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的艦隊出國建交,回來後發現大清亡了,你覺得他們心裡是什麼感覺?

小小嬴政


1894年,清政府為了維護自己對朝鮮所擁有的宗主國威嚴,和當時進逼朝鮮的日本爆發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就是一直到至今都被我們引以為恥辱的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在海面和地面上均有開闢戰場,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海面上的戰場,在那波瀾壯闊的大海上,清朝的海軍艦隊遭受到了滅頂之災,被日本的海軍艦隊摧毀在了海面上。




原本清朝海軍是裝備有不少軍艦的,但是隨著那一場海戰的爆發,以往所有的積累瞬間成空。

在甲午戰爭後沒多久,為了補充已經被摧毀殆盡的軍艦,清政府又向國外購買了幾艘軍艦。

當時清政府還是蠻有錢的,起碼比民國時期有錢多了,在民國延續的多長時間裡,除了東北大軍閥張作霖之外,少有能從國外購買軍艦的軍閥或者主導政權。

海圻號就是那批軍艦中歷史影響最大、地位最為特殊的一艘。

這艘軍艦在來到清朝手中後,一共做出過兩件大事。

意大利鬧出的笑話與清朝海軍的立威

一件就是1899年和意大利爆發衝突時的立威。

在1899年的時候,意大利因為看到其他列強紛紛在我國佔據了豐厚的利益、賺得盤滿鍋滿,所以他們就按耐不住了,就向清朝索要了浙江地區的三門灣作為他們的租借地。

當時意大利的態度極其地蠻橫,在他們看來,清朝國土雖大,但是卻十分軟弱無能,自己只要態度強硬一些,清朝就必定會服軟,乖乖把三門灣交到自己手中。

不過清朝是知道意大利深淺的,他們知道意大利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力,於是也強硬地回絕了意大利的要求。

清朝這個舉動惹怒了意大利,為了迫使清朝同意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派出了三艘軍艦來到三門灣的海面上,自信滿滿地在三門灣海面上巡梭,準備用他們自以為很厲害的海軍實力讓清朝見識到真正的強大。

面對著意大利的挑釁,清朝當時派出了所有軍艦與他們對峙,海圻號就是這些軍艦中的重要一員。

清朝強硬的態度是意大利想象不到的,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實力是一種什層次。

在這種自知之明下,他們只能向清政府道歉,並乖乖把軍艦撤回了國內,此事在當時一度被世人引以為笑話。

海圻號出使英國和美國

這就是海圻號在歷史中做出的第一件大事,接下來我們瞭解一下海圻號在歷史中做出的第二件大事,這件大事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交替之際。

在1911年,清朝為了慶祝英國新國王登基,他們特意派遣海圻號全體450名將士駕駛著海圻號乘風破浪前往了大不列顛,去往那裡慶賀英國國王的登基。

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當時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艦隊,出國的實際上就只有海圻號一艘軍艦。

在英國完成了清政府委派給他們的任務後,海圻號又前往了幾個國家。

他們的第二目的地是美國,在去到那裡之前,他們剪下了自己頭上的辮子,可見他們內心中對清朝的忠誠度有多麼之低了,他們是有自己想法的。

海圻號在古巴立國威

在去了美國之後,他們因為一件事情被清政府派到了美國附近的古巴。

在當時,墨西哥國內爆發了一件非常慘烈的排華事件,在某些有心人士的挑唆下,墨西哥當地人殘殺了大約300名在墨西哥工作的華人。

這件事情在美洲的影響非常大,此事發生後,古巴國內也跟風展開了他們的排華行動。

這件事情無異於挑釁清朝的威嚴,於是他們就派海圻號先去了一趟古巴,等古巴的事情解決完,再準備讓他們去墨西哥。

海圻號軍艦來到古巴後,古巴總統感覺闖下了大禍,於是就親自拜訪了海圻號的艦長,對他身後代表的清朝表示了歉意,並保證不會讓排華的事情繼續發生在古巴。

正在古巴解決事情的過程中,清政府的外交部門也在不停地對墨西哥進行著聲討以及譴責,讓他們為殘害華人的事情給予一個合適的說法。

海圻號原本是計劃如果墨西哥不道歉,就開撥到墨西哥去警告墨西哥的。

但在感受到海圻號的威脅後,墨西哥很快就向清朝道了歉。

他們在道歉時,給秦清朝作出了兩個承諾,第一個承諾就是把35名兇手給斬首處死,第二個承諾就是向那些受傷害的華人賠償3000萬墨西哥銀元。


在感受到了墨西哥方面的道歉態度後,海圻號才放棄了威逼墨西哥的想法,帶著那顯示著威嚴的號角,返航回了國內。

而在他們回到國內的時候,大清已經亡了,面對這種處境,他們並沒有為清朝的滅亡感到悲憤,而是產生了一種喜悅的心情,當即宣佈歸附了新建立的民國,接下來接受起了民國北洋政府的統轄。

而以上就是海圻號在歷史中做出的第二件大事,在這件事情裡,他們在美洲張揚出了我們近代史中少有向國外展露的國威。

所以說提問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當時出國建交的只有一艘軍艦,並沒有艦隊,這艘軍艦中的人大多數是接受了新潮思想的人,他們對清朝沒有那些文人士大夫的愚忠,他們是揣著興奮心情接受了這一個變化,不僅僅是他們,那些當年留在國內的海軍其實也是這樣做的。


