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贵人只说了两句话,为何皇上就对在外暴晒的甄嬛不闻不顾?

颜焕原


都说《甄嬛传》这部剧里,唯一真挚的姐妹就只有眉庄和甄嬛了。两人的总角之情,不是体现在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在后宫中行走如履薄冰,不小心就会入了别人的陷阱。第一次去圆明园避暑,眉庄因为求子心切,又缺乏防范意识,被身边的茯苓和刘畚欺骗,中了华妃和曹贵人的设计的假孕争宠的圈套。因为事发突然,眉庄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更不要提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清白,皇上没有深查,就把眉庄降了位份并且还禁足在闲月阁。

甄嬛着急,又一时没有好办法,火急火燎地就去到勤政殿,想为眉庄求情。不过她被拦在了殿外,当时曹贵人和温宜公主正在里面陪皇上,甄嬛在外晒了好一会儿还是被拒之门外。

这时屋里的曹贵人见状劝说说:“皇上,还是让莞贵人进来吧,外头日头大,莞贵人记挂沈贵人怕是要中暑了。莞贵人要是有什么不适,沈贵人不放心,更不能安心禁足思过了。”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曹贵人好心,也千万不要被她的这三两句话给骗了,她根本不是再为莞贵人求情,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提醒皇上眉庄和甄嬛交好,甄嬛是来给眉庄求情的,这三两句话绝对的用心不纯。


果然甄嬛在外晒了好一阵子,皇上还是没有让她进去,最后还是苏培盛劝说甄嬛才回去的。如果你真的以为曹贵人的嘴真厉害,几句话就哄的皇上对在外暴晒的甄嬛不闻不问,那只能说你太天真了,也就和曹贵人一个段位,想懂皇上的真正用意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皇上这只老狐狸的心思你别猜,他这样处理是有他自己的用意的。

最表面的用意就是阻止甄嬛来为眉庄求情。皇上多疑但也不傻,假孕事件是不是设计的,他心里其实是有谱的,只是现在所有的证据都是对眉庄不利的,甄嬛也没有什么能证明清白的证据,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也是没有结果的,况且皇上一言九鼎,是不会随意更改自己说出去的话的。既然见了甄嬛也改变不了眉庄的局面,干脆不见。



另一个用意是在保护甄嬛。后宫的形势,皇上只是不想管,心里和明镜是的。华妃和甄嬛不睦,多次交涉,早就视甄嬛为眼中钉了。而且皇上更是知道华妃的个性,越是疼爱甄嬛,只会让华妃更恨,更不放过甄嬛。倘若要是听了甄嬛为眉庄的求情,华妃等人更会不依不饶,结局只会更麻烦,连甄嬛说不定也会难逃其咎。索性冷了甄嬛,让华妃等人心里畅快一下,反而不会太逼甄嬛。

最后一个用意就是,西北战事吃紧,皇上自个也是心烦。眉庄的事只是宫闱的事,和西北战事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皇上更关心的是国家大事。战争的事还没处理好,哪有功夫和心思处理那些那些小事。加之皇上平定西北还要倚仗年羹尧出征带兵打仗,所以要更加顾及华妃的感受一些,只能委屈一下甄嬛,委屈一下眉庄,待有实锤证据再好好补偿眉庄。

如果曹贵人是反其道,那皇上就是欲扬先抑,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总之皇上是按照自己心里衡量的轻重缓急来办事的,不会因为女人而不顾全大局的。

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尽后宫的纷繁复杂、尔虞我诈!


姒莞萱


正如端妃所说“如果华妃是猛虎,那么曹琴默就是猛虎的爪牙!”曹琴默在沈眉庄“假孕风波”中的落井下石,表现出一个爪牙的狰狞面孔和叵测心机。

事情是这样的,沈眉庄的假孕,轻点说是争宠,重点说就是欺君罔上。雍正给他禁足的处分,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宽容了!

这时的甄嬛,出于姐妹情深来求情,雍正的内心是很想顺水推舟饶了眉庄的。可是,这一切都因为曹琴默的几句话而破坏。

曹琴默说了什么?曹琴默说,没准是太医诊断有误,要不就把眉庄放了吧?

众所周知,曹琴默是华妃的一条狗。如果是华妃那样的耿直girl,一定会撒娇卖萌要求更重处罚。而雍正出于平衡各方的想法也会尽量减轻惩罚。


可是,曹琴默是心机婊,曹琴默表面上顺势求情,实际上牢牢抓住了雍正的心理——想放眉庄,但证据确凿;必须关眉庄,却心有不忍。这种心理下,再加上雍正猜忌心重,雍正肯定会反着来,让甄嬛在外面好好晒太阳。

退一步说,请甄嬛进来又能怎么样?证据还在那,案子还是翻不了。案子翻不了,惩罚就不能撤销。

事实上,后来甄嬛成功翻案,也没有让背后的主使人收到半点伤害。因为,真正的大boss就是皇帝自己。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曹琴默确实聪明,确实厚黑,敏锐看到华妃即将被废,揭发她的不轨行为,给了华妃致命一击。而曹琴默自己,也因为不够忠诚,鸟尽弓藏,不得好死。

关于甄嬛传的问题,欢迎来问我啊!


