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实力称帝,曾国藩为何甘愿一生称臣?

yuepinwu


说起曾国藩,可谓家喻户晓的晚清名臣了,是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特别是在成功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更是位极人臣,官居一品,以文人获封武侯,政客门生遍布天下,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而在当时,曾国藩兵权在握,又控制了大清半壁江山,为何不借机称帝呢?有书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臣的意识强烈

曾国藩从小饱读史书,可以说儒家思想已渗透到他的血液之中,骨子里有着非常强烈的忠君卫道的观念,不会被谁一言两语轻易改变。

他同时也深知湘军一旦造反,会让大半个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势必生灵涂炭,尸横遍野。

更进一步讲,晚清时期的中国,清政府摇摇欲坠,刚刚才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如果再次发动内战,只会使蠢蠢欲动的外国列强更加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可能就要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

二、就是起事也未必成功,还受清政府及各方牵制

在曾国藩攻克南京之后,慈禧曾召见曾国藩,问候了其家人及军队的具体事务,这也是慈禧在侧面敲打他,说明清政府对湘军的一切动静了如指掌。

向来清政府对于洋人欺凌,吏治腐败、民生凋敝都表现的软弱无能,但是对于内斗和官吏的防控却是老道的很。

另外,在兵力部署上,湘军虽然在江南数省占优势,但王佳·官文却牢牢占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材分守扬州、镇江;曾格林沁又屯兵皖粤之间,这也证明了清政府对湘军的防备。

三、清楚湘军的实际战斗力,早已不复当年

湘军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其实能供曾国藩直接调动的也只有十万多人马,还包括了部分受左宗棠和湖南巡抚节制的兵马。而且,湘军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已不复当年之锐气,军风涣散,军纪腐败,战斗力明显减弱。

基于以上各种原因,有书君认为以曾国藩的精明,是不会考虑不到的。所以别说他不想反,就算是想反也碍于阻力太大而选择放弃。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曾国藩手下有十万湘军,而且战斗力强,论实力,应该有博一把的机会。而且也有人劝曾国藩当皇帝。

在咸丰帝死的时候,清朝局势动荡,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从咸丰帝指定的顾命八大臣中夺回了权力,开始垂帘听政。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造反的好机会。

当时,他的好友胡林翼跑到曾国藩的大营。

老胡带来了左宗棠的一封信。

左宗棠在信里写了一句话: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个话吓死人。我们知道,大禹造九鼎,这个九鼎就成为了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曾经问周王室这鼎的重量,是为问鼎中原,也就是想抢班夺权的意思。脑洞老师的作品《读懂春秋,就懂了当下》里详细说过。

这句话其实就是,皇权转移,在德不在天,现在清朝这个鸟样,这个天下,我们兄弟是不是可以去争一争?

曾国藩想了一下,改为: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这一改,意思完全变了,从一个怀有野心的猜测变成了一个忠臣的表决书。

三年后,太平天国被平定,忠王李秀成被俘。

李秀成也劝曾国藩当皇帝。现在太平天国完蛋了,你老也打完收工了,鸟尽弓藏嘛,你就不怕慈禧那个老太婆把你卸磨杀驴?

曾国藩这一次更果断,不提还罢,一提就直接把李秀成给杀了。

哪么,曾国藩为什么打死不争皇帝当呢?说法很多,一个是曾国藩受儒家思想影响,忠臣的意识很浓。另一个就是起事也未必成功,毕竟当时除了湘军还有淮军,李鸿章也不一定支持。

这种事情,万一不成功,就是抄九族的罪。所以曾国藩不愿意冒这个险,认为自己荣华富贵都有了,没必须再去赌。

最玄乎的说法是有关一条蛇的。

曾国藩出生之时,曾的曾经梦见一条黑色巨蟒爬到家里。而没过多久,又有算命先生到曾家来,说曾国藩的命相堪比真龙天子之命,只降了一级,是蟒袍玉带附体。注定要当大官,只是会得一种蛇鳞病,无药可医。

果然,曾国藩从小就得一种病,到了冬天,开始脱皮,跟蛇一样,奇庠无比。

而且曾国藩家里有一根紫藤,跟蛇一样。原来已经枯死,曾国藩一出生,这根古藤又复活了,而等曾国藩去世,这根藤再次枯死。

因为这些原因,曾国藩被认为是蟒蛇转世。

曾国藩本人也深信不疑,他是比较信这些的,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冰鉴》的相面书。他也给自己看了面相,说自己就是蟒蛇的命,成不了龙。

当然,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呢?