孤客生


總以為,晚清時期敢於雄起的,只是某些鳳毛麟角的鯁介官員或士兵,比如林則徐禁絕鴉片,比如北洋水師的士兵在長崎鬧糾紛,打死了日本警察。

而滿清政府是逢洋必怕,逢怕必敗,逢敗必割地賠款。就不比如了,這種事例太多,枚不勝舉。而極少一次政府級的雄起,還是老妖婆因列強們要她歸政光緒帝,而惱羞成怒地向11國宣戰。結局?誰玩誰知道。

帝國的夕光,雖然轉瞬即逝,卻分明異常的燦爛,燦爛的令人恍若隔國,恍若彼時的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一樣的輝煌傲嬌。

一切都由“海圻”號防護巡洋艦,從入列重建的北洋水師開始。由於它的服役,讓"劍雄品評”看到了晚清政府,尋常不易看到的另一面。

甲午海戰後,海軍虛弱得瀕臨垂死的滿清政府,竟然不怕洋人,還玩起了“炮艦外交”,這可只有列強才玩得起,令人咂舌的是,最後竟沒有玩劈叉,還真的嬴了。

“海圻”號“由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總造價計33萬英鎊,排水量4300噸,艦長132.3米,艦寬14.3米,最大航速24節。艦上裝備艦炮28門,魚雷發射管5個。“海圻”號於1896年開工,1898年下水,1899年從英國航行回國。

“海圻”號是“海天級”首艦“海天”號的姊妹艦。原來叫“海地”號,估計滿清看到地也賠光了,沒臉取個“天地一體”之名,似改“地”為“圻”,更為合乎時宜。“圻”有界、岸、垠之意,暗合巡洋海疆之際、無所不往之意。事實也正是如此。

甲午慘敗後,經洋務派官員張之洞、劉坤一的力爭,清政府一口氣,從英德等海軍先進國家訂購了43艘軍艦,重組新北洋艦隊。

“劍雄品評”經常認為,大清是個弱而富之國。其雖經一系列的割地賠款之大挫,仍能闊綽地訂購海量之軍艦。僅海天、海圻兩艦,就費白銀440萬兩。我去,這財政實力,給力!

富不富、看數目,強不強、看下場。

“海圻”號很幸運,也很悲催,參與並見證了晚清難得的血性展露的痛快淋漓,參與並見證了時局由晚清成民國的動盪和淒涼,參與並見證了中國海軍首次環球遠航和動用“炮艦外交”的戰略手段,達到外交企圖的場景。

“海圻”號歸與民國麾下後,又親身用橫陳於長江水中的胴體,演繹了一場鎖江自戕,壯麗的抗日死國。

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德,俄,法,英眾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熱潮。意大利看得眼熱,“撲通”一聲,扎進了中國的三門灣。 意欲租借並控制浙省的絲綢、工業、良港,修建通往杭州的鐵路,史稱“三門灣事件”。

1899年,意大利駐華公使馬迪訥,向大清的總理衙門遞交照會,要求租借三門灣地區,並威脅派軍艦至華。不久,負責搞笑的6艘意大利遣清艦隊,駛近了中國海域。

總理衙門像往常一樣,顫顫巍巍的懼洋起來。經諮詢海軍方面,聽聞北洋艦隊統領(司令)葉祖珪和海天艦管帶劉冠雄,皆為強硬的進言之後,“意大利軍艦遠洋而來,其勞我逸,形勢對我們有利。且吾有海天、海圻等大艦巨艨,可求一戰。”


總理衙門便變戲法般地拉下了臉,連意國的照會也懶得拆開,便退給了馬迪納先生,惹得意國政府和公使先生大發雷霆。並再次向總理衙門發出最後通牒,限總理衙門4日內答覆,否則將武力攻取浙江的三門灣。

清政府面對意大利的無理要求,不再忍氣吞聲。一反常態,認為既然“釁自彼開,則與其動輒忍讓,不如力與爭執,甚至不惜與之一戰”。這種強硬的態度,在晚清政府與列強的歷來交涉中,未曾有過。

據《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記載,“在5月間,在兩廣和閩浙總督統轄區以內的五個省份的總督和巡撫奉命因意大利的恫嚇態度,而整軍備戰,浙省則奉命採取措施,以保衛三門灣。”

6月,清政府又下旨,令南洋大臣劉坤一,用武力抵抗任何歐洲國家軍隊的登陸,不得觀望遊移。同時,命令陣容豪華,炮管林立的北洋艦隊,鳴笛出港、升火起航,南下配合陸軍圍毆意國的艦隊。

意大利政府旋即致電遣清艦隊指揮官問,”扛不扛得住”,其指揮官急電本國政府,“絕對扛不住,就先走一步了”,未等回電,便由“馬可·波羅”號巡洋艦率艦隊,向遠洋遁去。

如此以來,意大利政府深知事態嚴重,一邊嚴令在北京的薩爾瓦葛公使對大清政府客氣點,一邊向大清總理衙門,要求撤回其先前所發的最後通牒,並表示,“意大利政府無意於大清的領土,只是出於商業貿易的方便。借三門灣一域中轉以示友好,若大清不方便,給一個加煤站中轉就行了”。

慈禧遂召集眾臣商議,強硬的回覆意國政府,連一把黃土都不給。由於一流之英、法、美、日、俄等列強出於各自的利益,皆作壁上觀,等著看意國的笑話。

意大利政府由原先恫嚇攻取浙江一省,到連個加煤站都乞求不到,遂怏怏然撤回最後通牒。遭到人民強烈斥責的意大利政府,由此倏然倒臺。自此以後,晚清政府再也沒有遭受割地賠款之辱。

