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雷的威力有多大?

官破晓


什么是水雷?水雷的实战效果如何?

水雷其实也可以称作是水中地雷,它是一种预先布设在水中,由舰艇直接触发或者声呐、磁场、水压变化间接性触发而爆炸的一种隐蔽性和杀伤性非常强的武器。

在二战末期,美军开展“饥饿战役”,使用B29轰炸机低空飞行在日本沿海和关键航道布设了近万枚水雷,直接让联合舰队成为瓮中之鳖,不仅无法出港攻击,还被迫龟缩在港口内被美国轰炸机和潜艇轮番袭击,最后全军覆灭。

水雷威力有多大?为什么威力大?

水雷的威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装药量大,一个是水中爆炸的空泡效应增强了爆炸威力。

第一、装药量大

以我国第一种水雷—锚-1型水雷为例,该型雷总质量为1075千克,但是内部装药却达到了240千克,杀伤半径超过10米,强力冲击波范围高达35米,只需要一发就可以让五千吨级的水面舰艇失去战斗力。对比来看,一般的152和155毫米大口径炮弹内部装药一般不到20公斤,而著名的鱼叉反舰导弹重量1110千克,其战斗部重量也不过221千克,与锚-1型水雷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


(锚-1型水雷)

第二、水下爆炸威力倍增

水雷和鱼雷一样,都是在水下爆炸,有些沉底水雷甚至可以直接在水底爆炸,这就会有两种可怕的物理现象产生。第一种就是倍增效应,水作为一种优秀的能量传导介质,传递冲击波的能力是空气的将近一千倍,能量损失也要小的多,这就让水下爆炸的威力自然增加了许多。



第二个就是气泡脉冲效应,水雷爆炸会气化水体形成一个高温高压的气团,而这个气团会在水中不停膨胀收缩好几次,对船体形成反复的脉冲攻击,有些威力大的水雷形成的气泡脉冲会直接将船从中间折成两半,这也是水下爆炸最恐怖之处。





水下爆炸不容易进行损管作业

水雷爆炸都是在水线以下,而这些部位一般装甲薄弱,很容易攻击受损,虽然设置了水密隔舱,但是水下部位进水后由于海水的巨大压力很难进行有效防水堵漏,损管作业也不像甲板灭火那么方便自如,而军舰一旦进水,就很容易发生重心偏移,最终导致侧翻甚至沉没的惨剧,从这一方面也客观的加大了鱼雷的威力。


军史吐槽君


威力巨大!

中国是一个水雷大国。这里就重点说说中国的水雷吧。

这是中国的第一代水雷,叫做锚-1水雷。是一种锚雷,部署在水下。对敌方船只船底进行攻击。水雷的全重为1075公斤,装药241公斤。这个装药量达到了一枚大型鱼雷的装药量。

由于是直接炸船底的设计,一枚锚-1水雷是可以重创一艘4000吨级的敌舰的。

和导弹不同的是,水雷完全侵在水中,水又是一种不可压缩的物质,因此炸药的能量是可以直接达到船上的。中间没有什么衰减,因此威力是水上爆炸的几十倍。而且由于敌船是船底损坏,那么损管很难做,并不能仅仅靠关闭几个水密隔舱解决进水问题。


由于水雷是完全的惰性工作,因此外部并不存在强烈的声光电信号,发现水雷极其困难。


中国最新的水雷叫做锚-6,其外观和传统的水雷感觉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误以为这东西是鱼类,重量1.2吨装药量360公斤。有效的破坏范围达到了30米。

