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东汉起宦官都是阉人了?秦朝时哪类宦官不用被阉?

尼采讲历史


宦官,俗称太监,是古代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夏朝时期就已存在寺人。殷商时期甲骨文也曾有过记载,君主武丁把犯罪的人阉割以祭神。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宦官记载了。

古代君主起初设置宦官的目的既是为了有人能侍奉自己及家族成员,也是为了保证宗法制和家天下的血统纯洁。宦官是君主近侍,直接听命于君主。必然要保证宦官不会给君主带来威胁。宦官没有后代没有近亲没有地位,只能依附君主及其家族而生存。宦官乱政虽然在历史上多次存在,但是仍然无法让君主及其家族忽视宦官的作用。

在东汉之前,宦官并非都是阉人。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的男宠嫪毐就是一个宦官,但其不是阉人。西汉时期,外戚干政屡屡发生,比如吕氏专政,王莽篡汉,最终导致了西汉的灭亡。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防止西汉因外戚专政而导致国家被篡的事情再次发生,开始扶植近身宦官。但是宫中嫔妃女眷宫女众多,为了保证近身宦官不和嫔妃女眷乱来,汉光武帝刘秀下令宫中宦官一律都用阉人。在东汉的《后汉书宦者内传》里面有过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东汉之前,宦官是为了服侍君主及其家族,东汉以后,宦官很多时候成为了皇权用来压制相权和防止外戚干政的一种工具。


陆弃


皇帝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用谁比较安全,不会反噬自己。

汉武帝信任霍光,结果呢?霍光把小皇帝玩成了傀儡,最后不明不白的死了,然后任意废立皇帝。

李世民信任长孙无忌吧?结果呢?长孙无忌也把李治架空了,李治想废皇后,还得给长孙无忌行贿。

对皇帝来说,谁拥有了权力,都会威胁皇权的(包括太子),最后可能反噬皇权。

皇帝把权力给朝臣?那是万万不可的,看看汉武帝霍光之前的那些宰相们,有几人善终的?为什么?相权对皇权威胁太大了。

所以汉武帝就用外戚为大将军,领尚书台,位高于宰相,宰相就只有执行权,灭亡决策权,决策权成了皇帝的了,

为什么用外戚?因为相对安全,外戚直接进入中枢,没有权力根基,当外戚威胁皇权,想打击外戚容易得多。

但是,汉成帝之后的外戚,也威胁皇权了,王凤架空皇帝了,王莽直接篡位了。这样,外戚好像也不那么安全,但比士大夫为代表的朝臣安全的多,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外戚不安全,东汉皇帝还是喜欢用外戚,因为起码比士大夫集团安全。

外戚不安全,那用谁呢?肯定是身边人啊,也就是内侍、宦官,他们不是官员,没有权力根基,他们的权力来源是皇帝,这样不会反噬。

在秦汉时,皇帝身边内侍都是什么人呢?郎官,郎官怎么来的呢?官僚、地主、贵族子弟,在皇宫做郎官、侍卫,出入禁中,跟在皇帝左右,皇帝相中你了,就给你升官,满清也是贵族子弟在皇宫当侍卫,然后被皇帝相中,比如明珠、和珅都是这样,二十多岁就做到了二品。

可以看出,皇帝身边都是那些二代,如果把权力给这些人,那跟给朝臣没区别了,而且,这些人一旦得道,必然鸡犬升天,整个家族就崛起了,关系盘根错节。

所以,皇帝需要用寒门子弟,怎么让寒门子弟来做郎官?正常途径肯定不可能了,因为贵族必然堵死了这条路。

那就用阉人嘛,贵族、官僚、豪强的子弟,正常途径就可以当官,不需要通过阉了自己做官,这样,皇帝身边就都成了太监,也大都是寒门了。

这样选拔的寒门做内侍,他们跟士大夫集团必然水火不容,不会跟外戚一样,跟士大夫苟合,而且,做了太监,基本跟原有家庭断绝了,不会提拔家族势力。

他们想要拥有权力,就必须讨好皇帝,想维护权力,必然维护皇权,只有皇帝的信任,他们才有权力,皇帝一个不高兴了,马上可以拔根毛一样除掉他们,想反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历史上如魏忠贤这样权势滔天的大太监,皇帝想杀他了,也就一句话的事。

所以东汉那么多外戚专权,都是皇帝联合宦官除掉的,然后夺权成功,到了汉末,宦官被曹操、袁绍灭了,汉献帝就成了傀儡,夺不了权。

汉唐明三朝,能威胁皇权的太监,基本没有,可见其安全性,而用谁都不安全,包括皇帝的儿子,只有太监用着安全。


南朝四百八十寺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宦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指的仅仅是在宫内侍奉皇帝的人员。这里面不仅有被去势的阉人用于照顾后宫起居以及勤杂劳作,也有文人士子作为皇帝的内部智囊。这两类人都是宦官,而那些从事文职的人员也不需要去势。

但是到了东汉时期就有问题了,东汉时期除了前三个皇帝外,其它的基本上都是幼时继位。太后临朝称制,外戚掌权,小皇帝身边能信任的人只有宦官。但是太后临政,称制下令,不出房围之间,命令需要向外传达大男人老在后宫跑来跑去肯定不合适,于是宦官渐渐就都成了阉人。



以前宦官中阉人都是犯罪受了宫刑的人,现在这么一搞许多人都自宫到宫里谋求生路,而且东汉时期阉人是非常受皇帝信任的,他们不会被朝臣接纳,没有家族掣肘,更不可能结党营私,因此他们是小皇帝最大的助力。小皇帝长大后往往需要这些阉人来夺权,所以有些阉人的地位权势非常之高。

东汉之后宦官就都成了阉人,而咱们现在通常用太监来指阉人,实际上太监是一个官名,明朝宫廷内有负责皇帝生活的十二监,能被叫太监的那都是掌管一监的大宦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