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的鐵炮威力有多大?

調調su


鐵炮,也就是日本人對火繩槍的稱呼,日本最早的火繩槍形制為葡萄牙火繩槍,小鬼子管它們叫種子島。當然這種子島本是個地名,但因為日本的第一批火繩槍是由種子島的八板金兵衛仿製出來的,因此為了紀念這批火槍,種子島就成了這批槍的稱呼。



之後日本的火繩槍又經歷了根來寺階段,一直到1543年,國有鍛冶的國有善兵衛受幕府將軍足利義晴的委約,開始為幕府造火槍,國有集團改名為國有鐵炮鍛冶,鐵炮一稱也由此開始。


可以說當時日本諸多鐵炮鍛冶中,數國有家的質量最好,1549年,尾張大名織田信長牢牢的控制了對國有鐵炮鍛冶的控制權,並定製了500支彈丸6錢重的鐵炮。當時根據國有家對鐵炮槍機的改進,已經由歐洲的龍頭向後變成了日式的龍頭向前,這增加了藥盤和槍手眼睛之間的距離,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憑藉火槍足輕和長槍足輕的完美搭配,織田信長成功的擊敗了多名對手,並有了統一日本的趨勢。

在後來的萬曆援朝戰爭中,日本憑藉火繩槍優勢,多次擊潰朝軍的劣質防禦工事。尤其是當時日本還有一種大型的火繩槍,口徑2CM,槍管1.45米,彈丸12錢重,其火力之大,可以輕鬆擊穿明軍朝軍的甲冑,甚至小型木車。除了這種鐵炮,日本還生產過一種特大號的火繩槍,口徑在5CM左右,槍管60CM左右,發射大號彈丸,名曰大筒,是一種介於火繩槍和火炮之間的武器,用以彌補日本火炮不足的缺點。



火器工坊


因為大家總是長年累月的看一些垃圾影視作品,所以總會有人認為東亞地區在歐洲發展使用火槍的時候是一塊‘淨土’,除了弓箭就是弓弩,沒啥熱武器,但真實歷史上在東亞尤其是日本、朝鮮這兩個國家從十六世紀起就已經發展出成熟的火器技術了,而其中最掛逼的就是日本。

日本戰國時代的人普遍身材不高,一米七都能算異於常人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倭人叢生的地域,卻總會產生誇張版武器,比如我今天要說的日本大型火繩槍——大筒,或者說手持大炮更合適,畢竟人們現在把口徑超過20mm的管形火器稱之為炮。

這種口徑很反人類,30-40毫米都是小意思,甚至有80毫米口徑的

這麼大口徑的火繩槍竟然是單人操作你敢信?

這種口徑的火繩槍,經常客串攻城火炮,因為日本非常缺乏真正的火炮

真佩服日本啥事兒都能儀式化的能力,除了弓道竟然還有‘炮道’,捧個大號炮仗到底能悟出什麼來?想不通。

老司機翻車了

這種抱式大筒,除了可以發射常規子彈,也就是大號圓形金屬子彈和被稱為千人殺的小霰彈外,還可以發射‘棒火矢’(大型箭),用來破壞船隻、城防等。

80毫米口徑大筒,據說這把槍能把霰彈射800米外(吹牛逼了吧)

‘棒火矢’(大型箭),用來破壞船隻、城防

雖然抱式大筒發射的彈藥叫千人殺,但其實只有幾十發霰彈而已。


夏蟲欲飲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鐵炮名字夠響亮,其實就是火繩槍。

火繩槍的威力,還不如山東農民打大雁的土銃。

火繩槍的射程大概是200米,這是最大殺傷距離。因為當時的火繩槍沒有膛線,彈丸又不能和槍管做到完全匹配,所以可以精確射擊的射程大約是50到80米。

超過這個距離,子彈就會亂飛,談不上精度了。

大家都看過與狼共舞,當時美國的火槍已經遠比日本火繩槍先進,卻也無法射中遠距離高速平行移動的目標。

所謂200米的距離,必須使用槍陣,也就是無數人對著敵人齊射,以數量彌補精度的不足。

火繩槍使用黑火藥,威力是有限的。自然,在幾十米內,火繩槍可以射穿普通的防箭盔甲,但仍然可以射不穿重甲。

在當年,火繩槍相比弓箭壓根沒優勢。

火繩槍射速很慢,普通槍手2分鐘1發就算快的,優秀火槍手不過3分鐘2發。

優秀弓箭手,1分鐘可以射5支以上的箭,射速相差極大。

同時,弓箭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什麼時候都能用。而火繩槍一到下雨就不能用,一到大風也不能用(火藥池會被吹散),甚至夜晚也不能用,因為火繩會暴露目標。


