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大橋 與大灣區一起搏動

珠江巨龍躍,逐夢大灣區。4月2日,南沙大橋正式通車,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後,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大橋起於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終於東莞市沙田鎮,全長12.89公里。大橋通車後,將分流虎門大橋的交通壓力,大大緩解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繁忙交通。南沙大橋的開通,不僅讓珠江口增添了一條過江通道,還多了一條連通大灣區的“動脈”。

一橋飛架,打通“經脈”。雄踞在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南沙大橋,連接起廣州、深圳、東莞、佛山這四座大灣區城市,涵蓋人口超4400萬,GDP總量超6.5萬億元。幾組數字,彰顯南沙大橋的戰略地位。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廣州南站、寶安機場等交通樞紐,南沙港、黃埔港、虎門港等超級港口,南沙自貿片區、松山湖科技園區等現代經濟載體,廣州大學城、光明科學城、東莞散裂中子源等創新載體……散佈於四周,南沙大橋無疑將成為區域交通“動脈”與發展“經脈”。

南沙大橋,一座創造價值的橋。橋之意義,不僅在交通,更在於價值創造。南沙大橋投入使用,讓超負荷運轉多年的虎門大橋的壓力得以紓解,粵港澳大灣區交通更加通暢,環珠江口優質資源配置將更高效合理;出行成本降低,有助於加速珠三角地區創新要素順暢流動,大科學裝置及平臺與人才密集度必將迎來重大創新的嬗變與爆發式突破。同時,也為南沙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交通的瓶頸一旦突破,南沙區位優勢、土地成本優勢、空間容量優勢、自貿片區優勢的吸引力大增,各種資源要素將迅速注入南沙這塊價值窪地。

南沙大橋,一座創新突破的橋。建設超級工程,不僅是經濟實力的體現,更是科技水平的考驗。南沙大橋擁有諸多“第一”:坭洲水道橋為雙塔雙跨,主跨1688米,鋼箱梁懸索橋世界第一;90米錨碇地下連續牆基礎直徑為世界第一;主塔高260米,相當於90層樓的高度,高度國內懸索橋第一;成功研製1960MPa纜索鋼絲並大規模生產,促成我國橋用高強鋼絲生產技術躍居世界領先水平……

南沙大橋,一條民生幸福的橋。南沙大橋的通車,結束了南沙東湧鎮、東莞沙田鎮兩地隔江相望的歷史,讓兩地來往更加便利、交流更加密切,給兩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同時,距離縮短之後,大大降低兩地企業的物流成本,讓企業直接受惠。作為一座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大橋,其民生意義不只侷限於兩岸居民與企業,更不要說這座大橋的直接受益者,它緩解了虎門大橋堵車問題,連經過虎門大橋者也間接受惠。

一座大橋,開啟一段歷史。讓我們銘記昨天、奮鬥今天、擁抱明天。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