由于采用了一体化设计,这种雷的部署就十分方便了,不仅仅可以利用军舰进行部署,也可以装入轰炸机进行投放。


再说两件事吧,这两件事知道水雷的人基本上都想了解一下。

第一件事是扫雷。

水雷是一种拒止武器,往往部署到航道等特定水域,如果要通过部署了水雷的海域,那么就一定得扫雷了。

通常的扫雷方式是利用扫雷艇。发现水雷后对水雷进行炮击摧毁(这也就是为啥我们的新型水雷并不做成球状而做成圆柱体的原因了,减少露出面积)。

扫雷艇炮击后,漂雷和一部分锚雷会被摧毁。但这种方法对于水下的锚雷和沉底雷是没有作用的。这时就得人工拆除。


依靠潜水员帖炸药的方式对水雷进行排除,这样效率极低。排除十分危险,这也是水雷威力的另外一个表现。

同时对于很多声光水压引信的水雷,可以利用直升机附加扫雷具进行扫除。

但这种方法只是扫除过程中减少人员伤害的一种手段,但扫雷效率低的让人流泪。


再说一个事情就是布雷的时候,水雷为啥不炸。尤其是锚雷在扔到水里的时候会在浮力和锚链的作用下来回摆动一段时间。这时布雷艇还没有开出去,往往会在布雷艇上撞几下。但这样的事情还是十分安全的。


这里主要的原因是——很多水雷里面是加了糖的


在水雷的引信部分,装有糖保险,利用特制的糖块压住了保险的撞针机构。当水雷入水后水渐渐的溶解糖块,糖被完全溶解后保险机构才得以释放。但这已经是15-20分钟以后的事情了,布雷艇早就开到了安全的区域。


所以说,如果在苍茫的大海上,舀起一勺海水尝起来感觉好甜,那么海底得部署几万枚水雷——赶紧跑。


军武数据库


想要多大有多大,装个核弹头一枚毁掉一个美军满编航母战斗群都不是幻想。水雷是一种非常古老同时又非常现代化的武器,最早可以追溯到1549年我国发明的水底雷武器。水雷的使用和地雷一样,都是提前布设,由敌人触发,并达到攻击效果。不过和地雷不一样,水雷布设在海中,由路过的水面舰艇或者是潜艇触发引信,并引发剧烈爆炸。通常来说,一枚普通的水雷可以轻松毁伤一艘4000吨级的水面舰艇,威力十分强大!



水雷从发明至今一直是人类非常头疼的一款武器,它的隐蔽性非常高,而且成本低廉,破坏性强大。通常水雷的使用都是大规模布设在敌方军舰的必经航线之上,在军舰经过的时候会触发水雷的,引发爆炸,最终沉默。再加上海底环境非常复杂,水雷在海底的隐蔽性非常好,所以要发现水雷,并且清楚水雷的难度非常大。海军中向来都是小船向大船鸣笛致敬,但是遇到扫雷舰,无论吨位大小,都要向扫雷舰先鸣笛行礼。这是因为扫雷舰的任务非常危险,而且关乎其他军舰出海的安全!

水雷还有一个恐怖之处是成本极其低廉,一枚普通的水雷的造价在10万美元左右,装备有特殊引信,甚至是先进探测设备,可以区分军舰类型,甚至是扫雷艇的特种水雷造价也不过几百万美元。低廉的成本让这种武器有了大规模运用的可能。以伊朗为例,要想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海军和岸基导弹都不管用,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往里面一次性布设大量水雷!这直接会导致美国人那些价值动辄十几亿美元的军舰不再敢开进霍尔木兹海峡耀武扬威!

水雷之所以会有这么恐怖的威力,更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在水下爆炸,水是一个不可变形流体,当水下发生爆炸时,不仅不会吸收掉冲击波,还会充当介质,帮助冲击波传播。当水雷爆炸,在水底形成一个高温高压气团,压力传播到水中冲击波的能量非常大,毁伤效果非常惊人。而爆炸之后产生的气团还会以气泡形式膨胀和收缩循环运动,产生二次冲击。不过一般来说二次冲击的破坏力只有第一次的10%左右,但是传播时间非常长,范围也非常广。

