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文绣的人生是怎样的?

用户68037212


1947年的夏天,北平西城白米斜街一间小小的租房里,17岁时入国民党军队,因作战勇敢,由小兵一直升到了少校的刘振东满怀欣喜的结婚了,新房陈设简陋,可幸福与快乐却洋溢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新娘文绣在喜悦中一时生出恍惚之意,前程往事在眼前浮现,记忆倒回从前,那时候的她还是另外一个身份,身边的男人也不是眼前的男子,在那个男人身边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他们三个人的感情,从相遇起就注定是一段写入历史的故事。

1921年的春天,14岁的额尔德特·文绣得选为皇妃,这就意味着,她不得不结束五年的读书生涯,如无意外从此一生困守紫禁城,直到老去,面对这样的命运,她只能接受不能反抗,一年后,她入宫成为溥仪的淑妃,大婚之夜,溥仪对她冷漠以待,她看着红烛燃尽,东方渐白,仿佛看到了以后的日子,在等待中度过一辈子。

文绣的预感是对的,在她入宫后的第二天, 溥仪的皇后婉容入宫行大婚礼,婉容和溥仪较之自己和溥仪亲密的多,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半分恩宠的她,除了静心读书也再无他事,一晃就是两年,高墙红瓦外动荡的时局改变了一切,也将她从这样的日子里解放出来。

1924年11月5日,文绣随溥仪等人从紫禁城仓皇出逃,之后历尽波折,溥仪听信日本人的谎话,迁移到天津日租界,试图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实现复辟,重登帝位,面对溥仪此等举动,文绣仗义谏言,可溥仪不进不为所动,甚至对她厌恶更深,天天与婉容在一起,上街时也只带着婉容一个人,就连日常进餐,也不同文绣一桌同吃。接待宾客,溥仪只要婉容陪伴,逢年过节所施的赏赐,也没有文绣的份。文绣的地位一落千丈,面对溥仪的冷漠,婉容的刁难,以及随从的欺辱,她痛下决心决定与溥仪离婚,于是,也就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离婚事件,她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与皇帝离婚的皇妃。

离婚后的文绣,再次回到了北平,彼时她的母亲已经去世,在北平除了妹妹以外没有可以亲近的亲人,不过,日子虽然艰难了些,可比较从前,她还是快乐的,因为她终于自由了。1932年,她不再以文绣自称,她叫自己傅玉芳,这是她从前的学名,她在北平的府佑街私立四存中小学当上了一名教授国文和图画的教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过上了自力更生的生活。她与溥仪,与婉容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世事变换无常,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曾经的皇帝溥仪沦为了普通人,大清在历史进程里成为了过去,而婉容也做了时代的牺牲品,她疯了,关于故人的消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传入她耳里,只是,这些都与她无关了。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文绣经过友人的介绍,在华北日报社当上了报纸校对员。后来又经人介绍,认识了刘振东,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自此,那些所有的过往都尘埃落定,时光对于她,终究是宽容的,给了她一份安稳的幸福,哪怕这份幸福只有短短的六年,六年后,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终年44岁,一生未育有子女的她,在丈夫刘振东的身旁安静的离开。

许多年过去了,文绣,婉容和溥仪的故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相较于婉容和溥仪的爱恨纠葛,文绣除了那一年轰轰烈烈的离婚事件以外没有留下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不过,也许是天意,反而是三人中较为没有太多话题的她,最后过上了较为幸福的日子,命运的这番安排,怕是当初那个在大婚之夜看着红烛默默流泪的文绣,自己也没有想到吧。


亭殿阁


封建社会对待女性的要求是严厉的,要遵守三从四德,认为女子出嫁必须以夫为天,女人有时候只能是附属品,没有自主权。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遑论尊贵不可侵犯的皇家。

文绣却是敢于在这样的封建社会里与至高无上的皇帝离婚的女人,这种行为在当时可谓是胆大包天、大逆不道,即使在当今的社会仍然是值得敬佩的。

文绣姓额尔德特,又名傅玉芳。1909年12月20日,生于满洲镶黄旗的落魄贵族官僚人家。聪颖好学,颇谙事理的文绣入宫后,被册封为淑妃。

文绣虽其貌不扬,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比皇后婉容逊色,善妒的婉容一直对文绣进行挤压,再加上溥仪对文绣渐渐的冷淡使文绣在生活中饱受煎熬。文绣不同于旧式的封建女子,接受过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西方的一夫一妻制对她产生了巨大影响。宫廷里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于是通过多次努力,她最终脱离了溥仪,准确的说是她直接休了溥仪,在那个时代,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与溥仪离婚后的文绣,穿着旗袍很惊艳,拿着溥仪补偿的5万元,回到北京,文绣开始了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生活。

她吃苦耐劳,各种苦活粗活都干过。溥仪曾经想要和她复婚,都被她拒绝了。在她的信念中,荣华富贵比不上自由。相对于婉容,文绣还算是幸运的,敢于抵抗命运的不公,最终活出了不一样的生活,不像婉容自甘堕落,惨死狱中。不得不说末代皇妃文绣真是一个奇女子。

平生无子女的文绣于1953年9月18日,患心脏病默默地故去,终年45岁。葬于北京安定门外的土城义地里,坟前没有立墓碑,一捧黄土掩去了文绣的棺木,也掩去了文绣由落魄贵族女到末代皇妃、再到平民百姓的悲凉一生。


