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一位怎樣的人?

漂亮的學姐


杜月笙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最富有傳奇性的江湖人物。他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上海三大亨”。連蔣介石對他也忌憚三分,並說他是“上海的地下皇帝”。

那麼,杜月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一、命運多舛,小學徒逆襲成黑道大佬。

杜月笙1888年8月出生在江蘇省一個貧困家庭,父母在他4歲的時候先後去世。他跟著繼母和舅舅長大。杜月笙只讀過5個月的書,就輟學回家。

14歲的時候,他就背井離鄉,去上海一家水果行當學徒。他聰明伶俐,練下了一手給水果削皮的好手藝。

在水果店工作,只能賺個飯錢。

但這並不是杜月笙一輩子所追求的生活目標。當時的上海流氓橫行,杜月笙對那些在街上牛氣沖天的流氓混混非常崇拜,於是他就跟他們混在一起,開始沉迷於賭博。他不時地出入賭場,讓水果行的老闆非常不滿,很快他就被炒了魷魚。

當時的上海青幫勢力非常大,而且幫派之間經常進行火拼。

杜月笙身材瘦弱,文質彬彬,好勇鬥狠不是他的強項,他只能在賭場做莊家騙錢。

這樣混了幾年,也沒有混出什麼名堂。

後來,他的師傅陳世昌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就推薦杜月笙去青幫頭目黃金榮那裡做事。

黃金榮是當時上海青幫最有名,勢力也最大的人物。他是上海法租界巡捕出身,可以說是黑白通吃。杜月笙進入黃金榮的府邸,只做了一個底層的嘍囉。

後來,黃金榮的老婆林桂生得了一場怪病。按現在來說,是因為大煙抽得太多,導致神經系統混亂。

杜月笙鞍前馬後地照顧林桂生,從而得到了林桂生的倚重。

不久,黃府丟了一箱價值十萬元的鴉片。杜月笙冷眼旁觀,幾番試探,就抓到了真正的竊賊。

由此令林桂生和黃金榮另眼相待,他也成了黃金榮最得力的助手。黃金榮於是將鴉片生意交給杜月笙打理。

杜月笙是個有野心的人,他在為黃金榮效力的同時,暗中扶持了自己的力量,打通了鴉片貿易的路線。

在一切準備就緒以後,他就向黃金榮提出想自立門戶。後來黃金榮也同意了

二、毒品大亨,又善於周旋與粉飾。

當時上海的鴉片貿易非常猖獗。杜月笙聯合黃金榮,張嘯林這兩位青幫頭目,在租界內成立了所謂的三鑫公司,和法租界聯合收取保護費。

他們買通巡捕密探,掃蕩其他黑幫的地盤,將他們徹底趕出了上海的鴉片市場。到20世紀20年代末,三鑫公司基本壟斷了上海的鴉片貿易。

每年從這項黑色交易中的獲利就能達到上千萬元。

杜月笙每次過年都要花上百萬的銀元打點各種關係,無論是底層的黑幫打手,還是普通的街頭巡捕,每年都會收到杜月笙發放給他們的紅包。

杜月笙說,做人最難吃的三碗麵就是:人面、場面和情面。

無論杜月笙如何標榜自己,他販賣毒品都是害人的勾當。他的錢都是沾滿鮮血的不義之財。

因此,杜月笙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他開始包裝自己,轉變形象。當上海發生災害時,他出面組織賑災。有時上海工人和資本家發生糾紛,他也出面調解。

為了附庸風雅,他還找老師教他書法,廣招門客。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等都是他的座上客。杜月笙還花錢買了幾個官方職務,用來裝點門面。

三、心狠手辣,又有著鮮明的愛國心。

北伐戰爭以後,杜月笙害怕國民黨政府收回租界,消滅青幫生存的土壤。

1927年4月,蔣介石準備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就找到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人,要他們幫忙鎮壓上海的工人,杜月笙等人立即同意。4月11日晚,杜月笙誘捕了上海共產黨工人領袖汪壽華,將他殘忍地活埋。

次日,杜月笙等人出動大批黑幫分子,偽裝成工人,在全市攻擊工人組織。蔣介石就以工人內訌為名,將上海工人糾察隊全部繳械,開始屠殺共產黨人。這就是有名的“四一二大屠殺”。杜月笙因此立下了大功,也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

杜月笙1933年脫離了青幫,成立了自己的幫會組織——恆社。

在抗戰時期,他成為上海勢力最強大的黑幫頭目。在抗戰中,杜月笙用實際行動為國家做了一些貢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杜月笙表現出了極大的愛國熱情。

他讓自己的幫派成員全力協助中國軍隊作戰,包括提供情報、帶路、暗殺日軍軍官和後勤人員等。杜月笙還拿出大筆錢款支持抗戰。

他籌集了數量驚人的毛巾,香菸,罐頭食品,送到前線戰士的手中。後來他還從荷蘭進口了1000副防毒面罩送給八路軍使用。

四、自詡“夜壺”,有自知之明。

日本攻陷上海以後,日本人大肆拉攏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

杜月笙明確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並前往香港躲避。之後為了逃避戰亂,曾經在重慶居住,後來舉家又都回到上海。

