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裹屍布值多少錢,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會值錢呢?

羽評郡主


題目當中談到了乾隆的“裹屍布”,那我們就首先來介紹一下這一件物品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皇家用品一直以來都是受人們歡迎的,畢竟在過去,皇權是至高無上的象徵,另一方面皇家用品的工藝材質的確過關,還有就是出於人們對皇家生活的好奇心。

乾隆裹屍布的前世今生是怎樣?到底是什麼來頭?它作為乾隆的陪葬品為什麼會出現在市面上?

乾隆在位時期,清朝達到了一個盛世局面,就是清朝著名的康乾盛世。在這個時期,很多周邊地區都想要與大清友好往來。西藏的活佛為乾隆皇帝獻上了一條開過光的“陀羅尼經被”,並且這條經被先後有好幾位高僧為它開光。並且這是屬於皇帝的專用品,是西藏活佛專門為皇帝打造,規格之高可想而知。經被上的文字全部用金線裝飾,還有各種寶石,恐怕僅僅這些東西就價值連城了。


乾隆駕崩之後,就把這條經被放在了自己的棺槨當中,所以我們說它是乾隆的“裹屍布”也不算嚴謹,這個稱呼未免太過民間語言,有些太過口語化。

陀羅尼經是屬於皇家專供,有時候皇帝心情好,也會賜予王公貴族,但自己用的工藝材質與發出去的肯定不一樣。由於清朝前期的緙絲技術工藝達到了最高峰,所以慈禧陵墓中的經被價值就完全比不上乾隆的那條。

民國時期,發生了震驚全國的清東陵盜竊案。清東陵受到破壞,除了慈禧的陵墓,還有乾隆皇帝的裕陵也被士兵洗劫。但是他們這些人根本不懂得陵墓中寶物的價值,因此他們只把那些寶石,玉器之類的東西帶走了,而很多的書籍、織物這些都沒有入得了他們的“法眼”,“裹屍布”這樣不吉利的玩意兒更是躲避還唯恐來不及。因為這樣的原因,陀羅尼經被才得以保存,但是經被上的寶石都被拆下來了,然後就被這些盜墓賊扔在了一邊。


溥儀聽說自己老祖宗的陵墓被盜,趕緊派員前往清東陵,對慈禧和乾隆的遺骨重新裝殮,墓葬裡的一些遺物也重新整理。這件陀羅尼經被應該就是這個時候被帶出來的,工作人員來到這裡,想必趁亂每人順手拿了一兩件東西當作對祖先的紀念。

這經被再一次出現在世人的面前就已經是二十一世紀的事情了。 2005年,一件袈裟在某場拍賣會上亮相,但是並不受歡迎,最終一位姓秦的先生用9萬元價錢買下了這件袈裟。

平時在家裡的時候,他也會常常把玩欣賞。直到有一天他出於好奇,拆開了這件袈裟,發現了裡面的經被,很是驚訝,他覺得這長2米,寬1.38米,上面有四種文字的經文的經被,應該有不為人所知的過往。直到找專家鑑定之後才知道這就是乾隆皇帝的經被。據說當時他最早尋找的一位鑑賞家告訴他這是裹屍布,放在家裡不吉利,要他趕緊出手,現在想來怕是這鑑賞家想把它忽悠到自己手中。


2008年的時候,經被出現在拍賣會上,並且拍出了6000多萬的高價,這已經是原先的九萬元好幾百倍了,結果兩年之後,陀羅尼經被又拍出了1.3億的高價。不知道那些曾經的盜墓賊聽到這種事情會不會氣的吐血,當年被他們遺棄的東西竟然有這麼高的價值。

這件經被價值高的原因除了我前面提到了皇家定製,還有用料精緻,做工精細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乾隆的名人效應。

乾隆在我們的心目中可是一個“大紅人”。現在的很多歷史類型的電視劇也讓他成為了一個“皇帝網紅”。


陀羅尼經被作為一件文物,它的最大的價值當然還是文化。乾隆陀羅尼經被,能夠讓我們瞭解到很多關於清朝皇家祭祀的情況,還為我們提供了研究當時手工藝的實證。作為華夏文明的傳承者,我們都要保護歷史,守護中華文明。


