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同英语表面上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但是间接让中国损失了很多优秀人才吗?

KagarinoKirie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

有些人一直认为学习英语浪费了很多时间,特别是浪费了一些人学习语文和数理化的时间,以至于他们不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教授和医生等等。

实际上,如果你在教学第一线,你就会发现,如果一个学生,如果他的英语好,那么它的别科也是好的。如果他的英语不好,那么他的别的科目也是很烂的。

学习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今天他认为没有必要写英语了,明天他就可以认为语文没有必要学习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有可能认为数理化也没有必要学习了。

我们如果想象某个学生不用学英语啦,他就会用本来该学英语的时间去学习数理化,那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他们也许拿这个时间去玩游戏了。

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看重他的学习,他就会千方百计的把各科学好,而不在于多学一科英语。

我们看一看那些录取名校的学生, 哪一个不是全面发展的?

下面是某个学校的某个班的成绩单。

我们可以看一看,有多少个学生英语很差,而别的科又很好的?

是有几个。但是这几个学生入校的时候,英语几乎是零分呢,他们正在努力的把英语搞好。



逃出许愿城英汉教学群


我是放射科医生,我感觉英语应该学。而且很有用!我接触的医疗器械里,哪个不都是英语的?有的说是汉语操作系统,出了故障还是全部都是英语。

本来是个小故障,就因为英语没学好,看不懂然后花大价钱请人家工程师来……这种例子多了去了。

别的医学科室,我不了解。但是在影像科会英语很有用!胶片打印机,透视机,大型C型臂,还有各种相应的操作系统等等。哪个都有大量的“洋文”(英语)。

不过我觉得,英语在中小学占主课这件事应该改改。毕竟不是每个专业都需要英语。英语主修课、必修课可以放在大学专业里,作为相应专业的主修课、必修课存在。


玉狐仙传


又给我挖坑,我要回答英语有用给人喷;我如果说英语没用还是给人喷!

首先声明,我上学时英语成绩非常好,都是在年段前五名,而且上学连带我最喜欢的就是学英语,我用英语给同学给亲人写信,觉得很时髦,而且一班的人拿了我的信也看不懂,这很有意思!但后来,因为选择了个体经商,忙忙碌碌近20年,就把英语还给老师了!

早几年有一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同学,她是我们班学习几乎最差的…就去了厦门读技校。记得当年毕业时,她还在我面前哭,说她没考好,我曾经为自己英语成绩好,其他成绩好,考上了农校,感到比她幸运的多。可没想到见面时她是一个物流公司的老板,专门做外运,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调侃我说想买哪个国家的东西?她出去都会帮我去买的。很残酷,她可以周游世界,而我已经不会讲英语了。

相比之下,上学时因为我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轻松,而且成绩好,而我同学虽然学不好,但她在需要用的时候却能够很轻松的熟练掌握这门语言技术。因为对她来说学有所用,而且可以在实践中自然容易掌握这门语言技术。

大家都是过来人,谁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这个问题,因为一个小宝宝从幼儿到小学到初中,基本不是由他们自己做主,学习任何语言技术都是家长老师安排,有时就真耽误了一个人才;但如果在高中大学或者走出社会之后,一个人可以自主选择兴趣爱好和将来,只要好好学好任何语言或其他技术,人才就不会被耽误了。

所以我的意见是,小学初中完全不需要去追逐学英语或者其他语言技术,当然允许有一些兴趣班可以让孩子和家长自由选学。而上了高中和大学,可以做为主科,但可以根据文科理科,和专业需要的性质不同,区分开分数比例

。合理利用。


荷芬hf600821


就说我自己吧!江西的,对英语真是怎么都学不进,真是没天赋!高考总分是750(语数英总分各是150分,理综300分!),理科生!记得我考的那年一本分数线是570分左右!二本是520分左右!本人不才,总分510多0,差几分上二本分数线!因为家里穷,没钱复读!所以就直接上的专科!对英语,我就是文盲!真是没兴趣!所以高考英语只考了20多分,完全可以说是蒙的!完全属于正常水平!因为平常都是20多分这个分数左右!除去英语,其他科目总分是490多!说实话,还有非常多的跟我一样的人!偏科非常严重的那种!很多很多!