杜月笙有一個著名的尿壺理論,就是說搞政治的人把黑幫當做尿壺,每當晚上要小便的時候,就很需要一個尿壺,但一旦小便完了,這個尿壺就不需要了,甚至會嫌它又臭又髒,恨不得立即砸掉。所以杜月笙很清楚自己的處境。

1949年,國民黨軍隊已經兵敗如山倒,杜月笙開始為自己安排後路。當年3月蔣介石會見了杜月笙,希望他去臺灣。

而中國共產黨也派黃炎培等民主人士勸杜月笙留在上海,可以對其歷史上的行為既往不咎。

杜月笙想起四一二大屠殺的場景,覺得自己造孽太深,未必會得到原諒,也就不願留在上海。

1949年4月,杜月笙舉家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定居。1950年,寓居香港期間,杜月笙的哮喘病不斷惡化,於1951年8月16日病逝於香港,享年63歲。

杜月笙在死前命家人把所有的欠條都燒了,他說不想自己的兒子成為討債之人。他去世前對子女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沒希望了,你們還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杜月笙,從一個小混混逆襲成為黑幫大佬,他經營毒品生意,賺取不義之才。他因為自己沒有文化,所以特別喜歡與讀書人交往,並粉飾自己,裝點門面。他心狠手辣,卻又有著一番愛國之情。

他能識人,也很有自知之明,不盲目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杜月笙,在民國時期,確實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上海灘三大亨: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貪“權”;杜月笙貪“名”。

杜月笙平生最好“名”

這裡頭貪權的張嘯林,投靠日本人做漢奸,死的最快,也最被人所唾棄;

這裡頭貪名的杜月笙,廣交天下賓客,做善事,競選上海市長,可惜始終差一口氣,正不了“名”,最後鬱鬱而終;

這裡頭貪財的黃金榮,黑吃黑,明搶暗盜,花天酒地貪圖美色,解放後被抓出來當典型掃掃大街,回家繼續抽大煙,壽終正寢。

沽名釣譽一場空

以權、名、財三者比較

權的毒性是最大的,弄不好就家破人亡誅滅九族;名的毒性其次,所以劉邦和朱元璋都不能忍受自己的宰相清正廉明比自己的威望還要高;財的毒性最小,所以歷史上聰明的功臣都拼命貪汙,自汙以求避禍。

杜月笙拼命洗白,用佛教的話語來說叫做“求不得”,為啥?他一邊洗白,一邊搞黑道,賭場大煙公司還是繼續經營的,流氓癟三還是繼續拉幫結派的,這種一邊洗白一邊往身上塗汙泥的行為,大概是一種強迫症。

到了後期,為了求名,經常性的要借債來轉圜。這幾乎和紅樓夢中的賈府類似了,外面雖然沒倒,內囊兒也盡上來了。只是歷朝歷代,當權者最恨的就是這種沽名釣譽之徒,郭解是怎麼死的,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

杜月笙,高看一眼,也就是個民國的遊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

談者無語


文史頻道第21期之青幫大佬

杜月笙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黑幫老大,他和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為上海三大亨,青幫在上海灘最知名的大哥。


說起杜月笙,很多人是從影視劇中瞭解到的,真實的杜月笙比電視劇中還要傳奇。

他出生在貧苦家庭,起初在上海灘以賣梨為生,後來因為削梨的技術好,受到黃金榮老婆的注意。

加上為人精明,辦事妥當,很快就在黃公館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成為了黃金榮身邊的紅人。

他後來做鴉片生意發了大財,成為了上海灘最有錢的黑幫教父。

杜月笙為人非常的大方,有朋友找他借錢,他都會爽快的答應。

很多人連借條都沒有寫,就幾萬塊甚至十幾萬的拿走了。

1927年,杜月笙在蔣介石的授意下,發動了對工人組織的圍攻,導致大批的革命人士並逮捕,最後大部分被國民黨殺害。

可以說,杜月笙手上是沾有革命人士鮮血的,他也有反動的一面。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他支持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組織抗日救國組織,捐獻了大量的物資。

後來更是個人出資購買了一架飛機,捐給了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

日本人佔領香港以後,杜月笙移居香港,繼續支持大陸的抗戰。

在民族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杜月笙勇敢地站了出來,用自己的財力和影響力,支持抗日戰爭,對民族來說是有功的。


抗戰勝利以後,曾經返回上海灘,痴迷於競選上海市長,可惜蔣介石並沒有讓他做市長。

這件事以後,杜月笙說我們就像是夜壺,主人用的時候把我們拿出來,等不用的時候又嫌棄你臭。


在杜月笙心裡對蔣介石產生了芥蒂,這也是他不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出杜月笙比較有骨氣的人。他身上有愛憎分明的精神。