歷來現實


乾隆皇帝去世時,在他的屍身上蓋了一塊布。這塊布就是題主所說的裹屍布,但是這塊布也有雅名,它的真正名字叫陀羅尼經被,它的長為2米,寬為1.38米。

有人問乾隆的裹屍布能值多少錢呢?現在就讓有書君給揭開謎底。

一、 乾隆裹屍布值多少錢

其實在2005年的時候,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拍賣會。

在這場拍賣會中有很多的名品都被拍賣走了,但是有一件標價為8萬的藏品卻始終無人問津,這件藏品就是乾隆的裹屍布。當然當時還不知道它是乾隆皇帝的裹屍布。

這個時候一個姓秦的先生,他發現了這件黃綢緞子袈裟,對當時確實是按袈裟來拍賣的。他總覺得這應該不是一件普通的物件,最後決定以9萬塊錢把它拍了下來。

你以為它只值9萬塊?那就錯了!秦先生回到家後,對這個物件是很喜歡。

他開始仔仔細細地觀察起這個物件,他覺得這個黃色的緞子裡面好像就是有圖案,而且還有文字,於是他就決定把這個黃色的緞子拆開看看。

在拆開黃緞子後,他被眼前的物件驚豔了。原來這個黃緞子裡面包裹的,是一件包含著四種文字的精美的“經被”。

後來秦先生才知道,這是一件極為罕見的緙絲陀羅尼經被,是乾隆皇帝的裹屍被。

在2008年的拍賣會上,這件陀羅尼經被被拍下6550萬元,但是秦先生沒有賣。而在僅僅的兩年後,也就是2010年,這件經被被拍出了1.3億元的天價。

是的,沒有錯。最後這件經被價值1.3億,真得是天價了。

那為什麼乾隆的裹屍布會這麼值錢呢,有書君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二、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會值錢

1、 因為名人效應,它是乾隆皇帝的裹屍布

中國人對於名人有一種天然的崇拜,而乾隆皇帝可是集有錢、有權、有名為一身的尊貴的人。

現在皇家用品在收藏市場上一直都被炒得很熱,所以這塊裹屍布自然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況且經被可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專用的祭祀用品,而這件經被是屬於祭祀物品中的最高等級。

這塊本名為陀羅尼經被的裹屍經被是當年西藏活佛,為乾隆皇帝量身製作的。

在這個巨幅經被上,還特意地縫製了“左腳掌”、“右腳掌”、“左肩”、“右肩”這幾個字。

而且這幾個字還真是對應著乾隆皇帝這幾個身體部位呢,並且在質地、織法和文字上這個經被,都帶有明顯的乾隆時期的印跡。

最為重要的是這塊裹屍經被,還是多位密宗大師開過光的。在開光後,才蓋在死去的乾隆皇帝的身上。

它是用以超度亡靈,讓乾隆皇帝去住西天的極樂世界。

因為名人效應,再加上密宗大師的開光,所以這塊經被就尤為地珍貴了。

2、 乾隆皇帝的裹屍經被的原料是極為地珍貴,工藝也是相當精美

乾隆的裹屍經被,它的原料是用極為珍貴的藏羚羊絨和金絲等做成的。金絲的價值就不用多說了,這個藏羚羊絨又有什麼價值呢。

這個藏羚羊絨不是藏羚羊身上隨便哪個部位的毛,而是羊尾巴下的一點絨毛,這種毛可是被稱為“軟黃金”呢。

而且你可要知道,一隻藏羚羊才能產多少絨毛啊,這個經被長2米,寬1.38米呢。

這麼大的面積,那得需要多少頭藏羚羊啊!所以說光是材料費就花費不菲,這個奢侈程度可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當然除了原料貴重外,它還採用了有著“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的緙絲工藝。緙絲工藝在民間是沒有機會見到的,古代都是用來製作龍袍的。

而且技術高超的緙絲工匠也就那麼幾個,還都是為皇家打工的。

乾隆皇帝的這件經被,大概製作了三年。一件經被,竟然做了三年,那也真得可以說是精品了。

況且當年的特殊緙絲技術,現如今也已經失傳了,所以能流傳出來的珍品,那可都是天價了。

所以說,這塊裹屍經被能不值錢嗎?