在當年,火繩槍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於訓練。

弓箭需要至少1年以上專注訓練,優秀弓箭手需要二三年以上的訓練,不能速成。

所以在歐洲、中國,弓箭手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想不到更好的詞)。

但火繩槍,連條狗都會用,一個農民訓練二到三個月,就能射擊。

所以,火繩槍部隊很容易編組,而弓箭手部隊則很困難。

隨著戰爭的逐步擴大化,火繩槍就成為廉價但性價比高的部隊。

不過,因為以上的種種限制,火繩槍多用於防禦作戰,或者和弓箭手、長矛手協同作戰。

單純的火繩槍部隊,是很脆弱的,可以被1個騎兵用長毛捅倒一大片。


薩沙


此時的“鐵炮”(火繩槍)的口徑大概有兩種,一種是6匁(15.8毫米),射程大概為一町(120米),另外一種口徑達到10匁18.7毫米,有效射程達到200米。戰國時代的槍兵(鐵炮隊),自從織田-德川聯軍大敗武田軍的長蓧之戰後,逐漸形成了以15至30人為一隊的集團射擊方式。

當時火繩槍的發射方式非常複雜:裝填完子彈後,要先開裝有火藥的火皿,瞄準後拉起 引鐵,,火繩挾就會落到火皿內,火繩就將火藥引燃,繼而引發槍膛內的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

根據《奧羽永慶軍紀》,《久米田軍紀》等的記載,鐵炮隊的戰鬥方式被稱為鐵炮迫合,在兩軍接近之時,會由指揮官鐵炮頭下令鐵炮隊向對方進行幾輪齊射,然後鐵炮隊向軍陣兩側散開,留出空間給騎馬武者與足輕向敵陣進行突擊。如果遭遇了敵人的襲擊,鐵炮足輕會在發射一次之後,將鐵炮固定在腰際,然後拔刀砍向來襲的敵軍手足部位。

由於火繩槍的裝彈,點火複雜,所以在戰國時代後期就出現了名為“早合”的裝置,據說為名將立花道雪所創。早合是紙,皮革,金屬製成,與槍口同樣口徑的筒狀物,如同後期額彈藥殼一樣。裡面裝入火藥,再塞入彈丸,將一次射擊所需的彈丸和火藥合成封裝,預備射擊時可以將裝填火藥和彈丸兩道工序合二為一,大大縮短了射擊間隔時間


晴天有時下豬


日本鐵炮的威力在近距離非常大,但是一旦距離變遠,精度不說,威力也大打折扣。


鐵炮對當時日本具足的威力

《駿府記》中記載,慶長十九年(1614年)十二月,奈良甲冑師巖井與左衛門向大御所德川家康獻上一副製作精良的具足。德川家康在這之後,命令鐵炮術名人稻富宮內以3.5匁口徑(12-13mm左右)的鐵炮進行試射,結果沒有射穿鎧甲。


伊達家的《忠山公治家記附錄》中也曾提到,明歷二年(1656年),江戶幕府御鐵炮方井上貞高的家中,眾人也曾測試威力。大槻十郎大夫以4匁(13.5mm左右)鐵炮二發、6匁(15.5mm左右)鐵炮二發,對甲冑師雪下伊助鍛造的前胴(具足的正面部分)進行射擊實驗,同樣沒有擊穿這件具足。


可以看出,在當時的日本,鐵質具足對鐵炮還是有一定的防禦力的。《小早川家文書》中文祿二年(1593年)小早川隆景寫給豐臣秀吉的書信中提到,小早川防守的城池加德城與端城中,共有鐵炮200丁,其中大筒1丁、十三目4丁、五十目10丁、六目10丁、三十目10丁、二半目155丁、二十目10丁。