晚年的杜月笙散盡了萬貫家財,身邊的朋友也如樹倒猢猻散,在香港的生活非常地淒涼。

他於1951年8月16日去世,享年61歲。

據說身邊只有孟小冬一人陪伴,曾經叱吒風雲青幫老大,在悲憤中結束了一生。


喜歡的點個關注唄,或者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史頻道


杜月笙是上海人,周立波也是上海人,前者為“海上聞人",後者為“海派清口"。一個是吃三碗麵的;另一個是吃咖啡的。兩人在上海灘都非常有名,上海人對他們都不感冒。因為上海人見多識廣,見怪不怪,唯有鄉下人(外地人)對他們五體投地。

今天說杜月笙!我先來說說杜月笙家喻戶曉的二件大好事情:一、向窮癟三施粥;二、為抗日作出巨大的貢獻。


(杜月笙剛出道的照片)

上海灘當時窮人太多,每年冬天有許多窮人都要餓死和凍死在馬路上。於是,上海灘上的流氓發慈悲。黃金榮和杜月笙在每個星期五下午都要向上海灘的窮癟三施粥,黃金榮規定:每一個癟三排隊只能領一次粥,在排隊前在手腕上用毛筆畫一個圈,等毛筆水乾了就能領粥,但是第二次領粥就會被打出去。杜月笙就不同,他說一個星期領一次粥,本來癟三已經餓的半死,你叫他只吃一份粥是不夠的。所以,他叫癟三領粥不畫圈,只要你再排隊照樣能領第二次粥。

杜月笙為抗戰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他將漢奸市長暗殺了,又將把兄弟漢奸張嘯林也暗殺了,我在這兒不多介紹了。杜月笙不但為國民黨做事,並且為共產黨也作事。潘漢年剛解放時還是上海市副市長,到了1953年後就被關起來了,原因有二條:一是潘漢年沒有得到組織同意就擅自與大漢奸汪精衛會面;另一個是潘漢年與上海灘的大流氓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都有良好的關係。杜月笙抗戰結束以後,認為自己有功,想當上海市市長,結果上海人都群起而反對,一個大流氓做上海市市長,我們都不是要做上海灘上的癟三了嗎?所以,蔣介石也沒有同意杜月笙做上海市市長。



蔣介石與杜月笙的關係就像杜月笙所說的是夜壺的關係,想到要晚上尿一把時,就提起來尿一把,用完就放在一邊。1948年,國民黨的政權危如累卵,四川、湖南、蘇北發生自然災害。於是,蔣介石要求杜月笙出面做點事。杜月笙在上海舉辦了一次選美比賽,這是民國第一次選美,也是唯一一次選美,選美的錢都捐獻給蘇北災區。杜月笙與戴笠關係比較好,戴笠一死,杜月笙與蔣介石關係隔了一層紗。1946年,黃金榮60大壽,蔣介石軍務那麼忙,還從南京跑到上海為黃金榮祝壽。(與杜就沒有那麼親密了)



再來說說杜月笙做的三件壞事,這些在舊社會好像家喻戶曉:

一、1927年,上海總工會有八十萬會員,有三千支槍,總工會主席是中共黨員汪壽華,他還是青幫中的“通"字輩,比杜月笙“悟"字輩高出一輩,杜月笙叫汪壽華為師叔,杜幫助過汪,汪也幫過杜。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大屠殺以後,4月11日,杜月笙下帖子邀請汪壽華到杜公館來吃茶。汪剛走進杜公館,就遭到張嘯林一批流氓毒打,汪大叫。杜月笙聽到慘叫,馬上就說,不要在家裡做掉。這幫流氓將汪壽華塞進麻袋,活埋在楓林橋下,當時汪壽華時年26歲。

二、誰都知道杜月笙的原配是沈月英,沈月英沒有生育,領有一個養子。由於沈月英對杜月笙娶了幾房小妾不滿,於是就與自己的表兄通姦。有一次她的表兄又來了,在家的流氓將她表兄控制住。杜月笙回來以後,就將她表兄全部剝光,讓沈月英站在樓上觀看如何處置她的表兄的。他們將沈月英的表兄生殖器割掉,表兄的慘叫聲深深地刺激了沈月英的神經。以後,沈月英被關在一間屋裡精神有點不正常了。

