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说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是世界第一水平呢?

铁戟沉沙


关于俄罗斯航发,魂舞大漠想,一句话就能说明问题,基本可满足使用。比欧美差,比我们强,致说是否一流,值得商榷。可以说他所有的型号不尽完美,但经过大量实用以后,不断改进、调整和提高,大部分都可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就是说始终能满足使用。不过个别先进型号,如五代战斗机的航发,产品30,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要说与欧美的差距的话,这便是差距,与我们一样,需要时间来完成积累,以实现跃升。可以说他不强,可维护性不高,但经过地面大量维护,可用亦堪用,西方则不然,基本装上去不用管,而且耐久。与西方不同,苏俄以前走过的路也与西方迥然有别,只要能满足于使用就可以,看上去粗糙,用起来性能完全不差,可以说,前苏联在技术性能上与西方没有差距,现在差距拉大了许多。

▲俄罗斯需要时间。仅以整体局面来说,差距当在20年以上,民用航发不能使用,算只有一款M146,也是与西方合作的结果,军用大推还远未达到使用状态,正在使用的三代机航发,在使用寿命上仍有质的代差。差距原因,是国力使然,也是解体以后被耽误了多年,从根本上来说,研发体制从苏联时期就不尽合理,举国来搞研发,一时是容易保证使用,但在耐久性方面始终有一定的差距。俄罗斯独立后,在经过十年的迟滞后,技术徘徊不前,八大集团破产的破产,被私营的私营,形不成技术拳头,只见一刀挥去,而有了现在的三巨头,土星、礼炮和进步,说清楚,此种重组,是在吸取过去教训,不过也有强力作用的影子,技术整合还是存在着大量的体制问题。总之需要时间,慢慢来调整,好在大体理清了体制,投入重金健全了实验设施,这一点却是重要的,没有这些,航发即不能向前发展。

▲逆势而起。资产流失,技术停滞,人才匮乏,一度师学西方,在管理模式和研发体制等方面,借鉴参考,但学来的毕竟皮毛,难以在国内强推,现在被强行改组的双巨头,礼炮和留里卡土星,正在各以优势项目发展,政府投入并不稳定,还能看到举国体制的影子,但至少在产业政策上有了稳定的支持,确保了研制的延续性,比如靠政府投入建立了此前没有的核心机研发研制,预研下一代技术以确保未来不致过于落后。为确保两家的横向合作,政府试图建立一个机制,以避免力量分散和重复建设,钱是一回事,长期规划指导又是一回事,现在至少看起来是有模有样了,在经过艰难的一段过沟爬坡后,各种新型号俨然已显现在非常光明的曙光,也许这都拜改革所赐吧。

▲俄不离中。与中不离俄一样,两家相互支持,共同走过了一段技术艰难期,我们需要俄罗斯的发动机,俄罗斯赢得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终得渡过了漫长的严冬。如果中俄能合作,或者说,有无可能,将AL-31F-M3/M4的合作继续,或说采用一种成功合作的模式,共同来促进提高呢?现在看不到这样的迹象,RC929可以暂时安装PD35,这样可加速PD35的成熟,但显然,我们有着自己的型号。航发必须自主,各国都一样。我们的C919正在使用西方发动机,自己的CJ1000A正在密集展开实验,技术上已能独立,完全没有任何依赖于人的想法,现在试飞用的是美法赛峰的LEAP-1C,未来也可以成为一种动力选择,以保证C919销量,俄罗斯的MC21正使用自己的PD14在试飞,说是足够成熟,魂舞大漠的看法,恐怕也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这便是俄国航发现状的一个缩影吧。


魂舞大漠


这些喷子们的眼睛好像都是盲的一样!明明说了航空发动机,但是那些喷子居然视而不见,一个个去猛喷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不行,甚至连欧洲的航空发动机都比不上!居然煞有介事的把英国的罗罗公司,当作实例摆了出来!真是可笑之极!喷子们,罗罗公司制造的那些给汽车和飞机配用的发动机,真的是航空发动机么?你们先搞清楚了再喷好不好!其实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是不是世界第一,只要看一件事便可知道。那件事便是:美国都要购买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因为美国不能造!但是很多喷子居然拿美国不是不能造,而是因为造价高于从俄罗斯购买的价格,所以美国没必要造!喷子们,美国佬是你干爹啊?如此昧着良心地帮美国佬说话?一句话说到底,美国要是能造航空发动机,根本就不必要从俄罗斯购买了!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技术与美国相比,孰高孰低已然像和尚头上的虱子一样一目了然!还用得着多说么?