3、 乾隆裹屍經被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乾隆裹屍經被可以說是蘊含了珍貴的歷史價值。它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實證,從經被中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的皇家祭祀的狀況。

同時也是研究當時先進緙絲工藝的實物考證。光是這兩點這個經被就已經彌足珍貴了。

當然這個經被還見證了東陵大盜孫殿英的盜掘,因為當時他們只對珍寶感興趣,而對瓷器、書畫都不感興趣。

書畫和瓷器都是直接扔了,或燒了。而這個經被,當時只是被盜墓者把上面的珠寶扯了下來,被隨手扔掉了。

好在他們走後,前清的遺老們前去護墓,因為也沒有什麼了。他們就每人拿了幾件物件,作為了留念,而乾隆裹屍經被就在其中。它被帶了出來,後來流落在了民間。

幾經流轉,歷經了200多年,這個經被還保存的如此地完好,這樣的經歷也會讓經被的價格暴漲的。

更重要的是,現存於世的緙絲工藝的真品經被,也只有兩件。

一件是乾隆的,另一件是慈禧的,所以這件乾隆裹屍經被就更加珍貴了,基本上成為了現存歷史上最有價值的經被了。

由此而看,乾隆的裹屍經被還真是歷經曲折啊!幾百年能完好地保存著也確實著實地不容易。

雖然說文物是無價的,但是乾隆經被拍出了這個價格,也算是足也顯示了它的尊貴。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裹屍布這種物品,猛一聽就給人一種不吉利的感覺,平常人避之惟恐不及。但這件裹屍布是乾隆皇帝用的,它的價值就非比尋常了。

這件物品正規的名字叫陀羅尼經被,它曾經三次一拍賣會,05年上拍,只有9萬元,2008年第一次上拍,拍到7205萬元,同年再次上拍,竟然拍到了1.3億元的天價。

這件經被能夠拍賣到如此高價,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它是皇帝用品,充滿了吉祥的寓意

這件經被,是當年的西藏活佛,為乾隆皇帝定身製作的,經被上寫滿了經文,曾經數位密宗大師開光。尋常唸佛人們夢想去世後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經被中肯定有這樣的寓意。

它同時還是西藏與中央政府關係密切的一件實物證據,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國人對於皇家用品有一種近乎執迷的崇拜,凡跟皇帝沾上邊的物品,都會受到人們的追捧,這就是經被拍賣價格一路走高的基礎。

二、材質珍罕,工藝精湛

乾隆的“陀羅尼經被”用的材質是金絲、藏羚羊絨和獐子絨,絨毛也不是藏羚羊身上隨便哪個位置的都可以用的,必須是尾巴下的那一點點絨毛才可以,一隻羊也就能產一丁點的絨毛。而“經被”足有2米長,1.38米寬!所以光是材料費幾乎就是天價!

繡織經被的“緙絲”工藝,古代都是用來製作龍袍的,掌握這種技術的工匠寥寥無幾。乾隆的這件經被大概製作了3年,所謂“一寸緙絲,一寸金”,其製作費用也不是平常人可以想像的。

三、經被具有傳奇經歷,故事性強

人們都愛聽故事,凡是具有曲折複雜故事情節的藏品,往往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這件經被經歷過孫殿英盜寶的劫難,有過在拍賣會上不被人看好,只賣出9萬元的時候,也有過鑑定專家先貶低、再想法買走的曲折故事,後來又兩次上拍,對它感興趣的人對它可能已經要頂禮膜拜了:真是一件有靈性的神物,歷經200多年保存完好,這件經被一旦擁有,肯定會帶來吉祥。於是,它的價格就扶搖直上了。


侃侃收藏兮


乾隆的裹屍布可不是一般的裹屍布,它的學名叫“緙絲陀羅尼經被”。這件高2米、寬1.38米的巨幅經被在拍賣會上以1.3億元的天價成交,這樣的經被,全球只有兩件,一件為乾隆所用,另一件為慈禧所用。陀羅尼經被的價值為何這麼高?