三、民國時,宋家名氣最響,宋慶齡嫁給孫中山,宋美齡嫁給蔣介石。宋家有個最小的弟弟叫宋子安,宋子安讓宋家最頭痛的。有一天,宋子安在“百樂門"跳舞,認識了一個舞女,兩人從相識到同居,從同居到舞女懷孕,兩人難分難離。舞女懷孕後知道了宋子安的身份,就一定要嫁給他。宋子安回去一說,立刻遭到全家人反對,一個舞女又是鄉下人,怎麼能嫁到宋家的豪門中來呢?於是,全家人覺得用錢來了斷這件事。舞女死活不同意,一定要嫁給宋子安。無奈,宋家請杜月笙來幫忙。杜月笙一幫流氓將舞女騙到一個地方,將她的衣服剝光,用一根扁擔活生生的將小孩從舞女的肚子裡壓出來,舞女大流血,小孩也沒命了,兩條人命就這樣完了!(馬未都也說過此事,不過他說的杜月笙按規矩辦。)

再來說說梅蘭芳、孟小冬、杜月笙的故事。眾所周知:梅蘭芳與孟小冬是民國時期戲曲界兩大名角,一個是須生之皇,另一個是旦角之王。18歲的孟小冬還是一個青澀少女時從上海到達北京,看見了偶像梅蘭芳。同梅蘭芳同臺演出《四郎探母》,兩人合作默契、互生情愫。當時,梅蘭芳已有二房太太,孟小冬只能是梅蘭芳的“金屋藏嬌"。1930年,梅蘭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以梅蘭芳家人身份登門弔唁,卻被家奴攔在門外,懷有身孕的梅芝芳用孩子的命做威脅,執意不讓孟小冬進門,梅蘭芳也一聲不吭。

心灰意冷的孟小冬在《大公報》上發表與梅蘭芳斷絕關係,同時要求梅蘭芳付分手費。梅蘭芳應該在當時也算是一個渣男吧,他一分錢也不肯出,並說準備打官司。孟小冬回到上海與杜月笙第四房太太姚玉蘭說起此事,準備請律師打官司。姚玉蘭將此事告訴杜月笙,杜月笙說這事好辦,就寫信給梅蘭芳,說他是否以後不到上海灘來唱戲了?想不到梅蘭芳接到杜月笙的來信,馬上將上海的別墅賣掉,將錢全部匯給了孟小冬。

杜月笙因為很忙,經常不回家,所以有時孟小冬到杜公館與姚玉蘭同睡。有一天子夜,孟小冬朦朧入睡,迷糊中覺得姚玉蘭去上廁所,但是回來的是杜月笙,杜月笙將孟小冬抱住,孟小冬因為杜月笙為她辦了事,心裡對他有好感也沒有拒絕,以後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情人了。1951年,孟小冬與杜月笙結婚,第二年杜月笙就在香港病逝,終年63歲。


張律明


儘管青幫和洪幫在舊社會魚肉百姓,橫行無忌,對社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在面對日寇侵華這樣的民族矛盾時,青幫和洪幫也出現了好多無恥漢奸成為小日本的走狗。但是,更多的青、洪幫成員還是選擇民族大義,與小日本勢不兩立。

30年代上海灘“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三人作為青洪幫的成員,在上海灘非常具有影響力,壟斷了整個上海灘所有的黑道生意。在面臨日寇侵華時,都能以民族大義為先,除了張嘯林中途倒戈以外,黃金榮和杜月笙都參加了上海各界的抗日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

尤其是杜月笙,積極參加抗日勞軍活動,籌集大量香菸和罐頭等食品,送到抗戰的第一線。他甚至還籌集到一批通訊器材和防毒面具等稀缺物資交給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

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小日本的拉攏,拒絕出任偽上海市長,並於1937年11月逃往香港,繼續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和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從事情報收集和暗殺漢奸等活動。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返回上海。對於內戰,他不是特別贊同,私下同情共產黨並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1949年4月,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夠前往臺灣,繼續發揮青洪幫的作用。而共產黨方面,也通過秘密渠道積極接觸杜月笙,希望杜能夠留在上海,穩定的大上海的局勢。

杜月笙最後艱難做出決定,既不前往臺灣,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選擇居住香港。1951年8月16日,63歲的杜月笙在香港去世。終其一生,雖然他出生草莽,但在民族大義面前並不含糊,絕對是功大於過的一個歷史人物。





文史不假


沈醉,範紹說: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里洋場,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成為了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成為當時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杜月笙有過人的投機沾營本領與玩弄權術的狡詐,對前清遺老、軍閥政客、黨國高層、社會名流,乃至金融工商鉅子,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而蔣氏高層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無不結為杜氏豪門密友。杜月笙心裡一直對文化嚮往和敬畏,發跡後與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識界、文化界也周旋得遊刃有餘。


4歲以前,杜月笙父母雙亡,先後由繼母和舅父扶養長大。

14歲時,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通過陳世昌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後得到黃金榮的信任,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之後杜月笙糾合同夥,勾結軍閥,販賣鴉片。

37歲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社會地位不斷提高。

39歲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同年擔任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法租界公董局臨時華董顧問。

41歲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通過結交金融界著名人士,他的銀行業務頗為興旺。(來自百度)

