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么看待死亡?

福筱航


对于死亡这是生命有始有终的一个必然结果。世界上的路有千万种都能供人选择但只有这条路是万众归一的没的选,自然生存法则没有改变的唯一,平平淡淡碌碌无为大起大落轰轰烈烈最终都选这条路。

有一位老文学家说的好,你如果有什么事不顺心或者是很开心都请你到火葬场去看一看,躺在那的都是一样的,不管你地位多高钱财无数还是平民百姓一无所有者在这里都是平等的,他们都选择来到这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不管怎么活但人活着都想好好活一回,没有人因为想到死亡的结果而破罐破摔过一辈子,虽然终归尘土但也都为美好人生奋力一搏。





璨若银河sxj


生命起源本质并不清楚、意识如何产生也是一个谜。对应的,生命和意识终止就是死亡的轮回。死亡摆在每一个还有意识的人面前,需要直面、也需要一些勇气,更多需要积累知识与智慧去面对。有足够智慧,就会消除一些目前因为对意识本身还有无知,而随同的对未知恐惧、对死亡恐惧,没有了恐惧,就会是淡定与豁达。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看淡死亡的智慧就会聚集越多。

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情,应该笑对吧,毕竟人被创造出来、度过一生并且留下后代。现今还活着,就继续启动不大灵光的大脑,多思考、过好当下、能够多活到哪里就活到哪里。有本事就追求百岁。为此,坏习惯、不良追求,能免就免。

寿命够长,经历多了,也知足人生、不惧死亡;寿命更长,也犯不着与儿孙争夺生存空间而坦然谢幕;科学发达不够情况下,思想觉悟,也会视死如归,把死亡看成回家一样平常、甚至亲切?回忆中、想象中,天堂不是还有很多亲人的面容与温馨?


后街727


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思考的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

这句话是托尔斯泰说的,初读震撼得久久不能平静,他表达的是一种现代主义哲学中常见的概念——人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生物。

类似的表达从人类文明很古老的时候就或多或少开始表达这种想法了,比如奥德留说“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度过”,比如《兵法》里写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实际上本质都是这种人类古老的“向死而生”的思想的体现。后来的哲学家们,如尼采,如海德格尔,都是站在死亡的角度去观察,从终极关怀出发,以死亡来定义各种标准和尺度。

其实这是个很容易观察的现实。正如EVA里绫波丽说“生是死的开始”,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死亡。一个人生前的一切,会在这个人死亡的那一刻消散殆尽,对于他个人来说如同从来都没有过一样。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也就是说,你生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你的汗水,你的你的心血,你的期望,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都将不复存在。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时候人类就会陷入质疑,既然得到的一切终将逝去,那么我们为什么活着?既然活着的目的都是死亡,那么我们为什么活着?无论一个人活得再多姿多彩,总是要死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

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每个时代的哲学家都致力于去解决这个问题带来的足以摧毁整个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于是他们撒了个善意的谎,他们告诉人类,人活着是有意义的。

然后人类就开始探索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于是出现了无数的价值标准,正义、自由、权势、荣誉、金钱……无数的人为了这些价值标准而生,为了它们而死。

如同《魔戒》里洛汗王女与阿拉贡的对话:

“我不怕死也不怕痛。”

“那你怕什么?”

“牢笼。直到老死才能接受自己的命运,我怕没有机会证明我的英勇。”

这是理想主义的死亡观,也就是说生的意义是用死来诠释的。

最后的最后,到了现在,人类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类这几千年来都在做着同一场幻梦:人活着是有意义的。

人类开始发现,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观点,存在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存在先于本质”,就是说,人生来什么都不是,人首先是存在,然后出现,然后登场,然后自己给自己下定义。而所有的定义,无论是人的定义还是物的定义,都是偶然的,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由此可以推知,从根本上讲,存在是荒诞的。

你没有办法说这个观点是错的,因为你无法说明造物主把这一切造就出来,是为了什么。

如果活着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死呢?

EVA里绫波丽在说了“生是死的开始”后,又继续说了,“死是生的延续”。

这句话很难理解是不是?