“緙絲陀羅尼經被”的歷史價值

陀羅尼經被是清朝帝后下葬時專用的佛教用品,經被總共有六個等級,而乾隆的這件無疑是最高等的。它是由藏羚羊羊絨、獐子絨和真絲混合緙絲而成的經被,是西藏活佛專門為乾隆量身打造的用於覆蓋遺體超度亡靈用的。

“緙絲陀羅尼經被”真正傳世的僅有兩件,分別置於乾隆裕陵和慈禧定東陵中。乾隆的這件巨幅經被上標註了“左腳掌”、“右腳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是依照乾隆爺1.8米的身高訂做的,其織法和文字均有明顯的乾隆印記,是絕對的國寶。

這件經被上含梵、藏、滿、漢四種文字,主體為一座緙滿陀羅尼經的佛塔,其上每個圓圈都代表一個“咒”,整體表示“一切咒的集合”,即無論生者還是死者,只要將經被覆蓋於平躺的身體之上,就可以吉祥驅邪。 這便是經被價值高的原因之一。

“緙絲陀羅尼經被”的工藝價值

“緙絲陀羅尼經被”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氣工藝價值非同一般。 這種緙絲類型的經被是“織中聖品”,在民間只能有關於它的傳說,一般人根本無法見到。這件經被代表著我國幾千年絲織工藝的頂峰,自古以來就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

明代初期只能用來製作聖旨,直至宣德年間,緙絲才被允許用於織造龍袍禮服,並且不是每位皇帝都能夠享用,具備資格的皇帝是少之又少。這件經被按照緙絲工藝來計算的話,兩個有30年繡功的熟練工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完成。

據清朝文獻記錄,只有親王以上的皇族去世後才能覆蓋陀羅尼經被,而只有皇帝才能用正黃色,皇后只能用明黃色。所以慈禧的那件陀羅尼經被正是明黃色的,其等級和規制都遠不如乾隆這件。這便是經被價值高的原因之二。

“緙絲陀羅尼經被”的曲折身世

“緙絲陀羅尼經被”是被人以9萬元的價格拍走,當時這件經被就被縫在拍賣品“清末黃緞子袈裟”中。拍賣人最終發現了夾層中的這件精美絕倫的寶貝,後在拍賣會上以7200萬元的價格成交,在再一次的拍賣會上以1.3億的天價成交。

這件寶物是怎麼現世的?這還要追溯到民國時期的東陵大盜,軍閥孫殿英當時以軍事演習為由兵分兩路,一路奔向慈禧的定東陵,另一路進入乾隆的裕陵。兩個墓葬的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不少寶貝遭到了破壞。

東陵被盜消息曝出後,前清幾十位遺老遺少慌忙趕到東陵及裕陵,在石門下的棺槨中找到了乾隆皇帝顱骨,並將乾隆和慈禧的屍骨重新裝殮。當時有很多的隨葬的瓷器、字畫和絲織品等珍品被丟棄在地宮,這些人就各自取了一些陪葬作為紀念,這件覆蓋在乾隆身上的緙絲陀羅尼經便是其中之一。

緙絲工藝距今已有數千年曆史,其“ 細經粗緯、通經斷緯” 的技法,及“千年不壞”的特性,使得緙絲工藝的藝術價值異常驚人。乾隆的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的織造工藝正在消失或面臨斷代。其價值不可估量,是無價之寶,1.3億並不貴。


野史也是史


乾隆皇帝是一位風雅之人,向來喜歡享受世間最好的東西,他平日裡所用的任何一件小玩意,都可謂是稀世珍寶,放在現在都稱得上價值連城。就連他死後用來包裹身體的裹屍布,在出世以後,也拍出了1.3億元的天價。

那麼,這個裹屍布究竟是什麼玩意兒?為什麼會這麼值錢呢?