朱小平說:杜月笙也曾做過一些有利於人民的事,如救助災民、熱衷慈善,特別是他積極支持抗戰。杜月笙是舊中國上海青幫(亦稱安清幫)的大頭目。蔣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奪取政權,杜月笙在政變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僱用流氓為上海總工會送錦旗放煙霧、誘騙殺害總工會委員長、中共黨員汪壽華等,致使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數千工人被蔣介石殺害。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有三個黑社會頭子,一個是杜月笙,另外兩個是黃金榮和張嘯林。 當時人們對這三個人有很想象的形容,“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

他一生風口浪尖,刀刃生活。遇見過無數的人,有錢的,有權的,有名聲威望的,有才情的。他有能力,有手段,也有情懷和民族驕傲。他講義氣,有氣魄。病入膏肓之時,他銷燬了別人寫給他的所有借據。他對子女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

他喜歡有才華的孩子,常常跟兒女們說他小時候窮得很,沒有機會念書,要兒女們珍惜現在的讀書機會。

彌留之際,迴光返照的最後一句話便是——我沒有希望了,可你們大家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許多人為他作書立傳,然而我們對他的印象不過是影視作品中的罷了。他確是那個時代傳奇中的傳奇,代表許多闖蕩的年輕人的夢想夢想總是和虛幻連在一起。也許,就連杜月笙的家人、後代,也從未真正走進過他。而杜月笙留在許多現代人心目中的,不過是《上海灘》之類的影視劇所刺激起來的想象罷了。


阿伊西


杜月笙出生在一個極度貧窮的家庭裡面,在他出生後不久先是他的母親去世,緊接著他的老爸找了另一個女人,也就是他的後媽,但是不久之後他的爸爸也離開了人世,這下子失去至親的杜月笙,後母成為了他年幼的唯一陪伴他的人,可是這個社會究竟有多麼的殘酷,他自己也無法想象到,他的繼母也去世了。

童年時候的杜月笙似乎總是在被那個舊社會無情大打壓著,當然了,不僅僅是他在遭受的殘酷的剝削,那個時代的的底層階級的日子,他們存活的真正意義僅僅是為了混口飯吃,談理想,談愛國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太過於遙遠了。

也正因為如此,年紀輕輕的杜月笙就跑去了上海,在親戚的推薦下在上海一位水果店的老闆手下做雜活,隨著這個小杜月笙的業務越來越熟練,杜月笙開始了在外跑業務的營生,這下好了,對於年幼無知的杜月笙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機會,他可以親眼看看這個繁華的大都市,他可以親眼看看這個花紅酒綠的夜上海。

當時正值學生上街遊行示威,對於年幼的杜月笙來說,這場愛國行動極大的激發了他的好奇心,也正因為如此年紀輕輕的杜月笙義無反顧的加入到了這場愛國運動中,晚上回到水果店的時候,杜月笙被水果店老闆宣告,回家洗洗睡吧,我們這容不下這尊大佛。

就這樣杜月笙被趕出了水果店,看著這個紙醉金迷的夜上海,小小的杜月笙第一次感覺到生活在別人的屋簷下是多麼的沒有主動權,也許那個曾經善良的杜月笙在那一天就死了。

後來的杜月笙販賣毒品、販賣人口,壞事做盡,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聚集了數額龐大的財富,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得以在那個舊上海打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是聲名顯赫的杜月笙也因此留下了赫赫罵名,人們仇恨他,人們詛咒他,那個繁華的城市再也沒有一個心地善良的杜月笙,他誓死要將底層的窮困老百姓踩在地下。

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這三大青幫巨頭,活生生的將大上海籠罩在他們的權力和慾望之下,杜月笙這個從社會底層一路慢慢走上來的窮小子,一度成為上海數一數二大人物,他的逆襲不僅僅將數以萬計的窮困百姓踩在了腳下,還將整個大上海的風氣弄得烏煙瘴氣。

販毒、販賣人口、開眾多的妓院,當杜月笙擁有了用之不竭、取之不盡財富的同時,不僅僅沒有將自己曾經所遭受的種種壓迫和剝削徹底理解,反而將所有曾經遭受的種種不公平,全部都壓在了底層的百姓身上。

杜月笙的傳奇一生,有人說他愛國,在國家和民族面前大義凜然,也有人說他的民族的罪人。


歷史總探長


杜月笙是個什麼樣的人,說實在不太好評價因為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我們不能站在當今的立場去指責一個時代的人所做的事情對與錯。那樣太過於自我。或許這也是為了生存。如果非要讓我說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話,我想以江湖而言只能用一個詞要形容那就是“俠客”,如以政治而言那他就是“政客”,他所做的事有對也有錯,錯在出身在一個亂世的年代想要活的好,過的好自身的努力與奮鬥離不開,時代造就英雄嘛。 一、為什麼說他錯