这可能是曾国藩对自己的一个定位,然后,他又不断宣传强化这一点,以此来表明决心。

为了排除慈禧的疑心,曾国藩后面还跟左宗棠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左宗棠常常痛骂曾国藩,据说一开会,主要是两个议题,一是老子当年多么牛(确实牛),另一个就是曾国藩这个人多不地道。

恰巧左宗棠的大将以前都是跟着曾国藩混的,听着听着很不是滋味,说左帅也太计较了。

其实,这是一种内部分化,然后让领导放心的办法。这个事情,脑洞老师已经介绍过了。

总而言之,曾国藩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没有选择造反,对他本人当然是好的,毕竟个人圆满了,对当时的社会也是有贡献的,毕竟太平天国之后,生灵涂炭,他没有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置万民于倒悬。

那如果曾国藩要称帝,会是什么局面呢?

当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之后,他首先需要先统一南方,统一南方应该是个比较容易的事情。南方一直是反清的大本营,南方也基本是曾国藩的兵,重点是打到北方。


中国从南打到北,胜率是比较低的。但是,那是唐代以及唐以前的事情,唐之后,从南打到北,反而成功的概率比较大,明朝朱元璋,近代的北伐,都是成功的例子。

为什么呢?我们下回再聊。

那曾国藩可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嘛,毕竟慈禧一个女人干政,是可以批判的,而且又镇压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慈禧在清政府内部也是有敌人的。

曾国藩可以利用这个矛盾北上。那成功之后,曾国藩就可以走曹操的老路子,当太师最后让清帝逊位,自己当皇帝。

这样一来,就有蛋糕可分,跟他打天下的湘军,支持他的淮军楚军也能得到好处。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首先是取得外国列强的支持,外国列强大多数是要求做生意,那就做生意好了,只有日本俄国等国有领土要求,那就远交近攻,跟英美德法等国拉关系,对付俄国跟日本。

而洋务运动当然要加大力气搞,最好是政治经济一起搞,这样一来,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力度将在日本之上,有希望先于明治维新实现转型。

接下来,中国就不会有义和团运动,也不会有八国联军打进来。那曾国藩就可以进行君主立宪。就像袁世凯称帝,最后也是想君主立宪而已。

君主立了宪,大力引进外国技术,扩充海军。那甲午之战,胜利的一方无疑就是中国。

甲午之战,是实力差距最小的一次对外战争,中国输在十年没有购进新船,所以船速太慢,要不是慈禧跟满清贪官存在,中国多进五六条快船,日本肯定会败。

日本甲午一败,赔地割款,琉球这个原本就属中国的地方当然要收回来,中国也必须会在日本本土驻军。日本从此落后一个时代。什么十四年抗战,自然就不用打了。

一二战,中国将置身于战争之外,顶多像美国一样,直到后面才加入,这样,可以发展制造业,给交战各国提供军火。这样一来,中国的工业崛起,在二战时,就能成为世界三大强国之一。


这么一想,确实曾国藩如果有称帝的野心,帮助中国趁早转型,真的局面大不同。

但现实是,曾国藩并没有走上称帝的道路,原因也有很多分析了,一是曾国藩受到的教育,本人的性格有关。

另外,称帝也未必成功,湘军、淮军、楚军之间多有牵制。就是湘军内部,也是有分歧的。

其实,如果曾国藩真想称帝成功,希望不是湘军。而在太平天国。

如果太平天国能够有点志气,拿下南京之后,能够一鼓作气,继续北上,那曾国藩倒可以跟太平天国打一下默契拳,两人一前一后冲到北京,先把清廷拿下了,就像李自成攻下北京一下。再湘军太平天国一决胜负。这样,希望倒是大很多。


脑洞历史观


清朝后期,八旗兵和绿营兵已经腐化到了极限,面对太平天国起义根本没有任何还击能力。无奈之下,清政府允许了地方团练,因此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湘军逐渐的成为了清军之中最具战斗力的军队。1861年,为期两年的安庆保卫战结束时,曾国藩、胡林翼率领湘军大胜李秀成、陈玉成带领的太平军。从此湘军声威大震,攻克天京指日可待。

就在这一年,清政府内部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咸丰去世,慈禧、慈安联合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诛杀了咸丰临死前指定的顾命八大臣。



看到时局动荡、天下有变,左宗棠给曾国藩送来一封密信;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会选择有德之人统治天下,现在咱们似乎可以问鼎中原。说白点就是左宗棠对曾国藩说;“大哥,现在局势明显,太平天国撑不住了,清朝也是弱鸡。咱们应该有更长远的目标,拿下太平天国后,顺势北上,夺取中原。”