尊嚴處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真理亦是。

1911年4月20日午,大清政府決定由慶親王載振和統領(司令官)程壁光,乘“大清的鎮海之寶”海圻艦離開上海,前往英國,參加英王喬治五世的加冕典禮,並順訪美國,開始中國海軍有史以來的首次環球遠航。

在離開新加坡,駛往科倫坡的途中。程壁光發表訓令,"吾國人留髮始於明代,但無辮,自清留髮為辮,已有2百餘年之史矣。我北洋軍服已從英制,然長髮汙衣藏垢,既不衛生,又有礙軍事動作,尤以誤害海軍軍人為甚,故實無保留之價值。為此,本統領下令,自即日起,凡本艦之兵士,一律仿照軍官,應予剪短髮至頸際為度,以符合世界之潮流。"有些老兵捨不得辮子,便將絞下之辮,以紅布裹之寄回家鄉。

專制和開放是一對悖論。不開放,專制因為落後,將被列強群毆致死;開放,又將被民眾上升的理念推攘仙逝。

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統治者,運氣不好的滿清王朝,面對急劇發展的外面世界,是2千年來最為煎熬的皇權,活得極不容易。辛亥革命的信號,已然從遠航的海圻艦,唾棄滿清的標誌——辯子開始了。這時,慶親王尚在海圻艦之上。

海圻艦在阿姆斯特朗船廠完成大修後,應邀駛向美國紐約訪問。駐泊紐約後,穿著帥氣的英式軍服的北洋海軍官兵,受到美國及紐約政府的熱烈歡迎。許多華僑和資本家皆蜂擁而至,前者為在異國一睹祖國軍隊而涕泗橫流,後者為拉大清軍械的訂單而急赤白臉。


在這個時候,拉美各國均爆發了排華、驅華的惡性事件,猶以古巴和墨西哥為甚。兩國虐殺華僑、搶劫商鋪,惡舉令人髮指。

清政府命令海圻艦立即中止訪問活動。於是,海圻艦帶著清政府要求宣慰僑民、立威拉美“炮艦外交”的命令,向古巴急駛而去。

當海圻艦巨大的身軀,出現在哈瓦那的港口前,平抑的208cm主炮黑洞洞的炮口,像一對對不怒自威的雙眼,威嚴地來回逡巡著,站在哈瓦那港口碼頭上,古巴政府安排的,高規格的歡迎隊伍。

自知大勢不好的古巴總統,對大清到訪的將士,在好酒好菜招待之餘,信誓旦旦的說,“古巴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華僑對古巴所做的卓越貢獻。”其實,古巴總統永遠忘記不了得是,海圻艦烏壓壓的炮口,和軍容嚴整的北洋官兵,他只是不敢說而已。

伍廷芳,晚清第一個法學博士,獲英國大律師的資格。生於新加坡,廣東人。參加過中法談判、馬關談判。辛亥革命爆發後,出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外交總長。1896年,伍被清政府任命為駐美國公使。

1905年,美國議會通過了排華法案。對於美國,滿清自然沒有脾氣。1911年,拉美又掀起反華浪潮。墨西哥、古巴照貓畫虎,也來個排華、驅華,對於拉美弱國迫害華人,伍公使就沒有好脾氣了。

在與墨西哥談判代表商談糾纏之時,聞之海圻艦近在古巴,便拍案而起拂袖而去,“回國,致電大清政府,派兵艦來,我們再商談貴國的道歉賠款之事宜”。

墨西哥政府當然料不到,大清軍艦會不遠萬里開到古巴來。風聞古巴總統對北洋水師的低聲下氣,掂量掂量自己海軍的份量之後,便痛快地同意了向大清政府發電致歉和承擔賠款事宜。

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此一來,海圻艦便完成了外交使命。她隨即撥轉航向、歸心似箭,取道英倫、回航祖國。海圻艦給晚清政府帶來了血性,自出生入列一來,幹得無不是暢快淋漓的大國外交之事,算是沒遇上舊北洋水師之進退無據、苟延殘喘之境遇。

迴光返照之後,晚清政府很痛快地,在辛亥革命中死去。1912年1月1日,元旦,中華民國元年,巴羅港外的洋麵上。

隨著程壁光少將的一聲令下,“換旗”,海圻艦管帶(艦長)湯廷光,將民國五色旗交由值星官,值星官在儀仗隊的護衛下,驅步向甲板尾杆走去,列隊向獵獵飄揚的大清黃色青龍旗敬禮、降旗、升民國的五色旗、再敬禮。

海圻艦拉響汽笛,長鳴三分鐘。隨後,大副向操舵兵發出眾情激昂的命令,“航向中華民國,目的地,上海,全速前進。”海圻艦隨即劈波斬浪、向嶄新的中華民國駛去。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什麼?大清亡了?