杜月笙的一生可謂是充滿傳奇色彩,從一個上海灘小混混成為青幫大佬這期間做了多少事有誰知道,人們只管看成功,以至於忘記身一路走來經歷什麼,能在那個年代能成為一黑幫老大除了智慧謀略以外殺人放火也不在話下吧。錯在哪了?與其說錯不如說時代給了每個人的立場不同,選擇也不同。因為他選擇了幫會所以與眾不同。如果他不選那就沒有後來的傳奇了。

二、為什麼說他對

從青幫到販毒頭目又在其它方面涉足,又曾大力支持過抗日戰爭,1937年抗戰爆發其間杜月笙組織別動隊協助國軍作戰,暗中幫助軍統收集情報信息,多次協助組織暗殺漢奸等活動。還曾一口氣贈送蔣幾十架飛機等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就這些愛國行動你說他不對嗎?三、為什麼他是英雄

日本佔領上海後,杜月笙前往香港,以紅十字會長身份,在自家宅中通過捐款和物資等支援抗戰。這些功勞並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出來的。雖說身在戰爭年代支持抗戰義不容辭,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如此,否則也不會有如此般漢奸走狗了。當然,也沒有人稱他為英雄,只是江湖上不都以英雄了得來形容嗎?

四、為什麼說他是俠客

杜月笙,廣交天下賓客,做善事,不投靠日本人做漢奸,幫助過許多人,久個人情的一大堆,從這點上看是不是有點像梁山宋江等人。從他的經典語錄上看這麼一句:對人必須誠懇,即使有人欺瞞我於一時,我總能以誠字來感動他,使他心悅誠服。我的處世之道,盡在一個誠字,你們舉一反三,方始可以談交友。從某語句中是不是可猜測一個這個人的心理活動,以至有的人說他是披著外衣的裝X,但不管怎麼說從為人處世上可以這個人在道上有獨到的見解。


五、為什麼說他是政客

一個小人物成為上海灘呼風喚雨的人物實在了不得,涉足金融、文化、娛樂等多個領域。杜月笙還任公董局華董那是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但做為這樣一個政客卻一直想從各個方面去進行對他過去的洗白,反而越洗越不白。最後連上海市長一職都坐不成,有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思,兩黨均去不得,無奈去往香港鬱鬱而終,死前將所有借據全部燒燬。有句說的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所有對、錯、愛、恨、英雄、俠客、政客只能證明人間來過,人死如滅煙。

希望以下分享對你有所幫助,發現歷史真實的過去,總結歷史映射更美好的未來,歡迎關注頭條號:遠近曉歷。第一時間推送更多精彩問答。


遠近曉歷


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灘,是一個讓無數人嚮往的繁華盛地,這裡的江湖很是壯觀,被幾個人攪動得風起雲湧。

這幾個能夠在上海攪起一番風雨的人中,自然少不了一個愛吃“三碗麵”的人——杜月笙。

杜月笙,是一個可以被稱為“傳奇”的人物。

他沒讀過多少書,卻喜歡別人稱呼他為“杜先生”,總是一身長衫,他想讓自己看起來更顯文雅。不過,一身長衫終究也掩蓋不住他心中的江湖氣,江湖氣中則又裹著幾分豪情和氣節。

許多人只將他當成一個所謂的“流氓”,他以“黑”起家,不論是毒,是賭,在他起家的過程中,沒有他沒幹過的,無數人成為了他的犧牲品,可謂是“一路哭只為一人笑”。

也有許多人說他是一代豪傑,人在江湖,卻不敢忘國事,為了國家和民族,不僅果斷推掉了日本人的拉攏,還為抗戰事業傾盡了家資,一路奔波。

杜月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或許是縈繞在每一個想要了解和窺探杜月笙這個上海灘一代風雲傳奇人物的人生的人心頭的一個疑惑。

杜月笙可謂是一生動盪,他生於1888年8月,也許是這一串吉祥的數字,讓他坎坷的一生註定了波瀾壯闊。

他的命格彷彿也專克自己的親人,3歲沒到便失去了母親,沒多久後妹妹也被送了人,5歲沒到時又失去了父親,8歲沒到時養他育他的繼母也不知所蹤,從此獨自一人活著,雖然很苦很累很艱難,可是他卻擺脫重重困難活了下來。

沒有一個人會料到,包括他的外祖母,他不僅能夠活下來,更是活成了一個人上人。

他在離開老家高橋去上海闖蕩時,曾哭著對自己的外祖母說:“外婆,高橋家鄉人人看我不起,我將來回來,一定要一身光鮮,一家風光!我要起家業,開祠堂,不然,我發誓永遠不踏這塊血地!”