这句话明显就是左宗棠劝进之语,希望曾国藩可以拥兵自立,所以曾国藩看完密信后不寒而栗,迅速把密信烧毁。并且把密信中的“似”字改成了“未”字。明确向左宗棠表示不敢反抗清朝。

此时的曾国藩不反抗清朝,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他的思想里面,忠君卫道才是读书人的信仰,封候拜将才是人生的追求。



186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一时间湘军势力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声望达到了顶点。此时曾国藩手下的将领胡林翼、彭玉麟等人都站出来力挺曾国藩,并说;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湘军将领的劝进,使得曾国藩再次面对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一旦成功便可以名垂青史,成为一代开国帝王。但曾国藩依然不改初心,坚持扶助清朝,并写下了一副对联表示自己坚决不敢造反;

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



此时的曾国藩不反抗清朝,实际上意识到了实力与形势上的问题。

虽然名义上,湘军总共拥有30万以上的兵力,但湘军内部派系繁多,而且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楚军早已经独树一帜。所以真正能够听从曾国藩指挥的士兵不过10万左右。

其次,曾国藩的湘军势力膨胀之后,内部便开始不断地分裂,各个将领之间大都自成一派。如果反抗清廷,他根本就吃不准谁能够保住自己,万一有人投靠清廷告密或者反戈一击,自己根本就没有北上的机会。


再有,当时的湘军军纪涣散,在攻打太平天国期间劫掠了大量财富,都想着回到老家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战斗力已经明显下滑,没有了当年穷困时的朝气。

最后,也是最重要,清政府在湘军发展壮大之时,早已经开始对其有所防备。尤其是湘军攻克南京之后,清军已经占据了长江上游,富明阿守备扬州,冯子才守卫镇江,僧格林沁更是统辖了鄂、皖地区所有清军。一旦湘军叛清,一场大战便近在眼前,谁胜谁败还是未知之数。



曾国藩后来擒获李秀成,李秀成也曾经劝说曾国藩叛清自立,并且说愿意号召长江两岸数十万太平军拥戴曾国藩称帝。此时曾国藩依然不为所。

一来是因为湘军内儒生学士不愿与太平军为伍。

二来则是因为湘军在攻打太平天国时,双方都屠杀了对方太多兵士,结怨太多,根本无法统合成一个队伍。

第三则是因为湘军屠杀了太多江南地区的百姓,很多江南百姓称呼曾国藩为“曾剃头”,也因此曾国藩的湘军根本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旦起事后,战局陷入僵持必然失败。

当然面对太平军李秀成提出的援助,曾国藩对李秀成的忠心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他是真心支援还好,倘若效仿三国姜维投降钟会的故事,自己岂不是死的更快。



总体来说,曾国藩确实面对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这个机会却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不仅有外部困难,而且内部声称援助自己的人都心怀鬼胎,最终综合考虑下,曾国藩多次放弃了称帝的机会,选择扶助了清朝。


我是越关


【曾国藩为什么不推翻满清,赵烈文说“气数未尽”,满清灭亡当在50年之内。】

曾国藩生于1811年11月26日,卒于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赵烈文(1832年~1894年)清时著名幕僚,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常州人,受曾国藩保举,曾任易州知州,多年为曾国藩机要幕僚,军事上多所谋划。对佛学、易学、医学、军事、经济之学都有涉猎。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随后北上攻占南京,1853年改名为天京。1852年,因母亲去世而在家丁忧的曾国藩,目睹了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个中国,满清调集数十万“八旗军”、“绿营军”围剿,但是这支腐朽的军队根本不堪一战,无法挽救满清溃败之势。因此,满清政府寄希望于朝野的汉族官僚地主,让他们征募训练地方团练(民兵),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咸丰三年),曾国藩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向满清朝廷求得“编练乡勇”的圣旨,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曾国藩用一年时间,编练了湘勇2万人,外界称其为“湘军”,朝廷向湘军派来一批以塔齐布为首的满蒙将领。一则这些人是职业军人,二则监视曾国藩们,三则掌控湘军。曾国藩为了分化朝廷的监视制约,把2万湘军分成几十个大营,分别让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曾国华等人任统领,湘军之中等级森严,依靠宗亲、师生、老乡整合在一起,其实就是曾国藩等人的私家军队,只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才能指挥的动。

