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取數據”的京東金融,其實是京東最牛逼的產品

前天,一段京東金融可能“竊取”用戶數據的視頻傳遍了微博和朋友圈。


後來已經解釋清楚圖片只在存在本地,京東金融沒有上傳過用戶截圖,不存在任何竊取用戶數據的行為。

說起來,京東雖然一年不如一年,但京東金融絕對是京東體系裡,除了物流最成功的產品。


“竊取數據”的京東金融,其實是京東最牛逼的產品

2013年,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

年初,P2P行業規模超過600億;

6月,支付寶上線了餘額寶,僅一個月就吸收了超百億的資金;

7月,百度新浪相繼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此時獲得第三方支付拍照的公司達到了250家;

自詡為淘寶的最大對手的京東也想要摻和一腳。

2013年9月,未來京東金融的總經理許凌,就在這種背景下加入了京東金融。


“竊取數據”的京東金融,其實是京東最牛逼的產品

許凌是一個有很多想法,但是又缺乏一定勇氣的人。

在加入京東金融之前,許凌先後在工行、荷蘭銀行和華夏銀行擔任消費金融領域的重要崗位。離開華夏銀行前,許凌已經是華夏銀行的消費金融總經理。

但是當時已經三十的他,越來越感覺到了銀行的低效。

在銀行要做開發的話,一般是兩個月寫好需求,再封閉開發半年,再測試半年,沒問題了再上線。

但又害怕跳槽失敗的機會成本太高,於是一直留在華夏銀行。直到在MBA一堂課上,師講述偉大公司的初創與成長曆程,同學特別是學生創業者之間分享經歷,他才發現他們創業前的機會成本比自己還高。於是他才鼓起勇氣邁出了銀行,正好京東有意,於是一拍即合加入了京東金融。


11月,用了兩個月熟悉京東金融之後,許凌決定做先花再還的信用支付。

當大家都在談論P2P、第三方支付的時候,再進去已經不是好時機了。消費是未來20年拉動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而中國信貸只有5%是常規消費金融。而美國消費金融是35%到40%佔比。現在,90後比過去任何時候更敢借錢消費。日常生活相關的消費金融,例如買車、買電器等,應該有1萬億元規模,因為它對應的是二三十萬億元的零售行業----許凌說

當時部門只有三四個人,他一邊招聘,一邊爭取到幾十個研發人員抽調名額,開始做項目。

2013年的最後一天,項目開始內測。

2014年2月14日,未來京東金融的核心業務:京東白條上線。

而同時,中國史上最成功的信用支付產品:螞蟻花唄 離出生還差1年零2個月。


“竊取數據”的京東金融,其實是京東最牛逼的產品

螞蟻花唄剛上線就打通了天貓&淘寶,僅半個月就又150萬人開通花唄。

“竊取數據”的京東金融,其實是京東最牛逼的產品

但白條上線大半年都沒什麼人開通,京東商城的商戶和用戶對京東白條的接受程度一直都上不去。

這裡就要談到京東白條的第二個功臣,京東金融消費金融營銷負責人:孔潔賓。

孔潔賓原來在京東商城IT採銷部門。為了讓商城的人接受京東白條,他決定以iphone入手。

一部iPhone6 5000元,年輕消費者購買的話短期資金壓力大,如果能分期付款可以緩解壓力。至少不用賣腎買iPhone了。----孔潔賓說


iPhone6首發上市時,京東推出了“在京東買iPhone6打白條,12月分期支付”,大量用戶激活白條就在這一階段。

拿著和IT部門合作的成功案例,孔潔賓向日用百貨部門、平臺上的第三方商家推廣。

珠寶商周生生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合作,他們的產品基本是一兩千元、或者三四千元,適合用白條。

2014年雙11京東白條單日訂單數過億,2014年全度京東白條授信規模超過年初目標的3倍。京東商城的銷量也達到了歷年增速的高峰。

通過京東白條,使用該產品的京東商城用戶購買力從1000元提升到2000元,訂單數量增長50%。使用京東白條的用戶一線城市佔比40%,其它用戶來自二三四線城市。

月薪低於5000元的佔比60%。80後佔比85%,90後佔比超過50%。


“竊取數據”的京東金融,其實是京東最牛逼的產品


2015年4月,螞蟻花唄上線,上線半個月就有150萬商戶開通花唄。

2015年雙十一,螞蟻花唄共計帶來支付6048萬筆,而2014年京東白條的數據是過億。

2015年10月,京東白條ABS(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深交所掛牌,首期融資金額是8億元。



現在回頭看來這對京東白條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步,從此京東白條可以將分期應收賬款以一定的收益轉讓給機構投資者,盤活了資金流動性。

根據歷史數據表明,第一期京東白條ABS 利率是3.9%,而京東白條分期的年化收益是14%左右。

京東白條僅以不到4個點的收益損失為代價提前收回了賬款,然後再投入到白條當中。

而螞蟻花唄邁出資產證券化這一步,比京東白條晚了接近一年

但即便如此,市場依舊普遍認為

雖然京東白條暫時領先,但它只是京東商城的白條而已,背靠支付寶的第三方支付,螞蟻花唄無疑更被市場看好。


所以能否獨立於京東商城,是京東商城最大的考驗。

2015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各種免單紅包活動打得不可開交,而京東金融呢?

“如果京東金融一直依賴京東,那就沒必要成獨立的金融集團。我們必須主動斷奶。”許凌說。

經過數月的調研,許凌和他的團隊發現,年輕人對租房能不能打白條有著巨大的需求。藉此2015年底京東和鏈家的自如友家、丁丁租房達成了合作。

房租不再押一付三,全部由京東白條墊付,租戶只用按月還款即可,相應的手續費為全年房租的0.5%。

本來以為和丁丁、自如的合作能給京東帶來10億的交易額就不錯了。

結果到了2015年底,數據顯示京東白條的新增交易額二十億元以上,而不良率在千分之幾,遠低於普通消費金融。

京東白條在擺脫京東商城的路上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2016年1月京東金融獨立融資,估值460億元,融資10億美元。


“竊取數據”的京東金融,其實是京東最牛逼的產品


為了快速出成績,許凌繞過了第三方支付選擇了京東白條。

但到了一個量級以後,以為缺少自己的第三方支付產品,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反過來成了懸在了京東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網約車,線下餐飲,便利店等等,各個場景下,到了買單的階段,往往都是這麼一句話“微信還是支付寶”。

京東金融的死,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銀聯也苦微信支付寶久已,為了爭奪支付的蛋糕,銀聯先後推出了閃付卡,雲閃付等,但用戶眼裡依舊只有微信和支付寶。

本著‘’弱弱聯手’的原則,京東和銀聯結合到了一起。

2017年7月,在銀聯的合作下,主打NFC支付的京東閃付在京東金融上線了。

所有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標識的線上應用,及帶有銀聯雲閃付標識、Apple Pay或Samsung Pay標識的POS機,均可以使用京東閃付進行消費。

到2017年底,上線僅半年的京東閃付就收穫了150萬商戶,和上億的活躍用戶。而整個京東金融的活躍用戶更是高達2億人。

根據最新的估值結果,2018年7月京東金融估值200億美元。而同期支付寶估值1500億美元。

雖然目前和支付寶比,只有支付寶1/7的估值。但好歹也比京東的市值只有阿里巴巴的1/12高出太多了。

如果沒有京東金融,不知道京東商城銷量幾何,又有阿里巴巴的市值幾何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