1931年,在杜家祠堂落成後,他舉行了一場奉祖入祠典禮,不僅祝賀者近萬人,許多國民黨政要送來了祝賀,便是蔣介石也親書祝詞送給杜月笙,不可不謂風光。

一個被舅舅趕出家門的14歲少年一頭闖進了人頭湧動、魚龍混雜的上海灘,從開始時的不如意到後來的順風順水,竟然打拼出了一份讓無數人羨慕、眼饞的家業,這樣的人絕對沒有幾個。

杜月笙是出了名的“會做人”,所以他很早便已經開始有意無意地為自己編織一張“人情網”,這張人情網在開始時只是覆蓋於江湖,後來隨著他的崛起,便慢慢延伸到了商界、軍界和政界。

一個人的成功,永遠離不開一張可靠的人情網。

他為了能夠在上海站住腳跟,拜了青幫“通”字輩流氓陳世昌為老頭子,這是他所編織的人情網的第一個節點。只有加入了青幫,他才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幫助。這不,因為加入了青幫,他認識了一個“爺叔”黃振億,後來在黃的幫助下,進入了黃金榮的黃公館。

在沒有進入黃公館時,實際上人稱“水果月笙”的杜月笙便已經結識了張嘯林,和張合作在一個碼頭上收取保護費。後來,張嘯林救過他的命,他也救過張嘯林的命,所以杜、張兩人的交情很深。

在黃公館中,因為真心照料生病的林桂生,所以獲得了林桂生的青睞和栽培,沒有林桂生這個貴人和伯樂,杜月笙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冒頭,也可能不會冒頭。

後來,因為處理黃金榮被綁架案得當,又得到了黃金榮的信任,然後一步步往上爬,爬到了和曾經在自己眼裡高高在上的黃老闆稱兄道弟的位置。

對於政界和軍界的人情網的編織,他也很有耐心,很捨得投資。

所以,不論是落魄總統黎元洪,或是不入流的“小癟三”戴笠,都可以成為被他禮待的人。他會識人,所以他看的不只是一個人的過去,更會揣摩和預算一個人的將來,過去的輝煌雖然值得尊敬,可是他更看重的卻是將來能不能創造輝煌!

所以,即便是戴笠用小伎倆見到了他,他也沒有惱怒,反而很欣賞戴笠,然後對戴笠進行了投資。

杜月笙有闖勁,有頭腦,有手段,又有一張可以隨時動用的人情網,所以他的成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讓人看了也不覺得驚訝,只覺得合乎情理,且心中怡然。

每一個時代都會湧現出無數個成功立業的人,但是既能夠成功立業,又能夠立功、立名的卻是少之又少,只要出現一個,便是鳳毛麟角般的人物。

杜月笙便是一個成功立業、立功、立名的人,“立德、立功、立言”的人被稱為聖人,杜月笙當然不可能是聖人,但是能夠立業、立功、立名,稱他為“人豪”也不為過。

他在1927年站到了蔣介石這邊,配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清黨”,從此傍上了國民黨和蔣介石,然後發展到了巔峰,超越了黃金榮,拿下了“上海灘第一大哼”的位置,成為了上海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日本人,或者是英法,都會給他幾分薄面。

杜先生在上海灘的面子有多“值錢”呢?

1932年,日本發動“一·二八”淞滬抗戰後,企圖借道法租界出一支奇兵突襲國軍,這事被杜月笙獲知後,一邊迅速將消息傳遞給蔡廷鍇和吳鐵城,一邊親自出面組織各國領事開會。當各國領事為了不得罪日本人,試圖默許日本的借道行為時,他氣得拍著桌子威脅道:“好,東洋兵可以進租界、住租界、利用租界打中國人。你們儘管通過這個議案,不過,我杜月笙要說一句話,只要議案通過,我請日本軍隊儘量的開來,外國朋友一個也不要走,我杜月笙要在兩個鐘頭以內,將租界全部毀滅!我們大家一道死在這裡!”

因為杜月笙這一句話,日本借道法租界突襲國軍的陰謀胎死腹中。

1937年,日本贏了淞滬會戰後打起了杜月笙的主意,想讓他給自己當走狗,所以先是說拿出3000萬日元合夥開公司,被杜月笙拒絕後,直接改為送錢。當時日元、法幣對美元的匯率很接近,日本人能夠拿出3000萬來收買杜月笙,這是什麼概念?

不過,杜月笙的“身價”可遠遠不止3000萬,再說他也是一個很有民族氣節的人,所以還是拒絕了。

日本人眼巴巴地送錢,杜月笙根本看不上。

杜月笙拒絕日本人的送錢行為後,又在日本特務的眼皮底下悄悄離開了上海,去了香港,然後在香港為抗戰開展後方工作,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物資給物資。

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辛辛苦苦積攢了一輩子的家資拿了出來,即便一度負債累累,也沒有一絲猶豫。