昵称不是用户名


世界第一,无稽之谈。无论是发动机的寿命,大修时间,故障率,推力都不如美国。何来世界第一水平一说呢?事实上,俄罗斯发动机的技术直接继承于前苏联。其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之所以与美国发动机有较大差距,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先天条件限制,也就是说俄罗斯在材料,技术上与美国有差距。第二:冷战时期,前苏联认为在空战时,战斗机损失后,发动机也就无用了,因此发动机够用就行,不需要纠结性能强不强。都说是理念不同,其实主要是前苏联的相关材料和技术不行。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前苏联的发动机性能指标不如美国,是因为理念不同导致的。但是冷战时期,明知对方的军力和自己旗鼓相当,战争哪是那么容易发生的。所以说,不要为前苏联的技术不行找借口。


而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直接来自前苏联时期的积累,既然前苏联的技术都不如美国,那么俄罗斯的技术自然不如美国了。目前来说,美国的F135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已经搞到20吨了,反观俄罗斯的产品-30发动机,技术水平估计超上F119都是一大关,更别提赶上最新的F135了。况且美国的下一代变循环发动机技术积累完全不是俄罗斯能比的。上世纪的F120就是变循环发动机,只不过在当时由于技术太超前,未被选中而已。在变循环发动机技术上,美国更是一骑绝尘,俄罗斯目前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在最先进的领域,被美国甩开十几年,可见如今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也不怎么样。估计在变循环发动机这一技术上,俄罗斯的相关产品估计还没有中国快,这绝不是吹嘘而已。
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优劣与材料和制造工艺息息相关。无论是材料还是制造工艺俄罗斯与美国都有差距,单晶叶片,粉末盘,涡前温度等等,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是制造不出来的。说到制造工艺,美国更是远超俄罗斯。最明显的是F22的机身工艺与苏57相比,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的飞机。在发动机领域俄罗斯领先美国的也只有火箭发动机了,毕竟一次性的产品。所以说,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美国是世界第一,这是毫无疑问的。估计过不多久,中国在航发领域也将超越俄罗斯。


江山何沉


这就要说到苏联和美国两个国家的思路不一样了,美国的设备大多精密、细致、精巧,黑科技满满,但这种精巧有时候掩盖不了技术不成熟的弊端,但这种不成熟是成熟的必经之路。而苏联设备大多傻大笨粗,但皮实、可靠耐用,比如另苏联的坦克目前大多仍是手动档,本人之前接触过苏联和日本的设备,有极明显和强烈的对比,而日本人的思路大方向上和美国保持一致的,无法说谁的更对,也更无法说明谁的优势更明显,使用习惯吧!


是开心哥哥62492994


因为美国是世界老大——政治第一,经济第一,军事第一,科技第一。。。可是,美国航天发动机却依赖俄罗斯。俄罗斯超过了老大,你说他的航天发动机水平不是第一,谁还敢称第一?


远山344


只有中国制造的飞机发动机才是世界第一。

罗罗,通用,的发动机也是中国制造(加工)的,造好再运回外国。

尤其是东方红三号乙类发动机,目前长期被美国,俄罗斯太空总署订购,国内也缺货。

东方红三号乙类发动机分为飞机发动机,航天发动机,导弹发动机,我国长征火煎也是用这类发动机,每年发射到太空的次数也是世界第一。







世界之大唯有你最少


毛子的航发水平算不上第一梯队吧?世界三大航空流氓: 美国通用动力G.E(代表作品F404系列),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代表作品F119、F135),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R(代表作品EJ200)~

这里面可没有毛子的公司,虽然毛子的发动机也很暴力,但是耐用性,维护周期和推重比都不如同型号的三大流氓~

俄罗斯主要是前苏联留下的家底,当年共留下8家航空发动机公司:1、克里莫夫设计局(代表作品RD-33);2、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代表作品AL-31F);3、索维洛耶夫设计局(代表作品D-30);4、伊索托夫设计局(代表作品TV3-117);5、科列索夫设计局(代表作品RD-36);6、 库兹涅佐夫设计局(代表作品NK-321); 7、图曼斯基设计局(代表作品P-29);8、伊夫琴科设计局(代表作品AL-25 )。


金属射流Megatron


这是苏联吹出来的。民用的高度决定了军用的高度。高科技不是大白菜,是慢慢积累出来的。而且军事科技的进步滞后于GDP。美国19世纪GDP就超越了英国,而且美国每年大规模投入军费,重视科研,轻视房地产,即使这么卖力,二战时候很多军事科技落后于英国、德国。直到二战后,美国才成为军事强国。这个客观规律任何国家无法违背。


g216559904


说到航发,俄罗斯比不上美国的,主要就是材料技术和加工技术,六十年代就如此。美国的黑鸟SR71,苏联的米格25都是当年最快的三倍音速飞机,黑鸟使用钛合金做机身,米格25用不锈钢,这绝对不是因为不锈钢好,而是苏联当时没有钛合金加工技术,黑鸟用变循环发动机,米格25用窝噴发动机,也是加工和材料技术不行。现在俄罗斯没钱了,技术差距更大,只有更落后了。靠吃老本靠不住了。



kaeo


俄罗斯以及美帝的发动技术的提升困来源于二战后德国科学家,尤其是苏联。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水平远在美帝之下,原因前面已经有人说了,这里就不在多说。美帝的技术之所以原因美帝之上,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帝的基础研究比较扎实。如材料,空气动力学,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