除了冲击波,水雷的威力还和水雷的装药,爆炸方式,能量输出结构有关系。以我国的锚-1型鱼雷为例,全重1075公斤,装药量达到241公斤,装药量追平一枚大型鱼雷。通过攻击船底的方式,可以轻松重创一艘4000吨级的军舰,更大装药量的水雷,甚至可以轻松将一艘军舰打成两截。就算是相隔一段距离,那水雷的威力也可以通过水传播,引起共振而毁伤军舰的结构和舰载设备,人员倒是会相对安全。

现代水雷的发展其实已经进入一种饱和期,不过喜欢玩核武器的俄罗斯安上了核弹头。俄罗斯这几年开发了一款叫做status-6核水雷系统,可以由核潜艇携带布设,由一座小型蒸汽轮机驱动,可以在海底自行活动。现在这款水雷还处于俄罗斯严格保密之中,具体信息看后续发展。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核水雷的威力将非常恐怖,毁灭一个航母战斗群应该是最基本的配置。


赤焰哒哒哒


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在元山近海布设水雷约3000枚,炸沉美军驱逐舰3艘、扫雷艇3艘,以及1艘秘密协助美军扫雷的日本扫雷艇。之后的越南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水雷都给美军造成了很大损失(美军统计,自朝鲜战争以来共有18艘水面舰艇毁伤,其中14艘由水雷造成,14艘中不少都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大舰,如越南战争中被炸沉的“卡德”号护航航母、海湾战争中被炸成重伤的“普林斯顿”号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的黎波里”号硫黄岛级两栖攻击舰)。

威慑方面,水雷能有效封锁航道、破坏对手的作战企图或者沉重打击对方的精神和斗志。在1945年3至8月,美国向日本本土发动的以封锁为目的、代号“饥饿战役”的攻势布雷,出动1424架次B-29战略轰炸机,在日本沿海航道布设MK25、MK26和MK36沉底雷1.2万枚,炸沉、炸伤日本舰船670艘(其中军舰65艘),几乎完全断绝了日本从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和东南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输入(日本的船长们宁可在港里被美军飞机炸掉,也不愿从可能存在水雷的海域通过,可见水雷的威慑力之大),使整个日本陷于极度饥饿和物资贫乏,工业生产降幅高达三分之二。“饥饿战役”成为迫使日本举国投降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因此成为水雷战史上效果最显著的攻势布雷行动。

此外,1972年5月,美军对越南的多个内河航道进行攻势布雷,布设水雷近万枚,基本将这些航道封死。1984至1985年的“红海水雷事件”中,共有14个国家的20艘油轮和商船被水雷炸伤,虽然都不是很严重,也没有船员伤亡,但却让当时的国际航运界陷入一片恐慌。仅在1984年8月1至20日,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就比往年同期减少了40艘。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科威特沿海布设了10种型号、1200多枚水雷,不但给多国部队舰船造成了一定损伤,还迫使其放弃了最初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计划。


叫我金主编


感觉各位楼主还是没有解释到位,特别是沉底雷,这里我就自告奋勇,给大家谈一谈水雷。

  当今海军强国都是着重研发智能水雷,而所有的智能水雷都是沉底雷。与漂雷和锚雷相比,沉底雷的隐蔽性最强。漂雷通过望远镜目测就可以发现,锚雷通过声呐就可以发现,沉底雷则不然。为什么呢?沉底雷与海床融为一体,声呐分辨不了是雷还是石头。目前中国的智能水雷,通过泵体自吸,可以完全将雷体埋入海沙中,只将监测信号的传感器露在外面,而且传感器都经过伪装设计,比如可以设计成珊瑚状,石头状……,即便潜水员在旁边游过,也很难凭眼睛发现。