他招攬的無數門生更是多數上了戰場,為國效力。

所以,他既立了業,又立了功,又立了名。

如此一個人物,從舔血的江湖裡發跡後,開始由黑轉白,致力於洗白自己,致力於為國出力,竟然做得比很多看似一身正氣、一心為國的人更好,所以他讓人敬佩。

不管他最後選擇了誰,選擇了去哪了,他曾經為國家所作的貢獻都不應該被抹去。


吾與吾國


上期我們講到杜月笙的“好哥們”張嘯林錢財被騙,要杜月笙出頭幫他討公道(流氓向人討公道),杜月笙欣然答應。

影視版杜月笙

杜月笙答應歸答應,這個公道如何討?裡面可是有大學問的,如果直接帶人打上門去,那不過是張嘯林式打手一般的人物,是很難成氣候的,杜月笙可不是一般人,因此,這公道要討回來必須得使點“高雅”的手段。

一天早晨,上海紗布交易所門前聚集了一批凶神惡煞的人,帶頭的叫顧永園,待交易所大門甫開,一群人吵吵嚷嚷的衝了進去,又是打又是砸,交易所也不是吃素的,也有人看場子,看到有人搗亂,紛紛往外湧,眼看就要接上火了,只見門外衝進來的人紛紛亮了家底,腰間一人別了一把王八殼子。

這不是一般的來鬧事的,這是來要命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交易所的經理一看,還是報官吧,畢竟在自己的交易所出了人命,生意也就沒法做了。

電話打到警察局,那邊一個杜月笙搭檔沈杏山的手下接到電話,先是嗯嗯啊啊聽不清,讓他們一會再打過來,一會打通了又說自己耳朵不好使,讓他們派人到警察局說明情況。就這樣斷斷續續幾個回合,巡捕房的官老爺總算是來到了交易所。

都沒等交易所的經理說話,顧永園撲通就跪在了巡警跟前,讓他們給他做主,說是交易所害人騙錢,巡警一聽:“還有這事,別激動,朗朗乾坤,自由說理的地方,我給你們做主”。一邊向著交易所經理到:“那個是領頭的,敢騙人錢財,走!我帶你到監獄吃幾天生活去!”

交易所經理一看巡警和鬧事的人穿一條褲子,頓時沒了脾氣,一邊跟巡警扯皮,一邊差人去叫大老闆聞蘭亭,大老闆此時也不好出面了,擺明了有人做局整他們呢,左思右想,對,找杜月笙啊,上海灘的杜月笙出了名的缺心眼,誰家有事都幫忙,攔都攔不住,於是便派人去了杜公館。

杜月笙

可沒想到派去的人去的快,回來的更快,為啥,根本沒見杜月笙的面,確切的說是門都沒讓進,哪來的癟三,還想見我家杜先生,轟出山門!

聞蘭亭一看這架勢,也不怪底下人,是自己疏忽了,怎麼能讓下人去請這個上海灘大亨呢?如果真能下人都能請得動杜月笙,你們還能指望她給自己解決問題,還是應該我自己去一趟,聞蘭亭到了杜公館,萬墨林領進門來,讓他稍等片刻,杜先生正在睡覺,聞蘭亭一聽,這火都燒到眉毛了,你杜月笙還在睡覺,明擺了不給自己面子。

還得找人,得想辦法速速把這位爺請出去,給自己滅火啊!請誰?上海灘銀行鉅子、工商業界領袖傅筱庵(未投敵前),傅筱庵在上海灘可不同於一般的巨賈富人,政商界、黑白道都能吃得開,杜月笙、黃金榮加起來也不敢和他抗衡。

傅筱庵來了,杜月笙就不能再擺譜了,再擺譜問題就真的沒法解決了,張嘯林的錢就真的要不回來了,畢竟,中國人都有不吃饅頭爭口氣的習慣。而且,杜月笙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唯一的訴求就是通過這些事結交更有權勢的人物,萬墨林看是傅筱庵親子來了,連忙把在麻將桌上的杜月笙喊出來,杜月笙都沒推辭,就和他們一起來到了交易所。

見到鬧事的人:“帶頭的出來”,只見顧永園得瑟得瑟跑到了跟前,杜月笙望著他:“你是帶頭的?”,顧永園答:“是的!”“你可認識我?”杜月笙問道,“認識認識!”顧永園一邊答一邊心裡暗罵:你不做影帝都虧了,昨晚上說好的事情,今天你演的可真好!“認識我就好辦了,我來給你們的事做個保人可好!”

杜月笙說“可好”,別人豈能還有說不好的,畢竟兩邊都是找他幫忙解決問題的,最後按照杜月笙的提議,交易所要讓紗布的價格再連跌七天,為啥?張嘯林的錢就是在交易所紗布價格連漲七天的時候賠進去的!

影視版杜月笙

人常說解鈴還須繫鈴人,杜月笙在這裡是又系鈴又解鈴,一嘴吃兩家,這手段其實不是杜月笙獨創,他的老闆黃金榮才是個種高手,憑此積累盛名,杜月笙不過是依葫蘆畫瓢而已!

由此可見,杜月笙是一個有俠義心腸的黑道大哥,既有黑手段,又有大心機!

想看更多關於杜月笙的故事,趕快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