大清艦隊的“海圻”號巡洋艦,出門來了一次環球訪問。回來發現,大清亡了……船員們到底什麼心情呢?咱們從頭說說。

話說1895年甲午海戰,慘敗給了日本。清廷也知道被人家欺負的日子不好過,於是開始重建海軍,花錢買軍艦。但是,簽了一堆條約,欠了一屁股債,哪有多少錢去。

沒招,雖然買了不少,但都不算強大氣派。不過,再怎麼樣,都要有一艘充面子的,於是,就有了從英國訂造的“海圻”號巡洋艦。

正因為“海圻”號太“嬌貴”了,所以要用在特殊的場合。這不,機會來了。

1910年,英王愛德華七世死了,他的孩子喬治五世接著幹。加冕典禮定在1911年6月22日,所以邀請了很多國家參加加冕典禮,當時的清廷,也是被邀請了。

這是個大事情啊,揚我國威的時候到了,所以,“海圻”號自然成了不二人選,代表清朝參加典禮。

於是,清廷派遣“海圻”號巡洋艦,由老大程璧光帶領,做一次環球訪問,“壯我國威”。


程璧光是個很厲害的人,參加過甲午海戰,這次接到這個任務,帶領了300多海軍精英,從上海出發,往英國去了。程璧光是個很開放的人,在路上他就說:“長髮汙衣藏垢,既不衛生,又有礙動作,尤以誤害海軍軍人為甚,故實無保留之價值。”

於是,他命令全部船員剪掉了長辮子,瀟灑的前往英國。

“海圻”號到達英國之後,參加了一系列的活動,又駛向美國,進行首次訪問。在美國,“海圻”號反響強烈,非常受歡迎。紐約造船廠的老闆為了“巴結”程璧光,還專門送給了他一隻名貴的波斯貓……

此後,“海圻”號又訪問了古巴。之後,原計劃訪問墨西哥,但是因為當時墨西哥有“排華運動”,所以這次訪問就取消了。

“海圻”號原計劃從太平洋回國,但是考慮到存煤量有限,最終決定原路返回,回到了英國。

就在這裡,“海圻”號聽說了國內的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大清要完了。怎麼辦?程璧光還是很開明的,他把船員召集在一起,對大家說:“願意回去幹革命的,站在右舷;不想幹革命的,站在左舷。”

於是,大家都站在了右舷,包括那隻名貴的波斯貓。


(程璧光與當時的紐約市長)

於是,大家高高興興的擁護革命,回國了……

回國後的程璧光擁護“臨時約法”,反對袁世凱稱帝。後來跟隨孫中山,率領艦隊參加護法戰爭。

1918年,程璧光被刺殺,時年59歲。


七追風


在1896年,清政府向英國購買了一首新型巡洋艦,叫做海圻號,在1899年開始正式服役。它是在中日甲午海戰北洋艦隊基本全軍覆滅後才新入列的巡洋艦,海圻艦排水量4300噸,裝有8英寸口徑以下大炮28門,魚雷發射管5個,在當時,是世界上屬於先進的重型巡洋艦。海圻艦是清政府手中為數不多的較有用的硬對硬的利器,多次在較關鍵公開角力時派上用場。

1899年,意大利派出3艘炮艦組成艦隊向清政府示威,想強迫清政府出讓浙江三門灣,清政府派出海圻艦及其它四艦嚴陣以待,絕不退讓,最終逼退了意大利。

1908年,澳門的葡萄牙人越界浚海,清政府派海圻等艦前往澳門附近,對其進行有效震懾。

1910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逝世,其子喬治五世繼位,定於1911年6月22日舉行加冕大型慶典,邀請多軍艦參加慶祝,程璧光被命率海圻艦前去慶賀。之後,海圻號受邀訪美。

(程璧光訪美照片。前左一為程璧光,前右一為當時紐約市長)

正要返航時,海圻號接到清政府之令,駛往墨西哥,保護我國華僑。

程璧光是廣東中山南蓢田邊村人,原為廣東水師廣丙號艦管帶,參加過甲午海戰。北洋艦隊覆沒後,由程璧光乘鎮北艦將投降書遞交給日軍旗艦向日軍投降。後被革職。在此期間,受其弟影響,答應加入同鄉孫中山組織的興中會,因興中會行動計劃洩露怕惹禍上身而外逃到馬來西亞。之後,李鴻章讓其復職海軍。後歷任兵艦管帶、船政司司長、統領巡洋艦隊等職。


原來,1911年5月5日,墨西哥一位名叫赫蘇斯弗朗里斯的人發表街頭演講,指責移居墨西哥的華人不僅搶了墨西哥人的飯碗,也搶了他們的女人。 後來,託雷翁城一些暴民遷怒於華人,洗劫華人商鋪,屠殺華人,殺死了303名無辜華人。託雷翁大屠殺引發了周邊其它國家反華浪潮,古巴等國也發生了排華事件。

海圻號向古巴進發,當時古巴總統被迫拜訪程璧光,並簽下協約表示古巴絕不會歧視華僑。

海圻停靠在古巴,清政府向墨西哥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懲辦兇手,撫卹死難者家屬,墨西哥政府就排華事件正式向清政府賠禮道歉,並向當地受損失的華人賠償3000萬墨西哥銀元,據說按物價指數折算約為現在3億美元,緝捕暴民,處死35名兇犯。海圻號取消了進軍墨西哥計劃。

20天后,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成立,海圻號正在返航途中,國內清政府已倒臺,各地易幟,海圻號與清海軍10多艘軍艦一同宣佈起義,擁護孫中山南京臨時政府。

程璧光本身與孫中山等早有過聯繫,清政府倒臺的消息對於他並不是晴天霹靂,他率手下起義順理成章。在黎元洪繼任總統時程璧光曾任海軍總長。1917年9月10日,孫中山成立護法軍政府,孫中山被選為大元帥,程璧光任海軍總長。後程璧光被暗殺。


未卜先知了webscheer


大清亡了?!挺好!挺好!