存在主义者认为,死亡并不是说就等于不存在了,而是一种非人性的存在,如同萨特说的“死是一种人的现象,是生命的最终现象,但仍然是生命。这样的死是这样逆向影响整个生命的,生命是以部分生命来限制自己”。

“这样的死”,没错,他们给死亡下了不同的定义。

在海德格尔的体系里,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亡故”,一个是“死亡”。简单来说,所谓亡故,指的是有生命的存在着基于生理意义上的结束;所谓死亡,就是死亡的存在,就是我们平时所想的死亡,它作为此在的生存论奠基,它不是人类经验的事件,而是死本身,是生命整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这里的死,是说“死是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不可逾越的而又确知可能性的,而其确定可知本身都是未规定的”,简单来说,死的这种不可逾越的可能性对于人来说是不能掌控的,它会对此在的生命体验构成一种必然的威胁感,就是恐惧,如海德格尔所说“向死存在本质上就是畏惧”。

说到底这么多杂七杂八的内容,其实题主题目中所表达的,人类害怕的并不是死,而是恐惧本身。

“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种难以名状、失去理智和毫无道理的恐惧,麻痹人的意志,使人们不去进行必要的努力,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

这是罗斯福在1933年任职演说时的发言,无疑道出了真理。

人类对于死的恐惧,其实是源自对于死的未知(甚至不可知),如罗斯福所说,难以言状、失去理智、毫无道理,我想熟悉克苏鲁神话的人会对这三个词非常熟悉。

这就是恐惧的本质,它是强制的,是非理性的,是非智识的,是混乱无序的,它扭曲而疯狂,它同时又平静而冷酷。

在这种强力的面前,人如何承受得了?

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说了:人类的伟大,在于直面恐惧的崇高姿态。

这种崇高姿态,人类一般称其为“勇敢”。

而《冰与火之歌》里的奈德也说了:人唯有在恐惧时方能勇敢。

说到底,那么多哲学,那么多道理,最高贵的死亡观不过四个字:

视死如归。

因为你生于虚无,也将归于虚无。

最后贴一首诗:

Live your life that the fear of death can never enter your heart.

认真过你的生活,让死亡的恐惧永远无法入侵你的心灵。

Trouble no one about his religion.

不去亵渎别人的宗教信念,

Respect others in their views and demand that they respect yours.

尊重别人的观点也要求他们尊重你的。

Love your life, perfect your life, beautify all things in your life.

热爱你的生命、健全你的生命、让生命中的一切事物更加美丽。

Seek to make your life long and of service to your people.

企求你生命的长久并去服务你的人民。

Prepare a noble death song for the day when you go over the great divide.

备好一首高贵的死亡之曲,好好地迎接生死界限的那一天。

Always give a word or sign of salute when meeting or passing a friend, or even a stranger, if in a lonely place.

与朋友相聚或擦身而过的时候,不要忘了给予他们言语或手势上的致意,

即使是在僻静之处所遇到的陌生人也不该视而不见。

Show respect to all people, but grovel to none.

尊重所有的人,但绝不低声下气。

When you rise in the morning, give thanks for the light, for your life, for your strength.

当清晨起床的时候,感激你所拥有的光明、生命与力量。

Give thanks for your food and for the joy of living.

感激你的食物不虞匮乏并能享受活著的喜悦。

If you see no reason to give thanks, the fault lies in yourself.

假如你找不到任何值得感激的理由,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Abuse no one and no thing, for abuse turns the wise ones to fools and robs the spirit of its vision.

不要谩骂任何人或任何事,谩骂只会将智者变成傻瓜,并夺走他们具备远见的灵魂。

When your time comes to die, be not like those whose hearts are filled with fear of death,so that when their time comes they weep and pray for a little more time to live their lives over again in a different way.

当你生命将尽的那一刻,不要像那些内心对死亡充满恐惧的人们一样,在临终之前哭泣著、祈求著生命能重来一次好做出不同的抉择、活出不同的方式。

Sing your death song, and die like a hero going home."

你应吟着死亡之歌迎接终结,要像个勇士,归家的勇士。

-----Tecumseh Quote by Shawnee Chief (1768年-1813年)


Sasa吖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从一个很小的卵子在母亲的孕育下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现代医学及任何人都不能让人长生不老。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人间的生离死别。好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我们要把每天多出来的日子都当着多一个机会。每一次离别其实是一个教训,来提醒我们必需要珍视在一起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用人生的爱来抚平。每一次出门都当着是一次离别,每一次回家看做是一次相聚。就是因为人生充满了无常,所以我们更是要好好的应对。就是因为你我有一天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更是要把握每一个当下,每一段相聚,每一个美好的今天。


独行过客924


顺其自然!开心就好!


喜迎百福


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放平心态,随遇而安。



绿叶依然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临沂民众网


死亡是一种救赎,也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没有人能够阻止死亡来临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在活着的时候找到存在的意义。



每日情感小视频


死亡也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坦然接受現实。控制自己悲伤程度。认为死者安息。活者还得生存。正确面对死亡也是境界!


下海223


幸福得人不舍,痛苦得人想往,不服得人重生,我是第三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