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为何会在立皇后的问题上向汉宣帝妥协?

大侃历史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头来看,霍光是西汉的名臣,大司马霍去病的异母弟弟,自己也曾任大司马一职。年少时曾被霍去病所提携,为之后的仕途打下了基础。

说霍光是一代权臣,权力大到什么程度?他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汉武帝后期霍光就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临终时托孤于霍光,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当时只有八岁的汉昭帝。后来通过一系列争斗,成为汉昭帝身边唯一的亲信,独揽大权,在此期间霍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汉朝做了很多贡献。


汉昭帝死后,由于没有子嗣,霍光做了一件古代所有大臣都想干的事情——选皇帝。他不但能选,选完感觉不好还能退换。汉昭帝驾崩以后,霍光就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仅仅27天后就以荒淫无道为由把这个皇帝“退货”了(历史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当时是不是这个理由已无从考证),之后霍光又专门从民间找来了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名字都是后改的)。

说到这大家就看明白了,霍光对汉宣帝可不是简单的拥立之功啊,完全是霍光把皇位硬塞到汉宣帝手中。霍光在汉宣帝一朝的地位可想而知,汉宣帝即位之初霍光还曾表示要“归政于帝”,就是让皇上自己当家作主,汉宣帝竟然没有接受,朝廷的大事小情依然由霍光处理过后再呈报给汉宣帝。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发生了题目中所说的故事,汉宣帝没有按照大臣们的意愿(也就是霍光)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而是提出想要立自己的原配妻子许平君为皇后的想法,霍光并没有反对,依照当时的局势,如果霍光坚持反对,汉宣帝也只能立霍成君当皇后。

站在当时霍光的那个位置上,其实已经没有必要用皇后的地位来辅佐自己进一步扩大势力了,他本身就已经功高震主,进无可进了。宣帝表面上对霍光很是信任,内心也十分忌惮霍家的权势(霍光死后两年,霍家就因谋反被满门抄斩),此时为了一个皇后的虚名和皇上争执难免会落人口实,倒不如给皇上个顺水人情。

这之后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史料记载霍光以许皇后的父亲受过宫刑为由,反对汉宣帝依照惯例封后父为列侯。之后霍光的继室对女儿没有当上皇后很是不满,趁许皇后生产之机买通了医生毒死了许皇后,霍成君也最终被立为皇后。

原因从根本来看就一点,那就是皇上人家毕竟还是皇上,大臣权力再大,也不能公然挑战皇权。宋代,明代一些皇上行为受大臣限制,那是因为大臣们手握“祖宗之法”,那是先皇或者太祖定下的规矩,你就算是皇上也要遵守,汉宣帝则不同


邓海春


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病逝。年仅7岁的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大将军霍光作为汉武帝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处理朝政。霍光与金日磾和上官桀都有姻亲关系。金日磾次子金赏和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的都是霍光女儿。上官安与霍光长女生有一女,汉昭帝即位时此女年仅六岁。拳迷心窍上官安就想把自己六岁的女儿嫁给汉昭帝做皇后,却遭到霍光反对,上官安就转求盖长公主使其女成功上位。上官家族为了回报盖长公主,想将其情夫丁外人封列侯和光禄大夫,没想到又被霍光驳回,双方因而结怨。为了扳倒霍光,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燕王刘旦以及辅政大臣桑弘羊,假托燕王名义乘霍光休假时向汉昭帝上书诬陷霍光有不臣之心,并密谋内外接应,打算一举擒杀霍光。所幸十四岁的汉昭帝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下令再如有人上书毁谤霍光者必追究到底。

上官桀等人一计不成,便铤而走险,决定发动政变杀死霍光,废黜昭帝,立燕王为帝。不料计划泄漏,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被灭族,盖长公主和燕王旦自杀。此后霍光大权独揽、权倾朝野。霍光很有政治才干,辅政期间帮助汉昭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税收,减少劳役,把国家大事管理得井井有条。

公元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因昭帝没有儿子,霍光便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可刘贺仅仅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以淫乱无道的理由废掉了。