在西方訪問了400多天的軍艦官兵們,立刻學著西方人的習慣,脫下軍帽扔上天,歡呼雀躍起來……

既然連北洋新軍陸軍都能發起對清廷的最後一擊,作為“軍種貴族”、接受了一整套英式體制的大清海軍,自然也不會對這個200多年的腐朽王朝有任何一絲的惋惜。

這艘大清海軍軍艦出發沒幾天,對大清的反骨就迫不及待了,當然我們現在的人看的自然讚許有加,但這個行為放在哪怕鴉片戰爭的時候,那也是殺頭的大罪。

1911年4月21日,大清海軍統領程璧光帶領“海圻”號300多名海軍官兵,受清廷的委派,前往英國參加英王喬治五世的加冕慶典。

軍艦剛出發,程璧光就帶頭,剪掉了軍艦上20多名軍官和在艦上實習的軍校學員的辮子。

看著軍官們剪了辮子,下面的水兵們也紛紛進言,要求允許他們剪辮子。

眼瞅著火候差不多了,當軍艦航行到印度洋海域時,程璧光便下令全艦官兵在後甲板集合,隨後他發表訓令,大意就是長辮子既不衛生,也有礙動作,沒啥價值,為符合世界海軍潮流,大家剪了吧。


於是,不到一個時辰,300多名水兵的辮子剪了個精光。

程璧光帶領的“海圻”號出訪英國,雖談不上揚我國威,但處事風格不卑不亢,展現了大國姿態,這和大清國的一味委曲求全迥然不同。

一次,“海圻”號抵達亞丁灣一處英國海軍的港口,雙方根據國際禮儀,互相升旗並鳴炮致意。

第一回合,雙方互相鳴放21響禮炮作為互相致敬,隨後英國軍艦向“海圻”號放炮15響,以表示對“海圻”號軍艦艦長的致意,不過程璧光統領卻下令中止鳴炮。

這可把全艦官兵嚇壞了,畢竟外交無小事,這大統領是想幹啥呢?

英國人也很懵,這中國人難道不懂國際海軍禮儀?

隨後,英國人緊急派遣一名聯絡官來到“海圻”號詢問,程璧光讓翻譯官指著桅杆上的將軍旗對英國人說“看清軍銜再放炮”,英國人一看,程璧光這邊掛的是海軍少將旗,而英國人放的是海軍中將禮,英國人多放了2炮。

英國人立刻發出燈光信號,向程璧光道歉,隨後重新鳴炮13響,這邊程璧光才下令回敬13響禮炮。

事後,英國人紛紛稱讚程璧光有“君子之風”。

後來,“海圻”號參加完了英王的加冕典禮,還一路訪問了美國等地,總之非常風光,也受到了所在國華人的熱烈歡迎,還順帶跑到拉丁美洲去搞了“炮艦外交”。

在回來的路上,大家也知道國內發生了革命,形勢一片混亂,當然大清國還在,但全艦官兵已經在決定到底是支持革命呢還是支持清廷。

程璧光召集了全艦官兵,宣佈願意支持革命的站到右舷,不贊成的站到左舷,結果全艦官兵統統都選擇了站到右舷,大家一起拋棄了大清國。

1912年1月1日,此時孫中山宣佈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程璧光則在軍艦上舉行了隆重的易幟儀式。在雄壯的軍樂聲中,大清國的青龍旗被換成了中華民國的五色旗。

隨後,“海圻”號於1912年5月底抵達中國上海楊浦碼頭。

最後的20多年,“海圻”號見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直至1937年9月25日,“海圻”號等11艘中國軍艦為阻止日本海軍進入長江流域,在長江江陰段自沉攔江,為抗戰盡了最後一份力。


雲中史記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看完題目,給大家的第一感覺,咱那都病入膏肓的大清朝,居然還有閒功夫派了艦隊出國串門?聽著似乎是鬧著玩,假的吧?老梁很認真的回答大傢伙,這的確是真,但題主在事實的基礎上誇大了那麼一丟丟。

出國串門子的不是啥艦隊,僅僅只是一艘艦而已,這艘艦在咱大華夏還是能排上號的一艘大艦——海圻號。說道這裡估計很多歷史愛好者,倆眼一抹黑,都覺得眼生。其實也對,畢竟海軍這個軍種,在咱大華夏的地頭上,長臉的時光基本沒有,丟臉的破事到是一籮筐(長臉的事也有,但都帶著一股子悲腔,讓人都有意的迴避)。

最有名的就是甲午戰爭,那都丟得沒臉了,國家大門都被小鬼子撬跑了,現在咱大海軍提到這茬,都在默默的磨著手裡的刀,想和小鬼子在這大海上找找場子,翻翻舊賬聊聊天。

所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咱真的有必要聊聊這海圻號的出生。

出生

當年甲午海戰,不足一米六的矮地瓜小鬼子,壓上自己的國運和咱大華夏玩了一把絕命梭哈。滿身窟窿眼的大清朝連底褲都輸了個乾淨。咱那太后老佛爺一心想過的生日差點被攪黃了,悲慼戚的轉了那麼一圈發現,這海軍真心的很重要。這不咱大清被刺激的來了第二波購艦高潮,玩了命的定購四十多艘的艦船,打大清時候訂下,到了民國的時候,這四十艘艦船才出貨完成。

