多在四五两日,下半年多在六七八三日,而阴历是变化无常,没有规律的,月初月中月尾都有可能。而碰上除夕或年初一立春的往往要几十年才遇一次,上次年初一立春是一九九二年,说百年不遇是有点夸张,但百年也难得见几次。





树德汉硕


2019年的立春与除夕重合,而雨水与元宵节相重合,这是为什么呢?

大寒节气已过了,天气也是越来越暖和了。大寒作为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紧随其后的就是立春了,这也表示春天就要到了。过了立春之后,世间万物就开始复苏了,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2019年什么时候立春呢?老农民都很清楚立春在阳历的时间比较固定,都是在2月4日左右,而春节则是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两个节日还是比较靠近的,有些年份在过年前立春,有些年份则是在过年后立春,但是不管怎样,春节最早不会早于立春前十五天,最晚也不会晚于立春后十五天。而今年就是春节前立春,并且十分巧合的是立春和除夕同日,有些人还发现了雨水和元宵节重合了,这是为什么呢?

老话说“春打六九头,春打五九尾”,说的是立春的时间要么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要么就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由此也看得出来,立春的时间虽然在阳历是比较固定的,是每年的2月4日前后,但是在农历的日期则是变化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历法所造成的,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之间的天数,古人就采用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意思是说每隔十九年中就有七个闰月。而有闰月的年份,就是闰年,其中不再是24个节气了,变成了25个节气。而立春是在二十四节气之首,有些年份就会有两个立春,自然其下一年就没有立春了。这样也就出现了“双春年”和“无春年”了。

对于除夕和立春同一天,很多的农村老人都认为这是好日子,认为这样的年景很好。因为其和大年初一立春一样,都是多年才能遇到一次的,是十分罕见的。这样的年份,往往都是粮食收成很好。有专家也说了,除夕当天逢“立春”,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100年只有三次。其中在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和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当天逢“立春”的,这100年中也仅出现三次,而今年我们就都幸运的赶上了。

其实,无论是立春与除夕重合,还是雨水与元宵节相重合,这都是不同历法的计算出现的结果,对经济作物和人的运势等都并无影响。


农夫也疯狂


一般来说立春的时间就在2月4日前后,有时候是2月3日,也有时候是2月5号。那么2019立春是几月几日呢?翻开万年历你就会发现2019年立春就在除夕这天,这个时间还真的是巧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巧合吧!

2019立春是几月几日 2019年立春就在除夕这天

2019立春是几月几日 2019年立春就在除夕这天

2019立春是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2019年除夕也是2月4日

立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喻意春季的开始,时间在2月3-5日之间,该时太阳位于黄经315°。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3000年前我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咬春的吃春盘、春饼、春卷、咬萝卜习俗等。从这一天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之为春天。

古人将立春节气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节气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2019立春是几月几日 2019年立春就在除夕这天

立春谚语

1、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4、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6、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7、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8、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9、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10、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11、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12、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13、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14、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15、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16、行下春风望夏雨。

17、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18、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结语:立春节气在2019年和除夕重合了,欲了解更多立春习俗、养生、食谱请点击》》》立春是几月几日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

猜你想看

2019年立春具体时间 农历2019年有立春吗

2019立春图片 2019立春的人和事

2019立春的含义是什么 有关立春的意义

2019立春养生 立春养生怎么吃

立春的习俗 立春也代表着农耕的开始

立春的诗句 立春当中的诗情画意

立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的前世今生

关于立春诗词 关于立春节气的古诗

相关推荐
  • 2019立春是什么时候 2019年立春是2月4号还是5号万年历11-23
  • 2019放寒假安排时间表 2019年怎么放寒假万年历11-22
  • 2019寒假放假大概几号 2019什么时候放寒假万年历11-22
  • 2019年10月1日放几天假 2019年国庆节放假安排万年历11-20
  • 2019年9月13日放不放假 2019年中秋节的放假时间万年历11-20