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废掉刘贺后,霍光从民间迎回汉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是为汉宣帝。汉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要归政于宣帝。但宣帝明白霍光只是做做姿态,不是真心归政,就没有接受,朝廷大权还是掌握在霍光手里。当时,霍家权力极大,他的儿子、侄孙等都在宫中任统率禁卫部队的官职;两个女婿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堂兄弟、亲戚也都担任了朝廷的重要职位。事实上,在废除了昌邑王刘贺的帝位、拥立汉宣帝之后,霍光已经成为当时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汉宣帝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因此,宣帝对霍光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

汉宣帝即位后,立谁为皇后?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群臣提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这背后当然有霍光的意思。另一种意见是汉宣帝想立自己的妻子许平君为后,但他又不好公然反对大臣们的意见,聪明的汉宣帝于是下昭说:“我在寒微时,只有一把故剑陪伴我左右,现在我虽登大位,但仍然十分想念这把故剑,众卿能否帮我将其寻回。”

诏书一下,霍光与群臣立马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哪里是寻回故剑,分明是表示他很念旧,很看重和许平君之间的旧日情意,想立许平君为后。于是霍光同意立许平君为后,但以许皇后父亲许广汉受过宫刑的缘故反对依照汉朝惯例封其为列侯。

那么,面对故剑情深的汉宣帝,大权在握的霍光为什么在立皇后的问题上向汉宣帝妥协呢?笔者推测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霍光是权臣,但也是忠臣。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深受汉武帝信任,成为托孤大臣,虽然在废刘贺、立宣帝后,霍家权势日隆、霍光大权独揽,但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始终把忠于大汉王朝、富国强兵作为自己的追求。在昭帝时期,霍光得到汉昭帝的全面信任,内政方面,他休养生息,多次大赦天下,鼓励农业,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外交方面,他恢复和亲政策,缓和了同匈奴的关系。这段时期和后来的宣帝朝被史家合称昭宣中兴。再者,霍光虽然大权在握,可以把皇帝拉下马,但对昭帝和宣帝从未有不臣之心,只是尽心辅佐而已。

其次、自古君为臣纲。霍光作为臣子,既然清楚汉宣帝为立后下昭,心意已决,也就不能强皇帝所难,这是他作为臣子的本分。

第三、霍光不想因为立皇后问题与汉宣帝闹掰。霍光大权独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本就遭人记恨,反对他的朝臣不在少数,再若与皇帝关系紧张,他的处境就危险了。以霍光的政治智慧和严谨处事的性格,他必然会在立后问题上顺从皇帝心意。

第四、霍光权倾朝野,只要他在朝中的地位不动摇,女儿就有做皇后的机会。退一步海阔天空,霍光懂得这个道理,他等得起。然而可惜的是,霍光的妻子对女儿没有成为皇后不满,背着霍光趁许皇后生产的机会买通太医淳于衍毒死了许皇后。许皇后死后,宣帝追究医生责任,淳于衍下狱受审,霍光妻子害怕事情败露而向霍光坦白了此事。霍光震怒,但最终还是替她掩盖了过去,霍成君被立为皇后。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霍光的这个败家娘们儿干的毒事,汉宣帝心中很清楚,只是碍于霍光的权势地位,暂时搁置了此事。直到霍光病逝后,汉宣帝便来了个秋后算账。他重用御史大夫魏相,让魏相做了丞相。继而任命邴吉为御史大夫,又委以他的岳父许广汉以重任,逐渐把权力收归己手。然后削夺霍家权力,先解除了霍光两女婿军权,提拔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以明升暗降的办法剥夺了霍禹掌握右将军屯兵的实权。下令吏民上书,直接呈皇帝审阅,不必经过尚书,架空霍山、霍云。汉宣帝步步为营,霍家掌握的权力被剥夺殆尽。

汉宣帝雷厉风行的全面夺权行动,令霍家惶恐不安,最后铤而走险,发动叛乱。汉宣帝镇压了霍氏集团的叛乱,参加叛乱的人都被处以极刑,并废除了霍皇后。至此,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被彻底清除。


烹煮历史


霍光是汉朝时的权宦人物,他凭着汉武帝的信任,一手掌握朝政,连皇帝也是经他之手废立,他曾立过刘贺为帝,可因刘贺不利于他的掌控又把他废了,刘贺变成了汉废帝。之后霍光又找到了刘询当皇帝,也就是日后的汉宣帝。按理来说这么强硬的人做什么都是独断专行,可偏偏在立皇后事上他犯了难,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当上皇后。