這海圻號就是其中的一艘,他的孃家人是英國的阿姆斯特朗公司,當時一併交付的是兩艘,其中的一艘就是海圻號,另一艘是海天號。

這姐妹倆晃晃悠悠,從大海的那頭經過幾個月的折騰到達了大清的地界,已經是1899年的夏天。趕巧了,趕上了海軍歷史上的三門灣事件。

啥是三門灣事件

那個吃啥啥不夠,幹啥啥不行的,打個仗子彈袋裡都能塞上意大利麵條的意大利,瞅著只要是個白皮膚的洋大人就能在大清的地界上橫著走,吧嗒的嘴,覺得自己也行。撅著個屁股裝大尾巴狼,一腳踹開大清國的大門,跑衙門口嚷嚷要租界三門灣。

這大清已經不是幾十年前閉著眼睛瞧世界的傻老帽了,這都到了迴光返照的時候,怎麼得也睜開了那小眼睛,難得小腦瓜清醒了那麼一回。

一幫子大臣,蹲在辦公桌上,畫圈圈一合計,列強中沒聽過有意大利這麼一號,派人摸了一下底。好傢伙,這主充其量就是個二流貨色,這國際上要好的哥們也沒有,還時不時的被其他列強欺負欺負,而且這次訛詐就他一家,其他列強都蹲在大門口看熱鬧呢!

“充什麼大尾巴狼!”大清摸著油亮的寬腦殼怒了,帽子一摔:“是個蛤蟆就想咬塊肉,讓他滾!他要敢來弄死他!”

兩江總督劉坤一做好了戰鬥準備,而意大利這方面,也搞了三艘軍艦跑到沿海地區,玩了一出大軍壓境的戲碼。

“比船多是吧!出去排好了隊,給他瞅瞅!”劉坤一的命令下達之後,就連那運兵船都出去了,最新的海字號打頭的就有五艘。

“像爺們一樣的吼一個!”劉坤一接著又下了一道命令。

好吧,一幫子艦船,大喇叭就吼上了“嘟!”

意大利你和他聊藝術還成,和他打仗基本上就是個玩笑。

“咱回去吃意大利麵條喝紅酒慶祝一把!”意大利一看這架勢摸了摸後腦勺的冷汗,就決定今天就這麼過去了,三艘艦就這麼冒著黑煙跑了。

至於租借三門灣這事,意大利彷彿根本就沒有提過,該幹嘛幹嘛去了,這事一出,那些個腦殼比核桃大不了多少的滿清貴族們閉嘴了,反對建立海軍的聲音這才小了好多。

咱再聊聊出訪的事,從側面體會一下艦上人的心裡

海圻號串門,這是因為英國人的喬治五世要搞個加冕慶典,大清派了專使去祝賀,覺得這還不夠,這不就派了海圻號也去湊湊熱鬧,順帶著見見世面,畢竟咱現在都已經開眼看世界了。這可是滿清小三百年的統治外交史上所沒有的,這是特例中的特例。

於是海圻號帶著三百多個咱大華夏海軍精英,經過臺灣海峽就出了國門,刺穿了印度洋,紅海,地中海,扎進直布羅陀海峽,就拐進了大西洋,這路可有點長。

走了半路上,艦長程璧光,感覺後腦勺這大辮子真不是個玩意,跟個尾巴似的老是妨礙水兵的戰術動作,這一不小心夾了機器裡這就是傷亡,而且太不衛生,一天不打理都油在了一起要多膩味有多膩味,這就是一毫無保留價值的東西。

於是程璧光召集船員,“咔嚓”一聲齊刷刷的辮子都剪掉了(當然這個舉動得到了士兵們一致擁護),大部分人將這辮子全丟到了大海里,當然也有些老兵將剪下來的大辮子用紅布包了,靠岸後寄回了家。

到了英國佬的地頭朴茨茅斯港,咱海圻號參加了儀式,順帶著還參加了英國佬舉辦的萬國海軍田徑運動會。

接到邀請的程璧光都不知道啥是田徑,但還是派了數十人的隊伍參加了比賽,啥跨欄啦,啥接力啦,啥一百米,啥一千米,都參加了,當然因為是第一次,咱也沒撈到啥獎項,畢竟重在參與嗎,而且咱無人違規,也沒人中途退場的。

捎帶著咱的海圻號回了趟孃家,搞了一個月的維修,把艦上的電線都換了。接著咱又去了美國的地頭,咱大華夏第一次有軍力跑到美國這裡,美國人也看著新鮮,老美都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當然老梁認為,他們還是瞅著咱口袋裡的毛毛錢的份大一點,畢竟當時大清可是國際軍備口上的消費大戶不是。)

這不《紅寡婦》也看了,程璧光的大臉蛋子上在還沒有搞清狀況的時候,被蓋了不老少的大嘴唇印子,搞的老程都有了心理陰影了。

就在這個時候,巴西和墨西哥的地頭上發生了排華的暴亂,海圻號得到了命令,趕去了支援。巴西這麼一瞅中國來人了,還端著槍扛著炮,這大臉蛋子就擠出了笑容,表示熱烈歡迎海圻號來到巴西,並且保證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最後這巴西政府對待華僑好了不了少,這古巴總統還特意的做了保證。這事也就這麼了結了。

墨西哥一聽巴西服軟了,也著急忙慌的道歉,還賠償了在排華暴亂中死亡的華人三千萬銀元(巴西沒有發生死亡事件),海圻號也就沒有去墨西哥。

原本海圻號打算饒地球一週,但發現這燒煤的軍艦不能沒有補給點,後邊的航程補給點太少,沒的辦法只好按原路返回。

這返回的路上就接到了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跟著就是袁大腦袋給溥儀下跪,大清朝完蛋的消息。

“咋整?”

