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影評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北非的國家(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埃及)其實同黑人沒有太大關係。
今天的北非5國,包括埃及在內,基本都是白人。
他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土生土長的白人 柏柏爾人。
阿拉伯人是後來者,伊斯蘭教也是後來宗教。
在公元7世紀,來自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橫掃北非,使那裡的人民皈依伊斯蘭教。
柏柏爾人是北非的原住民,早在公元前很多年就出現了,他們是白種人。
柏柏爾人的祖先則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來到北非。今天基因表明柏柏爾人後期是由有意大利人、閃族人、日耳曼人等等組成的。
北非的地理位置特殊。他們靠近歐洲,同歐洲僅僅相聚地中海。
而早在羅馬帝國時代,地中海的貿易就極為蓬勃了。
所以,北非同歐洲交流非常多,文明程度也高得多。
而黑人歷史上的發展都在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
為什麼黑人沒有進入北非呢?
主要這幾個因素:
第一,撒哈拉沙漠的存在。
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總面積與加拿大或美國國土面積相當。撒哈拉沙漠東至紅海(包括地中海海岸的一部分),西至大西洋,南部邊界則為薩赫勒,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北端地區。
它的寬度高達5000多公里,長度也有1800公里。
撒哈拉的形成早在公元前2500年。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想要穿越1800公里長度的撒哈拉是極為困難的。
在航海時代之前,歐洲人和北非人無法通過船隻繞過撒哈拉。
穿越撒哈拉只能使用駱駝,是非常危險和簡單的。
到了9世紀,阿拉伯人去距離並不算原的加納王國,試圖得到黃金,也是非常艱難。
經常整個商隊,在沙漠中消失,死於缺水或者沙暴。
至少在11世紀以上,比黑人先進多的阿拉伯人過去,黑人自然也上不來,到不了北非。
第二,黑人即便到了北非也站不住腳。
最強大的加納建立,已經是9世紀的事情了。貝寧帝國則是14世紀建立的。
這些時期,北非的白人已經相當強大了。
事實上,加納在11世紀就被柏柏爾人打垮。
但柏柏爾人也無法繼續南下,因為他們無法保證自己的補給。
相反,落後多的黑人如果敢於北上,等於是被這群白人屠殺。
其實,在柏柏爾人佔領加納以後,附近很多黑人部落畏懼柏柏爾人,全部向南方撤退,留下大量無人區。
不要說黑人,歐洲白人曾經也被北非人搞得一塌糊塗。
711年,北非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亞半島(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個非洲柏柏爾人將軍塔裡克·伊本·齊亞德率領6500名北非柏柏爾人和500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羅陀海峽在伊比利亞半島登陸。經過八年的征戰,摩爾人征服了南部大半個西班牙。
直到1212年,基督教各王國聯盟在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帶領下將穆斯林趕出西班牙中部。
1492年1月2日,在格拉那達的最後一個穆斯林堡壘臣服基督教西班牙王國,宣佈西班牙徹底獨立。
即便如此,北非的白人仍然不斷騷擾攻擊歐洲。
著名的《魯賓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就曾經被北非白人俘虜,成為他們的奴隸。
要知道,當時已經是18世紀。
直到1882年,英軍在亞歷山大港登陸,此後英國漸漸佔領了整個埃及,才宣佈北非白人時代徹底結束。
當時已經進入工業文明社會。
強大先進的歐洲人尚且對不了北非白人,何談非洲黑人。
薩沙
曾經不可一世的卡扎菲,年輕時候就是一個帥氣小夥子,因此深得一位大將軍女兒的喜歡。卡扎菲憑藉手段和個人魅力徹底征服了那位姑娘,成為大將軍的乘龍快婿,從此開啟了飛黃騰達的一生,從一介平民一舉成為一個國家的元首。
看看年輕時候的卡扎菲,完全不是老年時候的一臉兇悍之色,是不是很帥氣。卡扎菲出身利比亞一個普通的遊牧家庭,是地地道道利比亞人。利比亞跟埃及一樣,同屬北非。在北非五國主要都是白人,想想看,如果卡扎菲年輕時候又黑又醜,還能贏得將軍女兒的芳心嗎。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就知道,非洲分兩大塊,一個是北非,另一個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兩個地方雖然同屬非洲,但是自然環境、人種、文化、宗教信仰等等大相徑庭。實際上北非跟西亞更加接近:自然環境以沙漠地帶為主,人種主要是阿拉伯人,屬於白種人,宗教信仰也相似,還都盛產石油。實際上,像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蘇丹等幾個國家都屬於阿拉伯聯盟國家,他們跟亞洲的阿拉伯國家聯繫更緊密,也更有認同感。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透過他們的壁畫雕像可以看出來,原本古埃及人跟今天的埃及人大不一樣,完全不具備白人特徵,但是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人也是大不相同。雖然古埃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但是不能持久。而阿拉伯人不一樣,他們曾經建立過強大的帝國,四處征戰,後來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埃及逐漸成了以阿拉伯文明為主的國家,阿拉伯人也佔據了大多數,就成了今天的樣子。比如下圖是一位著名的埃及女藝人,長相其實很西方化了。