(乾隆像)

說起來,這塊布雖然是用來包裹屍體的,但實際上卻大有來頭,叫做“陀羅尼經被”。這款經被在當時可是奢侈品,而且並不是有錢就能擁有的,一般只有皇帝或者貴妃才有資格使用。

乾隆在去世之後,這張經被也伴隨他進入了陵墓。本以為寶物會就此埋沒,但到了民國時期,乾隆的陵墓,卻被民國大盜孫殿英給盜了。不過,眼尖的孫殿英這次卻走了眼,在拿走經被上的珠寶後,卻把這張晦氣的裹屍布留在了那裡。

聽說清東陵和裕陵被盜之後,清朝的遺老們,趕緊趕到現場。在收拾乾隆屍骨的同時,也將包括經被在內的一部分剩下的遺物帶了出來。並且為了避免賊人覬覦寶物,遺老們還將經被縫在了一件袈裟之中,以確保萬無一失。

時光流轉,轉眼到了2005年,這件袈裟出現在了一個北京的拍賣會上。拍賣會上珍寶眾多,一件普通的民國袈裟毫不起眼。因此,一時之間竟落得無人問津的下場,就在主持人要宣佈袈裟流拍的時候,一位姓秦的古董愛好者以9萬元的價格,將袈裟收入囊中。

回到家之後,秦先生意外地發現,袈裟之中竟然藏著一塊經被。後經專家鑑定,這張經被,確認為乾隆死時所用之物,價值連城。

(皇族專用陀羅尼經被)

2008年,這張經被被拍出了6550萬的天價,不過秦先生卻認為其價值遠不止這個數,因此並沒有出手。2010年,這張經被最終以1.3億元的天價成交,秦先生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那麼,這張經被明明就是裹屍之用,憑什麼能賣出那麼高的價錢呢?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其一,經被本身就有很價值。

要知道,這張經被長2米,寬1.38米,是整個由金絲和藏羚羊絨編制而成的。金絲自不用說,藏羚羊絨則選用的是被稱為“軟黃金”的尾巴下端的絨毛,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除了選料高級之外,這張經被還採用了專門定製龍袍的緙絲工藝。製作時間,據說長達三年之久。

不僅如此,這張經被歷經了兩百多年的時間,卻沒有絲毫腐爛的情況出現。其工藝之高超,材質之精良,實在是世所罕見。

(清裕陵)

其二,名人物件向來受人追捧,更何況是歷史上的帝王。

同樣一件衣服,普通人穿幾年就會當作垃圾丟掉,而名人穿過的舊衣服,卻會被眾人哄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名人效應。

2004年的歐洲盃,在英格蘭與葡萄牙的四分之一決賽中,貝克漢姆一腳將點球踢上了看臺,最終導致英格蘭被葡萄牙淘汰。而這顆罰丟的點球,最終被球迷帶走,並在網上進行了拍賣,甚至一度炒到了千萬歐元的天價。

當然,這顆球最終是否賣出我們不知道,但這件事,也側面反應出了世人對於名人物件的狂熱追捧。

再看乾隆皇帝,他本身就是我國曆史上頗有人氣的一位皇帝,一生風流瀟灑。他能選用這張經被來包裹自己的屍體,本就顯示了這張經被的不凡。而且皇家成員的物件,向來都是古董藏品市場中最受歡迎的。

因此,這張經被最終能賣出1.3億元的天價,確實是有其獨到之處。

(參考資料:《孫殿英歷史解密全記錄》《養吉齋叢錄》)


張生全精彩歷史


2010年,乾隆的裹屍布“緙絲陀羅尼經被”被中美宏凱威拍賣公司公開拍賣,並且拍出了1.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乾隆的裹屍布是最高級的緙絲陀羅尼經被,此被共分六個等級,而乾隆的陀羅尼經被是西藏活佛敬貢給乾隆皇帝專用;它由藏羚羊羊絨、獐子絨和真絲混合緙絲而成,被上寫滿了梵文字體的經文,具有超度亡靈、令亡者罪滅福生,免除過去世間一切冤家魔障之難。乾隆的緙絲陀羅尼經被長2米,寬1.38米,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盜竊東陵,從乾隆身上剝下了這件珍貴文物,使之可以再見天日。

