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增程器能让纯电动汽车多跑九百公里,为什么一些车企不用?

ght675361513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均衡的解决方案。

纯电动车普遍有里程焦虑,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1.混动。2.增程。

混动是两套动力和传动装置,必然带来成本和重量的增加,而且增加不是一点点。

增程则没有第二套动力和传动装置,虽然多了一个发电机,但是增加的重量和成本和混动比还是小很多,并且维护也简单很多。所以总体成本比混动车要低很多。

那么肯定有人会说,把油变成电,再用电驱动车,中间多了一个转换环节的损耗,还不如直接油驱动的汽油车。这个说法涉及到两个问题:

1.增程发电后驱动和汽油内燃机直接驱动的效率问题。

汽油内燃发电机的转换效率在95%左右,最高能达到98%。可以中间损耗是很小的。而电动机本身的效率也不错,好一点的都有85%以上,整个电传动系统本身的整体效率基本上在80%以上。那么发电机+电动机驱动的整体效率是95%*80%=76%。

而内燃机驱动呢?整体效率能有40%已经是非常高了。

2.启动发电机的频次问题。

假设增程电动车电池能够跑60km,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城市通勤或者办事已经足够,不需要开启发电机。只有少数情况下跑长途才需要开启发电机,假定一般家庭80%是城市里程,20%是长途,那么需要开启发电机消耗汽油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从环保角度也是大大优于燃油机,只比纯电动排放稍微高一点。但是成本则远低于纯电动车,而且还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

综上所述,增程式电动车是大大由于纯电动车和混动车的解决方案。


最孤独的自由1234


理论上只要有燃油供应,可以跑出更多的里程!但是这么干的正规汽车真不多!



増程器就是一个发电机,充电宝!可以为电池和电机提供电能,汽车界应用増程器车型并不多。増程器反而在老年代步车上全面开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但是如果从使用成本来看,这类车型把汽油转换为电能,然后在驱动电机行驶,效率普遍比较低下!所以也只能是应急使用!

而汽车上应用増程器,最典型的就是宝马i3增程版!



带有一个0.6升的双杠发电机,电池没电时可以自动启动増程器发电!但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发电机功率过小,不能满足电机急加速的需求。上市初期一位用户电量耗光后开启増程器行驶在山路上,在发生突发情况想要快速超车时差点要了命!大家都知道急加速需要很的的功率,但是増程器功率有限,所以急加速时车子也是慢悠悠的按照自己的节奏行驶!而急加速的时候电机功率瞬间可以增大十倍以上!如果能满足这个需求,那么小小的0.6升发电机是做不到的!如果采用大功率发电机,体积重量都是问题,而且小型车也没有足够空间去安装!后来宝马公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车内加装了海拔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在坡路行驶时,提前打开増程器为电池补充电量,以便避免坡路加速无力的囧态!

所以想要在车辆上增加増程器来保证续航里程,那么就需要一个热效率高的发动机!



发电机!比亚迪混动为什么在纯燃油行驶的时候油耗不占据优势?就是因为没有过硬的发动机技术来支持!本田丰田等都有阿特金森循环的发动机,热效率高达37%!而且控制软件系统也是一个门槛!例如混动的时机的掌控,直接影响油耗高低、驾驶体验是否舒适等!

本田的IMMD在中低速行驶时就是串联混动,也就是所说的増程器系统!



中低速时发动机专门发电,来供应电池和电机!而高速行驶的时候则采用电机直连车轮的模式!为什么?中低速多在市区工况等低速行驶,走走停停比较多,这时候传统汽车发动机效率就比较低了!而采用増程器的汽车发电机可以满负荷运转,多余电量储存在电池内!而中高速行驶的时候,发动机直接连接车轮效率比较高!能量经过两次转换后损失比较大,远远不如发动机直接驱动来的实在!所以纯增程型汽车大多数是小型汽车!而增程时油耗并不占据优势!