“好吧!”

程璧光召集水兵:“想要回國參加革命的,都站右邊,想抱著大清大腿的站左邊”

“呼啦!”話音剛落,一幫人全站右邊,而程璧光養的那隻貓扭扭捏捏的也站到了右邊。

這不海圻號就這麼回到了上海,這時間就過去了一年,路上病亡了三個水兵,按照國際慣例,他們都被安葬在了大海里。

海圻號的歸宿

1937年為了阻止小鬼子的海軍進入長江,海圻號拆除了主炮和副炮,沉在了江陰。拆下了的炮裝在了武漢江防的要塞上為國家盡最後一份力,而大華夏的地頭上卻多了一群始終穿這海魂衫的“陸軍”,因為他們始終記得自己是大華夏那個時間段裡的海軍。(當寫到這裡的時候,老梁的眼眶裡充滿了淚水,我們不允許這樣的事在發生在咱大華夏的地頭上,真的不能!)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大清黃龍旗出去,國民五色共和旗歸來

辛亥革命的武昌起義打響於1911年10月10號;孫中山先生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發生在1912年1月1日;代表清朝正式成為歷史,溥儀的退位詔書,頒佈於在1912年2月12日

題主所說的訪問軍艦叫海圻艦,武昌起義時候,從美國到英國,她正航行在異國他鄉茫茫大海之上,到了英國,才得知國內信息。國內消息傳來,全艦官兵,有商議沒爭吵,幹了一件事,和孫先生就職典禮同一天,1912年1月1日,降下了代表大清的黃龍帝王旗,升起代表國民政府的五色共和旗

1913年海軍部還特意請功:使我國國徽飄揚於異地,實自‘海圻’始

所以啊,他們回來,屬正常歸隊,對於早已是昨天事兒的大清,沒啥感覺,最多感慨一聲革命成功了,真不容易,然後投入到建設中去……

身在曹營心在漢,全艦都是革命份子

甲午戰爭之後,大清重建北洋,又定製了兩艘巡洋艦,海圻艦是其中之一,1899年完工之後,海圻艦用來做海軍旗艦(另一艘觸礁沉沒),一直到抗戰期,這艘排水量4300噸的海圻艦都是海軍核心主力

相比於陸軍,海軍是技術兵種,海軍官兵基本都受到外國培訓,接受當時的先進思想,視野更開闊。清政府一直想用旗人上艦,從而控制海軍,但那個時候的八旗實在上不了檯面,為旗人特設的昆明湖海軍內學堂,甲午之後,也就出了三個軍官,還不符合巡洋艦要求

海圻艦一直都是革命志士做主

艦長程璧光,在南洋水師做管帶時,和他弟弟程奎光,都加入了興中會,介紹人是孫中山!後來由李鴻章介紹,成為巡洋艦隊主官。海圻艦出國訪問時,作為艦長率艦出海。三副黃忠暄,煙臺海軍學校學習時,也已經是同盟會成員,他的叔叔黃鐘瑛,辛亥革命期間率整個長江艦隊起義……

當消息傳來,得知國內發生辛亥革命時,程璧光在甲板上召集全體成員,開會商議今後的路怎麼走,會上講兩句話,說:同意改旗易幟站右邊,不同意站左邊。結果全體官兵都站了右邊,據說包括艦隊上的一隻波斯貓……

雖在海外,改弦易幟,也是眾望所歸

經過漫長航行,1912年5月,海圻艦回到中國

抗日戰爭期,1937年9月25日,自沉長江江陰江面,阻塞日軍軍艦通道,悲壯


靈石蘊珠寶


還在代替大清於國外耀武,發現大清亡了?

1912年,溥儀宣詔退位,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在舉國陷入到革命熱潮的同時,似乎眾人都忽略了清朝廷在十個月前派遣的“巡坼號”軍艦艦主程壁光和艦隊上近千海軍軍人。


程璧光生於1861生於在廣東香山人,後1918年被刺殺,英勇殉職,他原本為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而後抱著報國就義的決心,毅然決然的參加了廣東水師,成為廣丙號艦管帶。

鼎鼎有名卻帶著濃重的中國被欺辱的甲午戰爭,象徵著被日本刮分,被提出馬關條約,賠償二億兩白銀的屈辱他親眼目睹。

他參加過甲午戰爭,操縱著戰艦跟人在海上戰鬥,眼睜睜的看著北洋海軍一個個的陣亡,曾經宣統中興的艦隊一艘艘的覆沒。

他痛心疾首,一面是背後的祖國,一面是朝夕相處的戰友,迫於清朝的腐朽,現實的重挫,他向日軍提交降書。



事後程被革職,而後成為從英國買來的“巡坼號“艦隊艦長,出使達到四百多天,在出使航行,命令士兵將長辮剪落。



在英國受到了熱情接待,而後轉戰多處國家,在路上聽聞大清亡了,讓艦隊分列左右,用以選出革命的戰友,轉而參加革命。

民國成立後,他擁護新政府,進行革命,帶領海軍守護中國,也一度任北洋政府的海軍總長。

嗚呼哀哉,如此中華新式海軍的奠基人,在他的同鄉老友孫中山進行發動震驚世界的護髮運動後,程壁光毅然決然,滿腹將中華再救治的決心,加入到了行列當中,率艦隊南下廣州支持護法。