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呢,主要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居民都是黑人,在生產生活上跟北非人也有很大的不同。撒哈拉以南非洲歷來都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地區,很多國家生活生產方式落後,政局混亂,經常發生大規模武鬥。比如說著名的電影《戰狼二》就再現了那邊國家的混亂局面。自古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都沒有產生什麼強大的帝國,氣候地理環境的不同,想想看熱帶雨林熱帶季風的地方水草豐美物產豐富,何必要跑去一個到處是沙漠的乾旱之地呢。所以儘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域廣闊,他們既沒有實力也沒有興趣北上入侵。這樣就導致了兩地地理界線很近,卻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種和文化。
現在的北非發展遲緩,利比亞又遭遇美國打擊,但是在上世紀他們是有過一段突飛猛進的階段,整體局面要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好很多。可以說,撒哈拉以南非洲跟北非除了都是非洲以外,幾乎就找不出多少共同點來,基本上是兩個世界。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都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不同國家人種模樣居然大不相同。在我們印象中黑人一般都是凸額頭厚嘴唇卷頭髮,不太符合我們東方人的審美。但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個國家卻是美女如雲,那就是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美女膚色沒有那麼黑,關鍵五官要柔美許多,兼具東西方美女的優點,比起東方美女,五官要立體許多,比起西方美女,皮膚又要光滑細膩的多。因此埃塞俄比亞美女居然是世界上選美比賽的常客,這不得不讓人感慨造物神奇。
一覽眾河小
埃及作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埃及是和亞洲連在一起的。現在有蘇伊士運河,在運河沒有開鑿之前,從亞洲到非洲沒有陸地上的障礙。在埃及這塊區域是當時人類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區之一,因為尼羅河的泛濫,誕生了埃及文明。
我們現在所瞭解的埃及文明是古代埃及文明,為什麼說是古代埃及文明呢?因為現在居住在埃及地區的人不是埃及文明的創造者,古埃及文明的創造者早有消失在戰爭之中。
埃及是一塊平坦的地區,沒有特別的地理屏障可守,因此在這塊神奇的地區發生了許多戰鬥,而埃及地區的主人也換了好幾茬。
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伊斯蘭教的後繼哈里發進行了多年的宗教戰爭,最後伊斯蘭教傳播與埃及。在埃及地區,也是人員流動頻繁、混居的地區,在這個地區的人經過多年的融合,這個地區的人基本上屬於混血民族。
埃及最後一個主人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是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人種,如果我們現在去土耳其旅遊的話,觀察一下土耳其人,我們會發現他們具有白種人和黃種人的特種,他的面部特徵有點像白種人,而眼睛、頭髮是黃種人的特徵。在中東地區,也就是人類混血最頻繁的地區。從埃及到、印度、土耳其等國,處於歐亞交流中心的地區,往往也是混血最嚴重的地區。
而在北歐地區,是純正的白種人,東亞地區是純正的黃種人。純白種人的特徵是藍眼睛,紅色、黃色、銀色的頭髮,皮膚白皙。純黃種人是褐色、黑色眼睛,皮膚顏色較淺,頭髮黑色,而馬來地區的黃種人和東亞的黃種人也存在明顯的區別。
用文章記錄歷史的縮影
很多人認為非洲人=黑人,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誤解。實際上許多北非國家的居民並不是黑人,而是阿拉伯人,埃及就是其中代表。
從古埃及人繪製的壁畫可知,他們是褐色人種,和同處非洲的努比亞人(黑人)、利比亞人(白人)有明顯的區別,反而和中東敘利亞地區的人較為接近。這說明,古埃及人的先祖是從中東地區經由西奈半島或者地中海遷徙而來的。
古埃及人創造了燦爛的金字塔文明,但他們卻先後被波斯人、馬其頓人(希臘人)和羅馬人征服,在外族的長時間統治下,古埃及人因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消亡,燦爛的古埃及文明也發生了斷層,致使後來的埃及人無法釋讀流傳數千年的象形文字。
現在的埃及人則是阿拉伯人的後裔。
公元640年,阿拉伯帝國征服了埃及地區,從此埃及地區開始伊斯蘭化,許多阿拉伯人遷徙到這裡,成為這裡的主體民族,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
