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科普玫瑰和月季的区别,恐怕是每一个植物学爱好者都干过的事儿。“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懂点儿知识肯定也是要显摆的,看到有人混淆了玫瑰和月季,则必然凑上去指点一番。这种行为,大概就是东北话说的“欠儿登”......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摄于昆明斗南花卉市场

比如上面这些,月季or玫瑰?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月季,称之为“玫瑰”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误会,但这已经成为花卉行业乃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约定俗成,谈不上是错误。栽盆里它是月季,剪下来卖就算“玫瑰”,用不着纠结。至于植物学意义上的玫瑰,就让它一边凉快去吧。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作为切花出售的“玫瑰”一般都是现代月季的部分品种,以杂种茶香月季为主。现代月季/Rosa × dilecta泛指自杂交茶香月季出现后人类杂交培育的诸多月季品种,形成历史可参阅上海辰山植物园植物学者刘夙 绘制的月季育种简图。图中底色浅棕的是8个原生种,余者皆变种或杂交种,既有月季也有各种蔷薇,血统之错综复杂,令人瞠目结舌。但这仍然只是“简图”,不是全部。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玫瑰/Rosa rugosa,重瓣品种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突厥蔷薇

看简图即可知,蔷薇属内这一贯穿古今中外的混乱情史,真正的玫瑰/Rosa rugosa从未参与其中。著名的突厥蔷薇/Rosa damascena倒是插了一腿,它也叫“大马士革玫瑰”,喜欢玫瑰香精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这个名字。食品工业中用到的“玫瑰”,一般都是前述两种,偶尔也有千叶玫瑰,即

百叶蔷薇/Rosa centifolia,为突厥蔷薇的亲本,对月季育种亦有贡献。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月季花“月月粉”

原产中国的月季花/Rosa chinensis是现代月季最重要的亲本之一,它提供了一年到头常开不衰的勤花基因。野生的月季花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人工栽培的品系。和流行的现代月季品种相比,本种的花型较为散乱,没有强烈的“卷心”性状,乡土气息十分浓郁。上图即是月季花的品系之一“月月粉”,总体上颜值欠佳,香味也略逊,和人们心目中的“玫瑰”相去甚远。

按《中国植物志》对月季花的描述,其花“微香或无香”,“红色、粉红色稀白色”,而现代月季通常馥郁芬芳,色彩丰富,这些性状和另一个重要亲本香水月季/Rosa odorata密切相关。中国月季老品种之一的橘黄香水月季/var. pseudlindica就是香水月季的变种,现代月季的黄色基因即源于此(很遗憾我没找到可靠的图)。另外,现代月季的“杯状”花型也是由香水月季赋予的。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粉红香水月季

香水月季还有一个变种,粉红香水月季/var. erubescens,去过云南丽江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只不过人们更喜欢叫它“蔷薇”,似乎“蔷薇”这个名词与丽江的浪漫气质更为契合。1995年,粉红香水月季被引入欧洲,英文名“Lijiang Road Climber”,直译则为“丽江路藤”,当它转了一圈又回到中国时,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也是源于中国的月季品种。

需要说明一点,区分蔷薇和月季是不可能做到。蔷薇本是蔷薇属多个物种的统称,现代商品月季更是多种蔷薇的高度杂交种,二者密不可分。近年的研究认为,即便是月季花的古老品系“月月红”也有野蔷薇/Rosa multiflora充当了隔壁老王的角色,不然不会在一个小枝上开出许多花来,而香水月季又是月季花巨花蔷薇的杂交后代。面对如此纷繁杂芜的局面,月季蔷薇的名相之争毫无意义。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摄于昆明斗南花卉市场

现代月季品种繁多,性状千差万别,并非所有的现代月季可以被当成“玫瑰”售卖。一般的“玫瑰”均为杂种茶香月季品系,具有典型的“杯状”花型,花瓣厚硬不易变形,花香浓郁,而且在花朵尚未完全盛开之时,“卷心”的程度很高。为了便于捧在手中,还得有梗长、皮刺少等特点,不然可能就会“赠人玫瑰,手有余伤”了。

栽盆里就是月季,剪下来才是玫瑰

微型月季

除了切花行业之外,杂种茶香月季在家庭园艺中也很受青睐。但是,养过月季的朋友都知道,天下唯月季小人为难养也,要么生病要么长虫,杂种茶香月季尤为娇贵,伺候稍不到位就会死给你看。不如试试微型月季吧,花朵精致玲珑,颇为可爱,最关键的是,它比杂种茶香月季好养活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