用户104510663203


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自号爱莲,蒙古族,鄂尔德特氏,满洲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父去世后,母蒋氏携三女析居花市,过平民生活。8岁时,就读于花市私立敦本小学,聪颖好学,颇谙事理。
1922年,以照片入选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宫,以便大婚时跪迎皇后。初期,与溥仪感情尚好。1924年被逐出宫之际,袖藏利剪,自尽殉清,未果。反对溥仪投靠日本人、以图复辟大业,加之后妃争宠,与溥仪感情疏离、龃龉不断。1931年8月,伺机脱出天津,登报公开表示与溥仪离婚,“刀妃革命”一时间成为天字号新闻;10月,正式宣告与溥仪离婚。1932年,任教于北平私立四存中小学,后因不堪忍受骚扰辞职,过隐居生活。“七七事变”后,坚辞拒绝日伪的威逼利诱,大节不亏。抗战胜利后,生活艰辛,以糊纸盒、上街叫卖为生;后于华北日报社做校对工作。
1947年夏,与国民党少校军官刘振东结婚。一年后,因时局动荡,刘退役,靠租平板车生活。解放后,因有立功表现,刘被解除管制,成为一名环卫工人。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年仅44岁。

综上所看文绣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入宫前,在入宫被选为皇妃之前经历了父亲去世、家道没落,与母亲和姐妹几人从族庭中搬到崇文门外的花市胡同租房居住,孤儿寡母,日用见蹙。便帮着母亲在花市承接挑花的针线活来赚些生活费用。虽然日子过得艰苦一些,但是文绣却很自强励志读书改变命运。

第二、入宫,接受过先进教育的文绣并不愿意入宫。但是为了母亲的日子能过的好一些被阴差阳错的因为衣服上的一朵花被选为了溥仪的皇妃。入宫后的两年,生活虽平淡但也无忧无虑。1925年2月,溥仪带着婉容和文绣来到天津,这一切都在天津这七年改变,在忍无可忍备受欺辱的情况下提出离婚。

第三、离婚后,离婚后的文绣回到了北京。但由于记者的纷扰她只能辞去教师一职。1937年日本入侵文绣的55000元被敲诈勒索了个干净,后来母亲离世,妹妹改嫁,文绣就只能重操旧业进行绣花啦。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候可以算是遇到刘振东啦,但是好景不长,1953年9月18日,文绣因心肌梗塞而去世,年仅四十四岁。

文绣一生波澜起伏,尝遍悲苦滋味,但是最起码她的剧终与当年曾与她友好并反目的末代皇后婉容来说,还是要好上很多倍。


小学历史课代表


有人说:文绣和婉容不和,经常闹矛盾,是她们走出皇宫之后才渐渐凸显的。没有走出皇宫之前她俩个很亲密。溥仪和婉容亲近了,就必然会疏远小他三岁的文绣。不过两个女子的差距也确实明显,论相貌,文绣不丑,却也比不上婉容的优雅大方,论性格,文绣温柔婉约,但却没有婉容那般开朗活泼哦,论才气,文绣挑花一流,却不能和婉容一样给溥仪讲解西餐的礼仪。所以婉容那儿,溥仪有时会去住,至于文绣那儿,他则是偶尔去看看,侍一会儿就走。虽然婉容在皇上面前占了上风,但那时的婉容和文绣都还是小姑娘。婉容也并没有像很多文章中说的(欺压)文绣,而更像是跟文绣开一些小姑娘之间闹着玩的小玩笑,这倒也符合她两活泼好玩的性格。婉容弟弟润麒当年经常进宫陪溥仪玩要,婉容弟弟他说过:我也总看见或是文绣到婉容那里玩,或是婉容拉着溥仪去找文绣玩,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相处得很好。在皇宫的时候,两人还经常互相写信,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她们的亲密程度。文绣虽然性格内敛,不如婉容写得多,但和婉容一样,文绣她给自己起了个笔名(爱莲)。而婉容呢,是(植莲)。婉容曾写给文绣一首《致爱莲书》:明月何凄凄,照我丝竹居。无人怜我对月凄。……另外婉容还曾经写给文绣一封很有意思的信:爱莲(文绣)女士吉祥,爱莲女士弹琴弹得好,爱莲女士唱得好,爱莲女士的娇病好点了?爱莲女士进药了吗?爱莲女士进的好,拉的香。看到这,不禁令人感慨万千。如果不是以后的日子充满曲折坎坷,她两是亲密的。婉容她应该不会落个那么悲惨凄凉的境地吧!!


茹叔敬


据历史留下来的资料显示,文绣再婚以后日子过的并不怎么好,可是她毕竟还为自己的幸福争取过,还追求过属于自己的自由婚姻,至于是否幸福,那要问她自己的心。


黄镭石间


中华民国1911年就成立了,大清朝已经被推翻了,宣统皇帝已经下台了。从那里又冒出来一个皇妃?难道我们还认可满州国吗?我看不合适。


张越智872


候门深似海。

说什么纹绣啊,摆在咱们面前的就有高夫人 饶夫人 刘夫人 彭夫人 林夫人 周夫人 薄夫人 郭夫人 徐夫人还有江大娘们儿等等的……


四面云山738


民国、历史上第一个敢和末代皇帝傅仪起诉离婚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