日本的歷史學者、熱兵器專家宇田川武久提出,在日本戰國時代,各地大規模採用的鐵炮都為4~6匁口徑,但是在半島的日軍卻大多裝備2.5匁(9mm左右)口徑的鐵炮。當時鐵炮的彈丸與火藥對日本軍隊來說非常難得,據此推測,這是因為日本戰國時代日軍的士卒大多數是穿有鐵製的具足的原因(國內日軍穿竹甲的說法不知道從何而來),而明軍、半島軍士卒的鎧甲防禦薄弱,因此為了節省彈藥以及火藥才改用2.5匁的鐵炮。

對2.5匁鐵炮的精度試射

在現代的日本,也有對2.5匁口徑的鐵炮進行過威力測試。

2.5匁口徑的裝藥量3克,在三十米的距離外,鐵炮高手朝靶子人像胸口射擊的五發鐵炮全中:

在五十米的距離時,就只剩一發在胸口,二發在肩膀,一發在脖子,一發打空:


也就是說,三十米的距離,2.5匁鐵炮可以精確打擊,五十米的距離,則算是有效打擊,一百米便是佛系打擊,也就是隨緣,打中誰算誰倒黴。

對2.5匁鐵炮的威力試射

同樣以2.5匁的鐵炮試射,在30米的距離射擊24毫米厚度的檜木膠合板時,是可以完全射穿的:

不過,當距離拉開至50米時,同樣也可以輕鬆射穿厚度為1毫米的鐵板:


50米的距離時,將兩層1毫米的鐵板重疊在一起,鐵炮就無法射穿了:

而在50米的距離射擊48毫米厚度的檜木膠合板時,也僅可以射入38毫米,就再也無法深入了:


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中,雖然很少能夠看到盾牌(仍然有盾),但是經常能看到士卒在打仗時舉著一束竹子前進,這束竹子的作用自然也是用來防禦弓矢與鐵炮的。那麼要是以竹束做為標靶,進行鐵炮威力的實驗,又會如何呢?

將31支竹子綁成一束以後,用6匁與10匁的鐵炮在16間(約28.8米)的距離進行試射,10匁的鐵炮毫無懸念直接擊穿整束竹子(直徑6支)但是改用6匁鐵炮時,卻只能擊穿4~5支竹子,只有在射擊竹束頂端的脆弱部分時,才能射穿6支。

由此可見,日本2.5匁鐵炮威力實在有限,而大口徑的鐵炮威力雖然巨大,但是要消耗非常多火藥與彈丸。對當時火藥需要進口的日本來說,即便有錢供得起火藥消耗,也未必能買得到。


伊勢早苗


日本擁有鐵炮,最早是緣於中國元朝時的兩次跨海東征,也就是日本鎌倉時代的文安(1274年)弘安(1281年)之役。

雖然忽必烈未能如願降伏黃金國,但是這兩次入侵卻給日本那些躲在小島成一統的大名們很長了一些見識,領教了蒙古複合弓的高效和元軍戰法的先進,當然也包括元朝銅火統的威力。

銅火銃適合水戰和攻城,是當時相當厲害的火器,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存有元朝至順三年(1332年)的銅火銃實物,長0.533米,口徑0.105米,重6.94公斤,攜帶很方便。由銃口、銃膛、藥室、尾銎組成,發射鐵製或石制彈丸。

五百步外可以傷敵,五百步內可以有效拒敵,一百步內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了,因為根本來不及點火。

日本人管元朝銅火銃叫原始火銃,武田家的戰爭備忘錄《甲陽軍鑑》裡,也記載大永5年(1525年)中國火銃傳入武田家。但是因命中率和破壞力不夠,未得到大規模仿製。更早應仁之亂時,也把戰爭中出現的中國火銃稱之為火槍、飛炮。當然最好聽的稱呼,還得數“神機火槍”。

日本天文12年(1543年),種子島時堯以出嫁女兒給葡萄牙人為條件,向葡萄牙人換來一管當時最先進的火繩槍,交由工匠八板金兵衛於天文14年(1545年)仿製成功。隨後,不講信用的種子島時堯又將女兒從葡萄牙人那兒騙了回來,人槍兩得。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鐵炮傳來”事件,從此日本進入鐵炮時代。傳言有一箇中國人為了促成此事,也在其中幫了不少忙,那個中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真正的海賊王王直。