清代皇帝、后妃都可以使用緙絲陀羅尼經被陪葬,當然級別不同,使用的材質就不同;王公大臣死前也可上奏皇帝使用緙絲陀羅尼經被陪葬,皇帝同意後就會御賜王公大臣一件陀羅尼經。現在的普通百姓,如果願意使用緙絲陀羅尼經被陪葬,花錢買就行了,沒有限止使用,只是級別不能跟帝王使用的相比。慈禧的陀羅尼經被也十分值錢,它是由金線織出來的,此被約三米見方,明黃緞底,被面上織有眾多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裝飾,既有佛教的神聖,又不失皇室的威嚴。孫殿英盜竊東陵時,慈禧與乾隆的緙絲陀羅尼經被都被盜了出來,並在民間流轉。

為什麼乾隆的緙絲陀羅尼經被那麼值錢呢?原因有三點:其一、緙絲陀羅尼經被本身十分名貴,緙絲更是珍貴無比,據說目前人工仿織的緙絲陀羅尼經被成本也在10萬元以上;其二、名人效應,這緙絲陀羅尼經被是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其歷史價值不可估量;其三、當紅明星范冰冰和陳坤觀看此被十多分鐘,范冰冰更是表示想穿一穿。本身十分名貴,又是歷史名人的遺物,還有當紅明星的加持,在拍賣會上自然能賣出高價。


大秦鐵鷹劍士


這確實是裹屍布,雖說難聽了點,但是它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陀羅尼經被,中國現在有兩件,乾隆那件以1.3億人民幣被一位民間收藏家拍賣所得。

其中緣由且聽我細細道來。

記得之前北京慈禧拍賣發佈會中,范冰冰就曾經要求將陀羅尼經被披在自己身上,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這無疑是一種抬高價格的方式,十幾天之後,這件陀羅尼經被最終以1.3億元的價格成交。

為何這件陀羅尼經被值1.3億?這個天價又來自哪裡?

01

“緙絲陀羅尼經被”是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專用的佛教用品,而這件經被則是西藏活佛敬貢給乾隆皇帝專用,主要就是用來遮蓋乾隆遺體,並以此超度亡靈,到現在有300多年的歷史,可見價值肯定不小。

緙絲在古代算是“織中聖品”,據說民間百姓幾乎一生都見不到一次,這種絲織工藝可以說是幾千年來的頂峰,更是有著“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美譽。

據調查結果來看,真正傳世的緙絲陀羅尼經被只有兩件,分別在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中。

而乾隆的陀羅尼經被之所以天價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這件高2米、寬1.38米的巨幅經被中還特意標明瞭“左腳掌”和“右腳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完全按照乾隆1.8米的身高量身訂做的,質地、織法和文字均帶有明顯的乾隆時期印記,堪稱國寶。

正是乾隆皇帝高大威猛的身材再次使得陀羅尼經被價值倍增。

據當時專業人員稱,如果這件陀羅尼經被按照緙絲工藝來計算,用兩個人每天工作八小時,至少要1104天才能夠完成製作。

02

其實這件陀羅尼經被在2005年的時候只拍賣出9萬元的價格,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2005年北京拍賣會上有一件“清末黃緞子袈裟”,當時標註8萬元,被一個姓秦的男士看中,最後以9萬元的價格成交。

然而就在他回去之後,連夜拆開了“袈裟”,發現裡面是精美絕倫的陀羅尼經被。秦先生回憶說:“自己喜歡收藏物件,當時覺得這個袈裟和別的不一樣,因為袈裟都是把小布片縫綴起來製成的,可這個袈裟卻是一整塊黃緞子,裡面隱約透著精美的花紋和文字,覺得蹊蹺便借了幾萬塊拍了下來。”

