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阿姆斯特朗登月出艙走兩步後,是怎麼離開了月球?

先行者2018


美國在1969年~1972年共進行了七次載人登月,六次成功把12名宇航員送上月球。分別是阿波羅11號、阿波羅12號、阿波羅14號、阿波羅15號、阿波羅16號、阿波羅17號,阿波羅13號出現事故但是人員沒有傷亡載人登月失敗。

阿姆斯特朗是阿波羅11號的指令長,奧爾德林是登月艙駕駛員,科林斯是指令艙駕駛員,所以只有前兩位踏上月球,科林斯留守在指令艙繞月飛行。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並說出了著名的一句話: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在15分鐘後奧爾德林走出登月艙踏上月球。

他麼踏上月球后插上一面旗子,開始拍照採集樣本,同時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一個紀念牌,以緬懷為航天事業犧牲的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以及阿波羅1號的三位宇航員查菲、格里森和懷特。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只在月球表面待了兩個半小時開始返航。

月球因為質量小引力小,在月球上起飛發射比地球上簡單的多。阿波羅11號大體上分為登月艙和指令艙兩部分,登月艙又分為下降級和上升級。在著陸的時候下降級點火減速消耗燃料,從月球返回的時候下降級充當發射架被遺留在月球表面,上升級點火離開地面與正在繞月飛行的指令倉對接。對接完成之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指令艙,並且與上升級分離,上升級最終的命運就是墜落在月球表面。指令艙點火飛回地球,最後入大氣層降落地面上。



科學黑洞


從地球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執行某個航天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設備,例如火箭發射架,運載火箭,以及各種指揮和通信工具等。

那麼之所以要有這樣的東西,一個是因為我們要時時的掌握和控制各種航天數據,另外一個則是要擺脫地球的引力,讓火箭得以順利進入太空中。


但月球就比地球好的多,因為月球的引力很小,它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同樣是擺脫引力的作用,從月球往太空飛就要容易的多。

所以月球上雖然沒有發射架,但只要保證宇宙飛船有足夠的燃料,就可以保證它能擺脫月球的引力,然後重返地球,那麼當年的阿波羅11號就是這麼做的。

事實上當年在執行完任務之後,阿姆斯特和隊友就立刻返回了登月艙,然後在發動機的驅使之下,登月艙的上級和下級分離。

上級帶著宇航員們重返月球軌道,與一直環繞在月球軌道的指揮艙對接,而下級則永遠的留在月球場面,成為人類登月留下的痕跡之一。

那麼指揮艙的推動之下,阿姆斯特朗等人重回地球軌道,然後一步一步重返大氣層,然後就和我們今天看到的一樣,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之後,以極快的速度往下落。

但在降落傘的作用下,返回艙的速度始終處於一個安全值,最後返回艙安全的掉在了夏威夷附近的海域,那麼人類首次登月也宣告成功,而後美國又故技重施,又5次登上月球,其記錄至今讓人仰望……


種植恆星


50年前,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先後踏上月球的土地,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壯舉。他們在月表上活動了2.5小時之後回到登月艙,隨後乘坐上升級離開了月球。在阿波羅11號之後,還實現了5次載人登月任務,另有10位宇航員登陸月球,並以同樣的方式離開月球。

關於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月球上是沒有先期建造的火箭發射塔,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不能發射火箭。關於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登月艙並沒有存儲了往返地球和月球的燃料,只有往返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的燃料。阿波羅計劃的登月方案並非是直接的地月往返,而是利用月球軌道作為中轉。

飛向月球的飛船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指令艙、服務艙和登月艙。在飛船到達月球軌道之後,登月艙會跟指令艙/服務艙分離。一名宇航員會駐留在指令艙/服務艙上繞著月球飛行,另外兩名宇航員則會駕駛登月艙著陸月球。

登月艙又分為下降級和上升級,這兩級使用的氧化劑都是四氧化二氮,燃料都是航空肼50,下降級的推力為45千牛,上升級的推力為16千牛(詳細數據見NASA)。在登月過程中,下降級的發動機會啟動,使得登月艙可以著陸在月球上。而當宇航員完成任務離開月球時,他們會進入登月艙的上升級中,下降級作為發射塔留在月球上,上升級的發動機啟動可以把宇航員帶離月球。

