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工薪階層的退休群體,雖然每年會增加一些養老金,但生活質量是下降的,這是為什麼?

詩浪人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為繳費年限不足導致的養老金生活替代率不高造成的。


我們的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如果繳費40年以上,按照社會平均工資基數繳費,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一般都能達到70~80%的原工資標準。這種情況下就能夠實現有效的養老金替代,能夠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目前的養老金是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的。如果物價不變或者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等於工資增長率的話,按照社平基數繳費40年,我們能夠拿到67%左右的社會平均工資。

我們在職需要承擔社保、公積金等個人部分,一般能夠拿到社平工資的80~85%。

這樣算起來,我們到手的養老金就是原先工資的80%左右。

實際上我們如果不上班了,一般為工作的準備性消耗支出就會沒有了,比如服裝、交通、餐費等各種費用。所以,跟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差不多。

當然如果我們繳費基數越低,國家越照顧,我們的養老金替代率會越高。60%基數繳費40年能夠領取95%的退休前工資。也就是說退休前我們每月發到手3000元,退休後能拿到2850元的養老金。

但所有的前提就是按照本人的真實工資水平繳納社保,而且按照規定扣繳社保和公積金個人部分。


很多工薪階層是自己繳費的群體,也就是靈活就業人員,他們的數量約佔整個參保人群的1/4左右。由於自謀職業和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本人承擔企業和個人部分繳納養老保險,負擔比較重,大家一般交費滿15年以後,就不太願意繳納了。而且99%的人會選擇負擔最輕的60%繳費基數,一些地區還是40%。所以,退休金就很低。

如果按照60%繳費基數繳費15年,頂多能夠領取18%左右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也就是說800~1000元之間。也就比低保線略微高一些,而繳費40年能夠拿到2000元以上。

我們國家每年也會調整養老金,養老金的調整方案是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進行。掛鉤調整包含了按繳費年限掛鉤,也就是說繳費15年,我們每年增加的繳費年限養老金也是最低的。不過國家還是通過定額調整和傾斜調整三種方式,保證調整的公平性和傾斜性原則。



其實也就是說,由於繳費年限短,繳費基數低,繳費15年最低基數,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是最低的,每年增加的養老金還是最低的,這樣的養老金水平只能滿足基本溫飽生活,但是想達到退休前工作的生活水平是有些困難的。

如果說我們想維持較高的生活水平,首選的做法是按照自己的真實收入水平,儘可能的長時間繳納養老保險。

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的替代率就越高。養老金待遇並不是平均主義大鍋飯,不是 退休後養老金都一樣的。多繳養老保險才會在退休後收益,尤其是活的時間越長越受益。所以,我們還是要調節好心情,多活幾年就好了。


暖心人社


以我老媽為例,老媽89歲,1979年退休,退休40年了,由最初22元長到現在2080元,長了快100倍,豬肉1979年也不過0.98元一斤,大米當時0.185元一斤,40年到現在也不過長了十幾倍,從這些方面看退休金應該是大幅提高了,可是在養老、看病、住房等方面花銷就不知多了多少倍了,另外現在支出領域更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語。

2016年到現在骨折三次,其中一次置換股骨頭,花銷4萬多,現在僱保姆一個月3000元,管吃管住,加上看病吃藥、水、電、煤氣、物業、取暖等平均每個月總支出5_6000元,如果僅靠她的退休金生活怎樣不言而喻。

中國漲工資是你退休金越高漲的越多,越少長的越少,老媽過去是隨軍家屬,那些年隨父親不斷換地方,沒有一個穩定工作,都乾的時間不長就走了,後來父親到地方工作才有了穩定工作,因此連續工齡短,不是母親工作時間短,而是所謂連續工齡短,而今退休金按照工齡長,老媽只有哭的份。

老媽1948年就是共青團員,在沂蒙老家做支前工作,和父親結婚後實際一點也沒閒著,我和姐姐三歲就送到部隊幼兒園長託,一個月回家一次,母親就是為了參加當時部隊安排的生產勞動,這一切後來都不被地方承認,哎,怪誰呢。

我說這些就是就著題主的話題,拿我老媽舉例子,是想告訴大家現在很多退休老人生活並不寬裕,甚至挺困難,如果沒有子女的幫襯孝敬他們真的過的很難,國家應該更加關注這個群體。


防川觀海


一說到退休金,人們總是把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和公務員、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相比。誠然,從總體來看,公務員的待遇比企業人員稍高,但也有很多企業職工退休金比公務員退休金高出一大截,比如很多國企,如電力、三桶油、三大電信運營商、菸草等等。即使同是公務員,由於行業不同,工資系列不同,退休金差別很大。