猜你喜欢生活美食特产养生好物健康居家女性城市文化

  • 生板栗皮怎么去掉 剥生板栗皮的最快方法
    生活

    2018-11-22

  • 冬天面团不发酵怎么办 冬天如何快速发酵面团
    生活

    2018-11-23

  • 鸭肉怎么去除腥味 鸭肉去腥的小窍门
    生活

    2018-11-22

  • 甘蔗是凉性还是热性 哪些人不适合吃甘蔗
    生活

    2018-11-21

  • 甘蔗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吃甘蔗有什么好处
    生活

    2018-11-21

  • 如何贮藏瓶装白酒 贮藏白酒的妙招
    生活

    2018-11-24

  • 消除烦恼方法有哪些 消除烦恼的小妙招
    生活

    2018-11-24

  • 新鞋磨脚怎么办 处理新鞋磨脚的4种方法
    生活

    2018-11-24

  • 吃火锅头发有味道怎么办 不洗头怎么去除火锅味
    生活

    2018-11-20

  • 冬季如何软化黄油 快速软化黄油的小窍门
    生活

    2018-11-20

生活常识
  • 挂钩总是掉?涂上这个挂5公斤没问题!
  • 上班族必学DIY技能,看完人舒爽多了
  • 秋季养生少吃三白,饮食细节是关键!
  • 为什么十月十一月装修好处多?
  • 秋季不得不防的八种疾病!你中招了吗
  • 下雨天的福音!鞋子这样做就能防水啦
  • 「大姨妈」颜色那么多,这颜色才正常!
  • 秋后常喝这碗粥,滋补益中,秋冬少病!

zhuqinglin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年划分,一个太阳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365.2422)天,不是整整。两个节气之间为十五天多一些,也不是整数。

历法年必须取整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历法年不等于太阳年。

农历是阴阳合历。农历为阴历的说法是错的。

农历年也必须取整数。平年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闰年十三个月,三百八十三天。但是,十九年七闰,平均为一个太阳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

二十四节气,按阳历365天计,分布在一年之中,在前半月初的叫“节气”,在后半月中叫“中气”。一个月两个节气,约30天半。而农历每个月29天半。所以,一个月的节气和中气比前一个月要推迟1―2天。这样一个月一个月地类推下去,推到一个月里没有中气,因此这个没中气的月就成闰月了。

由于农历有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以致有的年二十三个节气,有的年二十四个节气,有的年二十五个节气,节气就没固定的日期。

2019年2月4日农历戊戌狗年十二月三十日午时,立春。立春落在年三十,不能说百年一遇,也是十分罕见。

2019年2月19日农历己亥猪年元肖节正月十五辰时,雨水。立春与雨水,两个节气相差约十五天。


有话少说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气候规律。


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依顺序排列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最多差一两天: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翻开日历,我们会发现,每隔十五天左右就会出一个节或一个气。如2018年4月5日清明,4月20日是谷雨;9月8日是白露,9月23日秋分。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它的原意为“岁除”,指岁末除旧布新。


除夕当天,家家户户忙着清扫庭院,除旧布新,挂灯笼,贴窗花,做年夜饭.....大人忙得团团转,小孩忙着放鞭炮。


吃完年夜饭,大人给小孩、长辈压岁包(钱),除年长者外,大多数人都会守岁。

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祭祖习俗。


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除夕第二天就是春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十五则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离家多远,人们都千方百计地赶回家,享受与家人相聚的欢乐。


元宵节各地习俗不同,或闹花灯,或舞龙、舞狮,踩高跷,都是热闹非凡。


2019年,立春与除夕恰好重合,而除夕与元宵相隔十五天,立春与雨水也是相隔十五天,所以雨水与元宵相重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有书知道


问:2019年的立春与除夕重合,而雨水与元霄节相重合,这是为什么呢?