由於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並且引力也比地球上弱得多,所以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只有1.7公里/秒。雖然登月艙上升級的推力並不大,但它也能夠飛離月球,進入月球軌道中,與在軌運行的指令艙/服務艙進行對接。

此後,登月艙上升級會被留在月球軌道上,三名宇航員乘坐指令艙/服務艙飛向地球。再入地球大氣層之前,服務艙會分離,最後只有指令艙帶著宇航員返回地球。


火星一號


有些人總是會懷疑美國登月的真實性,事實上抽出一點時間去簡單瞭解登月的整個過程就可以了,而不是總是憑藉自己的想象去猜測衡量美國登月過程。

首先,登月並不是簡單的從地球發射宇宙飛船直接登錄到月球表面,不是這麼簡單直接的!


發射到月球的飛船分為三部分,登月艙,指令艙和服務艙,這三個部分並不是都要降落到月球上的,事實上只有登月艙降落到月球上,而指令艙和服務艙都留在環月軌道上,等登陸艙上的宇航員造成探月任務後回來對接然後回到地球!

指令艙又分為下降級和上升級兩部分,顧名思義就是下降和上升(離開月球)的時候用的!而下降級在宇航員離開月球的時候作為發射塔留在月球表面,不會隨宇航員一起離開!

上升級與月球軌道上的指令艙和服務艙對接後,上升級被留在月球軌道,只有指令艙和服務艙飛向地球!

在到達地球軌道,飛向地球大氣層時,指令艙和服務艙會分離,只有指令艙帶著宇航員回到地球!

而由於月球質量和引力都很小,逃逸速度(月球的這第一宇宙速度)也很低,只有2.4公里/秒,再加上月球上幾乎是真空環境,所以上升艙飛到月球軌道並不是太難!

所以,莫要再去糾結美國登月的真假了,我們更應該關心和期待的是我國什麼時候實現載人登月呢?

時間不會太久,媒體報道應該在2030年之前,一起期待吧!


宇宙探索


首先爆個料。

大家看到的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是彩排後拍攝的結果,因為他需要先爬下登月艙從底下卸下實驗包,取出電視攝像機調試好拍攝角度並連接好通信線路,再返回去表演一次。

(“第一步”的原始圖像與處理後的電視圖像)

阿姆斯特朗說“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如果放在今天講,很可能會引起關於性別歧視的軒然大波。

(阿波羅地面練習模型,拍攝出艙畫面的16毫米攝像機所處的位置)

因為他的英文原文是:“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阿姆斯特朗事後承認他當時說的是“男人的一小步”,地面電視編輯人員把他的那個“a”用雜波蓋掉了,同時將他兩次的錄音進行了重新編輯,於是大家聽到的聲音便成了: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按下閒話不表,且看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走了兩步之後都做了些什麼。

兩位宇航員向休斯敦中心彙報了月面土壤情況以及他們行走的感受;取出哈蘇相機進行調試拍攝;不時以擺弄電視攝像機;然後取出採樣器對月球表面的土壤和石塊進行了採樣。於此同時,兩位宇航員不斷地與休斯敦中心進行溝通,向他們描述周圍的環境和看到的石頭形狀......

(首次登月,宇航員們的活動範圍並不大)

也許是受限於當時電視技術的不發達,地面控制中心無法看清楚二人到底做了什麼以及看到了什麼,所以兩名宇航員事無鉅細地通過無線電向休斯敦彙報一切,簡直是口水多過茶。

很顯然,這是必要的,他們不是到月球旅遊,他們是肩負任務而來。

(縫在宇航員袖口的任務流程,抬手就能看見)

(奧爾德林在飛船旁邊插了一個監測太陽風的裝置)

(星條旗組件)

之後他們取出了美國國旗,並將其插在了登月艙的旁邊。

(休斯敦控制中心現場)

在與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通話後,兩位宇航員繼續他們的工作。

他們在月球上安放了一臺地震儀和一臺激光測距反射器,然後又在距離稍遠一點的地方進行了地質標本取樣和拍照。在月面活動計劃超時半小時後,他們帶著21.55公斤的月球樣本回到了登月艙,準備返回程序。