再加上埃及從歷史和地理上和中東地區的關係密切,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埃及其實是一箇中東國家,因此阿拉伯聯盟的總部才會設立在埃及的首都開羅。
而阿拉伯帝國不僅征服了埃及,還席捲了整個北非,乃至西班牙南部,因此徹底改變了北非的民族結構和人種構成。
石頭說歷史
事實上,埃及更多的是一箇中東和地中海國家,而不是一個非洲國家。總結了幾個原因如下。
地緣位置
埃及位於非洲的東北部。而西奈半島佔埃及地區的6%,位於亞洲。埃及在地緣學上與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土耳其和約旦這五個中東國家接壤,接壤的非洲國家只有蘇丹和利比亞。
語言文化
阿拉伯人是在7世紀來到埃及的。此後,阿拉伯語變得更加普遍,目前是埃及唯一的官方語言。這導致了與講阿拉伯語的國家、中東國家的更多聯繫和共同的文化根源。例如,埃及的書籍和電影比非洲人更容易出口,在文化上更接近阿拉伯國家。
宗教信仰
宗教,宗教,宗教,這是最關鍵的。伊斯蘭教是90%的埃及人口的宗教。由於伊斯蘭教是絕大多數中東國家的宗教,這促使埃及及其穆斯林鄰國比非穆斯林非洲人加強聯繫。
歷史
埃及一直是中東和地中海帝國的一部分,而不是非洲大陸。埃及的尼羅河及其進入地中海是他從強大的地中海帝國入侵的主要原因。
總結以上,埃及作為波斯帝國的一部分、希臘帝國的一部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穆斯林哈里發的一部、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從地理上、語言上、宗教上和歷史上看,埃及與中東的聯繫比非洲更緊密。
"中東"一詞是英國人在1896年創造的地緣政治術語。然後在1903年,一位美國海軍上將重新定義了,1957年美國再次重新定義這個詞的術語一直到今天。
此外,凱梅特(老埃及的稱呼)在"中東"一詞被創造之前,一直與非洲大陸分離。這個國家遭受了許多入侵,從希克索斯開始,然後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法國人,法國人,然後是英國人。
經過歷史文化洗禮,白、黑、黃。棕的種類齊全,但是現在主要是以“混血白”為主,儘管"埃及"過去發生了不偶然和災難性的事件,但是該國還有有少量“土著黑”的,主要分佈在撒哈拉以南地區。
兵說
誠邀,如題。在小編的印象裡,非洲應該是黑人的距離地,非洲國家也是黑人國家,但是有這樣一個國家,它地處非洲,卻是一個以白人為主的民族,這個國家就是埃及。
埃及也是文明古國之一,不過歷經千年風光,今天的埃及已經不是古埃及的傳人了。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含義都十分重要。
不過埃及人卻是以白人為主的國家,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與歷史沿革和緯度有關
其一:歷史沿革
古埃及是什麼人種還真不好說,然而古埃及滅亡後,埃及相繼被亞歷山大,羅馬,拜占庭,阿拉伯等帝國佔領,最後歸於阿拉伯世界,主要人種為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歸於白人,其實除了埃及,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利比亞、摩洛哥也是白人區域。
其二,緯度原因
其實北非的黑人民族並不多,從地理上來說,黑人在非洲只散佈在撒哈拉以南區域,並不在非洲全境。至於這個原因嘛,可能與日光有關。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今天的埃及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其次是科普特人,剩下極小的一部分是努比亞人,貝都因人和亞美尼亞人。
阿拉伯人自然不是黑人,而科普特人由於和阿拉伯人的長期交往通婚,如今在體貌和語言上也已經幾乎沒有區別了。
(信基督教的科普特人)
古埃及人的形成同樣與阿拉伯人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學者們推測,阿拉伯半島上過剩的人口只能在半島西岸尋找出路,向北方發展,經西奈半島的岔路而移入肥沃地尼羅河流域。而公元前3500年左右,閃族的移居就是沿著這條路線,或是取道東北然後向北遷移,和埃及原來地含族居民相結合,這樣產生了歷史上的埃及人。
目前埃及考古所能追溯到最早的時代是奧杜韋文化時期,大約開始於175萬年前,在這之後是阿舍利文化,大約在公元前7000至公元前4500年,埃及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科普特語)
從早王朝時期的石刻中,可以一窺早期埃及人的形象。
同時埃及人在中王國時期就有醫學和數學問題著作《拉宏紙草》流傳下來,黑人文明遠遠達不到這種高度。
普魯士之魂
埃及所在的“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完全是兩個世界,前者是白非洲,後者則是黑非洲
在許多中國人眼中,非洲人都是黑人,但這是一個錯位的認知。非洲並不是鐵板一塊,埃及所在的非洲北部地區是白人的天下。
非洲在地理上被撒哈拉大沙漠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邊稱之為“北非”,而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地區則被稱之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圖中紅線以北是北非,紅線以南是南部非洲)