後於廣州被暗殺。


君半醉本尊


在他們心裡無非就是感覺換了個朝代,而且是沒流血就換了個朝代。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痛感海軍的重要性,於是四處購艦,清廷購買的軍艦直到民國才交貨完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國購買的海天(後來不幸觸礁沉入海底)和海圻兩艘姊妹艦。

兩艘巡洋艦1896年11月11日開工,1899年交貨,海天、海圻一回國就遇到了意大利強租三門灣事件,清政府認為意大利是二等強國,於是斷然拒絕意大利的要求,並派軍隊做好戰鬥準備,隨即令北洋軍艦南下,意大利最後放棄自己的請求。

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北洋軍艦大多南下上海,參加東南互保,避戰不出。海圻號則在山東將傳教士、僑民保護上船,還救了觸礁的美國戰艦,不久也南下保船。

1909年海圻號率海容艦赴南洋訪問,經過了我國香港,之後先後訪問了新加坡、雅加達等地,1911年4月11日,清廷命程璧光率艦赴英參加英王喬治五世的加冕大典,在參加典禮時,為符合國際潮流,他們剪掉了自己的辮子(預料清朝要完?)。參加英王加冕典禮後,海圻號又奔赴美國,訪問紐約和慰問同胞,程璧光陪同紐約市長檢閱海圻艦將士,然後又去訪問了古巴和慰問同胞,正在這時,墨西哥發生暴亂,當地人殺害華人、華僑,清駐墨大使館請求海圻號前來保護僑民,正當海圻號準備啟程的時候,墨西哥的暴亂停止了。於是取消了行程,啟程回國。

1912年海圻號回到母港,得知清朝已亡,震驚之餘,程璧光帶領全艦起義。他們心裡不太可能感到悲傷,因為早在八國聯軍侵華時,他們就與清政府離心離德了,也無心為清政府賣命了,而他們震驚是因為清政府在他們離開後僅僅不到一年就完了,而且並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就完成了政權的交割。

海圻號投入民國懷抱後,被編入第一艦隊,,程璧光於1916年任海軍總長,1917年5月因不滿段祺瑞憤然辭職,7月率第一艦隊南下廣州,加入孫中山的護法軍政府,1918年2月在廣州遭刺客暗殺身亡。海圻號則在全面抗戰爆發後,與11艘軍艦在江蘇江陰自沉以阻攔日寇海軍沿江而上。

如有錯誤,望斧正。


司馬長史


題目有一點點小瑕疵,清末最後出去巡遊的不是艦隊,而是一艘軍艦,即巡洋艦“海圻”。出去的緣故也不是建交,而是修交,即鞏固邦交,同時還曾經順路去南美洲嚇唬一些有意圖排華的小國家。

(遠航途中,正在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海圻”)

(在朴茨茅斯英皇加冕國際閱艦式艦陣中的“海圻”)

(在英國期間,“海圻”艦前往紐卡斯爾,重修了1880年代埋葬在那裡的北洋水師接艦水兵墓)

“海圻”艦出國,是1911年4月24日,由巡洋艦隊統制程璧光率領,從上海楊樹浦海軍碼頭出發,前往英國參加英皇加冕國際閱艦式。參加完閱艦活動後,“海圻”於8月31日從英國出發,跨越大西洋,在9月10日抵達美國紐約訪問,以回應當時美國正在竭力施展的對清政府的熱情籠絡。

(跨越大西洋的“海圻”抵達紐約,正在進入哈德遜河口。成為第一艘到達新大陸訪問的中國軍艦)

(“海圻”艦官兵前往美國紐約市政廳前舉行儀式活動)

在美國期間,剛好清王朝駐南美的使節反映墨西哥等國有通過排華法案的意圖,經報告清政府外務部,又由外務部上報清廷,最後決定讓“海圻”從美國順道去“訪問”一下墨西哥等國,結果把這些中、南美國家嚇得夠嗆,古巴、墨西哥等國都公開表態,不會歧視華人。

(離開美國後,“海圻”前往南美實施炮艦外交。照片是“海圻”進入古巴哈瓦那港)

當從南美再返回英國時,是1911年的11月3日,很快即聽到了國內發生反清革命的消息。此後,事實上“海圻”選擇了滯留英國觀望的態度。由於程璧光是同盟會的老兄弟,又是孫中山的同鄉和朋友,因而在英國受到同盟會的籠絡,最終程璧光決定率領“海圻”回國參加反清起義。

(回國後換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海軍旗的“海圻”)

事實上,“海圻”回國時,清王朝尚未滅亡。等到“海圻”返國後,清帝已經退位,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已經成立。當時,對於“海圻”艦的普通水兵來說,並沒有什麼不適應,而且民國海軍部還給予他們很優厚的嘉獎,但是對於率領“海圻”出去的程璧光來說,卻感到了失落,這種失落其實不是來源於清王朝的不復存在,而是因為“海圻”回來晚了,新政府的海軍部已經建立,程璧光沒能得到期望中的海軍總長位置。

至於那個大清,此時在這些海軍官兵們心裡,早就隨風而去了,誰還去管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