水墨丹青一世情


楼主这个问题,主要是还处于对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担忧。

现在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是电动车续航能力弱,充电速度慢成为诟病,所以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增程器,这个看似可以解决续航里程的“神器”。

増程器可以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具有电动汽车自动充电功能,那么増程器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其实他就是一个发电机,是的就和下面这个没什么两样。

我在这里就展示一下我的初中物理水平,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

这个发电机(增程器)就是将汽油燃烧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这中间肯定会有损耗,这就是效率,且这个效率肯定不是100%,如果是100%了那就成了永动机了。

既然加了增程器通过燃烧汽油给电池充电会造成能量损耗,那为什么不直接用燃烧汽油驱动车辆,这样总的燃油效率还会更高一些。这就是不用增程器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增加了增程器,它也是有重量的,电动车拉着这部分重量,也要耗费电池存储的电能。

所以,现在用增程器的不多,增程式电动车也不多。


光脚板不怕拖板孩


我为了不带现金旅行全国,随身带了一张银行卡,到哪个城市都先找最繁华的商业街取钱。

这是个为了解决增程问题而用的无法实现的方案,我已经买了电动车,你让我去买个烧油的増程器。据我所知,这种民用产品正规加油站是不给你加油的,你得去开证明,开电动车去加油站加油这事,本身就有点尴尬。同时,有人说了能量守恒,你用满载的电拉一个200斤的増程器要不要耗电呢?之前还有充电拖车呢,电动车后面拉一个大的平板拖车超级电池,没电了用它充电,但这个和充电桩是一样的,不是能一边电冲一边跑高速,必须停下来静止充电,还别听歌开空调,要不白白耗电。

所以后来的评测都是汽油车当拖车拉着充电车走,没电也没充电桩的时候及时充电。

还有,就是电动车并不是电池越大续航越长,电池越大就意味着自重会增加,所以所有厂商都是进行平衡,在电池密度已经接近极限的时候,用最小的重量,跑出最经济实惠的里程来。


互联深8点


个人认为“纯电动汽车”和“增程器”原本就存在“矛盾关系”!众所周知,增程器类似一种小微型发动机,主要以燃油提供动力。而电动车常用的增程器,通常是通过燃油从而为电池充电的原理。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购买混合动力汽车,反倒在“纯电动汽车”的头上戴一顶“伪新能源”的帽子。尽管我也理解这是一种创新和进步,但名副其实才是硬道理。对于纯电动汽车加设增程器,我是这么看待的。


现阶段的纯电动汽车技术有待提升,特别是在电池续航能力方面

从驱动燃料的价值来看,一升92#汽油在7块多,而一度商业用电才1块钱。如果现阶段一块钱能解决7块钱的问题,从汽车使用的经济性来说,那么燃油汽车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电能本身虽然零污染零排放。但是作为一种驱动能源,却有消耗大储量小的缺点,并不能成为燃油最好的替代方案。许多电动汽车用户反映:特别是在第二和第三年,电动汽车电池的续航里程都会达到百分之二三十的“缩水”。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人会想到增程器的原因。

作为配套设施,能供纯电动车补给的充电站/桩保数量有限

如同燃油汽车的加油站,原本续航里程薄弱就是纯电动汽车的弊端,而且现在国内可供纯电动汽车随时充电的充电站,以及小区和公共区域的充电桩数量,尚不能达到全覆盖的状态。这也是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硬伤”,既然纯电动汽车不能及时的依靠外力补给,那么依托自身发电岂不是更加便捷省心。于是增程器应运而生,原本的工作原理就比较成熟,利用起来更加单,可事实并非如此。

增程器能增加里程固然好,但与双燃料汽车模式基本无异

通俗的说:增程器就是一台燃油的小微发动机,通过燃油驱动发电为纯电动汽车充电。这种做法固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是增程器的增设,与双燃料汽车有什么区别呢?与其为纯电动汽车补给和续航问题烦心,不然干脆购买一台双燃料汽车更为省心。况且市场上这类产品选择性还是蛮多的,国产的、合资的包括进口的随你选任你挑。

同时增程器无法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远水解不了近渴

倘若未来增程器真的成为纯电动汽车补给的主选方案,那首先要攻克两个技术问题:首先是边走边冲的能力,也就是说纯电动汽车边走,增程器边为电池充电,如此电池始终保持充盈的电能驱动车子;再就是快速充电能力,如果边走边冲的技术暂时解决不了,或者对电池有损,那么增程器就必须具备为电池快速充电的能力,如同手机的快充能力。我想以上这些疑虑,也正是各大车企不打算在纯电动汽车上,普及和配装增程器的主要原因所在吧。