1854年2月,曾国藩发表《讨粤匪檄》,以褚汝航为水师统领、塔齐布为陆路先锋,率领17000人北上。到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部攻进天京(南京),历时整整10年,才将太平天国彻底镇压。曾国藩和他率领的湘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的做大做强的。期间,曾国藩和他的湘军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组建了“淮军”,左宗棠组建了楚军。到了1867年剿灭“捻军”时,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所部拥有精兵40万。

1855年,曾国藩的湘军遭遇到太平军将领石达开,湘军水师被烧毁战船100多艘,曾国藩跳水自尽,被部下救起。后来,曾国藩坐困在南昌,处境艰危。半年之后,赵烈文来到了曾国藩的大营,赵烈文并非为了荣华富贵,他觉得曾国藩靠谱能成大事,决定助他一臂之力。一开始,曾国藩也不了解赵烈文,也不清楚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就没有给赵烈文安排重要职位。几日之后,赵烈文把湘军底子摸透了,直接对曾国藩说:“樟树营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曾国藩才感到赵烈文是真有本事,就把他安排成自己的幕僚,曾国藩能够镇压太平天国,和赵烈文的谋划是分不开的。

太平天国即将败亡之前,曾国藩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的事宜,曾国藩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的道理,他有可能重蹈北宋末年宋江的悲惨结局。北宋末年的方腊和当时的洪秀全极其相似,方腊利用外来的摩尼教发动群众,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发动群众,方腊占据的地盘和洪秀全占据的地盘极其相似。但,方腊很快被诏安后的宋江梁山军给镇压,镇压完方腊的宋江很快被北宋卸磨杀驴了,洪秀全一旦被镇压下去,曾国藩很可能重蹈宋江的结局。

左宗棠在安庆大捷之后,曾经给曾国藩发过一封密信,信的内容主要有这么一句话。“神所凭依,将在德也。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左宗棠在试探曾国藩的意志,是真是假真的不好判断,曾国藩当即烧毁了这封信,并未对左宗棠任何回应,因为曾国藩没有考虑成熟,不敢冒这个险呀!攻陷天京之后,曾国藩手下的诸多将领,也曾经试探性的问过曾国藩:“东南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曾国藩除了训斥部下,就是向朝廷表白心意,因为曾国藩真的没有考虑成熟。

曾国藩饱读诗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攻陷天京之后,湘军、淮军、楚军拥兵40万,是当时满清最强大的军队,完全有可能占据江南半壁江山,发起推翻满清的军事进攻,很有可能推翻满清重塑华夏中国。曾国藩也有顾虑,顾忌中国的前途命运,当时的世界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瓜分中国,期盼着中国的内乱继续下去。曾国藩考虑的是,能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推翻满清,重塑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秩序,这一点曾国藩真的没有把握。

一旦不能迅速掌控中国的局势,曾国藩贸然起事,很可能重创中国的国运,制造更大的战争乱局,祸害中国亿万人民,招致列强侵略瓜分,他将是中国历史上的“大罪人”,自己将成为第二个“李自成”。打碎一个旧世界真的很容易,但是建立一个新世界真的很难很难。是什么原因导致曾国藩放弃进取,全身而退的呢?曾国藩文集的儒家思想,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对曾国藩的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1867年7月21日晚,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赵烈文聊天。赵烈文预言满清“气数未尽”,尽管目前已经出现败亡的迹象,反清的局面尚未彻底形成,没有满清朝廷“抽心一烂”,那么土崩瓦解的局面是不成立的。赵烈文预测满清彻底腐烂的时间,大约需要50年。这个把满清彻底搞完蛋的人就是“兰贵人”,后来的慈禧太后,当时32岁垂帘听政。慈禧太后执政大约50年,死于1908年,三年后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1912年袁世凯逼迫宣统皇帝退位。这就是赵烈文所说的满清“直接完蛋”。

1867年,曾国藩与心腹幕僚赵烈文晚间畅谈。

曾说:“京城中来人说,都城里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经常发生,而市肆里乞丐成群,甚至于妇女也裸身无裤可穿,民穷财尽,恐怕会有异变。为之奈何?”

赵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分剖离析。然而主德隶重,风气未开,若无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曾国藩蹙额良久,说:“会否南迁呢?”

赵说:“恐怕是直接完蛋,未必能像东晋、南宋一样偏安江南。”

曾说:“本朝君德比较正,或者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吧。”

赵说:“君德正,然而国势隆盛之时,士大夫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已经很多。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又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曾说:“吾日夜望死,忧见宗庙之陨落。你不是戏论吧?”