宇航員們準備返回地球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意外:奧爾德林在回到狹窄的登月艙時不小心碰斷了一個開關的小塑料手柄,這是上升段主發動機的一個保險開關,萬幸的是奧爾德林拿一支圓珠筆插到插槽裡把開關打開了。

(被碰斷的開關就在這一排排的開關中間)

在經過了一系列複雜的檢查和準備流程之後,阿波羅11號登月艙上升段準備點火升空。

(登月艙的上升段與下降段之間有一些爆炸螺栓進行連接)

當爆炸螺栓被接通電流時會發生爆炸,爆炸所產生的巨大推力將把飛船上升段推離月球。

(阿波羅飛船爆炸螺栓爆炸前後剖面示意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thumb_url": "113e500072f24674778c7\

周志宏glee



美國總統肯尼迪是一位對宇航事業非常支持的總統,在當時美國航天技術全面落後於蘇聯的情況下,肯尼迪進行了著名的登月演講:“我們選擇去月球,不是因為登月很簡單,而是因為它很難”,當肯尼迪宣稱要在10年內登上月球后,海量的資源和資金注入到了NASA,阿波羅計劃當時一共花掉了255億美元 ,佔了美國GDP的0.57%,當時全美科研經費的20%全投進了阿波羅計劃,30萬人和200多所大學80多個科研機構為阿波羅計劃提供技術保障。

第一次載人登月的已經是阿波羅11號了,美國在肯尼迪十年之約的第九年踏上了月球的土地,在此之前已經有數艘阿波羅飛船進行了實驗和測試,最終阿波羅11號任務通過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啟程前往月球,在到達月球軌道之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坐上登月艙降落到了靜海基地,開始了人類第一次月面行走並收集了海量的月球標本。


宇航員們回來的時候也是通過登月艙回來的,月球的逃逸速度很低,體積小巧的登月返回艙完全可以帶著兩名宇航員和月球岩石標本回到月球軌道的服務艙進行對接,當登月的兩名宇航員和服務艙內的宇航員會合之後便開始返程回到地球。

最後回到地球的只有宇航員和幾十公斤的月球岩石標本,在降落到海上後一小時內美國的直升飛機就發現了他們。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面耍了2個多小時後,坐著“返回艙”(專業名稱叫做上升級,登月艙的上半部分)升空(下圖1),進入了繞月軌道然後和指令艙對接(下圖2),之後利用月球的引力彈弓返回地球。然後再繞地飛行,減速後自由落體,然後打開降落傘著陸,最終順利返回地球。繞地返回地球的過程和神五、六、七等返回過程一樣,如下圖3。

圖1:

返回艙升空進入繞月軌道


圖2:整個登月返回系統結構

圖3:繞地後著陸過程。


其實這個過程最難的地方就是如何保證返回艙順利進入月球軌道,然後和指令艙對接。因為一旦返回艙和指令艙無法對接,就意味著阿姆斯特朗他們只能夠一直繞月飛行到死。不過美國當年在沒有登陸月球之前,已經進行了數不計的返回實驗,是完全可以保證返回艙順利升空並和指令艙對接的。月球上沒有大氣,不存在升空阻力,也不用考慮返回艙四周受力不平衡的情況,基本上只要保證返回艙動力足夠,就可以順利進入繞月軌道。所以相對於地球進入太空而言,在月球進入軌道要簡單很多,唯一複雜點的就是要精確入軌。



我國目前也就差實驗返回技術了,不論是登月還是返回地球,我們的技術積累都已經足夠了。只需要再實現登月艙返回繞月軌道技術,基本上就具備了載人登月的技術了。所以,看著我們一步一步在太空技術上趕上美國,還是挺自豪的。


科學探秘頻道


阿姆斯特朗作為阿波羅登月計劃,世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可以說他走出的那兩步具有非凡的意義。他自己也曾經說過,他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我想,現在大家關心的問題在於,登上月球的他後來是怎麼離開月球回來的。以至於都懷疑登月造假了,認為再返回來估計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當時是有兩位宇航員登陸月球的,分別為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還有一位宇航員叫做柯林斯。負責指揮艙做環月軌道飛行。登月艙和指揮艙分離後,指揮艙做環月飛行,登月艙進行軟著陸。