传统水雷的壳体都是金属做的,但是智能水雷的壳体则完全是用非金属做的,比如塑料,磁性为零,想通过磁探针,或者电磁感应现象来发现水雷,根本不可能。

与传统水雷相比,智能水雷的探测手段更加多样话。全球99%的舰穿都是通过钢铁建造的,磁特征都特别明显,因此磁水雷应用最为广泛,但是这种水雷的探测手段最为单一。而智能水雷不同,它可以通过声呐探测(主动声呐或者被动声呐)、磁探测、水压探测、光信号探测等等手段来分辨和发现敌我舰船,比如可以选择其中两种或者三种手段进行组合,进而做出判断是否引爆,破坏过往船只。

传统的水雷只能投放到地方舰船过往的航道上,被动的攻击敌方船只,但是某些智能水雷则改变了这种模式,在水雷上安装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智能水雷沿着海底缓慢行进到对方港口或者航道上蛰伏起来,等待命令或者直接发起攻击。第二种是智能水雷上加装发动机,向鱼雷一样攻击对方舰船。

智能水雷属于智能武器范畴,其门槛和成本相对较高,传统水雷不能与其相提并论。当然,其杀伤力和威慑力也是传统水雷不能比拟的。智能水雷是典型的非对称武器,目前没有有效的反制办法,中国海军在智能水雷领域非常先进,完全不输美俄。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美国的国防政策测试进攻型的,水雷作为一种防御性武器,不太适合在美国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句狂妄的话,智能水雷只有在中国才能发扬光大。


日出东方240862581


水雷的威力有多大?先分享一个战例: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特里波利”号扫雷支援舰(“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在执行扫雷任务的时候触发伊拉克布下的水雷,这是一颗M1903型锚雷(装药300磅),一颗上个世纪的水雷把一艘1.3万吨排水量的两栖攻击舰炸开一个近40平方米的豁口,要不是船上的损管给力,这艘两栖攻击舰就沉了,可见水雷的威力。

因为在水中爆炸的缘故,爆炸的威力是在空中爆炸的6倍左右,300磅的当量就变成了1800磅(大约816公斤),再加上爆炸后产生的气泡和振动等,真实的伤害要大得多。

PS:看过一个介绍“特里波利”号扫雷支援舰触雷的视频,舰长对手下说:要注意这边海域小心水雷。说完就触雷了


历史上的今天不一样


水雷其实是一件防御利器,就算在抗战时代,中国海军对日本海军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水雷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要想知道水雷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请看完本文。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战争时期也是这样,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战争方式,就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游击战而言,华北平原有地道游击战,地雷游击战,靠近铁路的地区出现有铁道游击队,而沿海沿(长)江地区,就必然会出现以水雷为主要武器的“布雷游击队”,而且其取得的战果更加显著巨大。

【抗战时期中国海军损伤殆尽,只能有别的方式抗战】

长江布雷游击队是中国海军组织的游击队,中国海军由于装备舰支落后,战争初期就损失惨重,但海军并没有停止抗战,而是改变战斗方式,以投放水雷形式,打击日军在长江上的军舰船舶。

【长江布雷游击队的珍贵照片】

游击队使用的水雷都是中国自产的,工厂原本在上海,随着日军侵略的深入不断后撤,但水雷工厂依旧克服困难,一路搬迁一路生产,这些宝贵的武器,又分别交给不同游击队,一路辗转曲折的往长江边运送。这过程中非常艰辛危险,尤其在敌占区,在运输过程中要面临敌人的层层检查,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日军查获杀害。可是游击队战士们还是日以继夜想方设法把一颗颗宝贵的水雷运输到长江边。

水雷不比地雷,体积硕大,一个小组可能只能一次运输一两颗。而水雷的投放又必须有一定密度才能提高命中率,可以想象,把这些水雷运送到目的地,需要多少人为之努力为之牺牲。

【中国水雷】

然而游击队员的努力和牺牲换来了巨大战果。据不完全统计,到抗日战争结束,仅在第3布雷战区就布下水雷1370颗,炸沉日军大型军舰3艘、中型军舰8艘、炮舰6艘、运输舰32艘、大汽艇4艘、汽艇48艘、炮艇1艘、大火轮1艘、小火轮4艘,还有其他一些小型船只,共计114艘,使5000余名日军伤亡!