日本鐵炮的有效射程有200米,精準射程40米,從前膛裝填鉛彈。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明顯高於日本和弓。便攜性也強於動不動就比人高的和弓。

日本是個很會山寨的國家,常常仿貨能做得比原裝還好。明朝萬曆年間中日壬辰戰爭(1592-1598年),即日本的文祿慶長之役,當時明軍繳獲了日本的鐵炮分析,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國產的鳥銃最多連發七銃就不敢再發,因為怕槍膛過熱炸膛,而日本的鐵炮卻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實際上那時日本的鐵炮從質量到裝備數量都比明朝鳥銃要強,那時明朝真正厲害的是佛朗機大炮和遼東鐵騎,畢竟日本戰國還沒有真正軍事意義上的騎兵。

安土桃山時代,日本鐵炮的全國保有量在50萬以上,全世界第一,所以到現在為止,還和當年明月一樣,認為日本古代戰爭就是村長和村長打架,其實是很想當然的。真是村長和村長打架,中日壬辰戰爭大明需要打得那麼辛苦嗎?

九州因為港口多,與外界交流多,所以是最早使用鐵炮的區域,像島津家、大友家都是這方面的專家。

配合適合的先進鐵炮戰法,鐵炮威力還可以提到有效提升。

比如立花道雪的“早合”,即提前把鉛彈和火藥分裝好,到了戰場就能迅速裝填射擊,可以有效讓射速倍增。

織田信長家的“三段擊”,可以讓鐵炮隊分隊連續射擊,武田家可以說就是在長筱之戰亡在三段擊上。

雜賀孫市的“釣瓶擊”,即進行鐵炮射擊分工,專人專崗,一人專門負責裝填火藥,一人專門負責裝填鉛彈,一人專門負責掛火繩,最後一人專門負責瞄準射擊。

還有獨眼龍政宗天下無雙的“騎鐵”,將鐵炮和騎兵結合使用,遠距離先放鐵炮,近距離再持冷兵器衝鋒,有效提高移動力。大坂之戰,伊達政宗出兵1萬人,也僅僅只有先鋒800騎鐵。遠遠形成不了規模,應該是不如遼東鐵騎的三眼神銃戰法。


歪先生看電影


根據日本江戶時期文之昌玄著作的《鐵炮記》記錄,鐵炮在日本傳播可分為三個階段:

鐵炮武士擅長近身格鬥,擁有較好的防護盔甲

第一個階段,在鐵炮開始傳入日本種子島的時候,紀州小倉莊的領主津田算長聞訊來到了種子島,從當時種子島的領主時堯手中得到了葡萄牙人最早賣給時堯的兩杆火繩槍之一,津田算長回到根來寺後,配合雜賀眾提供的冶煉技術經過一番改良,形成了日本早期的鐵炮。此後,再經紀州根、根來眾(村)、雜賀眾(村)等地方傳播開來。



公元1100年,日本僧兵的裝備

第二個階段在1544年,商人橘屋又三郎從種子島的鐵工匠八板清定那裡學到了鐵炮的製作技術,八板清定在日本歷史上稱之為“薩摩鐵炮之祖”,橘屋回到了堺後將鐵炮的製造技術進一步改良,堺在之前就生產由中國元朝傳入的舊式火器了,在得到葡萄牙人的鐵炮技術後,不久就開始批量生產並出售。在商人的傳播下,鐵炮逐漸流傳到日本各地。


日本戰國時期的混戰

第三個階段是國友村的傳播。在淺井家領地還是北進江的時候,國友村就是鐵炮的主要產地,織田信長軍隊使用的鐵炮大都是在國友村買的。不久羽柴秀吉成為長濱城主,國友村的鐵炮產業得到了進一步規模化發展擴散。在長篠合戰役中,國友眾也參加了織田的鐵炮足輕兵團。並一直作為織田家鐵炮兵團的骨幹,這種地位一直維持到織田信長政權的垮臺及豐臣秀吉政權的建立。