待登月艙平安降落在月球“靜海”的西南部後,開始了歷史性的一刻,首先當然是出艙嘍,完成人類第一次踏足月球的壯舉。然後嘛,插入象徵意義的美國國旗。隨後採集月面岩石標本,安放了地震儀和激光反射器等等和一系列的科學探測。

待一切完成後,那就是離開月球了。登上登月艙,點燃登月艙上升段火箭,飛離月面。帶達到已預訂的軌道高度後,由指揮艙的柯林斯與其會合對接後,通過連接通道進入指揮艙,隨後拋棄登月艙。最後就是返回地球了。


月球由於處於真空狀態,物體運動幾乎沒有阻力,而且月球引力只有地球6分之一。並不需要太多燃料其實就能夠離開月球的。


光年之外zyn


當年阿姆斯特朗登月出艙走兩步後,是怎麼離開月球的?

當然我們不用較真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走了幾步了,他和奧爾德林在月面活動了超過2個小時,假如有計步器的話應該可以記錄到底走了多少步哈....我們來談談他們是怎麼從月面起飛的吧!

這是阿波羅飛船的結構,主要分為登月艙下降級(最前面),登月艙上升級和指令艙以及服務艙!後面那個喇叭口是發動機!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下各部分功能!

登月艙(下降級) 這個功能是登月時制動與緩衝以及降落月面提供支撐用!除了下降以為它還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作為登月艙(上升級)的發射臺,因為月面無法臨時搭建發射臺,這個就被丟棄在月面作為發射臺了!

登月艙(上升級) 宇航員就是呆在這個艙段裡降落到月面的,月面休息以及生命保障各種設施都在此艙內,這個在月面任務結束後將起飛返回月球環繞軌道並與指令艙對接!

指令艙 這個是整艘組合式飛船的控制中心,說是控制中心其實都是獨立的,但這個艙段最終將返回地面,因此在各個艙段中這個是重中之重!因為土星五號送那麼多玩意兒出去,只有這個是最終將回到地面的!它還有穿過大氣層的防燒大底,也有減速傘等!

服務艙 顧名思義就是電源,燃料還有氧氣等各種儲備的艙室,要提一下的是阿波羅13號爆炸的就是服務艙,氧氣罐爆炸,將服務艙炸了個大洞!

一片狼藉的服務艙,居然回來了,真是個奇蹟......

這是登月艙上面級和下降級詳細結構!當然後續計劃中帶的月球車也在登月艙的下降級上面!

這是放下月球車的示意圖!

月球車速度不錯哦!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登月飛船是怎麼飛離月球的!

起飛圖1

起飛圖2

這就是臨時搭建的發射臺哈,還是從地球帶到月球上的,可惜下次又得帶一個,多浪費.....敗家的娘們........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當年NASA的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月成功,隨後阿波羅12,14,15,16,17等五次也相繼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併成功返回。 先後歷時11年,在1972年結束時,阿波羅計劃先後送上了12名宇航員登陸月球。

阿波羅計劃考慮可行性和經濟性,採用的登月返回方案是月球軌道回合方案。其中載人登月飛船由指令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組成。當飛船進入低月球軌道以後,登月艙會和指令和服務艙分離,通過登月艙自身發動機的推力,在月球表面軟著陸。

當宇航員在月球表面完成指定的科考任務好後,就會進入到登月艙的上升艙準備返回。在月球上,飛行器只需1.7km/s的速度就可以離開月球表面。以登月艙下段為發射臺,點火上升艙艙的發動機,即可將上升艙送回到指令和服務艙所在的低軌道對接。

宇航員進入指令艙後,丟棄上升艙。服務艙點火將指令艙和服務艙送回到月底轉移軌道,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前,指令艙和服務艙分離後,進入大氣,最終著陸地面,完成載人登月這一項複雜而精密的工程。

歡迎關注量子實驗室,評論裡請留下您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