【被中国水雷炸毁的敌舰】

【炸伤的敌军】

这种不见人影的战斗方式让长江上的日军提心吊胆、步步惊心:“最恐怖的就是中国海军的水雷,一想起它我们就心惊胆颤……”参考文章:抗战时期的长江布雷游击队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水雷是一种布设在水中,用于封锁海区、航道、待机打击水面舰船或者阻滞其行动,或者用于破坏港口码头、水中工程等设施的水中兵器,一般分为沉底雷、锚雷、漂雷等,其实战使用的历史较为久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水雷也日新月异,出现了许多新的雷种,比如上浮水雷、自航水雷、自导水雷和导弹式水雷等:上浮水雷,是布设后锚系水中或者沉在水底,在确认目标后,可以利用火箭发动机助推自动上浮打击目标。目前,我国海军也装备了最大工作深度500米的上浮水雷,可以精确打击经过水雷幕的敌方水面舰船,并且较难扫除;自航水雷是部署后依靠自身的推进系统自主航行至预定海区雷位,变成沉底雷或者锚雷;自导水雷是以锚雷雷体(装有传感器和引信等的密封容器)作为系留平台,以事先封装在雷体中的自导反舰/反潜鱼雷作为战斗部;导弹式水雷是以锚雷雷体为运载器,以事先封装在雷体中的中远程反舰导弹作为战斗部,即水雷-导弹组合武器,改变了传统水雷的被动作战方式,可以全方位、远距离打击敌方水面目标。

此外,有别于传统水雷主要采用触发式和非触发式引信(前者是利用与水面舰船的接触或者碰撞,生成化学电池或者惯性击发而起爆;后者是利用水面舰船产生的声场、磁场、水压场等物理效应或者主动辐射某些信号,利用目标反射回波信号进行起爆),现代水雷还可以接收遥控指令,不但可以控制水雷在最佳时机起爆而且可以控制水雷场的勤务状态,在己方舰队通过时关闭雷场,在敌方舰队接近时激活雷场。

水雷的威力主要是通过水下爆炸对水面舰船的破坏作用体现出来的,水雷在水下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团,压力传递到周围的水介质以冲击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冲击波过后,爆炸气团产物以气泡形式做膨胀和收缩的循环运动,这个过程被称为气泡脉动。通常情况下,第一次气泡脉动时形成的压力波做功能力最强,也最具毁伤效果;二次气泡脉动的最大压力不超过冲击波压力的10-20%,但持续时间是冲击波作用时间的几十到上百倍。

此外,水雷的毁伤能力,不但取决于其水下爆炸能量输出和膨胀-收缩做功能力,还受到装药爆热、能量输出结构和装药起爆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总体上看,即使水雷在距离水面舰船的中远场爆炸,也能引起水面舰船的总体共振并造成结构破坏,对舰体结构和舰载装备的毁伤较为严重,对人员的杀伤效果为中低水平。


虹摄库尔斯克


水雷的巨大威力,是很多人不太熟知的。

水雷从800年前发明至今,它的作战方式几乎没有改变,仍然是预先施放于水中的大威力爆炸装置,改变的只是引爆的方式更先进,也更多样化了。如今现役的绝大多数水雷,其设计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比如磁性水雷、水压水雷和水声感应水雷,其实在二战中就都已经出现。即使最原始的触发式锚雷,依然是非常有效的海战武器。

水雷价格低廉、威力巨大、布放简便。而至今没有特别好的发现和扫除办法,一旦某个海港或者航道被布放过大量水雷,那么往往上百年都扫不干净!有些古老的水雷,被布设上百年后,仍然会触发爆炸。