历史知事


曹贵人就像猛虎上的利爪,寥寥数语,就引起皇帝和甄嬛之间的嫌隙。


当时皇帝带大家去圆明园避暑,甄嬛去找皇帝请安,曹贵人正好在屋里,曹贵人漫不经心的说听说皇帝跟莞妹妹在御花园相识,皇帝假称自己是果郡王。天下女子都仰慕果郡王。

听起来像是夸皇帝和甄嬛的相识很浪漫,是段嘉话。仔细一想,甄嬛以为皇帝是果郡王,而天子女子都仰慕果郡王,那岂不是甄嬛当时对皇帝的好感其实是对果郡王的,也就是说,甄嬛身为嫔妃,和果郡王(事发时甄嬛以为皇帝是果郡王)在御花园相谈甚欢,甚至有些仰慕。


哪个男人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皇帝一想,心里颇为不爽。还好甄嬛当时在御花园非常有分寸,没有失礼的地方。

曹贵人的厉害之处就是听起来表面漫不经心,实际细想起来大有问题。而皇帝本身很多疑,曹贵人的风格,每次都能命中要害。


清欢阁主


题目中的剧情出现在沈眉庄“假孕”事件以后,甄嬛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沈眉庄被去掉封号,禁足于闲月阁内。甄嬛与沈眉庄之间感情深厚,为了沈眉庄前去大殿求胤禛,但是胤禛在殿内陪伴曹贵人与温宜公主,任由甄嬛在室外忍受暴晒。



殿内,曹贵人似乎也有刻意提醒胤禛莞贵人等待在殿外,但是胤禛似乎不为所动。胤禛当真是认为甄嬛与沈眉庄假孕事件有所牵连,所以迁怒于她么?

要知道,从一开始,甄嬛就是胤禛面前最得宠的妃嫔,胤禛将她当做纯元的替身(悲哀的是甄嬛不知道)绝不会轻易迁怒于她,甚至闲月阁内,齐妃有意牵扯甄嬛,也被胤禛所呵斥。沈眉庄失宠以后,胤禛最迫切的就是保护沈眉庄的好姐妹——甄嬛。


但是胤禛为何对于甄嬛不闻不问?当真是因为曹贵人的三言两语么?很显然不是。胤禛也明白,后宫之中乌烟瘴气,华妃向来就不喜欢甄嬛,若是胤禛不顾一切眷顾甄嬛,恐怕华妃等人更加不会放过甄嬛了。而且沈眉庄“假孕争宠”证据确凿,胤禛暂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此时此刻接见甄嬛又能如何?索性不见。

而且,正如端妃所说“如果华妃是猛虎,那曹琴默就是猛虎身上的利爪。”


澹奕


剧情回顾:

华妃与曹贵人陷害惠贵人(沈眉庄)“假孕”,且证据矛头均指向惠贵人,皇上龙颜大怒,降惠贵人为答应,褫夺封号,禁足闲月阁。甄嬛欲为眉庄求情,在勤政殿门口求见皇上时,遇见准备离开的华妃,从华妃口中得知,曹贵人在里面陪皇上。华妃离开后,苏培盛向皇上通报莞贵人(甄嬛)求见,皇上沉思不语时,曹贵人开口了:





皇上听了曹贵人的话,不予理睬莞贵人的求见,直接岔开话题,让曹贵人唱歌了。

皇上仅仅是因为曹贵人两句话就对甄嬛不问不顾吗?且听我分析原因:

烦心国事 时机不宜

甄嬛在殿外等候皇上的时候,苏公公和华妃都分别对甄嬛透露了“西北战事吃紧”的信息,国家不安定,皇上必定很烦心的,见温宜就是为了放松一下,不想提不高兴的事情。皇上猜到这时候甄嬛面圣多半也是为沈答应而来;而这个时候曹贵人就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开口闭口沈答应,表面上是关心莞贵人,实则提醒皇上甄嬛的来意;同时隐射二人关系匪浅,假孕之事或许有牵连。皇上不高兴,自然不会见甄嬛。



战事危急,依仗年家

要年羹尧在前线帮你卖命,还不得讨好人家妹妹吗?

华妃一向与甄嬛不睦,皇上此时不见甄嬛是为了安抚华妃。

对眉庄失望

眉庄进宫以来,很是得到皇上的器重,让她学习协理六宫事宜;眉庄怀孕,皇上很高兴,但没想到是一场假孕的闹剧,


皇上此时并不想宽恕眉庄。

曹贵人的两句话,是想要沈眉庄的事情连累到甄嬛,虽说不是皇上不见甄嬛的主要原因,但也绝对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


读剧讲心


那会所有人以为沈眉庄假孕争宠,皇帝偏爱甄嬛,这把火没烧到甄嬛身上很不容易!宫里大大小小的主子恨不得甄嬛也被处分!曹贵人那么说,皇帝担心甄嬛是来给沈眉庄求情的不想见,另一方面也想让甄嬛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