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我就好奇,小时候跳皮筋的动作是怎么做到全国统一的?

济宁大么哥


中国地大物博,就算是挨着的两个县城,也可能讲着完全不同的方言,一边喜欢甜,一边喜欢辣。但是不管跨越东南西北,到那个地方。有人说其实有一种东西是完全一致的,就是我们80、90小时候的跳皮筋动作。全国统一,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小时候放学回家就要和三五好友,一起去跳上一会。随着皮筋的逐渐升高,难度也逐渐加大,剩下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后赢了的人总是最灵敏的那个 在没有走出家门前 总觉得跳皮筋就是家乡的特产。可没想到身边五湖四海的80、90人,在童年居然都会跳皮筋。这才有人提出了疑问,这个跳皮筋是不是全国统一啊?

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皮筋是少有的几个又便宜又便捷的娱乐工具了。首先它的设计并不准许皮筋太多的玩法,一般都是2到3个人撑着皮筋,然后通过增加高度来增加难度。再结合挑、勾、踩、跨、摆、碰、绕、掏、压、踢等10余种腿部动作。再来就是我们小时候接触的新事物较少,并没有手机游戏,这些便宜的皮筋就是最好的选择啊。

再加上十里八村,一传十十传百的,连歌曲都大同小异了。常见的比如,小皮球,架脚踢,小熊猫上学校,马兰花。马兰花还有一些北方地区会特有的,百花香喜鹊来到有些地方,还会边背诗边跳锄禾日当午等等。只能说中国人民的智慧,真的是无穷啊。皮筋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就这样心有灵犀的统一啦。


芝士研究所


一传十 十传百百传千千万,那个时候来说是比较穷的,玩的东西不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手机,网络一传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了,80年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是肯定的是有传播的途径!

每个地方都是有移民的,而且那年代做小买卖的比较多,走南闯北的又不代表没有,都是什么好卖卖什么,总有人去别的城市去进货,然后带到自己的城市来卖,怎么玩的自然也有人教!

从义乌小商品走向海外就能想到跳皮筋的玩法能够传播出去,上体育课有的老师也会教,就那么几个单一的玩法,要做到全国大致统一也是很正常的,就像计划生育年代,全国都要实行计划生育,各种小街道都有计划生育小广告,80年代的人你随便问一个有谁没见过在房子墙上面看到过广告!

虽然跳皮筋不会去打广告,但是以前的教学知识也是很低的就那么点东西,要做到每个地方都有人玩我想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包括淘汰也一样,没人玩了就是没人玩了,以前还打玻璃珠,现在小孩子哪有几个打的了?

在玩和吃的方面不要小瞧了国人,发展方面也不要小瞧了国人,中国发展这么快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会姐的一天天


80后的例如跳绳或者弹弹珠又或者老鹰捉小鸡等等游戏它的传播途径我认为其实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70后60后他们同样如此,物资贫乏,娱乐项目也同样很少,只有这几样简单的游戏在生活中出现,仔细去考证这些游戏其实你可以追寻到自己爷爷奶奶甚至祖奶奶那一代都已经存在,只是会因为地域文化不同这些游戏的规则不同但大同小异。所以我们记起80后那个年代的游戏同时,也要致敬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的传承



温暖的痞子


还是以前运动多,跳皮筋,跳山羊等游戏,真的是小时候的回忆,同时蹦蹦跳跳特别有利于健身,想想我以前就像个女汉子,长这么高,估计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跳皮筋,和用皮筋玩跳高,举到头顶的皮筋,都能一个翻叉翻过去,想想现在的宝宝们,压根不会


晨梦MairChen


因为80后只能玩跳皮筋,就像现在小孩都刷抖音,时代不一样,,,,


920815慧慧


那时候的小孩子户外游戏相对比较多,拔河、斗鸡、踢毽子、跳土楼、捉迷藏、杨柳树砍大刀、老鹰捉小鸡、老鼠钻十二洞等等太多太多。跳皮筋一般都是女孩子玩的,各地应该差不多吧。应该说孩子们所有这些游戏,都应该差别不大。小孩子天真纯洁,玩游戏不可能有太复杂的东西。说跳皮筋全国各地都一样,那不可能,但差别绝不会太大是真的。


郸城老代


嗯,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跳的


彩儿8545


还是皮筋好。锻炼身体,学校可以推广下。现在只是跳绳胎无趣了些


珊瑚730


感觉几代人的小时候跳皮筋都是一样的,就好像民族传统一样,无师自通,哈哈


琳琳的宝贝儿


以前的传统文化渐渐的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