一线110120119


英语明面的好处,比如出国,考职称,跟老外交流,今外企就不说了,说点发生在我身上的意外好处。

我英语学得很早,但是不拼命,一上大学跟北上广同学一比,感觉差距太大了,尤其听和说,于是后面就抓了点紧。工作后,赶上单位进德国大型汽轮机,要翻译全套材料,尽管不是工科,因为英语算好的,被拉了壮丁。从小兵一直干到“总编”。后来别的单位闻风找来,干了类似的翻译私活,挣了好几千(那是90年代)。“出名”以后,单位好几个领导私下找我,帮他们孩子辅导英语,后来还被推荐跟着大领导出了两次国考察。

另一件事,后来玩摄影,也算到了一定水平,不想光花钱,于是网上找地方卖照片,找到了500PX,七八年前500PX还是全英文的,写说明、配关键词都得用英文,很麻烦。影友的英文底子都不行,只有我坚持下去了,基本上在那里混得也是小有名气了,这几年卖出了大概1万多美元,也算是收回了一部分器材钱。前几天,接到一个加拿大电话,我有点蒙圈,老外直接用英文说,他是500PX客服,有大客户要收我的片子,反正我听懂了。


东城右司马


这是教书匠的逻辑。请问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是懂英语的人创造的。人类文明中,有多少是英语国家创造的。难道不懂英语就创造不出优秀的科技和文明吗。简直是一个笑话。这是典型的殖民地思维。只有天生的奴才才会这么想。

我们国家的有些职业蠢货竟然搞出考中医师必须考英文的规则。这简直就是西医的卧底在耍流氓。

世界上的外语有多种,每个领域的领先者都未必是英语国家的人。怎么可能规定必须学英文呢。难道不可以是法语,西班牙语,日语或者说德语?

当今社会翻译软件日新月异,语言障碍早晚被克服。现在让孩子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根本就是皇帝的新装。光着屁股游街还觉得自己很高尚。


烹雪品茶161011382


首先应当运用教育史的话语情境来谈论这个问题。

中国古代培养人才,是有知识结构要求的,可以称为“六艺“,相当于六门功课。古罗马培养人才,有九门功课:天文、地理、诗学、雄辩术、逻辑学、历史、体育、美术、音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学招生考九门功课: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文革后恢复高考,也是考这九门功课,高考招生要考整整三天。教育改革之初,由于课程论学术研究指导,高考改为大文、大理,只考六门功课了。之后,再又改成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考试时间几乎减半,只需两天了。

外语作为中学和大学的必修学科,并不是因为现在与国际接轨,才确定的。在洋务运动,兴办新学时,就已经确定了。任何国家的大学,都有外语必修课程的硬性要求。欧洲国家甚至有第二外语的必修要求。我在读高中时,教我们的外语老师通英语、俄语、德语和拉丁语。

需要强调的是,教育学发展出现代学术的课程论和教学论,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系统工程”,不再是经验话语。

如果说由于英语课程,使得中国损失了很多优秀人才。这种说法非常滑稽可笑。现在中国在校大学生3700万人,比美国的1700万人多出整整2000万。这就意味每年有将近1000万高中学生进入大学,优秀人才就在其中了。对于考不取大学的人,能说什么呢?学渣?恐怕不太好。但事实却十分明瞭,本无需讳言。近千万人都考上了大学,优秀人才居然考不上,这是什么样的“优秀”呢?

1949年时,中国在校大学生仅仅只有10万人,每年进入大学的,只有2万多人。

什么是人才?人才首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不通外语,能叫优秀人才么?高考三加文综或理综模式,学业负担已经大大减轻了,基础知识结构已经是最精简的骨干了,还要怎么减?