“北非地區”由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西撒哈拉六個阿拉伯國家組成。在這六個國家中,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是主要民族,這兩個民族都是白人,屬於白種人中的地中海型。
在歷史上,北非地區是最早出現人類文明的地方,其中古埃及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長期以來,北非地區與歐洲和西亞聯繫緊密。
在公元七世紀以前,北非大部分地區長期處於羅馬帝國及東羅馬帝國統治之下,屬於基督教勢力範圍。直到公元7世紀時,波斯的薩珊王朝曾短暫控制過過這裡,之後阿拉伯人開始進入北非。
阿拉伯人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北非整個社會生態,在阿拉伯人的影響下,當地人不僅放棄基督教,改宗伊斯蘭教,並且當地的大部分民族也被阿拉伯人所同化,至此北非徹底變成了伊斯蘭世界和阿拉伯世界。
(突尼斯女球迷)
按理說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叫“北非”,那沙漠以南的非洲自然是叫“南非”了。但由於非洲有一個國家叫“南非”,為了避免發生混淆,人們就將沙漠以南的非洲稱之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或者是“黑非洲”。
與北非不同,這片區域的的居民主要為黑人,中國人印象中的非洲也就是指的這裡,而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黑人都是來自這裡。
(喀麥隆國家隊隊員)
當然,在“白非洲”和“黑非洲”接壤的地帶還是有幾個過度國家的。例如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厄立特里亞、吉布提,這四個國家都是黑白混血人種,這些國家父系血統是來自於中東地區的閃族白人,而母系血統則是當地黑人,是白非洲向黑非洲的過度地帶。
千佛山車神
1、埃及人起源於閃一含族,本身就是膚色淺的西亞人種
2、歷史上與草原遊牧民族:索喜克斯人融合;與敘利亞人(日爾曼汪達爾人)融合;與羅馬、希臘人融合,這些民族都是白人,造就了埃及白人的底線。
3、與南方的黑人努比亞人,幾千年一直爭奪對尼羅河上游的控制權,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沒有融合。
4、被阿拉伯人征服時,阿拉伯人也是閃一含族後裔(倭馬亞王朝)和雅利安白人(阿拔斯王朝),融合後膚色沒變。
5、成為法國、英國殖民地後,更是趨向於白人。
坎各魯戴53301313
同樣身處非洲,為什麼埃及不是黑人國家?
很多人對於非洲人的印象就是黑人,也就是說非洲人和黑人是能夠劃等號,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誤區,也是我們固有印象給非洲人打上了一個標籤——黑人,其實這個標籤卻是錯誤的。
非洲可是世界面積第二大洲,全稱“阿非利加州”,非洲上面分佈著56個國家和地區,面積3020萬平方公里,是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的近兩倍(俄羅斯面積1709萬平方公里),是我們中國面積的三倍多。可想而知,非洲是多麼大的一塊地方,所以非洲在人種上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元。
非洲按照方位可以劃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南非等地區,然而按照人種劃分就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那就是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對!真正的黑人國家全部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可以稱之為“黑非洲”,這些國家有南非、安哥拉、剛果、博茨瓦納等國,以及我們熟悉的網紅國家,如極其囂張的小國岡比亞與吃飯都要數十億元的津巴布韋,都是黑人國家,也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而埃及卻屬於北非地區,與亞洲交界。北非地區的人是歐羅巴泛地中海類型的白人,也就是現在的阿拉伯人,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北非國家都是阿拉伯化的白人,自然和黑人沒有太大的交集。而在文明交往中,阿拉伯人卻是最早販賣黑人奴隸的民族,早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時就開始了,比歐洲殖民者的黑奴貿易早了一千年,阿拉伯人算是歐洲殖民者的前輩。
另外埃及可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最古老的那個,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了,留下來最著名的遺蹟就是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不過早期的古埃及人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消亡,之後埃及也成為多個大帝國的附屬地,如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而現在的埃及也成為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