刘询没有当上皇帝之前,有一位患难与共的妻子许婕妤,刘询当上皇帝以后,心心念念这位结发妻子,便对大臣们说是要寻找寻求自己贫贱时的一口旧宝剑。大臣们一听刘询说这话,立马识相地奏请册立许婕妤为皇后。虽说刘询如愿将结发妻子立为了皇后,可是霍光的妻子对此十分不满意,她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上位,便在暗地里对许皇后下毒手,毒死了许皇后。霍光没有把自己的女儿推上皇后宝座,一是汉宣帝态度鲜明,刘询就一心想立许皇后,霍光也不能硬碰硬,毕竟汉宣帝是个有谋略的皇帝,霍光只能以退为进。再者许皇后的娘家身世并不显赫,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是受过宫刑的人,让她当皇后不会影响霍光的权威。

霍光没有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并不是他权势不够大,而是他为了与皇帝之间达成某种退让,他只能以退为进,毕竟他只是位臣子,汉宣帝也不是昏庸无用之人,霍光要是强行让汉宣帝迎娶只会加剧两人之间的矛盾。


历史百家争鸣


汉宣帝刘洵与皇后许平君的爱情故事,一直是被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其中最富盛名的典故就是“故剑情深”,讲述的是刘洵被霍光拥立为皇帝后,再欲立皇后一事上不妥协,并呼吁群臣拥立爱妻许平君的故事。但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却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何霍光会在立皇后这件事上最终妥协了呢?


无显贵之势,起不了波澜


许平君的身世背景,虽然没有刘洵一样的凄惨,但也确实好不到哪里去,其父许广汉是一个暴室啬夫,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狱管而已。在这种背景下,许平君即使成为了皇后,日后也形成不了大气候,和他分庭对抗。

其次,就是为了一个构不成威胁的人,与汉宣帝刘洵闹僵了,确实无任何好处。所幸就顺水推舟,承个人情。


自身背景强硬,后宫有人


霍光作为汉宣帝一朝的权臣,本身就权贵滔天,身边的势力更是牵扯甚广,错综复杂。而后宫之中的太皇太后更是其外孙女,不仅年龄小上汉宣帝,而且在宫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如此一来,继续与汉宣帝刘洵僵持,并无多大的意义。


朝中大臣,皆以表态,继续执拗,反而饶人口舌


朝中之势,虽然霍光一家独大,但暗中之势,却波涛汹涌,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落人把柄,成为扳倒自己的垫脚石。这其中不乏拥有手握兵权的权贵,如张安世,韩增等。且如今这两人也是公然支持立许平君为后的一员,所以权衡利弊下,最终选择了妥协。


森蚁聊史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在汉宣帝立后这件事上,霍光实际上并没有大利可图。


霍光想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无非就是想进一步拉进自己和皇家的关系,但是就算他女儿当了皇后,那也顶多是锦上添花,当时霍光早就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再上那就是皇帝了,而霍光有篡位之心吗?守仁君认为没有。

而且汉宣帝对霍成君甚至有一点反感,汉朝皇帝的夫人们可没几个有好下场,薄皇后,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那都是好例子,汉宣帝碍于霍光娶了霍成君,等霍光死了,霍成君难道还有好下场?


还有一点,守仁君估计霍光后来也想明白了,把女儿嫁给汉宣帝,是祸不是福。

霍光本就是位极人臣,现在把女儿嫁给宣帝,更像是在宣帝身边安排了个探子,霍光又有废黜皇帝的先例,本来对霍光就有戒心的宣帝岂不是更放心不下了。霍光的地位是建立在和几位将军的合作之上,而几位将军在立后时选择支持许平君,这就说明几位将军和霍光已经不是一条心了。如果再让宣帝产生怀疑,那霍光的处境就会变的很危险。

而许平君这个选项对于霍光来说其实也差不多,首先许平君平民出身,没什么家底,就算许平君当了皇后,外戚势力顶多也就是一堆富家翁,并不会威胁到霍光的地位。


其次支持许平君的有大将军张世安和韩增,尤其是张世安的哥哥张贺还是许平君和宣帝的媒人。这样如果霍光让步,反而能增进和张世安的关系,对他还是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