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中飛機被導彈鎖定後,會收到提示,在現實中是真的嗎?

何均堰




當然是真的,在講述這個裝置及原理之前請允許我講一個故事先。1962年到1967間年我國防空導彈部隊使用薩姆-2防空導彈一共擊落過5架蔣軍黑貓中隊的U-2高空偵察機,開創了世界上首次運用地空導彈擊落高空目標的先河。這中間就發生過電視中的那一幕——只要我軍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開機照射目標超過十秒,目標就會做機動動作規避,使我軍火控雷達無法鎖定目標。



由於美帝和老蔣都急於瞭解我國軍事核工業的進展,U-2偵察機也開始頻繁進入我國領空活動。奇怪的是自從擊落第一架來犯敵機以後幾乎所有U-2一遇到我軍火控雷達照射十秒就立即轉彎規避。起初我軍官兵非常納悶,後來通過蘇聯顧問的分析得出結論——敵機肯定是安裝了某種能夠探測到火控雷達發出的波束頻率的裝置,這種裝置在被照射十秒以後就會向飛行員發出警告,飛行員得到警告以後立即機動飛機從而規避火控雷鎖定。



為破解敵機伎倆,我軍改進打擊措施。當警戒雷達發現遠距離來犯敵機時導彈部隊不做任務動作;當敵機進入防空識別區以後導彈部隊的搜索雷達開機探測敵機方位、速度、高度;敵機進入射程以後火控雷達仍不開機,敵機進入最佳攻擊角度以後火控雷達開機並在十秒以內完成鎖定併發射導彈。十秒以後當敵機收到警告時早已被火控雷達鎖定,而且導彈早已升空,此時敵機進入“不可逃逸”區,在火控雷達的引導下導彈命中目標。1963年11月1日被我軍導彈二營擊落第二架U-2偵察機時就是使用了這個方法,在檢查這架U-2殘骸時發現該機上確實安裝了一套電子預警系統——第12系統。在隨後的防空作戰中我軍用“游擊戰術”結合本次經驗先後擊落三架U-2,取得總共擊落5架的重大戰果。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中運用於戰機的電子預警系統,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預警系統”已經不再受判定時間限制,只要是設定內的雷達波束、頻率被安裝在機身上的傳感器探測到就會立即警告飛行員;而且不侷限於雷達,被紅外製導的激光照射也會發出警告。



時至今日,電子預警系統已被運用到民間,比如汽車上使用的電子狗就是利用了電子預警系統原理開發出來的。當載有電子狗的汽車行使到有雷達測速的區域時電子狗的電子設備就會探測到測速雷達發出的波束和頻率,及時向駕駛員發出減速警告,當然,電子狗發出的是“前方有雷達測速,請減速”的警告,而不是“導彈來襲”。


兵器知識譜


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這樣一幕,一架蘇-27和一架F-15戰鬥機在山谷中連續做出各種特技動作,互相咬尾,使用雷達鎖定對方。當戰機被鎖定之後,座艙會連續發出刺耳的報警聲提醒飛行員,飛行已經被對方鎖定。那電影中飛機被鎖定之後報警在現實中存在嗎?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報警主要由兩個系統完成,即機載告警雷達和導彈逼近告警系統。機載告警雷達負責提示飛行員被對方雷達鎖定,而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則負責提示飛行員有導彈已經發射,並且正在靠近。



先從導彈說起吧。能夠鎖定戰鬥機的導彈有兩種,一種是地對空導彈,另外一種則為空對空導彈。地對空導彈的工作方式是首先依託遠程預警雷達和搜索雷達確認來襲戰機的位置,然後在合適的時機打開制導雷達,鎖定來襲戰機發射導彈將其擊落。地對空導彈的制導方式是前段無線電指令加末端主動雷達制導,戰機在受到制導雷達鎖定的瞬間就會收到機載告警雷達的報警,高速飛行員儘快機動脫離對方制導雷達的鎖定。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地空導彈打下飛機的國家。方面,我國在用薩姆-2導彈擊落一架美製U-2高空偵察機之後,美國對U-2進行了升級,加裝了雷達告警系統。當我國地面防空導彈的雷達開機對其進行鎖定之時,雷達報警系統就會立即響起刺耳的報警聲,提示飛行員迅速脫離。臺灣飛行員憑藉雷達報警系統,多次逃離我國地空導彈部隊的鎖定。不過後來,我們的英雄營長嶽振華利用U-2雷達報警系統有一定反應時間的特點,開發出了“近快戰法”。在制導雷達鎖定目標8秒之內就可以將打出三枚導彈,U-2不及雷達報警系統反應便被炸成了碎片。