公元1592年的日本鐵炮武士

當中第一個階段中記載鐵炮傳入日本的記錄也有點意思,1543年(日本稱天文12年)8月25日,一艘由廈門開往寧波的葡萄牙商船被颱風吹到了種子島,當時種子島的領主第十四代當主“種子島時堯”隨即派人將葡萄牙商船引到棗津港口,還跟葡萄牙人買了兩支火繩槍。這就是“鐵炮傳入日本”的來源。當時的種子島的開採冶鐵技術已經非常發達。1544年,葡萄牙商人二次抵達種子島,時堯命令鐵匠八板清定跟葡萄牙人學習鐵炮製造和火藥煉製,並於1545年仿造出了日本本土製造的首支鐵炮。從此鐵炮被傳播到了日本各地。當中最著名的是紀州、界、國友三個分支。由於日本各地鐵炮數量的不斷增加,日本迎來了“鐵炮戰”的時代。

鐵炮的擊發步驟如下:先將引火藥添滿鐵炮的引藥槽,裝完之後將火藥蓋蓋上,避免引火藥的撒掉。然後裝填發射藥。打開被稱為“早合”的紙製藥筒,將裡面的火藥倒入槍管。再用通條(推彈杆)搗實。以讓鉛質彈丸產生變形卡緊槍管,以此來提高氣密性。之後在夾火條上夾上裁減成一定長度的火繩夾,鐵炮手在瞄準目標後扣動鐵炮扳機,此時夾火條落在火藥池上點燃發火藥,鉛彈就在火藥氣體的推動下擊發出槍膛。在射擊前首先要打開火藥蓋。日本人將打開火藥蓋的動作稱為“去掉火藥蓋”,意味著戰鬥要開始了。很多人認為火繩燃盡後會立刻發射子彈的說法其實是誤解。還有人認為是像發射大炮一樣用火繩來點燃火藥的,這也是誤解,這都是受到了中國古代所用的火門銃類武器的影響,所以容易產生這樣的誤解。這些武器的缺點在於射手無法在發射子彈的同時瞄準,所以逐漸為火繩槍所取代了。為了更好的利用鐵炮,減少鐵炮射擊時間間隔長的弱點,日本人也採取了很多辦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段構和釣瓶擊,以及組擊。不過關於這些鐵砲戰法的說法其實相當的混亂。據說釣瓶擊取其川流不息之意,其實於三段並無區別。至於所謂的組擊鐵炮,其方法是:一個人負責開槍,在他的左、右、後面各配置一個人,一個裝子彈,另一個負責裝火藥,還有一個負責掛火繩,接下來就是開槍了。據說使用這種方法,每四五秒就可以開一槍。不過這樣的方法,仔細思索起來卻很有問題。畢竟一支鐵炮是不能同時完成這些步驟的,當射手拿著鐵炮瞄準的時候,其他兩手空空的人又能做什麼呢?除非這一組人象流水線作業一樣工作,但是這就需要有四支鐵炮,每人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把鐵炮傳給下一人才行。而且射速更不可能達到這種程度,因為過高的射速會讓這些早期的前膛武器直接炸膛。根據《雜兵物語》的說法,鐵炮往往在發射五六發之後就會難以使用了。最早的種子島鐵炮射程只有100米,但經過國有雜賀這些地方的改良,鐵炮有效殺傷距離最大可以達到400米,並且在100米左右射穿鐵鎧。流入日本的葡萄牙火槍的日本仿製型鐵炮,長約80公分到180公分,重量1.5千克到5.0千克。鐵炮出現後,其殺傷力大於當時的日本弓箭,當時日本質量好的弓箭射程最多不過200米,殺傷距離80米,絕對殺傷距離30米。而種子島鐵炮的射程為100到300米,絕對殺傷距離為50米,所以鐵炮一出現就在日本傳播了開來。當時日本還有一款大筒,即大口徑的前裝滑膛式火繩槍。該槍長90公分到140公分,重8千克-12千克,口徑在30到40公分以上,殺傷力極大,射程最遠可達四五百公尺之遠,這應該算是小型火炮了。戚繼光曾經這麼描述日本火繩槍(鐵炮),說它利能穿甲,能命中銅錢眼,也能命中飛鳥,故又名“鳥槍”。這說明日本早期火繩槍的精度和穿透威力。再看看鐵炮集中使用的作用。長篠之戰中,當時織田信長以不滿5千的鐵炮足輕擊潰了武田勝賴的數萬騎兵,可以說日本戰國時期的鐵炮的威力及作用是不小的。