赵说:“当着老师您,我虽善谑,何至以此为戏。”

这次谈话后,曾国藩拿定主意,坚决的隐退而保命,积极裁减湘军打消满清朝廷的猜忌,多次上表向朝廷表忠心,多次公开发表家书,劝曾家的儿孙以后都不要从政。曾国藩向满清表达了隐退之意,也希望满清不要迫害自己和宗族。1872年,曾国藩在忧心忡忡和极度焦虑中去世,但是曾家总算是保全了,他的孙子曾纪泽成为民国的著名外交家。赵烈文出此言后.清朝灭亡果未出50年。曾国藩没有成为宋江,也没有成为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全身而退者。

 








冷清先生


有没有实力称帝,想不想当皇帝,为什么不愿当皇帝,这都是与曾国藩的成长历程仕途生涯有关的,从他的心路历程中,或许我们能一瞥端倪。

得伯乐相识,十年七迁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一乡村地主家庭,生活富裕。五岁启蒙,六岁入私塾。1838年,中进士,时年27岁(历史上这些神人为官之前的读书简历都相差不大,都是天资聪颖,读书好学,青壮年时期就中进士)。

关于曾国藩的出生,历史上还有一段趣闻。其父曾麟书在曾国藩出生前曾梦到一巨蟒缠绕在自家柱上,随后不久,曾国藩出生了。而且历史上曾国藩疑似患有牛皮藓,像蛇鳞一样。

回归正传,曾国藩中进士之后,得到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赏识,成为其得意门生,因此仕途顺利,一路平步青云,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此时曾国藩已是正二品朝廷大员。

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得军权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起事。1852年,太平天国已席卷大半个中国。这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刚好十年,离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还有四年。

此时的大清已经积贫积弱,从全国调来的八旗军,各地的绿营兵,在太平军面前不堪一击,节节败退。八旗军,不复当年入关时的威风,这些贵族骑兵已被鸦片弄得手无缚鸡之力,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

大清,内忧外患,政权摇摇欲坠,已如风中残烛。大清下令,奖励各地组织团练,给各地地主有了出头的机会。

此时,曾国藩也奉清政府命令开始组织团练,他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师徒亲友,开始组织自己的私人军队,湘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作为曾国藩门生的李鸿章,也开始在这时崭露头角。


太平军的灭亡之路亦是曾国藩的兵权扩大之路

出师不利,褚汝航,曾国藩手下的水军统领被太平军石祥贞击败。此后,湘军还有一败,石达开突袭总攻湘军水营,烧船一百余艘,曾国藩跳船得一活命。

还有一险,就是曾国藩曾被围困在南昌,得于运气,发生了著名的天京事变,洪秀全与杨秀清内讧,南昌解围。

除了这两败一险,湘军基本都是逢战必胜(中后期左宗棠这一猛人加入湘军,督办浙江军务,助曾国藩一臂之力)。

直至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军被剿杀殆尽,曾国藩被朝廷加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巡抚,提镇以下官员,全归曾国藩管理节制。

曾国藩为何不举兵造反称帝 ?

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权倾朝野,不单纯是个封疆大吏,大清最主要的战斗力、最精英的部队,就是他的湘军,他的私人军队。


整个朝廷上下,李鸿章是他的门生,左宗棠(此时还没和曾国藩闹翻)是他的好友,其余的无不附和曾国藩。他为什么不称帝?

原因简单,曾国藩志不在此,性情使然。他不仅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个理学家,文学家。

如今最著名的大宅除了贪官和珅的,还有就是老曾的富厚堂(原名八本堂),花钱七千串。这个豪宅就是老曾素无终身官场打算的铁证,用来告老还乡,闲云野鹤,修养后半辈子的舒适大宅。

老曾终生信奉程朱理学,在进京赶考时结识曾子宗圣第七十代嫡传孙曾传德,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交朋友,老曾都是一副儒生的模样。

建湘军之初,提倡忠君卫道,以儒家学说治军,在军中教导士兵“仁义礼智信”,在所有湘军将领179人中,儒生出身的就有104人,足以证明老曾是如何信奉儒家理学的。

而老曾的治家方略就更闻名了,主张“人人孝悌,勤俭持家”。

这样一个为人处世,为官治军都信奉儒家教义的“老儒生”,你要说他想称帝,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没有人会相信,也没有人会这样想,儒家的伦理纲常,仁义礼智信,忠军思想,无论哪一个在他脑海里都是深深扎根的。