栋哥曰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比较好的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为什么没有车企来做?都是补贴不合理不科学惹的祸。浪费大量的稀有金属浪费大把的人民的血汗钱。造成的高价低效不节能环保的所谓高档电动汽车离了国家高额补贴没有一点竞争能力。不可能取代燃油燃气汽车。过度追求动力电池的容量密度过度强调续航里程用大量的金钱催生了骗取国家补贴的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恶性竞争制造出大量质次价高虚标续航里程存在安全隐患。造成道路更加拥堵更加耗能增加污染。不可能取代燃油燃气汽车。还恶性炒高了国际市场上的稀有金属价格国家大量宝贵的外汇储备白白的送给外国资本家。人民的血汗钱养肥了骗取补贴的中国大佬和外国资本家。其实开发太阳能轻型智能化无人驾驶新能源无轨可以离轨运行的新型无轨太阳能电池低成本制造低成本运营不用国家补贴完全有能力取代燃油燃气汽车取代燃油燃气私家汽车。无能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新交通才能取代燃油燃气汽车才能打造快速安全节能环保方便快捷舒适宜人。有利于小康社会宜人宜居城市乡村的尽快建成。


zxz19461029


题主的问题真的很业余,改变一个机械的组成,难道你觉得只需要简单的加一个东西就能完成了吗?

为什么电动汽车能够迅速发展,车企都愿意做,而增程式汽车却没人做呢?

成本高

电动汽车的的结构和传统燃油车的区别不是很大,纯电动汽车的平台只需要在燃油车平台之上做一些改动就能完成,不需要再做平台的研发,成本是比较低的。而增程式汽车却不是像你想的这样简单,首先汽车的动力系统就完全改变了,因此汽车的结构就改变了,不可能在原有的平台上完成,就需要进一步的研发,研发费用不是所有车企都能够承担的。


技术要求高

很多人认为增程式就是给汽车加一个发电机嘛,有这么难吗?当然很难了,如何做到一边开车一边充电这是一个问题。如何大幅度提高发电机的功率,真正做到增程。如何在增加了一个发电机的同时,还要保持汽车的重量。

很多技术都需要我们去突破。


之前有人提到了宝马I3,我只能说宝马都没有做成功,同一款车增城版的续航只有246km,纯电动版的有271km的续航,而且增城版的价格还贵几万。这样的吃力不讨好的事,能有车企愿意去大力做吗?


刀刀刀dota的刀


由于现在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不断鼓励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所以就会有很多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弊端——也就是续航能力短提出疑问,为何不安装一个增程器?

实际上增程器以前也有车企采纳过的经历,但它的淘汰,主要是由于增程器本身的弊端太大。

  • 第一点其本身的排量和自由体积非常小,并不能直接推动汽车前进,需要依靠车自身的动力使用。
  • 第二点就是增程器工作对车的要求很高,在汽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处于系统待机时才能进入工作状态。
  • 第三点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有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增程器本身并无动力,所以汽车利用增程器前行的速度就会变得很慢。这就会造成在超车和爬坡时容易熄火。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增程器被车企放弃。


唠叨聊科技


这个增程器 目前没有发明出来,而且永远不会有燃油的增程器能有这么大功率,除非是核动力增程器说白了就是发电机,一个10KW的发电机,理论上充电的话,一小时才8千瓦,发电机本身结构组件重量大约200公斤以上,加上油箱,50公斤,那么额外就是250公斤重量,3个成年人。而纯电动车的耗电是100公里12-15千瓦左右,如果加上额外的250公斤重量,就是18-22千瓦了2小时充电只能跑100公里,而且还是高功率运转,电动车的优势又不是跑长途,而是市区低速,那么你自己想想看厂商脑子瓦特了,跑去搞增程器?


房车走四方


油发电还不如直接用油,也不环保。

补充一下,不是说增程器不行,而是容易打擦边球,说是电动的,还是用油发电,尾气排放没什么区别,纯电车要加增程器应该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增程模式下的行驶速度不能太高,启动条件(电用完才能用油),排量不能大于多少,油箱不能大于多少……限制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增程模式只能应急使用(没电抛锚时找地方充电),限制油发电常态化使用,不能一边烧油一边享受纯电车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