2008年的拍賣會上最後成交價為7205萬元,但是秦先生不滿意,因為他認為至少要9千萬元,之後終於在慈禧拍發佈會中以1.3億元的天價成交。

(乾隆畫像)
03

這件陀羅尼經被的來源,秦先生為了弄清來源,找到了乾隆皇帝的第六世孫“愛新覺羅.毓從”。這才知道這是乾隆的經被。

原來在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在盜取慈禧的定東陵之後,他並不滿意,轉頭又去了乾隆的裕陵,用炸藥炸開了地宮的石門,將乾隆墓室的財物洗劫一空。

消息傳出來之後,末代皇帝溥儀立刻派人前去查看,將慈禧和乾隆墓室的所有物件再次整理好,當時就有人將一些被遺棄的寶物順帶走,而陀羅尼經被就是其中一個。

最終這個“裹屍布”穿過幾百年的歷史煙雲來到了現在,更是歷史的見證者。


羽評郡主


說起乾隆的裹屍布,不得不提起國民黨第六軍軍長孫殿英。

孫殿英在第二次北伐戰爭勝利後,用炸藥炸開陵墓入口,面對這麼多的金銀珠寶,他專挑大的拿。這些寶貝後來有些流入民間,有些被賣至海外。

令他沒想到的是,墓下有一件文物,他將上面的珍珠全部摳下便棄置一旁的乾隆的裹屍布,其實也價值連城。

說起裹屍布,很多人應該會覺得這東西不怎麼樣,不值錢、還晦氣。但為什麼同樣是裹屍布,乾隆的就具有收藏價值呢?

乾隆的裹屍布又名—陀羅尼經被,這件經被是經過西藏活佛為乾隆皇帝量身定做的。經被上寫滿經文後再經過多位大師開光,寓意著人去世後能夠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這件經被曾三次被公開拍賣。最初是在2005年,一開始這件經被標價8萬元,但卻流拍了。一位姓秦的先生拍賣會後經過深思熟慮,以9萬元成交。

2008年競拍兩次,第一次成交價七千多萬,第二次就直接上升到1.3億人民幣。

乾隆的裹屍布如此值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 材質名貴,所用工藝精湛

乾隆的裹屍布長200釐米,寬138釐米,所用材料是金絲和藏羚羊絨。而且藏羚羊的絨毛,並非哪裡的毛都可以用。

它所用的必須是藏羚羊尾巴下那一點點的絨毛。先不說藏羚羊現在是國家保護動物,就是這麼長的經被,一隻羊只能產一點點絨毛,加上金絲,這材料費也十分昂貴。

再說這經被的做法,它採用的是“緙絲”工藝。在古代是用來製作龍袍的,能夠精通掌握這種工藝的人也寥寥無幾。

據說乾隆這件經被的製作大概花費了三年時間。如此看來,乾隆裹屍布的價值顯而易見。

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在乾隆的這件裹屍布上,共有漢、藏、梵、滿四種文字,紋飾清晰平整。

其中有多種由梵文或者藏文書寫的佛祖菩薩真言密咒,以及佛祖菩薩、金剛力士的功德名號。

這件經被上面的經文、圖案和花紋,對於人們瞭解那一時期的紡織工藝以及藝術特點等,有著極大的價值。

有專家曾說,這件經被是目前僅存的清皇族經被, 還是西藏與中央政府關係緊密的一件實物證據。因此這件經被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三、皇帝用品,自帶吉祥寓意

現代人本身就對皇家用品有一種莫名的崇拜,況且這件經被是為乾隆量身定做的,又經大師開光,具有良好寓意,更是受到人們的追捧。

一開始,人們知道這是孫殿英盜寶時丟棄的物件並沒有受到關注。

後來裹屍布被賦予上經被的名字,加上專家的鑑定,一經拍賣,人人傳誦它的好,爭相競拍,這也是價格一路走高的原因之一。

這種經被當時一共製作出兩條,一條給慈禧太后,一條給乾隆。

當時清朝皇室後代發現孫殿英進入陵墓後,將慈禧和乾隆重新入殮,經被也就此流出。

其實有很多像經被這樣當初被低估的文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鑑賞眼光的開闊性和包容性,這些文物的價值也正在重新評估。


史之策


裹屍布這名字太粗俗了,人家皇帝那個叫陀羅尼經被。

什麼是陀羅尼經被?