後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原本的雷達報警系統演變為專業的機載告警雷達系統。第一代專業的機載告警雷達出現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代表產品為AN/APR-25。當時的這款機載告警雷達性能還比較落後,只能夠針對特定目標進行告警。採用的是模擬電路,工作效率較低,因此對空中雜亂的雷達波分析效率較低,特別容易誤報,造成飛行員心理緊張。沒過多久,數字電路技術的成熟,讓機載雷達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數倍,報警也更為準確。
導彈逼近告警系統(MAWS)

現代的機載雷達系統已經不再是戰機的一個獨立系統,工程師為了簡化飛機電路,用一根1553數據總線將多個系統融合進入了飛機綜合航電系統。更加簡化的同時,性能也更為出色,已經可以做到截獲,識別,甚至是定位敵方的電子發射源。也就是說,現代的機載告警雷達不僅可以向飛行員報警有雷達鎖定自己,還能知道鎖定自己的雷達在什麼位置,並且通過計算機比對共享數據庫評估其威脅程度。然後飛行員可以通過機載告警雷達提供的信息做出相應動作,以避開危險。


大孔徑相控陣雷達

除了地空導彈,戰機還會受到來自空中空空導彈的威脅。空空導彈的工作方式和地空導彈有著較大差異,而且射程不同,類型不同的空空導彈也有著不同的制導方式。所以為了進一步增強戰機的戰場生存性能,除了綜合航電系統中的雷達鎖定報警系統之外,很多戰機還會安裝有一套導彈逼近報警系統。
在空戰中,戰機受到敵方火控雷達鎖定之後會迅速報警,然後敵方會發射導彈,這個時候以多普勒雷達為主要設備的導彈逼近告警系統也會立馬警告飛行員導彈來襲。為了全方位的探測來襲導彈,導彈逼近告警系統的雷達天線會安裝在飛機的各個部位。比如上圖就是安裝在垂尾根部,用於探測後方來襲導彈的導彈逼近告警系統雷達天線。不過隨著空空導彈機動性和速度的提升,不可逃逸區越來越小,逃生的概率也越來越小。說句實在的,電視裡對導彈鎖定報警是真,導彈來了還通過機動動作逃離就比較假了。


赤焰噠噠噠


兔哥回答,戰鬥機在空中飛行,作為一款空中打擊的武器,在打擊別人的同時,也自然會面臨別人的打擊。特別是導彈,導彈可以說是戰鬥機的剋星,戰鬥機面臨來自地面的地對空導彈,艦對空導彈,空對空導彈的全方位打擊。因此,戰鬥機在面臨導彈打擊時顯的很被動,簡直不堪一擊,關健的原因就是防空導彈的速度太快了,它們通常以三至四倍的音速飛向飛機,而飛機卻很難發現它們。


戰鬥機通常也具備超音速機動能力,有的甚至達到了三馬赫的速度,一般情況下也有兩馬赫左右的速度。如果能提前知道防空導彈來襲,利用戰鬥機本身的超音速性能,通過機動,釋放干擾彈等措施就有躲避導彈打擊的機會。於是戰鬥機上出現了能探測來襲導彈,和探測火控雷達鎖定的裝置——導彈逼近告警系統。

雷達逼近告警系統是為了提前探知導彈來襲的告警系統。只所以稱為系統,主要是它有多個功能,一是探測雷達波束,一是探測到來襲導彈。具體原理如下。首先,如果戰鬥機要發射導彈對飛機進行攻擊,(或是防空導彈,艦空導彈)。首先,必須用控制導彈攻擊目標的火控雷達進行鎖定飛機。所謂鎖定也就是說雷達咬住了飛機並把攻擊諸元輸送給了導彈,然後導彈對飛機進行攻擊。



但火控雷達的探測波束必須照射到目標飛機的機體上才能通過雷達波束的反射鎖定飛機,而且需要按規律不斷的掃描,這時飛機上的雷達探測天線就感知到火控雷達的相掃,就會通知雷達告警器,雷達告警器上的蜂鳴器就會發出紅色閃光併發出鳴叫,告訴飛機員你被鎖定了,快跑。雷達鎖定並不意味著就發射導彈,但目前無法判斷是不是要發射導彈,安全起見都會釋放干擾彈逃跑。特別是平時,我們也能發現,對越境飛機驅離時有時飛機會發射干擾彈逃跑,就是被雷達鎖定了。