是2019年的立春节气这天与农历戊戌年的除夕重合,而2019年的雨水节气这天与农历己亥年的元霄节相重合。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公历一年是365天多一点,而中国一年的节气是24个,365天被24除就等于15天多一点,24个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就是15天多一点。就是这些节气大部分是15天,有一少部分是16天。

节气在公历的日期里一般固定的,有时只差1天,所以立春这天在公历里大都是在2月4日或5日,15天之后的雨水节就是19日或20日。

农历每个月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因一个节气为15天,2019年的立春这天赶在农历戊戌年腊月三十,15天后正是农历己亥年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元霄节,所以雨水节气这天就与元霄重合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白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

下半年逢八廿三。

日期一般是固定,

有时也差一两天。


金苹果老楊


<strong>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24节气来源于我国古历,每隔15天一个节气,春节也是以农历纪年的,元宵节也是规定除夕过后15天为元宵节,

立春之后就是雨水节气,

恰好今年立春日在除夕那天,自然元宵节就和雨水那天是重合的。

俺花时间写知识,如若看后不嫌弃,点赞鼓励俺再写,谢谢您再继续看!


驿动星期六


2019年春节和元霄节与立春雨水重合?对于这个问题,我用浅显的理解是:中国农历一年354天十小时,一共有廿四个节气。分别表示中国人农耕的季节标识。阳历,是地球绕太阳每转一周是365天十小时。古代中国农民都是靠季节变化,来播种,收割的。季节的变化与地球绕太阳的角度,太阳的光亮热度,反应地球各地的温度也产生变化。另一方面,月亮绕地球转的时间与太阳的变化关系,就产生了中国人看月圆都在十五,十六日,(少数有略变)。农历是太阳与地球,月亮变化的总结。即能在十五,十六月亮圆,又能让莊稼生长与太阳照射地球的温度融合!这样一来,阳历365天十小时,农历354天十小时,即能统一阴阳一致,那阳历每年多阴历11天多,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农历三年一闰,或两年一闰。这些都是由天文学家精确观察计算得来。2019年春节是立春,元霄是雨水节也不足为奇。


手机用户山正饶


谈历法,说立春 中国的历法属于阴阳合历,阴历又称农历,阳历又称公历,公历为主,农历为辅。我国目前执行的历法名字叫做《时宪历》,是明末清初国家天文台聘请中外天文历法专家在原来历法基础上修订而成,于1645年颁布实施的。《时宪历》将阴阳两种历法对应排列,互相参照,方便实用,公历便于安排公务活动,农历便于安排农事。《时宪历》的节气计时比以往历法更加明白精准。公历与农历的“职责权限”也更加明确:公历安排24节气得心应手,此时以后就由公历来办。农历只负责两项工作:①根据月相推算“合朔”时刻,以确立这天就是每月的初一,从而分辨出大月还是小月。②依据“五年二闰、七年三闰,十九年七闰的原则,确定“闰月”月份:即确定每个月是“正式”月份还是非正式月份:如果是“非正式”月份,就确定为“闰月”;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在十九年里出现了八个月份具备“闰月”条件,多出的一个就需要根据闰年周期附加原则“闰年必须至少相隔一年”的规定,划掉那个“没有相隔一年就出现”的没有“中气”的“月份”,确认这个“非正常”月为“正式月份”:就不要闰月了,编为一个正式的月份份。这些工作就需要历法专家们手动解决!

再说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在公历中“立春”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在2月5日前后。但在农历中,立春的日期很不“固定”,但是跑不出“大体范围”,范围是从腊月的十五开始到正月的十五截止。一般的年份,立春在正月初;闰年年份因为多出了一个月,腊月二十几就可能提前立春了。但是闰年后的年份,立春节气就可能排到腊月的尽底,也有可能等不及立春就过年了:就是说这一年里总共有23个节气,缺“立春”,即所谓“无春年”是也!立春交节时间最早腊月十五,例如1985年的立春;最晚正月十五,例如1966年的立春。至于腊月三十立春更属于最正常不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