比如北海道和库页岛之间的宗谷海峡,至今无任何国家的潜艇敢从这里潜航通过,就是因为水下至今还有残存大量的水雷。布放时间超过了70年,但仍然会爆炸。

世界各国不论军船还是民船,包括最大型的航空母舰,与扫雷艇相遇时,都要鸣笛致敬,这既证明了扫雷的艰辛,更证明了水雷的可怕战力。

水雷战最成功的战例,是二战末期用水雷封锁日本四岛。美国人通过潜艇和轰炸机,从1945年初,在日本周边主要港口和航道上,布置了数万枚各型水雷,瞬间瘫痪了鬼子的内外航运,导致日本战争潜力迅速消弱,全民陷入了粮荒。

事后统计,仅1945年的前8个月,因为粮荒被饿死的居民,高达上百万人,远远比因为美军战略轰炸而被炸死的多的多。研究者认为,若鬼子不是在8月15日就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登陆后紧急开辟航道大批运粮救济,那么到1946年春,会至少有1500万日本人被活活饿死。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只不过当场炸死了几千人,事实上给了鬼子当局就坡下驴的机会,找了个借口赶快宣布投降,否则不用等盟军登陆,“一亿玉碎”就将实现,只是大部分不是战死,而是饿死。从这个意义上讲,

2颗原子弹才是日本人的救世主,而水雷战却能让小鬼子亡国灭种!直到今天,日本仍然是一个靠海运生存的国家,水雷战能再次要日本的小命,也会捎带着要了驻日美军的命。

由于认识到水雷战的巨大作用,中国非常注重保持水雷战的能力。水雷的布放相对简单,并不需要专用的布雷舰,国产各种舰艇都拥有布放水雷的能力,甚至普通的民用船只也可以在战时临时改装成布雷船使用,只要能把水雷运到指定海域,并投入水中即可。

新中国成立后,从没有特意展示过自身的水雷作战能力,也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水雷,但是美日等国依然相信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强的水雷战力。

美日对水雷的紧张绝非凭空想象,而是接受历史的教训。二战之后,美国海军战损的19艘军舰中,绝大多数是因水雷造成。

近年来,美国海军越发强调反水雷作战能力,建造新的扫雷舰,研究新扫雷技术,甚至训练海豚反水雷。日本海自也跟在美国海军后面装模作样地研究反水雷战。

美日的这些动作,反少量水雷也许有用,但若面对在短时内布设的成千上万枚水雷,神仙也没有办法。

二战期间,有超过2500艘舰船被水雷击沉。其中包括几十艘各国的潜艇。冷战期间,苏军研究认为,美军所有的核潜艇都是单壳艇体,一旦碰上水雷,几乎必沉无疑。

核潜艇一旦被现代自航式智能水雷在近距离盯上,将毫无防御办法,只能被动等死。在海湾战争期间,萨达姆释放了数量有限的老式水雷,仍然对联军在海湾的登陆造成严重的阻碍,并有两艘舰船被水雷重创。

美军认为,苏联的成果和近年来的水雷战的战例,都被我海军研究和吸收,而中国的水雷数量、智能化程度、布雷手段和布雷规模,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因此中国海军一旦实施大规模水雷战,将成为包括美国海军在内的任何在西太平洋行动的舰队的噩梦。

美军还认为,当今我军装备至少30种水雷,从最古老的锚雷到最先进的智能水雷一样不缺。我军甚至已经研发成功了遥控控制大批水雷的技术,可以让本方舰船顺利通过布雷水域,而其他国家的舰船一旦接近就会引爆,

用这个技术可以封锁海峡的两头,让海峡中间的水域成为登陆决胜的畅通大道!


兵说


威力巨大。从生产的难度可以窥见一斑。我以前认为水雷就是放在水中的地雷,但我国直到60年代末期才能自主生产,可见其生产难度,当今能自主生产水雷的国家最多恐怕也就十几个吧。生产难度大,说明其结构复杂性能先进,花大本钱的玩意儿你说威力不行说不过去吧,上千吨位的军舰必须是一枚就让其销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