如果發射了導彈飛機如何知道呢?導彈有主動尋的,被動尋的,主被動複合尋的,紅外尋的等等很多制導方式。主動尋的就是導彈上的雷達、激光等開機對飛機進行追蹤,這個原理和火控雷達一樣,好發現。被動尋的,這種導彈本身不發射雷達波束,而是接收飛機上的信號源,包括紅外尋的導彈等等都屬於這類被動尋的。由於不發射波束,因此,飛機上的雷達波束探測天線就無法感受到導彈來襲。於是飛機上的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就加裝了主動探測導彈信號特徵的紅外探測功能。導彈必須有發動機,也就有了發動機產生的紅外信號源,飛機上的紅外探測器接收到紅外信號就會通知導彈逼近告警系統發出警告。


目前飛機上的導彈逼近告警系統的功能越來越先進,不但能感知到導彈來襲,還能探測到來襲導彈的距離,方位,以便飛機採取正確的躲避方向,防止因慌張使飛機飛向導彈來襲的方向。當然,雖然飛機有了探測來襲導彈的告警系統也並不能保證飛機不被擊落。畢竟導彈的速度是飛機的兩倍還多,但如果較遠距離探測到來襲導彈,通過加力直線逃離+釋放干擾彈,使導彈的動能耗盡。飛機上下快速機動也是為了消耗導彈的動能,目前來說在飛機與導彈的對抗中,導彈佔據主動。

以上是兔哥個人看法,歡迎探討,評論。歡迎你的關注,兔哥將為你帶來有趣的軍事小知識。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現實中,飛機被導彈鎖定,會收到飛機提示,是真的。

這個問題好像不可思議,乍一聽很神秘,其實一點就透,與公路上的違章抓拍一個原理。比如我們開車,打開導航,就相當於飛機打開了搜索雷達,前方抓拍,就是對方的鎖定系統。當我們到達抓拍附近時,導航提醒:前方五百米有抓拍。只不過飛機改為:你已被鎖定,注意。當導彈朝你飛來時,雷達就會探測到有物體向你飛來。根據計算機計算,就知道其是什麼導彈。會告訴你導彈類型、速度、距離。讓你防備

下面就是詳細解釋:飛機被雷達鎖定,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飛機被敵方雷達掃描直至鎖定的發出的警報。雷達的工作原理簡單的就是發射雷達波碰到障礙物之後返回……現代飛機機身一般都裝備有數個不同方位的雷達告警裝置,更多的是在機腹,側面,機身後部等機載雷達的盲區。因為機頭方向飛機自身安裝有雷達系統,所以大部分不會在機頭方向安裝雷達告警裝置!

雷達告警裝置可以很籠統的理解成雷達波接收器!就是當敵機的雷達波掃描到機身的時候,哪個部位的雷達告警裝置就會接收到信息,並且發出警報。這樣你就能知道自己大概被哪個位置的雷達鎖定了(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是無法精確鎖定雷達位置的),這也是隱身戰機為什麼喜歡雷達靜默,接收到敵機雷達信號以後,在按大概的方位搜尋敵機,並且擊落。

因為如果隱身戰機開啟雷達,敵機的告警系統會提示隱身戰機大概的方位,這樣容易失去了隱身戰機的優勢。而且一般導彈在發射的前期都是需要雷達掃描(無論是敵機,還是地面雷達都是),探測到目標,然後鎖定目標 (鎖定目標就是火控雷達持續照射,機身雷達告警裝置會按接收的雷達波頻率發出相應頻率的警號聲,如果雷達是一掃而過的發出的警報聲相應不會是緊急情況,如果飛機雷達告警裝置持續接收雷達信號,那就是被火控雷達鎖定了) 然後導彈發射,飛行至導彈自導距離,導彈自導頭雷達開啟,鎖定飛機並且追擊。如果敵機使用紅外觀瞄設備鎖定飛機,雷達告警系統這時候是不發揮作用的。但是如果發射的導彈屬於雷達制導導彈(一般中遠程空空導彈,地空導彈,艦空導彈都是雷達制導),導彈自導頭還是會激活雷達告警裝置……

唯一例外的一種是屬於近程空空格鬥導彈,這種導彈大部分屬於紅外製導,鎖定飛機的紅外信號,也就是發動機位置。這種導彈雷達告警裝置是無法發揮作用的。不過這時候兩機距離太近了,敵機雷達早已經鎖定你了,你回頭就能看見敵機了……