你是要说老曾在那个时期有称帝的实力,确实曾经有过(讨伐完太平军之后,老曾上奏裁军25000人,获准。裁的就是他的湘军)。

结语

曾国藩于清朝,如于谦和王阳明于明朝,力挽狂澜,拯救王朝命运,自己却不动一丝野心。

曾国藩于清朝理学,就如王阳明开创心学一样,都是大儒。军事策略,救国救民上更像于谦。为什么不造反称帝?不爱权力罢了。



有人喜欢荣华富贵,只手遮天;有人喜欢风餐露宿,浪迹天涯;有人喜欢繁华灯火处的莺歌燕舞,声色犬马;有人喜欢青灯古佛旁的信徒经声,不染烟火。

你问土豆为何不如洋葱有味,也无南瓜体胖,土豆只是笑笑自顾自的扎在泥土里,努力吸取养分。为何?志趣不同,性格使然。


小小嬴政


说起晚清人物,曾国藩可谓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封疆大吏。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方之际,在老家丁忧的曾国藩奉命组建团练,在湖南拉起了一只势力强劲的湘军,靠着这支队伍与洪秀全等人鏖战多年,并最终为清王朝立下了旷世奇功。

由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团练,采用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因而使得曾国藩获得了个“曾剃头”的绰号。据说,江南一带每逢小孩啼哭,大人便以“曾剃头来了”而恫吓,足见曾国藩在当地影响之大。

自曾国藩于1854年初发布《讨粤匪檄》,湘军开始正式与太平军交战。在此期间,曾国藩一直视太平天国运动为“开辟以来明教之奇变”,是“涂炭生灵”的匪患。从《讨粤匪檄》及湘军的种种行径来看,足见在曾国藩内心深处,是处处维护儒家纲常和清王朝统治的,也正因如此,他才在檄文中表示要“卧薪尝胆,殄此凶逆”。

曾国藩的这番话绝非表面文章,而是其内心的真实写照。由于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连考十七次秀才,均名落孙山,使得曾家将希望均寄托在了曾国藩这一辈人身上。也正因如此,曾国藩自幼便埋头苦读,学的是孔孟之道,做的是八股文章。知识改变命运,却同样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心智。最终,曾国藩在殿试中获得了三甲第四十二名,却也成了清王朝最为忠实的捍卫者之一。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或许直到终老都是一介儒生。然而,命运却并未如此安排。1851年,以洪秀全为领导的太平军公然与清廷决裂,开始席卷南方,而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兵严重腐朽,不堪一击。无奈之下,清廷允许并鼓励地方组建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就这样,在乡丁忧的曾国藩组建了湘军。

严格来讲,曾国藩的湘军人数并不占优势,起初不过两万人马。可是,由于曾国藩善于统兵,又有着极强的报国之心,故而使得这支队伍显得格外出众,并屡建奇功。经过多年鏖战,以湘军为核心的地方团练成功地扼杀了太平天国运动。

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曾国藩又统领着两万湘军和六万淮军北上,继续同时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作为一介文人,竟能获封一等勇毅侯,堪称罕见。

由于曾国藩手握精兵,声望极高,故而有人提出,处于巅峰之际的曾国藩,为何不更进一步,拥兵自立呢?

如果大家再回过头来,仔细分析曾国藩的早年经历便会发现,其实曾国藩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拥兵自立。他之所以组建湘军,并誓死镇压太平天国,除了职责所在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维护封建纲常和清朝统治。说白了,在曾国藩的内心深处,信奉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绝非看重于皇位。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连声势浩大的太平军与捻军都被相继镇压,而曾国藩仅仅靠着湘军和部分亲信,在没有其他武装的配合下,又怎么能够与清王朝分庭抗礼呢?

可以说,尽管曾国藩素有“曾剃头”“曾屠夫”之类的恶名,对待太平天国极度残暴,却始终遵循着儒家伦理,处处维护着清王朝的统治,同时又深知自己手里的那点家底,尚不足以拥兵自立。正因如此,手握雄兵的曾国藩,对太平军残暴至极,在清廷内部却温顺地宛如羔羊。


夕阳下的晚枫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他对清朝的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而且他还为清王朝除掉了心腹大患太平天国。在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后他的势力达到顶峰,湘军数量也从最初的两万人到了后来的十几万人,此时的曾国藩按理来说是完全有实力推翻清王朝自己称帝的,而且曾国藩是汉人,他若推翻清朝称帝对于那时的中国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可是曾国藩没有这么做,为了打消清政府的顾虑他甚至自己解散了湘军,未免令人可惜。实际上灭掉太平天国后也有部下劝曾国藩起兵反清,可是曾国藩经过考虑后拒绝了,因为根据当时的情况根本没条件称帝。