在世人眼中,公務員的待遇最好。其實,和企業一樣,有的企業好,有的很差。公務員的待遇,也分三六九等。經濟發達地區待遇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待遇懸殊;中央部、省、市級機關和鄉鎮待遇懸殊;不同部門的待遇懸殊;有職有權的和無職無權的待遇懸殊,等等。所以,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對於大多數公務員而言,只是個相對穩定的餓不死的謀生職業而已。特別是2005年以前的鄉鎮公務員,一年到頭是向農民徵收公糧、收各項提留、抓計劃生育和各種階段性突擊任務,上面壓,基層怨,成天處在和群眾的矛盾漩渦中,吃力不討好。

很多人會說,既然公務員不好,為什麼千軍萬馬考公?我們看看,有多少人報了貧困地區的公務員職位?有多少人報了鄉鎮公務員職位?有多少人報了清水衙門的職位?有多少人報了工作條件相對艱苦的行業的職位?當然,也有人把公務員作為謀生的職業,有的人則把公務員作為跳板。勿須多言,考公的動機不是一清二楚嗎。

企業和事業單位退休金高低,也不能一概而論。某國家級貧困縣,一已倒閉文化企業,職工每月只發600元生活費。主管部門大刀闊斧,賣掉這家文化企業的生產及辦公用房,除還完債,剩餘的為所有在冊職工買了養老保險。現在,該單位工齡40年以上的職工,退休金都在4000元以上,在縣城過日子基本無憂。

社會不公平的事,比比皆是,誰也無法基本擺平。只是希望國家能採取過硬措施,遷高補低,儘可能讓社會不公平的事少些,讓所有低收入人群都能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乾隆帝左都御史


以上說法是實事求是的,確實是當前的實際情況。要比較,先要回顧。


過去,比如在1990年以前,還沒有全面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企業職工,一般三十年以上工齡,退休工資,是原來自己的標準工資的70%。但因為當時退休的老職工工資在單位裡往往是最高的,所以,退休後,還是要超過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一般年輕人工資是50到70元,中年人是80到100元。而退休職工退休前是110到130元。可以看出,如果是120元的70%還要有84元。當時的84元比平均工資要高得多。也就是說,退休了,還是有相當於在職職工的較高收入。那時的退休職工工資,不但可以足夠養老,而且仍然可以養家!


2000年,企業職工的退休工資大約是500到600元,但當時的飯店服務員工資是300元。今天,養老金3000元,但飯店服務員的工資是4000元。可見其比值差距越來越大。老人掙不過一個服務員!

現在,實行養老保險後,企業退休職工的工資雖然年年漲,但含金量已經很低!何以見得?因為,現在的養老金漲來漲去,也就是3000元左右,還有50%的老人,特別是女職工不到3000元。而現在的在職員工平均工資是6000元以上。所以連在職員工平均工資的50%都不到!


和過去比,現在企業職工的養老金真的不如過去多!不能比絕對數,應該比相對數。實行新的養老保險制度後,企業退休職工是受到了很大損失的。所以,現在的養老金只能養自己,還不夠!不但不能“啃老”,還要“啃小”!要靠子女才行。個別多的人也有,多少相差太大,真的令企業職工寒心!


盛廣學雜家雜論



芳草菲菲7


截至2018年,我國的養老金已經連續十四年上漲,但對於很多退休人員來說幸福感卻增加得不多,反而感覺生活質量下降了。

對比一下近些年的養老金漲幅和消費價格指數的增加:我們可以發現2016年以前我國的養老金增長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直到2016年開始下降到6.5%,2017年是5.5%左右,2018年是5%左右。而消費價格指數增長最高的2008年也才5.9%,近幾年更是不到3%。按照這種情況,物價上漲不如養老金增長,退休人員的生活應該會更好才對。

但是我國的消費價格指數是不考慮房價的,這些年我國房價的增幅是有目共睹的,而受各種因素影響,中國人又是最需要買房子的,特別是年輕人結婚需要房子,很多都是靠長輩存下的錢支援的,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因素。

而且對於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本身的養老金就是比較低的,因此每年的養老金增長也不會太多。而人年老後身體更差更容易生病,去醫院隨便看個感冒都是好幾百,更不要說其他病症了,如果子女的經濟狀況也不好,哪裡能有什麼生活質量。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沒錯!準確的說是指企業單位的退休職工,雖然這些年來國家每年增加5%左右的退休金,看似增長養老金,實際生活質量是下降的!