種子島鐵炮


用戶76040114558


由於鐵炮在日本各地被廣泛生產,所以種類繁多,但從其基本構造來看主要 分為銃床、銃身和火繩挾三部分。與歐洲火繩槍不同,銃把部分主要採用握把式, 即銃把形狀為彎柄或斜柄。由於銃床握把形狀的原因,在使 用鐵炮射擊時不能像歐洲火繩槍手那樣採取抵肩射擊的方式減輕後坐力,故而只 能採取貼面瞄準的方式。



如構造圖所示,鐵炮各部分名稱如下。銃床1 為櫟木所制,銃身2 一般為鐵製。在製造鐵炮時,工匠分別製造銃床與銃身,然後使用特殊工藝將銃身鑲嵌在銃床之上。銃身2 中由人造銃孔3 貫通。在銃身底部使用螺絲4 將銃身密封。



5 為火皿,通過高溫加熱使其附著在銃身側面。火皿為凹狀缽體容器,在其底部有小孔6 與銃孔3 相通。7 為火蓋,安裝在火皿之上。在火皿上加裝火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防潮,避免因火藥受到溼氣導致鐵炮無法使用;二是防止火星落入火皿致使鐵炮走火。在銃床尾部側面及下部分別安裝有火繩挾8、銷釘9、銷釘10、引金11、毛拔狀彈機12 等裝置,上述裝置共同作用以完成鐵炮的點火任務。 鐵炮採用的是彈簧壓力點火方式。火繩挾可以圍繞銷釘9 自由活動,在將火繩挾向上抬起時,其後端同時向下壓擊毛拔狀彈機。



毛拔狀彈機是由松葉型的板狀彈簧製成,其一端由金具13 固定,另一端由臺締金的突出部分14 支撐。當火繩挾旋轉到合適位置時,其尾部便與突出的銷釘10 相扣以待發。火繩挾前端有火繩槽用來固定火繩,引金與銷釘10 由內置彈簧相連,扣壓引金時,在彈簧的拉力下,銷釘嵌入銃尾內部,火繩挾尾部隨之解脫,而火繩挾在毛拔狀彈機的推力下迅速回轉,帶動點燃的火繩進入火皿,點燃火藥。整個點火過程就此完成。


李三萬的三萬裡


“鐵飽”出膛:海上漂來的利器

每一種武器背後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鐵炮”的傳奇尤顯特別。

1543年8月25日,一艘葡萄牙商船預定從澳門開往雙嶼,遭遇颱風漂流到了日本九州南側的種子島:商船被種子島上的小浦村的村民發現,村民們驚恐萬分,馬上報告了當時種子島的領主、種子島家第十四代當主“種子島時堯”。

種子島時堯同意船隻停在赤尾木港。有一天,時堯發現葡萄牙人擁有一種讓人十分害怕的武器,一扣扳機,飛出的子彈可以置人於死地。這個像棍子一樣的東西前面有個洞,後面卻是封閉的,樣子十分奇特。請教了船上的人之後,時堯知道這種武器的名字叫做火繩槍。他也想擁有這種武器,於是出了2000兩銀子購買了兩支火繩槍,並命令號稱“種子島鍛冶棟樑”的夥計八板金兵衛仿製,但是,扳機部分卻一直不能做成。

無巧不成書,歷史有時也是這樣,但要看經歷歷史的人有沒有能力發現這種巧合和機緣。八析全乓衛就早一個這樣的人。扳機部分製作不成,葡萄牙人就送來了扳機。

1544年,又是由於颱風的緣故刮來了另一艘葡萄牙船隻,停泊在了中種子町的熊野近海。當八板金兵衛知道船上有鐵匠的時候,喜出望外,立刻上船向其請教,並答應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葡萄牙人。葡萄牙人教會了他步槍製造術,八板金兵衛終於製成了日本自產的第一支種子島步槍,也就是所謂“日本國產第一號”的“鐵炮”。