就是繡了經文的裹屍布。

上面有多種由梵文或藏文書寫的諸佛菩薩真言密咒及諸佛菩薩、金剛力士的功德名號。

這裹屍布具有神秘的力量。能令死者安息,蓋上這個輩子阿彌陀佛就會接引死者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乾隆皇帝這陀羅尼經被不簡單。

他上面的經文是西藏的喇嘛活佛為乾隆皇帝量身定製的,經過數位密宗大師開光。

然後這裹屍布的材質是用名貴的毛皮製作而成。

藝術價值極高。

最關鍵的一點這塊裹屍布蘊含的歷史價值。

首先他包裹過皇帝的屍體,這個皇帝還是著名的皇帝乾隆。

凡是皇家用過的東西都貴人一頭,何況這玩意還包裹過皇帝的屍體,說起來就更意義非凡了。

其次這東西的來歷也不一般。

當年孫殿英盜墓,在乾隆皇帝的陵寢裡,把所有的寶物都拿走了,唯獨剩下這塊布,他們扔到了一邊。

這些丘八們自然不知道這塊布的價值。

後來清朝遺老過來將這塊布拿走,縫製在一塊袈裟裡。

後來這個袈裟作為文物出售,一個業餘收藏家幾萬塊收購。

他回去仔細研究,發現這袈裟裡竟然有陀羅尼經被。

08年,這塊布被拍賣出1.3億元的價格。



錦翼


2005年,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件清朝的“袈裟”在這場拍賣會上標價8萬元人民幣。最後因無人競拍而導致流拍。到了2010年,在這件袈裟裡面的一塊布卻被1.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拍賣出來。這塊布也就是題主所說的乾隆的裹屍布。

一件流拍的文物,在短短五年的時間裡,身價翻了一千多倍。

上面小編提到,在2005年北京的拍賣會上,一位收藏愛好者參加了這場拍賣會,拍賣會上拍賣的很多文物被人拍下,唯獨一件清朝的袈裟卻從頭到尾無人問津,最後導致流拍。有著多年收藏愛好的秦先生覺得這件袈裟很是特別,與其他文物不一樣。於是花了9萬元拍下了這件清朝袈裟。於是便帶回家中仔細觀察和研究。當他在拆開袈裟表面之後發現在這件袈裟的夾層裡面有著一塊帶有多種文字的“經被”,經查詢得知這是一塊比較罕見的絲陀羅尼經被,並且還是乾隆皇帝的裹屍布。

2008年,這件在三年前流拍的清朝經被作為壓軸出場,被一位女士以6550萬的價格拍得,雖然這個價格比起秦先生當時拍下的價格翻了幾百倍,但秦先生始終覺得這件文物並不值這個價格。兩年後的2010年,這件經被以1.3以的價格拍出。

為何這件經被最終拍出1.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呢?

一、因為這件經被屬於乾隆皇帝,任何拍賣會場的文物,只要是涉及到這件文物是皇家的,那麼在收藏市場上一定會被炒。但這件經被拍出這樣的價格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這件文物的收藏價值比較高,在歷史上,經被一般都用於祭祀,而這件乾隆的經被更是屬於所有用於祭祀經被當中最為珍貴的一件。經被上的文字和圖案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自然文物價值也就更高。


三、製作材料比較昂貴,製作難度也比較高。這件經被選取了真絲、藏羚羊的羊絨以及獐子絨製作而成,不管是真絲,還是藏羚羊羊絨和獐子絨都比較昂貴,而這件經被按現今的工作量來計算,如果由兩個人來製作,每天工作8小時,那麼製作這件經被得需要1104天才能完成。

正因為其文物價值較高,材料昂貴,製作難度高以及其主人的地位,才能導致這件經被的拍賣價格能拍出1.3億的天價。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喜歡請點贊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