從幾個方面能體現出來。

一,與在職職工比,退休後的養老金與在職時比,少了二倍以上。

二,退休早的比退休晚的要少近一倍。像九十年代的退休老人,現在的退休金普遍在二千元左右,而且他們都已是年老體弱,病入膏荒,年齡都有八十多歲了。每年花費在醫院的開支,就遠遠超過他們的實際退休金!國家雖然每年給退休人員加工資5%左右,由於退休早,工資基數低,加來加去總是趕不上物價上漲的步伐,越往後走越困難;越到後來身體越差,病痛纏身,開銷也就直線上升。實際生活水平不下降才怪!

三,事業單位的退休金遠高於企業單位退休的養老金!在退休人員中,同比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與企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相比,事業單位退休金遠高於企業單位退休金!而且這個差距越來越大!大到讓後者難以承受。這使得許多企業退休職工怨聲載道,苦不堪言。都希望國家能重視底層民眾的呼聲。

退休了,本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期,有很多人還要出去打工,為子女,為防老四處奔波,也想生活過得好些。


漁友王政秋


此問題中的“工薪階層的退休群體”應該是指企業退休職工。實際上行政事業人員也屬於依靠工資為生的工薪階層。自九十年代企業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後,退休職工的生活質量就有了下降,這緣於替代率指數僅為60%,就是基本養老金僅為退休前工資的6成。儘管養老金十四連漲,全國企業養老金人均水平也只有2630元;替代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遠低於九十年代的60%了,有的地區下降到45%左右。養老金少了這麼多,而年年物價都在上漲,生活質量必然下降。而行政事業在2014年雙軌制改革時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90%左右。另外還有補充養老保險,如實行職業年金等,生活質量不僅沒有下降,有的反而提高了,因為有的人到手的基本養老金與職業年金等補貼是退休前工資的107%。

這是為什麼?這就是社會普遍詬病的行政事業和企業統一實行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但由於三者人員性質不同、替代率等指數標準不同、資金來源不同,而形成了三種人員養老待遇差。而待遇差並沒有由於並軌而縮小,近幾年還有擴大。2018年,全國企業養老金人均水平達到2630元,這是人社部公佈的;事業人均4800元,行政人均高達5600元,這兩項是網上資料數字。由於人社部從未公佈過行政事業養老金人均水平,真實差距不得而知。以上網上資料僅供參考。

只要企業與行政事業養老金差距不縮小(同工齡同學歷同職稱同職級企業與行政事業人員養老金大體相同),雖然每年會增加一些養老金,但企業退休老職工生活質量是下降的,因此雙軌制改革就永遠在路上。建議:(一)2019年企業養老金漲幅恢復10%;(二)六七十年代參加工作的老退休職工加大工齡增資幅度。


默言


是啊,雖然企退人員工資已經實現了十四連漲,今年還有望實現十五連漲,但工資的漲幅永遠跑不過物價的漲幅,漲的那點工資可以說是杯水車薪,企退人員迄今為之平均養老金也不過兩千多塊錢,兩千多塊錢維持生存過日子勉強溫飽吧,平時是絕不敢大手大腳的,日子不但要精打細算還要從微博的工資裡節省下來以防不時之需。


在這個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如今房子貴、看病貴、上學貴,還怕自己生病,好多老人除了要供子女上學完成學業,還要把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給孩子去付首付,如果自己再有病那就是更悲催不過的事了,雖然有醫保那又怎麼樣,過去的一個小小闌尾炎手術不過幾百,如今卻要一萬多,我大姐去年闌尾手術住院六天,出院結算時一共一萬六千多,醫保報銷九千多,自己自費六千多。

而且這個年齡層次的群體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以後要靠子女來給自己養老是沒有半點可能的,所以除了上面這些因素,有些老人還想給自己攢點養老錢,就這麼兩千來塊錢有的甚至是一千多塊錢,每個月又能省出來多少?如今到超市買菜100塊錢根本買不到什麼,雞蛋要五塊來錢一斤,牛肉三十多塊錢一斤,平平常常的魚都在二十塊錢左右,錢是越來越不禁花了,這就是大部分企退人員的經濟現狀,所以,雖然每年的退休金都在長,但人們並沒有獲得多少幸福感,生活質量也沒有提高多少。


莊裡的更媽


題主的這個問題針對的應該是普通企業退休人員,公務員事業編基本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

為什麼說普通企業退休員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首先就要從員工退休前的社保繳費說起,普通企業的社保繳費大多都是按照當地的最低繳費基數最低繳費的百分比給員工參保,繳費年限或因員工自身的原因或因企業發展的原因都低於穩定的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從事人員,普通企業的員工前期繳納的社保費用年限少,拿到手裡的退休養老金自然就少。【舉例】青島現在的繳費基數是3185元,如果企業員工繳納年限剛滿15年又是按照最低繳費比例60%繳納的社保,退休時領到手的退休金大約在1000-1200左右。而在青島一個月這個費用相信大部門的老年人是不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