其中一支轉讓給紀州的津田算長(杉坊明算的兄長)。津田回到紀州後,與鍛造鐵匠芝遷清右衛門一起日夜研究“鐵炮”的發射與鍛製法,並將製成的“鐵炮”配備給紀州根來寺的“行人眾”。“根來眾鐵炮”逐步聞名,津田算長也成為津田流鐵炮術的始祖。

1544年,堺町商人橘屋又三郎從八板金兵衛處學得“鐵炮”製法後回到堺町,並由此搖身一變成為“鐵炮”貿易商,堺町成為“鐵炮”與火藥供給的中心都市。

1544年2月,島津義久將“鐵炮”經由管領細川晴元獻給足利義晴將軍,其後晴元命近江坂田郡國友村名鐵匠國友善兵衛等四人研究製作。於是,“鐵炮”由中心城市向四周普及開來。

鑄鐵製成:“鐵炮”擁有恐怖的殺傷力

“鐵炮”槍管由鑄鐵製成,有準星、照門,安裝於木託之上。所使用的的鉛彈,包在棉布塊中在火藥之後由槍口裝入,棉布塊可使彈丸不至於從槍口滑出,這樣由上至下的攻擊就可能了。再有每發彈丸所用的黑火藥是由固定容器量裝的,一般發射一發用的藥量為6克左右。

“鐵炮”性能參數口徑:8.5~20毫米槍長:1100毫米~1300毫米槍重:6~8公斤射程:200米有效射程:50米

“鐵炮”的最大特點是射距和殺傷力非常強悍。日軍的“鐵炮”能夠貫穿密集的朝鮮軍,甚至一槍擊傷三四人;在第一次平壤攻防戰中,日軍鐵炮竟能越過城樓最高處射進城內,打中城樓柱子並射入深達數寸。

根據測試,口徑10.2毫米、銃身長1100毫米的“鐵炮”,在5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裝有1.4毫米鐵板防護的具足胴。而如果加大口徑、裝藥量和身管長度,在100米距離上也有一定概率命中一個成人大小的標靶和造成一定傷害。“鐵炮”的發射速度與歐洲後來更先進的隧發步槍的一般射速相當。

“鐵炮”的一大弱點就是它的發射速度,鑑於其發射原理和構造使然,“鐵炮”的發射步驟極為複雜煩瑣:先從巢口裝人火藥,裝填彈丸,用槍通條推彈丸到位,夯實;再在底火盤放人點火藥點火,夾起火繩瞄準目標;最後打開盤蓋扣扳機,火繩引燃點火藥,發射。操作中,不能盯著手來補充火藥,視線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敵人。而且在實戰中,火種不能熄滅。

完美配合:“鐵炮”在戰場上所向玻靡

在日本戰國早期,由於當時“鐵炮”價格極高,無法大量配備于軍中,一般只起威嚇作用。“鐵炮”首次被用於實戰是在1549年(天文十八年)薩摩的島津對肝付、蒲生、涉谷聯軍的戰鬥中。但是由於投人數量較少,所以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的效果。

最先將“鐵炮”用於軍事用途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尾張地區的大名——日本著名軍事家織田信長。據(信長公記》(半傳記式的回憶錄,由織田信長舊將太田牛一所著)中對“鐵炮”的記錄:“衛隊七八百人,皆愷甲武裝,分為三隊,其中朱槍計五百本,弓與鐵炮五百挺。”織田信長組建成正式的“鐵炮”隊,這時距種子島鐵炮傳來已有六年了。由於各地“鐵炮”數量不斷增加,日本迎來了“鐵炮”戰的時代。

織田信長十分擅長使用“鐵炮”,甚至還改裝出後膛填裝的“鐵炮”(後膛填裝裝置又名為“早合”),用這種“鐵炮”在長筱之戰中大破武田勝賴的騎兵。

除了織田信長外,還有一些將領也很快地接受並掌握了“鐵炮”的技術,並把它用於了軍事作戰。

武將鈴木重秀便是其中之一。鈴木重秀創造了“鐵炮狙擊法”——每一支“鐵炮”由四人使用。在射擊手左、右、後各設一人。每擊一發後,左邊的人填人子彈,右邊的人填入火藥,後面的負責點火。每一擊之間只要四五秒,實在是最快的“鐵炮”術了。