首先,曾国藩自己不想造反。曾国藩作为朝廷命官,又受到儒学思想熏染,一直想的是怎么忠君爱国,从没想过造反。彭玉麟曾经递给曾国藩一张写着“江南半壁江山,老师可有意乎”的纸条,曾国藩看后严厉的训斥了他。左宗棠也曾怂恿曾国藩起兵造反,但还是被曾国藩拒绝了。一支军队的首领都不想造反,手下的士兵自然也没办法造反。

其次就是按照当时的情况,造反成功的概率不大。攻灭太平天国时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那时也没有后来那么腐朽,太平天国没能推翻清王朝,曾国藩也同样没那么容易推翻清王朝。虽然曾国藩的湘军似乎是当时最厉害的军队,但政府军也不是吃素的,而且那时清政府时刻注意着湘军的动向,一旦曾国藩造反政府军势必立刻出动,谁输谁赢不好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湘军没有表面上那么强大。湘军内部并不团结,除了曾国藩外还有左宗棠和湖南巡抚能统领一部分湘军,这两者与曾国藩都有矛盾。前文说到左宗棠怂恿曾国藩造反,其实也是不安好心,就算曾国藩造反左宗棠明面里不反对,暗地里肯定也会给他制造麻烦。还有湖南巡抚肯定会清缴曾国藩的叛军。

以曾国藩的智慧不会想不到他造反后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且不说他本人不想造反,就是他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风尘讲历史


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吾家丰盈之时,吾与诸弟必先概之。一一曾国藩

曾国藩的一生是通过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古人的经验教训时刻鞭策自己进步的人生,也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生!

曾国藩之所以不称帝与他读过的书,个人理解人生的道理有关系,他的一生也遇到过很多次冷遇,但是他都没有起反心。

他是一个讲究月盈则亏的人,清朝的官员都讲究这一点,索尼的孙女当皇后以后,索尼教育自己家人要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他位居宰相,儿子一品大员,孙女皇后,在大清除了皇家他家拥有最高权势,稍不注意就会走反方向,对于曾国藩来说,他也看前人的经验,尤其是知道前辈们鳌拜、索额图都没有好结果,后人提起都说他们是奸臣,更加让曾国藩格外珍惜自己的名声。

再者,曾国藩很注重后代的培养,所以说,他不会留个骂名给后代!


我是大雁你是谁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为清朝的重臣,和天平天国运动有直接原因,当时的曾国藩手握重兵,和东汉末年的曹操很相似。

消灭天平天国运动以后,有人劝曾国藩推翻满清皇帝,重新建立汉人朝廷,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听从他们的话,而是一生对清朝尽忠职守,直到去世。



曾国藩确实有称帝的实力,但是在当时的局势下,他不敢称帝,所以才会做了一辈子的臣子。

笔者提出了几个观点,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曾国藩深知清廷对于洋人的欺凌,吏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敝都软弱无能,可是对于汉人官吏的防控却老道的很,办法有的是。


当时湘军兵力在江南数省虽然占优势,可是清廷的王佳官文却牢牢占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材分守扬州、镇江,曾格林沁又屯兵皖粤之间,这摆明了就是对湘军早有防备。

第二,浙江的左宗棠,江西的沈葆桢因为劝进不成,早已和曾国藩离心离德,被清廷拉拢了过去,成了湘军背后的两把利剑。

第三,当时的湘军虽然号称30万,可曾国藩能够调动的只有10万左右。

其中李鸿章虽是曾国藩一手扶植起来的,可到了关键时刻,难保他会像曾国荃、彭玉麟那样对自己死心塌地,甚至还有可能会站到清廷那边。

第四,湘军当时经过长期的征战,早已没了当年的朝气,军内腐败程度比起当年的绿营有过之而无不及。

靠这支名声早已败坏的军队争天下,天下人谁会跟从?

第五,曾国藩即使黄袍加身,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历史剧怕也要再度上演。

其弟曾国荃倔强狠毒,野心勃勃,更胜赵光义数倍,他能够带头劝进,把黄袍加在曾国藩身上,也会随时将其夺走。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不定最后得实惠的是曾国荃,背骂名的才是曾国藩。

所以说,曾国藩最终才没敢听从劝进,去当皇帝。

同时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他才自削兵权,稍杀羽翼,以释清廷之嫌疑。

历史证明曾国藩没有称帝是正确的选择,否则不仅要背负乱臣贼子的罪名,还要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


喜欢的点个关注呗!