另外,外语并不等同英语,也可以是别的语言,诸如日语、德语、法语、斯拉夫语、拉丁语等等,可以在高考报名和研究生考试报名时,注明语种,然后用对应语种试卷考试。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在全球化地球村时代,只有精通多国语言的人,才可以称为优秀人才。世界和中国近当代的大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高级工程师等等,都是通多国语言的。


华中小隐


我完全认同这种看法,虽然国家是要与国际接轨,但英语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鸡肋,因为90%以上的国人是根本用不到英语的。以至于现在年轻人实在无处发挥自己的英语特长,在与国人交流时还时不时在汉语中夹杂几句蹩脚英语,以显示自己很洋气其实土的掉渣。

两千多年前,孔圣人尚且懂得“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为什么现在反而倒退了这么多?殊不知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而现在因为这么些年国家盲目的把英语加入应试教育中,造成很多优秀人才被埋没也是不争的事实。

就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一直是比较严重的偏科生,属于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超差的那种,小学中学数理化都是拔尖的,文科成绩不理想,尤其英语惨不忍睹。90年代偏偏又赶上河南高考实行标准分值,单科900分的标准分,非常适合综合分比较均衡又有一两科比较突出的学生,但是只要你有一科特别弱基本就失去了考大学的希望(有些年轻人可能不是很了解,90年代河南考生统招升学率是非常低的,一科的弱势足以毁掉任何人的高考)。结果在英语的拖拽下,我没能考上大学,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参加漫长的自学考试。虽然通过多年努力,我通过自学考试也拿到了大专再专升本的文凭,但是自考与统招生的身份区别仍然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首先,你在所属行业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中的工作年限是从你毕业证日期开始算的,因为自学考试没有系统的学习时间而且考试非常难,一般周期都比较长,你想考取执业资格就要比别人晚几年,我到三十多岁才有资格报名参加考试。其次,执业资格注册基本都要求你在人事部门进行人事档案代理,我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时往人才交流中心跑了不知多少趟,人家只给办大学和中专的统招生的人事档案代理,自考生的档案根本就不接收。给出的理由是他们是国家统招的毕业生,都是干部指标可以在人才交流中心存档,自考生不是干部指标只能让单位到劳动局办理招工,按照普通工人存档。真的,当时我很无语,当然更多的是无奈。


金色秋风5


这个问题,让事实说话吧。看看各大名校里优秀学生的去向吧,不多说了。这些年下来,多少人已经认为国人会说英语高人一等,看到说英语更好的白人更是敬仰得如滔滔江水。还没出国移民,就已经成为香蕉人。有的名校甚至沦为汉奸的培养基地,曾经的神圣之地今天为人们所不耻。 本来的师夷之技以制夷,变成了师夷之语以跪夷、资夷、投夷了,要不得。

花他说了句实话。必然会被人扁。有用没有用,是看对谁说的,对大多数人没有用,对少数人有用。再说,争论的核心点是学英语是不是学得太过分了?全民一贯制花大精力去学英语是不是必要?能不能减轻学英语的比重?

有人说数理化也在日常生活中没什么大用,现代教育,母语数理化是必修的基础教育,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个没有争议,抬硬杠没有用。但把一门外语抬到和母语数理化同等地位全民来学习十多年的国家少见。

有人又说,不学英语,物理数学公式都没法学,你把公式的英文字母全部替成汉字试试,这是偷换概念,英语字母不等于英语,不过是个符号而已,按这逻辑,把公式里的阿拉伯数字换成英文数字试试,怎不见英美人全民都去学印度语啊,照样把阿拉伯数字用的溜。为这几个符号没必要一定去精通掌握符号的来源的语言吧。