1570年9月12日,以大將鈴木重秀率領的雜賀、根來、湯川眾兩萬人,對位於天滿森的織田信長軍發動了攻擊。在這一戰裡,鈴木重秀集結了3000支以上的“鐵炮”,對信長軍施行密集的射擊,戰鬥持續到14日,信長方的野田、福嶼的呰被攻破,信長手下將領佐佐成政受傷,野村越中戰死沙場。這一仗是織田信長自桶狹間合戰以來第一次遭受如此慘敗。雖然織田軍也有很大比重的“鐵炮”部隊,但是在精於“鐵炮”部隊,但是在精於“鐵炮”戰術的紀州軍面前,卻完全被壓倒了,這一戰對信長來說,的確是值得反思的。

但是信長就是信長,很快他也掌握了“鐵炮”戰的訣竅——射擊速度,並採用了自創的“三段擊”(“三段式射擊法”——前排射擊後退到第三排裝藥,第二排上前射擊,第三排前進到第二排裝彈丸,如此循環往復,使得火力始終能夠持續的“鐵炮”戰術),於是就有了長篠合戰的勝利。在1575年的長篠合戰中,織田聯軍以絕對優勢在長筱擊敗了赫赫有名的武田信玄軍。

1575年的這一仗,使得精銳的武田騎兵幾乎全軍覆沒,二十四將也不剩幾人了。騎兵的輝煌已經成為了歷史,“鐵炮”作為戰場主力的時代正式到來了。至於信長所創的“三段擊”,才是埋葬了騎兵偉業的關鍵所在。這一戰,通常被認為是火繩槍部隊對騎兵的勝利,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有相當的意義。

日本戰國時代“鐵炮”的最大規模使用是在關原合戰中,作戰雙方共投人了總兵力的十分之一,約20000支“鐵炮”。當時日本甚至自稱是“世界上擁有‘鐵炮’最多的國家”。

憑藉“鐵炮”在歷次戰役中的不錯表現,越來越多的大名豪族開始接受並重視它的存在,“鐵炮”正在逐漸取代歷來作為主力遠程兵器的弓箭的作用,成為部隊編組中更重要的一部分。“鐵炮”的產量也在不斷高速增長,1592年的文祿一慶長之戰,1600年的關原合戰,1614年的大坂之戰中,都有數萬支“鐵炮”投人作戰。

伊達政宗是日本戰國時期三個掌握騎馬鐵炮技術的將領中的一個(還有鈴木重秀、片倉景岡)。他利用奧州是著名的馬產地的優勢,讓騎兵再裝配“鐵炮”,在片倉景岡的幫助下,組成了強有力的騎馬“鐵炮”隊,並在戰國末年的大坂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大坂戰役中,伊達政宗所帶領的10000人遭遇大坂方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帶領的軍隊。大坂軍在伊達政宗的無敵騎馬“鐵炮”隊面前很快被擊潰(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戰死)。遲到的大坂援軍,在伊達政宗軍經過時從側面殺出,經過一場激戰後伊達政宗率軍撤退。很快大坂戰役結束。

在17世紀的朝鮮戰爭中,人侵朝鮮的日本軍隊曾大規模使用“鐵炮”。雖然中國明朝軍隊火炮技術和裝備水平佔壓倒性優勢,火繩槍在技術上優於日本、理論上也採取了輪替射擊術,但由於兵制和軍事思想的落後,實際運用水平並不如日軍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明軍在火器運用上以火炮為主,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日軍的火繩槍優勢,這也是朝鮮戰爭中日軍竭力避免和明軍在平原進行野戰的重要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陳春林,王洪啟.《槍械 經典名槍的戰事傳奇》. 哈爾濱出版社,2011

浪里爾


其實不怎麼的 在當時來說殺傷力很大

但是比弓弩強一些罷了

應為火繩槍一般人教會了誰都會

弓弩是靠自己的臂力所以射的有遠有近

火繩槍誰開槍大多數都在50米到100米之內

實際來說不是特別好用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