文史频道


当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清朝岌岌可危之时,正是曾国藩一手创立湘军,抵住了太平天国的兵锋,并最终将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剿灭。以绝对主力身份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湘军也在战争中一步步成长,并最终成为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地方武装力量。当太平天国运动被剿灭前后,坐拥几十万善战大军的曾国藩,开始面临当忠臣还是造反的抉择。

曾国藩

俗话说的好,手握利刃、杀心自起,手握数十万大军,面对的对手又是腐败堕落不堪的八旗绿营,周边的亲信大将和好友也纷纷劝曾国藩自立,推翻清朝的统治。然而,曾国藩的选择却是任凭清廷分化解散湘军,做清朝的忠臣。为什么精明一世的曾国藩会做出如此选择呢?

这其实与曾国藩个人的追求有极大的关系。曾国藩是典型的儒家子弟,他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的是个人功业的圆满。“修身”,作为儒学大家,自然没有问题。“齐家”,曾国藩也堪称模范,他的子女教育从曾国藩家书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曾国藩

至于治国、平天下,更是曾国藩最大的骄傲,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之时,正是曾国藩带领湘军力挽狂澜,挽救了清政府,为清朝续命几十年。因此,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对于曾国藩个人而言,他已经达到了个人功业的巅峰。

而举兵造反、再进一步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成功则当宗做祖,败则身死族灭。更重要的是,以儒家的观点来看,即使曾国藩真的造反成功,后世史书上对他的评价也未必有现在高。因为作为当朝大将,却没有匡扶天下,反而举兵造反,自然逃不了乱臣贼子的骂名。这对于十分重视身后名的曾国藩而言,自然是不可取的。

湘军

更重要的是,虽然造反这个行业是人类所有行业中收益最高的“买卖”,但同时,它也是风险最大的。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主动或被动的起义造反数不胜数,然而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就概率而言,堪称所有行当中的风险之王。

而且,失败的风险还大到令所有人无法接受,如果说作为部将还有投降保住荣华富贵的可能的话,曾国藩作为首领,他却毫无选择,一旦战败,且不说身家性命不保,整个家族也会被彻底牵连。因此,当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摆在曾国藩面前的两个选择:

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城池

一个是从此被清廷束缚,失去数十万大军和大权,但清廷为了安抚曾国藩,必然也要给予相应的职位和地位,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都堪称功成名就。另一个选择则是把脑袋拴在腰上,拼死一搏,看能否从此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在许多人看来,手握几十万精锐大军,面对的对手又是不堪一击的八旗和绿营,曾国藩如果选择起兵,风险并不大,成功的概率反而很高。事情果真如此吗?其实并不是。

八旗旗帜

首先,此时清廷当政的是慈禧太后。虽然慈禧太后祸国殃民的行径,令无数人痛恨不已,但是慈禧太后能以女子之身掌握晚清大权近半个世纪之久,其高超的手腕自然毋庸置疑。因此,虽然曾国藩一手创立了湘军,但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曾国藩也做不到令湘军只知曾国藩,不知朝廷。

清廷对湘军掺沙子的行为也从未停止,例如,湘军中最善战的多龙鲍虎,其中的“多龙”多隆阿就是满清八旗出身,一旦曾国藩选择起兵,他必然不可能跟随。而在湘军中类似旗人出身的战将为数并不少。

湘军的武器

而且,同为汉人武装,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十分拥戴曾国藩,相反,彼此之间还矛盾重重。例如,虽然是曾国藩的学生,但如果曾国藩一旦造反,李鸿章带领的淮军与之对抗的概率并不低。更何况,此时清廷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例如出身蒙古的僧格林沁,他所率领的骑兵此时也颇具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虽然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此时曾国藩并不具备登高一呼,众人皆从的崇高威望,即使曾国藩的老家湖南,也并非所有人都十分支持曾国藩。

蒙古王爷僧格林沁

数十万湘军是曾国藩以宗族和忠君爱国的思想打造而成。因此,当曾国藩违背自己忠君爱国的理念,率湘军造反时,是否所有的湘军都会跟着他一起造反,估计连曾国藩本人都没有这种把握。

而且,湘军毕竟是旧式军队,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大部分将士思乡心切,并不愿意继续打下去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因此直线下降。更何况,起家南方的湘军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击败北方的骑兵,还是未知之数,而以湘军对战捻军的骑兵战例来看,显然败多胜少。

因此,曾国藩面临的局面,虽然看似只要举兵就能推翻清朝,实际上危机四伏,风险远比想象的要高,更何况,一直虎视眈眈的列强的态度,也成为曾国藩举兵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精明的曾国藩自然也看到了这些艰难险阻,因此,他选择了最安全、于自己最有利的道路:放弃湘军,成就个人功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