根据我个人实际情况,我不会去花那么大精力学英语,实际上学了多年哑巴英语,六级证书,对话磕磕巴巴,但我毕业就一个码汉字的职业,工作生活中几乎用不到英语,出国次数有限,出国也不一定是英语国家,大多跟了团,用不到说英语,如果自游,手机这么强悍,大可用翻译软件也能对付。这么多年过去,英语基本还给老师了,只记得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赞扬他道德如何高尚完美。个人实际英语水平远不如一个翻译软件,更比不上一个英国小学生了。

个人觉得,英语可以学习,但没必要把英语强制全民重点学习,还从小学到大,花那么大的精力,应该像日语,德语,俄语等一样,不过是一个工具,谁能说日语,德语,俄语无用啊? 都有用,应该看各人实际工作生活需要选择学习,可选修,或浅修或深修。现在中国富了,外国也有不少学中文的,但没见过像我们这样,全民强制他们学习中文吧。有那个精力,学点自己感兴趣的啥不好啊。为了国家的强盛,远不如把这精力引导到加强数理化的学习上。

西方世界有很多先进科技,很多文献是英文的,要学习他们的科技,所以我不反对有人学习外语,更建议培养专业翻译团队,翻译最新科技文献为国人所用,非专业人员学个基本交流即可,非专业翻译人士学好英语并不等于学到科技,很反对强制全民一贯制学习英语,非要逼学习英语没有用的人去学英语,什么企图?这样强制全民学习有文化奴化嫌疑。举个例子吧,上海初中语文老师,晋职称,都必须考英语,诡异吗?至于吗?这背后是什么力量?

再重复一句:有人爱学英语,可以去学;有人比如语文老师觉的无用,为什么非要逼着他们去学呢?!他们又不是无知的未成年人,已有自己的判断力了。这是什么节奏?

大家还记得《最后一课》吧,世界的共识:征服奴化一个民族,先从征服他们的语言、摧毁他们的文化开始!大家想想,各个领域正在发生的情况吧。中医,文化传统,历史,伦理,道德,教育,信仰,英雄。。。,不灭光毁净誓不罢休。

附建议:建议中小学,英语列为兴趣课,等同音乐,美术课地位。大学开设选修课:英语口语课,设置科技英语翻译专业。国家设立专门科技文献翻译机构,随时翻译最新科技文献,供国人学习使用。这样普通人浅尝辄止,不用花太大精力在英语上,学点基础英语即可。有迫切工作需要的人,可在18 岁成年后,即大学阶段及工作以后,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深化学习英语,有目标,有专业方向去学。




老红缨枪


必修物理,选修英语!一蹴而就,何乐不为!干么无用的东西,非得让几亿人陪几人读一一一一英语!!!

虽然说知识越多越好,学无止境,艺不压身,但人的精历,学龄是有限的。顾此而失彼,过了此村再无此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发展重要,博学重要,精历有限,唯有科学从政策层面上因材因人施教,量力而行,才会科学有效!全才虽好,却难有人人做到是个全才!什么都一知半解,为了迎接外国人会沟通一两句对话,收获荣耀,而要用人一生宝贵有限的学龄时光去苦读,而又毫无用处,完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陪太子读书,却失去了积能长技的最佳时期,从而失去许多成才成功作为的机会!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正如重文轻理,顾弄玄虚,自娱自乐…!误国误民,必定衰败。重理,攻坚克难,奋勇向前,积能赶超,科教兴国,保持领先,才能不受蹂躏,免遭屈辱,被动挨打,也才能长胜不衰!

学习借鉴别人重要,选修选拔,专才英语系专培,智能软件,翻译人才,轻松愉快,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全民学习英语,与世界接轨,是在自损家门,贬低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无限的潜能潜力,是跪拜屈膝,是崇洋媚外,造就出一大批权贵富人出逃移民孝其洋爹做个洋奴,把中国大量的人才资产智力素质拱手让人,损失惊人!是监管不利,是不爱国,是吃里扒外,是坑爹害娘,无德无责无恩!必须严控严管严惩严罚严打严判!即包括入洋籍的学成不归的叛徒走狗奴才鹰犬,更包括失职失查玩忽职守的监管责任之人一一一一内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