南極冰火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種軍事系統:火控雷達。其實僅從字面意思我們就能夠大概知道它的組成部分,即雷達系統和火控系統;在現代化的軍事飛機和艦船上一般都會裝配有火控雷達。

在實戰當中,火控雷達的使用步驟和它的名字其實是相反的:一定是先雷達後火控。諸如戰鬥機一類的武器平臺先利用雷達進行搜尋、鎖定等步驟,然後收集到的信息會被傳輸至火控系統進行分析,並通過後者評估出的威脅係數確定是否開火。

一般而言,火控雷達照射目標是進行實際射擊前的最後一項步驟;比如此前韓國海軍的廣開土大王號驅逐艦使用火控雷達照射日本海自的P-1巡邏機,就曾引發日本防衛省的強烈不滿,因為這種是極其危險的挑釁行為。

很多人可能又會疑問:日本巡邏機是如何知道韓國驅逐艦使用了火控雷達照射的呢?這裡就又要提出一種軍事系統:MAWS(導彈逼近告警系統);該系統的實際作用其實從中文譯名中也可見一斑。

當飛機、艦船被火控雷達照射的時候,雖然我們的肉眼無法識別,但持續輸出的雷達波卻是實際存在的。火控雷達開啟並進行鎖定照射時,目標飛機或艦船上的MAWS或類似設備就會接收到這些雷達波,繼而觸發警報。

那麼,當被對方火控雷達照射並鎖定後,己方警告系統被觸發能夠幫助飛行員躲避來襲導彈嗎?答案是很難!因為隨著導彈技術的不斷進步,精確制導和變軌追蹤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這也使得被鎖定目標的不可逃逸區越來越大。

當然,現代飛機除了被鎖定警告提示、機動逃逸等躲避手段外,自身也會攜帶一些能夠干擾對方導彈的武器,甚至變被動為主動擊落來襲導彈。總而言之,任何事物沒有絕對,武器的發展也是如此。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一堆複製回答,廢話一堆。我手打簡單點告訴你,每個飛機都有火控雷達,負責鎖定敵方飛機,火控雷達不同於普通雷達,它會以某個頻段及波長持續照射目標,為自身武器系統提供引導,遠程導彈則是導彈自身攜帶雷達頭,可以達到發射完不管的效果。不管那種吧,己方的電子設備是完全可以檢測到雷達波的,不僅這樣還可以知道導彈方位、高度,與自己的距離,伴隨警告音、指示燈,飛行員可以判斷何時做出迴避動作。


熱度傳媒超哥


戰鬥機上都有多種雷達信號接收機,平時情報部門會注意收集對手的火控雷達和雷達導引頭的信號特徵,當飛機上的信號接收機收到相應的信號時就會聲光報警,比較高端的還會顯示導彈的來襲方向。

對於紅外導彈,雷達接收機就無能為力了。前方來襲的導彈可以由雷達發現,一些飛機在尾部也設置了小型雷達,可以提供預警。更先進的飛機佈置了光學窗口,以光學手段探測導彈尾焰。

現代戰鬥機具有強大的數據鏈和數據融合能力,無需人工干預,就可以給隊友分享信息,或者得到預警機的信息支援。因此即使本機存在盲區,沒有探測到導彈來襲,顯示器上也可以顯示相應信息。


味冷


應該是真的吧,所謂的被鎖定就是火控雷達持續照射目標,然後嚮導彈提供目標座標,使導彈能不斷修正飛行軌跡,衝向目標。對於目標而言自己會被雷達波高頻照射或者掃描,這個是可以被天線接收並檢測到,然後報警就可以了。


霖拔拔


三代機都裝備有雷達警告器,被雷達鎖定後會報警,告知駕駛員已經有導彈飛過來攻擊了,想辦法擺脫。然後,美國人大開腦洞,把雷達警告器升級了,做成被動雷達,能在主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感知周圍電磁環境,具體美國怎麼弄的只有美國知道,外銷的F35閹割了這個功能。。。被動雷達還是很牛逼的


黑山老妖37625003


最早的是告警被雷達鎖定,雷達制導的導彈分為主動雷達制導和被動雷達制導,在接近目標的時候都需要用雷達持續照射目標,這時候目標就很容易識別出自己被鎖定,發出信號警告飛行員,但是對紅外製導的導彈沒有用,現在的預警機制是在飛機各個方向裝上紫外線接受裝置,當探測到來襲導彈發出的紫外光時告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